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 > NY/T 4458-2025 软米粳稻生产技术规程

NY/T 4458-2025 软米粳稻生产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314.77 KB
  • 标准类型:农牧渔类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NY/T 4458-2025 软米粳稻生产技术规程》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


​1. 适用范围​

  • 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他生态条件相近稻区的​​单季软米粳稻机插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种子、农药、肥料、育秧、机插等​​46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 4404.1、NY/T 391等)。

​3. 术语定义​

  • ​软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6.0%~13.0%​​ 的粳稻,米饭质地柔软。
  • ​高效叶面积指数​​:有效茎蘖上部3张绿色叶片的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4. 基本要求​

  • ​产地环境​​: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标准)。
  • ​品种选择​​:通过国家/省级审定、抗逆性强、生育期适宜的丰产软米粳稻品种。
  • ​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
  • ​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 ​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农药安全规范)。

​5. 主要指标​

​5.1 品质​

  • ​分级指标​​(一级至三级):
    • ​限制指标​​:水分≤14.5%、杂质≤1.0%、黄粒米≤1.0%、异品种率≤3.0%、直链淀粉6.0%~13.0%。
    • ​定级指标​​:整精米率(≥67.0%~55.0%)、垩白度(≤6.0%~10.0%)、食味评分(≥90~70)。

​5.2 产量​

  • 目标产量≥600 kg/667m²(亩产)。

​5.3 秧苗素质​

  • ​毯苗​​:秧龄18~20天,叶龄3.0~4.0,单株根数≥12条。
  • ​钵苗​​:秧龄20~30天,叶龄4.0~5.5,带蘖0.3~0.5个/株。

​5.4 茎蘖动态​

  • ​毯苗​​:有效分蘖临界期前0.5~1叶达预期穗数,高峰苗≤1.4倍穗数,成穗率≥70%。
  • ​钵苗​​:有效分蘖临界期前1叶达预期穗数,高峰苗≤1.3倍穗数,成穗率≥75%。

​5.5 叶面积指数​

  • ​抽穗期​​:毯苗≥7.0、钵苗≥7.5;高效叶面积指数均≥6.5。
  • ​成熟期​​:毯苗≥3.0、钵苗≥3.5。

​6. 栽植技术​

​6.1 育秧​

  • ​种子处理​​:晒种2~3天,药剂浸种/拌种至露白。
  • ​播种期​​:依据安全齐穗期、前茬让茬时间确定。
  • ​播种量​​:
    • 毯苗:常规稻3.5~4.0 kg/667m²(2~3粒/cm²),杂交稻2.0~2.5 kg/667m²(1.5~2粒/cm²)。
    • 钵苗:常规稻3.0~3.5 kg/667m²(5~6粒/孔),杂交稻1.5~2.0 kg/667m²(3~4粒/孔)。
  • ​秧苗管理​​:叠盘暗化催芽(NY/T 3245),按NY/T 1922(毯苗)或NY/T 3839(钵苗)执行。

​6.2 耕整地​

  • 符合NY/T 3658(全程机械化规范)。

​6.3 移栽​

  • ​栽插规格​​:
    • ​毯苗​​:行距25~30 cm,穴距11~16 cm,常规稻1.6~2.0万穴/667m²(3~5苗/穴),杂交稻1.4~1.6万穴/667m²(2~3苗/穴)。
    • ​钵苗​​:宽窄行(33 cm+23 cm)或等行距33 cm,常规稻1.7~1.9万穴/667m²(4~5苗/穴),杂交稻1.3~1.5万穴/667m²(2~3苗/穴)。
  • ​作业要求​​:栽深1.5~2.5 cm,符合NY/T 2192。

​7. 大田管理​

​7.1 水分管理​

  • ​移栽期​​:水层1~3 cm促分蘖。
  • ​搁田​​:有效分蘖临界期前1叶断水,反复轻搁至拔节(田面微裂)。
  • ​中后期​​:间隙湿润灌溉,收获前7~10天断水。

​7.2 施肥​

  • ​总量控制​​:纯氮16~18 kg/667m²,氮磷钾比1:0.5:1。
  • ​常规施肥​​:
    • 基肥(35%氮+100%磷+50%钾)整地前施。
    • 分蘖肥(35%氮)移栽后7~10天(毯苗)或3~5天(钵苗)施。
    • 穗肥(30%氮+50%钾)倒4叶期(促花肥)和倒2叶期(保花肥)分施或一次性施。
  • ​控混施肥​​:
    • 速效肥(50%氮)+短效控释肥(10%氮)+长效控释肥(40%氮)。
    • 移栽前一次性深施(旋耕混土5~15 cm)或侧深同步施肥(NY/T 3888)。

​7.3 病虫草害防控​

  • ​策略​​: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优先)。
  • ​病虫防治​​:分前、中后期重点防控叶瘟、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等(推荐药剂见附录A)。
  • ​草害防控​​:"两次封闭"(整地后+返青7天内)或"一封一杀"(插秧后封闭+15天后茎叶除草)。

​8. 收获储藏​

  • ​收获​​:95%籽粒黄熟时收割,作业符合NY/T 3658。
  • ​烘干​​:40~55℃低温烘干至含水量≤14.5%,符合NY/T 988。
  • ​储藏​​:符合GB/T 29890(低温储藏)。

​9. 档案记录​

  • ​内容​​:气象、生育期、投入品(名称、用量、时间)、产量等。
  • ​保存​​:全程记录,档案留存≥2年(记录表见附录B)。

​附录(资料性)​

  • ​附录A​​: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如稻瘟病用三环唑、纹枯病用噻呋酰胺等)。
  • ​附录B​​:生产档案记录表示例(含基地信息、农艺性状、投入品使用等)。

总结特点:

  1. ​全程量化指标​​:从品质分级(直链淀粉、整精米率)、产量(≥600 kg/亩)到茎蘖动态(成穗率≥70%)、叶面积指数均设定具体数值。
  2. ​技术差异化​​:毯苗与钵苗的育秧、移栽规格、施肥时间区别明确。
  3. ​绿色导向​​:强调农药/肥料合规使用,推荐生物防治和低毒药剂(附录A)。
  4. ​机械化融合​​:引用多项机插、侧深施肥、烘干等机械化作业标准。
  5. ​可追溯管理​​:要求建立详细生产档案(附录B),保障质量追溯。

相关资料

  • 上一篇:NY/T 4459-2025 水稻品种及其实质性派生品种鉴定 MNP标记法
  • 下一篇:NY/T 133-2025 饲料原料花生粕
  • 下载说明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