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SMA 002-2024 不锈钢水管与管件绿色钝化防护标准
- 文件大小:19.51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1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不锈钢水管与管件绿色钝化防护标准》(T/FSMA 002-2024)主要内容总结
1. 标准背景与适用范围
- 背景:随着不锈钢水管与管件生产规模扩大和应用场景多元化,绿色钝化防锈工艺成为保障品质与安全的关键。本标准旨在规范钝化工艺的标准化、环保化及技术创新。
-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锈钢(无缝或焊接)材质的水管与管件。
2. 术语与定义
- 明确钝化剂、钝化装备、脱膜、中和、腐蚀速率等关键术语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如腐蚀速率公式)。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不锈钢材料、焊接水管规范、饮用水卫生标准(如GB 5749-2022)、钝化膜检测方法(ASTM A967-17)等。
4. 钝化剂要求
- 分类与技术要求:
- 除油剂:pH≥10,碱度>4.5,需通过达因笔测试(表面张力检测)。
- 酸洗钝化液:腐蚀速率1.5~5g/(m²·min),氢氟酸符合GB 7744-2008,氯离子<25ppm。
- 脱膜剂:硝酸或双氧水混合酸,处理后表面无残留,白纸擦拭无灰印。
- 钝化液:含氧化剂(硝酸盐≥1%)、缓蚀剂(稀土盐等)、渗透剂(聚乙二醇≥0.02%),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成分、六价铬析出量<0.005mg/L、盐雾测试)。
5. 钝化设备规范
- 脱脂清洗设备:非超声波槽需耐酸碱(PP材质),超声波槽需304/316不锈钢(厚度≥2.5mm)。
- 药水槽与过水槽:PP材质(厚度≥20mm),设计溢流口节约用水。
- 废气处理:PP喷淋塔(三层喷淋+隔水系统),配备PH自动加药及耐腐风机。
- 其他设备:打气鼓泡风机、过滤机(5T/H耐酸碱)、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6. 钝化工艺流程
- 流程顺序:除油→过水→酸洗→钝化→过水→脱膜→过水→二次钝化→中和→防锈→过水→烘干。
- 关键参数:
- 酸洗时间20min(常温),钝化时间15min(常温),中和用5%氢氧化钠(5min)。
- 水质要求:最终漂洗用纯净水(电导率<50μS/cm,温度≤80℃)。
7. 品质检测
- 检测方法:
- 目测:光照≥300LX,表面颜色均匀(光泽度50~250GU),无氧化物、花斑、水分残留。
- 蓝点检测(ASTM A967-17):验证钝化膜完整性,无游离铁残留。
- 卫生检测:符合GB/T 17219-1998(饮用水输配设备安全标准)。
- 禁止缺陷:局部未钝化、发灰、机械杂质、严重色差等。
8. 包装、存放与运输
- 包装:优先可降解材料,水管单支套袋打捆,管件单个薄膜装箱(符合GB/T 18455-2022)。
- 存放:干燥无腐蚀环境,避免混装;钝化剂需远离火源,配备消防设施。
- 运输:防雨淋、防碰撞,使用工具装卸。
9. 附录与记录
- 工艺记录表:详细记录各工序参数(药剂、温度、时间)、检验结果及责任人。
- 碱度测试方法:酚酞滴定法,记录盐酸消耗量计算碱度。
10. 其他要求
- 环保与安全:设备需全封闭设计(防气体泄漏),配备洗眼器;废水处理需符合环评要求。
- 创新方向:推动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升绿色钝化技术工艺水平。
总结:本标准系统规定了不锈钢水管与管件绿色钝化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设备规范、检测方法及环保安全措施,强调钝化剂的环保性(如六价铬限制)、工艺标准化(参数精确控制)和品质保障(膜层完整性检测),为行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