T/GZQXXH 0003-2024 公共性生态产品核算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10.43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1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公共性生态产品核算技术规范》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述
《T/GZQXXH 0003-2024 公共性生态产品核算技术规范》是由贵州省气象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规定了公共性生态产品核算的流程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省、市(地州)、县、乡镇等行政单元或特定自然地理区域的公共性生态产品核算,将于2025年1月10日起实施。
二、术语定义
标准明确定义了以下关键术语:
- 公共性生态产品: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生态系统为人类生产生活所提供的物质和服务产品。
- 实物产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中人工种养殖的物质产品以及碳汇资源和气候资源。
- 生态服务产品:依托不同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
- 气候服务产品:基于气候条件提供的调节服务以及基于气候品牌效应引发的旅游等文化活动产品等。
三、核算流程
公共性生态产品核算评估流程包括:
- 确定核算区域
- 收集基础数据
- 核算实物产品
- 核算生态服务产品
- 核算气候服务产品
- 汇总核算结果

四、核算方法体系
1. 实物产品核算
包括物质产品总量(Eₚ)、气候资源量(Eₑ)和碳汇资源量(E_c)三部分:
- 物质产品总量:采用累加法计算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品产量
- 气候资源量:包括风能资源总量(E_wd)、光伏资源总量(E_sh)和水资源总量(E_wat)
- 碳汇资源量:按照《贵州省碳汇评估规范》计算
2. 生态服务产品核算
分为四大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林地生态服务(Vₕ):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空气净化+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空气负离子
- 水生态服务(V_w):水质净化+调蓄洪水+空气净化
- 农田生态服务(V_f):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空气净化+固碳释氧+空气负离子
- 草地生态服务(V_g):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空气净化+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
3. 气候服务产品核算
包括两部分:
- 气候调节服务(P_c):降温量+增湿量+对污染气体的净化调节量
- 气候品牌服务(P_cb):基于气象条件建立的各类气候品牌吸引的游客总人次
五、详细计算方法
1. 水资源实物计算
采用区域内各点实测雨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水资源总量(E_wat)
2. 固碳释氧量计算
采用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估算方法,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转换系数计算
3. 水源涵养量计算
采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降水输入与地表径流和生态系统自身水分消耗量的差值
4. 土壤保持量计算
采用潜在土壤侵蚀量与实际土壤侵蚀量的差值计算
5. 空气净化量计算
根据空气质量等级采用不同方法,劣于国家二级时计算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等于或优于时计算污染物排放量
6. 空气负离子量计算
以600个/cm³为基准,考虑生态系统面积、高度和负离子寿命等因素
7. 水质净化量计算
根据水质等级采用不同方法,劣于III类时计算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等于或优于时计算污染物排放量与出境量之差
8. 调蓄洪水量计算
以日降雨量>25mm为起始条件,考虑生态系统调节系数和面积
9. 生物多样性量计算
采用保护区保护法,直接计算自然保护区的面积
10. 气候调节量计算
包括降温量、增湿量和对污染气体的净化调节量三部分
11. 气候品牌量计算
以气候品牌吸引的游客总人次和人均消费水平计算
六、数据要求
标准附录B详细列出了生态产品核算所需的数据清单、来源及处理要求,包括:
- 风能、水、光能资源数据
- 碳汇资源数据
- 土壤保持相关数据
- 水源涵养相关数据
- 气候调节相关数据
- 空气净化相关数据
- 固碳释氧相关数据
- 空气负离子相关数据
- 生物多样性相关数据
所有数据产品需经网格化处理后参与计算。
七、引用标准
标准引用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包括:
- GB/T 38582-2020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LY/T 2902-2017 岩溶石漠化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
- LY/T 2899-2017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
- 多项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该标准为贵州省公共性生态产品核算提供了系统、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科学评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