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ZWEA E01-2025 输水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风光互补自供电系统技术要求
- 文件大小:13.41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1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输水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风光互补自供电系统技术要求》标准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述
该标准由贵州省水利工程协会发布,编号为T/GZWEA E012025,全称为《输水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风光互补自供电系统技术要求》。标准首次发布于2025年2月26日并实施,属于团体标准,全文推荐性质。标准适用于负载总功率22kW及以下的输水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风光互补自供电系统,其他分散式负荷的自供电系统可参照执行。
二、标准结构
标准包含10章正文和2个附录:
- 正文: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自供电系统容量设计、自供电系统技术要求、自供电系统安装要求、自供电系统试验方法、质量判定与检验规则、标志和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
- 附录A:典型风光互补自供电系统安装设计(含4种典型设备的布置图)
- 附录B:系统功能与技术性能验收内容选择依据(规范性附录)
三、核心技术内容
1. 系统容量设计
用电容量确定
- 计算公式:Wmax=∑U×I×t
- 需考虑持续用电设备24h和短时用电设备工作时间内负载消耗容量
太阳能光伏组件容量计算
- 计算公式:Wp=Kt×(Wmax/T)×η
- 需确定负荷功率、安装地理位置、气象资料等参数
- 系统损耗系数宜在1.6~2.0之间选取
风力发电机组容量计算
- 计算公式:WF=Kt×KK×(Wmax/T)
- 需考虑年平均风速、最低月平均风速等参数
- 可靠系数KK可取1.4
蓄电池组容量计算
- 计算公式:Bc=(A×Wmax×ηt×N1)/(V×Cc×ks)
- 需考虑日最低耗电量、连续阴天天数、放电深度等因素
- 需进行分阶段校验计算(初期冲击、短时负荷、经常性负荷)
2. 系统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
- 优先采用直流供电方式
- 最大输出不超过额定110%
- 电压检测准确度±1%
- 可手动设置光伏/风机充电开关
- 需具备电压浮充功能
组件技术要求
-
太阳能光伏组件:
- 光电转换效率≥14%
- 需符合GB/T 9535要求
- 应能抵抗120km/h暴风
-
风力发电机组:
- 符合GB/T 19068.1
- 宜选用永磁式发电机
- 额定风速根据当地风能资源确定
-
风光互补控制器:
- 输出额定电压多种可选
- 需具备过充(放)电保护、充电限流等功能
- 应有本地实时显示报警功能
- 通讯接口可选RS232/485等
-
蓄电池:
- 工作温度-15℃~45℃
- 密封反应效率≥95%
- 宜选用密封免维护阀控胶体电池
-
电池管理系统(BMS):
- 需具备测量、计算、保护、故障诊断等功能
- SOC计算误差≤5%
- 宜设计电池均衡系统
3. 安装要求
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
- 优先布置在启闭机室或阀室屋顶
- 屋顶安装最小间距≥10cm,地面安装≥1.2m
- 朝向宜为正南,倾角需专业计算
- 需考虑120km/h风力加固措施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
- 优先布置在风资源条件好的位置
- 宜安装于塔架顶部
- 叶片距光伏组件塔架≥300mm
蓄电池安装
- 严禁新旧混用
- 应安放在干净、通风、干燥的室内
- 蓄电池之间间距≥10mm
防雷接地
- 安全保护接地电阻≤4Ω
- 防雷接地电阻≤10Ω(单独设置)
- 共用接地装置时电阻≤4Ω
4. 典型设计
标准附录A提供了4种典型金属结构设备的安装布置图:




四、验收与质量要求
- 试验方法按GB/T19115.2执行
- 质量判定与检验规则按GB/T19115.1第10章
- 附录B提供了详细的验收内容表格,包含7大类检查项目:
- 太阳能光伏组件
- 风力发电机
- 蓄电池组
- 逆变器(选配)
- 控制保护功能
- 管理软件
- 避雷和接地
五、其他要求
- 标志和使用说明按GB/T19115.1第11章
- 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 可采用盒装或箱装
- 运输标志符合GB/T191
- 包装箱内应有完整文件
- 需符合各部件特殊贮存要求
六、标准特点
- 全面性:涵盖了从设计、安装到验收的全流程技术要求
- 针对性:专门针对水利输水工程金属结构设备
- 实用性:提供了典型设备的安装布置图和详细的验收表格
- 先进性:考虑了电池管理系统等现代技术要求
- 安全性:强调了防雷接地和安全防护要求
该标准为水利工程中风光互补自供电系统的设计、安装和验收提供了详细的技术依据,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标准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