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TAS 208-2025 拼宽桥梁纵向缝伸缩装置
- 文件大小:1.01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6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拼宽桥梁纵向缝伸缩装置
Bridge expansion device for longitudinal joints of widened bridges
(此版本未经出版审核,仅供参考,以最终出版发布为准)
ICS 93.040
CCS P 28
团体标准
T/CCTAS 208—2025
2025-04-24 发布2025-05-01 实施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发布
T/CCTAS 208—2025
I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产品分类、结构形式、规格、型号及选型.................................................................................................... 2
4.1 产品分类.........................................................................................................................................................2
4.2 结构形式.........................................................................................................................................................2
4.3 规格.................................................................................................................................................................8
4.4 型号.................................................................................................................................................................9
4.5 选型.................................................................................................................................................................9
5 技术要求............................................................................................................................................................9
5.1 设计使用年限.................................................................................................................................................9
5.2 承载性能.........................................................................................................................................................9
5.3 变位性能.......................................................................................................................................................10
5.4 防水性能.......................................................................................................................................................10
5.5 外观...............................................................................................................................................................10
5.6 材料...............................................................................................................................................................10
5.7 制造工艺.......................................................................................................................................................12
5.8 安装...............................................................................................................................................................12
6 试验方法..........................................................................................................................................................12
6.1 性能检测.......................................................................................................................................................12
6.2 外观检测.......................................................................................................................................................12
6.3 材料性能检测...............................................................................................................................................12
6.4 制造工艺性能检测...................................................................................................................................... 13
