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HNJK 03-2025 中药饮片生产技术规范要求 > 下载地址1
T/HNJK 03-2025 中药饮片生产技术规范要求
- 名 称:T/HNJK 03-2025 中药饮片生产技术规范要求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T/HNJK 03-2025 中药饮片生产技术规范要求》标准文档的详细内容总结:
核心目标: 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制定国家标准未收载、但有经典文献依据、地方炮制特色或历史临床习用饮片的炮制规范提供详细技术要求,确保饮片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上述特定类型中药饮片的炮制规范编制和生产。
主要内容和要求:
-
总体原则:
- 合规性: 生产过程及成品必须符合《中国药典》、《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管理法》及其条例要求。
- 设施要求: 需配备专用粉碎、制粒车间和设备。
- 药材来源与鉴定: 需明确药材来源(基原、产地、采收时间),收集代表性样品并由专家鉴定(注明鉴定人),注意品种变异。
- 炮制方法与工艺:
- 参照《中国药典》“炮制通则”,特殊炮制法(如复制、提净等)可保留地方特色并单独说明工艺参数。
- 明确关键参数: 炮制温度、时间、次数、辅料处理方式、炮制程度判断方法(终点判定)、干燥方式及温度。
- 设备要求: 设备性能需满足生产规模和质量控制要求。
- 工艺验证: 需对主要炮制参数进行验证,选取反映质量的指标(性状、杂质、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等),确保中间品和成品符合质控要求。
-
性状:
- 详细描述饮片形状、大小、色泽、质地、气味等外观特征。
- 不同炮制规格需分开描述。
- 多来源品种性状不同者分别描述。
- 根、根茎、藤茎、果实、皮类饮片需重点描述切面特征。
-
鉴别:
- 基本要求: 方法需具备重现性、专属性,能区分同类或混淆品。
- 显微鉴别: 首选易观察、专属的特征。适用于组织构造特殊、外形易混、破碎品、粉末入药且无专属理化法(尤其毒剧贵细药)。
- 理化鉴别: 根据成分化学性质选择专属性方法。
- 色谱鉴别:
- 薄层色谱(TLC): 首选方法(信息量大、专属、快速、经济、简便)。
- 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 适用于TLC分离差或难以建立有效鉴别的饮片。
- DNA分子标记鉴别: 适用于同属多基原物种、动物药等传统方法难鉴别的品种。
-
检查:
- 基本要求: 关注水分、纯净度、有害物限量。限度制定需基于代表性样品数据。
- 水分: 易吸湿霉变饮片需规定。考虑地域气候、包装储运因素。方法按药典。
- 灰分:
- 总灰分: 一般应规定。
- 酸不溶性灰分: 易夹泥沙或生理灰分高者需额外规定。
-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根据栽培情况(尤其饮片)可规定(As, Hg, Pb, Cd, Cu)。方法按药典。
- 膨胀度: 含粘液质、胶质、半纤维素饮片需检查。方法按药典。
- 酸败度: 油脂或含油脂种子类饮片需检查(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方法按药典。
- 农药残留量: 根据国内农药使用情况(重点常用、禁用、剧毒、环境难降解品种)建立合适检测项目。方法按药典。
- 其他检查: 可视情况规定针对性检查(如伪品混淆品、色度、吸水性、发芽率等)。
- 浸出物:
- 适用于无法测含量、或所测成分与功效相关性差/含量低的饮片。
- 类型:水溶性、醇溶性、挥发性醚浸出物。
- 方法按药典,注明溶剂,结果按干燥品计。
-
含量测定:
- 测定成分选定:
- 首选有效/活性成分,与功能主治相关。
- 多活性成分可用同法测总量。
- 无法测单一有效成分时,可测类别成分(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鞣质、挥发油)。
- 可结合测专属性成分和类别成分(如五倍子测没食子酸和鞣质)。
- 宜测原形成分,不宜测降解成分。
- 避免无专属性指标和微量成分(<0.02%)。
- 测定方法: 常用经典法(容量、重量)、UV-Vis、HPLC、GC、其他理化法、生物测定法。
- 方法验证: 必须按药典“中药质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验证(准确度/回收率、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线性、范围、耐用性)。
- 含量限(幅)度制定:
- 依据: ≥10批样品数据,结合具体情况。一般按平均值±20%定幅度(干燥品计)。毒性药须定幅度范围(基于毒理和临床剂量)。
- 规则:
- 有效/指标成分可只定下限。
- 有毒成分只定上限(限量)。
- 既是有毒又是有效/指标成分必须定幅度(如马钱子士的宁)。
- 多有效成分属相互转化者,可定总量(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 多来源且含量差异大、外形可区分者,可分设指标(如昆布不同来源碘含量)。
- 测定成分选定:
-
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
- 依据“生熟异治”原理,参考《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学、炮制规范及现代经验,用规范术语表述。
- 不同炮制品疗效显著不同时,需区别表述。
- 用量可遵照地方习惯或遵医嘱。
-
处方应付:
- 根据临床习用,列举正名、炮制品名及常用处方名。
-
注意事项:
- 炮制过程: 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劳动保护事项。
- 临床应用: 主要配伍禁忌、毒副作用、相关规定、中西药合用禁忌等。
-
贮藏:
- 根据饮片特性及贮运经验规定储存条件和要求。
- 可通过稳定性试验评估包装、贮藏条件。
-
标签印制、标识及标准使用证书:
- 标签印制:
- 符合国家药监部门要求。
- 内容必须包括:品名、规格、生产企业、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执行标准、注意事项、特殊煎煮方法(先煎、后下等)。有批准文号的需标明。
- 标识(标志):
- 获证企业需使用归口管理单位(河南省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会)统一制作的“中药饮片生产技术规范要求”标志。
- 未获证不得使用。
- 标志可用于获证产品的标签、说明书、宣传材料(可按比例缩放,不得变形变色)。
- 标志需加施在产品或最小包装上。
- 标准使用证书:
- 企业需具备《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认证。
- 产品经第三方检测符合本标准后,可申请证书。
- 归口管理单位颁发“生产标准使用证书”,编号格式:豫健片准字[年份]X号,有效期3年。
- 包装需印执行标准号:T/HNJK 03-2025。
- 获证企业可在包装上印刷“采用药食同源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标志(需注意此处“药食同源”表述需核实是否准确,标准名称为中药饮片)。
- 标志图形: 有特定图形与颜色要求(标准中图1)。
- 标签印制:
制定依据:
- 《中国药典》
- 《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国家药监局2018)
-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制定技术要求
归口管理单位: 河南省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会
总结核心: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特色中药饮片从原料鉴定、炮制工艺、质量控制(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功能描述、标签标识到认证管理的全链条技术要求,强调科学性(参数明确、方法验证)、规范性(引用国标、术语规范)、地方特色保留以及质量可控性,旨在提升此类饮片的生产规范性和质量稳定性。特别强调了炮制工艺参数的确定与验证、专属鉴别方法的建立、合理含量限度制定以及严格的标识认证管理。
相关推荐
- T/ZZB 3150-2023 5G基站信号控制核心器件(环行器、隔离器)用钐钴永磁体
- DB23∕T 2700-2020 气象灾害评估 暴雨
- T/CSRME 018-2021 城市地下空间施工安全自动监控系统技术指南
- T/CFPA 003-2021 模块化消防救援方舱
- T/CPQS XF003-2023 灭火器产品维修、更换及售后服务
- T/WLJC 52-2017 机床装备企业风险控制指南 业务外包
- T/CNFPIA 4015-2023 人造板企业快速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胶合板
- ZJM-005-3475-2021 高速纺尼龙-6用己内酰胺
- T∕ZZB 2189-2021 电主轴用电机
- T/ZSA 148-2023 产品碳足迹评价种类规则 风力发电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