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XCY 103-2025 发酵饲料桑饲用技术规程 泌乳母猪
- 文件大小:2.5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T/HXCY 103-2025 发酵饲料桑饲用技术规程泌乳母猪》标准的主要内容总结:
一、核心范围
- 适用对象:泌乳母猪(哺乳期母猪)的发酵饲料桑生产与饲用。
- 技术环节:涵盖原料采集、加工调制(发酵、干燥、粉碎)、全混合日粮配制、质量要求及饲喂方法。
- 执行主体:养猪场及发酵饲料桑生产单位。
二、关键技术要求
1. 原料采集
- 原料定义:桑科桑属植物的芽、叶及嫩枝条(符合《饲料原料目录》)。
- 采集标准:
- 植株高度:70 cm~90 cm 时采收。
- 留茬高度:10 cm~15 cm。
- 质量要求:无农药残留、无病虫害,新鲜原料。
2. 加工调制
- 发酵工艺:
- 粉碎:原料切至 1 cm~3 cm 长度。
- 发酵剂:植物乳酸杆菌(1.0×10⁷ CFU/g)、枯草芽孢杆菌(1.0×10⁹ CFU/g)、丁酸芽孢杆菌(1.0×10⁹ CFU/g)、纤维素酶(20 U/g)、半纤维素酶(6 U/g),总添加量 0.1%。
- 发酵条件:塑料膜密封打包,固态厌氧发酵 3 个月(自然温度),活菌数 ≥1.0×10¹¹ CFU/g,酶活 ≥6000 U/g。
- 后处理:
- 干燥:自然晾晒 + 65℃ 烘箱烘干 8 小时,水分降至 10%~15%。
- 粉碎:过 80 目网筛成干粉。
- 包装贮存:按 T/CSWSL002-2018 执行,防潮、防霉、防虫。
3. 全混合日粮配制
- 配方原则:
- 发酵饲料桑粉替代豆粕比例为 2%~8%(附录A提供具体配方)。
- 混合后日粮水分 40%~50%,营养需符合 GB/T 39235-2020 泌乳母猪标准。
- 添加剂要求:符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 制粒工艺:
- 调质温度 75℃~95℃,含水量 16%~18%。
- 制粒粒径 400 μm~600 μm,成品水分 12%~14%。
- 贮存于干燥通风处,防鼠防虫。
三、质量监控
- 取样标准:按 GB/T 14699 执行。
- 感官要求:
- 色泽均一(发酵底物本色)。
- 气味:弱酸香、醇香或果香,无霉变腐败味。
- 质地:无结块、无霉变。
- 检测方法:目视、鼻嗅、手感。
四、饲喂方案
- 适用阶段:分娩前 1 周至断奶全程。
- 添加比例:日粮中发酵饲料桑替代豆粕 2%~8%。
- 渐进式饲喂(附录B):
- 分娩前 7 天:投喂量 1~3 kg/日,临产前 3 天递减。
- 泌乳前期(0~7 天):分娩当日 0.5~1 kg/日,每日增加 1 kg,第 7 天后自由采食。
- 泌乳后期(8 天~断奶):自由采食(6.5~7.5 kg/日)。
五、规范性引用文件
- 核心标准:
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 14699(采样)、GB/T 39235-2020(猪营养需要量)、T/CSWSL002-2018(发酵饲料通则)。 - 法规依据:
农业农村部《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六、附录内容
- 附录A:全价料配方(以豆粕替代比例细分 2%/4%/8% 三档)。
- 附录B:饲喂量表(按生理阶段分投喂量与添加比例)。
七、其他说明
- 归口单位: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起草单位: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及企业。
- 专利声明:部分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
- 首次发布: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总结:该标准系统规范了发酵饲料桑从原料采集、菌酶协同发酵、日粮配制到泌乳母猪饲喂的全流程技术参数,强调活菌数、酶活、卫生安全及渐进式饲喂方案,为提升母猪哺乳期营养提供标准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