6.5 安装质量检测...............................................................................................................................................13
7 检验规则..........................................................................................................................................................13
7.1 检验分类.......................................................................................................................................................13
7.2 检验项目及要求...........................................................................................................................................14
7.3 组批和抽样....................................................................................................................................................14
T/CCTAS 208—2025
II
7.4 判定规则.......................................................................................................................................................14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4
8.1 标志...............................................................................................................................................................14
8.2 包装...............................................................................................................................................................15
8.3 运输和贮存...................................................................................................................................................15
附录A ..................................................................................................................................................................16
T/CCTAS 208—2025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市首发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科公路勘察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政工程设
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市市政工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
责任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
团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六勘
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航、李江龙、徐斌、王博、王明伟、张俊波、许延祺、牛宗胜、耿联法、燕
斌、纪伦、王晓芳、刘斌、孙海军、肖军、张明、欧阳哲、孟令倩、黄永福、朱忠、王文涛、李俊、胡
彪、徐速、吕建华、李学锋、郭晓敏、姜迪、刘兆光、桂睿、田法超、杜艳韬、李建国、肖波、刘召起、
王景鹏、王标才、赵国、柳磊、王京力、王朝杰、安伟胜、李宁、贾凡鑫、杜永超、尤广杰、李黎、周
津斌。
T/CCTAS 208—2025
IV
引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4.2 结构形式”与《一种桥梁伸缩缝
结构》(专利号:ZL 201821897603 .6)和《一种适应大角度多向变位的桥梁伸缩缝结构》(专利号:
ZL 202321958198.5)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
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清逸路168号(邮编:315800)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任。
T/CCTAS 208—2025
1
拼宽桥梁纵向缝伸缩装置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拼宽桥梁纵向缝伸缩装置的产品分类、结构形式、规格及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及市政桥梁拼宽工程纵向缝伸缩装置的制造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3 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
GB/T 702 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706 热轧型钢
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 1040.2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 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228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T 1229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
GB/T 123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2411 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GB/T 2970 厚钢板超声检测方法
GB/T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3280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3323.2 焊缝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第2 部分:使用数字化探测器的X 和伽玛射线技术
GB/T 4171 耐候结构钢
GB/T 5267.3 紧固件热浸镀锌层
GB/T 6177.1 2 型六角法兰面螺母
T/CCTAS 208—2025
2
GB/T 7123.1 多组分胶粘剂可操作时间的测定
GB/T 776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硬质板材粘合强度的测定90°剥离法
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 13477.17-2017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7 部分:弹性恢复率的测定
GB/T 16777-2008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T/T 327-2016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JT/T 722 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T 901 桥梁支座用高分子材料滑板
JTG 3450-2019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F80/1-201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T 36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JT/T 327-2016和JT/T 723-2008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拼宽桥梁widening bridge
在一侧或两侧通过拼接等方式增加宽度的桥梁。
3.2
纵向缝伸缩装置bridge expansion device for longitudinal joints of widened bridges
在拼宽桥梁接缝处纵向布置的伸缩装置。
4 产品分类、结构形式、规格、型号及选型
4.1 产品分类
按纵向缝伸缩装置跨缝钢板与支撑托板之间结构形式分为:
a) 减震滑板式纵向缝伸缩装置,跨缝钢板与支撑托板之间设置减震滑板结构,代号PZSF-JH;
b) 弧形转轴式纵向缝伸缩装置,跨缝钢板与支撑托板之间设置弧形转轴结构,代号PZSF-HZ。
4.2 结构形式
4.2.1 减震滑板式纵向缝伸缩装置(PZSF-JH)由单元组组成,每个单元组由多向变位铰、弹簧螺栓组、
跨缝钢板、橡胶止水带、减震滑板、支撑托板、高分子弹性体、锚固螺栓组、后浇混凝土等组成。两侧
均为混凝土梁结构见图1;一侧为钢箱梁结构另一侧为混凝土梁结构见图2;两侧均为钢箱梁结构见图
3。
T/CCTAS 208—2025
3
图1 两侧均为混凝土梁结构
标引序号说明:
1-多向变位铰; 5-减震滑板; 9-后浇混凝土;
2-弹簧螺栓组; 6-支撑托板; 10-预埋钢筋(新建梁体)或既有钢筋(既有梁体)。
3-跨缝钢板; 7-高分子弹性体;
4-橡胶止水带; 8-锚固螺栓组;
T/CCTAS 208—2025
4
图2 一侧为钢箱梁结构,另一侧为混凝土梁结构
标引序号说明:
1-多向变位铰; 5-减震滑板; 9-后浇混凝土;
2-弹簧螺栓组; 6-支撑托板; 10-预埋钢筋(新建梁体)或既有钢筋(既有梁体);
3-跨缝钢板; 7-高分子弹性体; 11-剪力钉。
4-橡胶止水带; 8-锚固螺栓组;
T/CCTAS 208—2025
5
图3 两侧均为钢箱梁结构
标引序号说明:
1-多向变位铰; 5-减震滑板; 9-后浇混凝土;
2-弹簧螺栓组; 6-支撑托板; 10-预埋钢筋(新建梁体)或既有钢筋(既有梁体);
3-跨缝钢板; 7-高分子弹性体; 11-剪力钉。
4-橡胶止水带; 8-锚固螺栓组;
T/CCTAS 208—2025
6
4.2.2 弧形转轴式纵向缝伸缩装置(PZSF-HZ)单元组组成,每个单元组由多向变位铰、弹簧螺栓组、
跨缝钢板、橡胶止水带、弧形转轴、高分子弹性体、锚固螺栓组、支撑托板、后浇混凝土等组成。两侧
均为混凝土梁结构见图4;一侧为钢箱梁结构另一侧为混凝土梁结构见图5;两侧均为钢箱梁结构见图6。
图4 两侧均为混凝土梁结构
标引序号说明:
1-多向变位铰; 5-弧形转轴; 9-后浇混凝土;
2-弹簧螺栓组; 6-高分子弹性体; 10-预埋钢筋(新建梁体)或既有钢筋(既有梁体)。
3-跨缝钢板; 7-锚固螺栓组;
4-橡胶止水带; 8-支撑托板;
T/CCTAS 208—2025
7
图5 一侧为钢箱梁结构,另一侧为混凝土梁结构
标引序号说明:
1-多向变位铰; 5-弧形转轴; 9-后浇混凝土;
2-弹簧螺栓组; 6-高分子弹性体; 10-预埋钢筋(新建梁体)或既有钢筋(既有梁体);
3-跨缝钢板; 7-锚固螺栓组; 11-剪力钉。
4-橡胶止水带; 8-支撑托板;
T/CCTAS 208—2025
8
图6 两侧均为钢箱梁结构
标引序号说明:
1-多向变位铰; 5-弧形转轴; 9-后浇混凝土;
2-弹簧螺栓组; 6-高分子弹性体; 10-预埋钢筋(新建梁体)或既有钢筋(既有梁体);
3-跨缝钢板; 7-锚固螺栓组; 11-剪力钉。
4-橡胶止水带; 8-支撑托板;
4.3 规格
4.3.1 按装置的纵向变位量分为:40mm、80mm、120mm、160mm、240mm、320mm、400mm,共7 种。
4.3.2 按装置横向变位量分为:20mm、40mm、60mm、80mm,共4 种。
T/CCTAS 208—2025
9
4.3.3 按装置竖向变位量分为:10mm、20mm、30mm、40mm、50mm、60mm、70mm、80mm,共8
种。
4.3.4 对于横向伸缩装置与纵向缝伸缩装置交叉处或折线形纵向缝伸缩装置,根据现场实际进行专项设
计。
4.4 型号
拼宽桥梁纵向缝伸缩装置型号表示方法见图7。
- - / /
竖向变位量范围,单位为毫米(mm);
横向变位量范围,单位为毫米(mm);
纵向变位量范围,单位为毫米(mm);
结构形式:JH、HZ;
型号:PZSF。
图7 纵向缝伸缩装置型号表示方法
示例1:
纵向伸缩量为±80mm,横向位移量为±20mm,竖向变位量为±20mm 的弧形转轴式纵向缝伸缩装置,表示为
PZSF-HZ-160/40/40。
4.5 选型
产品型号与适用范围参见表1。
表1 产品型号与适用范围表
单位为mm
序号产品结构类型型号
纵向变位量适
用范围
横向变位量适
用范围
竖向变位量适
用范围
1 减震滑板式纵向缝伸缩装置PZSF-JH 40~400 20~80 10~40
2 弧形转轴式纵向缝伸缩装置PZSF-HZ 40~400 20~80 40~80
5 技术要求
5.1 设计使用年限
在正常设计、生产、安装、运营养护条件下,伸缩装置主体结构(多向变位铰、跨缝钢板、支撑托
板)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于20 年。
5.2 承载性能
在车辆轮载作用下,伸缩装置各部件及连接应安全可靠,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应符合JT/T
327—2016 中附录A 的要求。
T/CCTAS 208—2025
10
5.3 变位性能
伸缩装置变位性能应符合表2 的要求。当桥梁变形使伸缩装置产生显著的横向错位和竖向错位时,
宜通过专题研究确定伸缩装置的平面转角和竖向转角要求。
表2 伸缩装置变位性能要求
序号项目性能要求
1 拉伸、压缩时最大水平摩阻力(kN/m) ≤5.0
2 纵向、横向变位时最大竖向偏差(mm) ≤1.0
3 跨缝钢板最大竖向变位(mm) ≤1.0
4 竖向变位时最大坡度(%) ≤3.0
5 表面摩擦系数(BPN) ≥45
5.4 防水性能
伸缩装置应具有可靠的防水、排水结构,排水顺畅、无渗漏。宜参照下图8 在橡胶止水带低点设置
集中排水型导水管装置接入桥面排水系统内。防水性能应符合JT/T327-2016 的规定。
标引序号说明:
1—止水带安装挂耳; 2—橡胶止水带; 3-集中导水管(接入桥面排水系统)。
图8 集中排水型导水管装置结构示意图
5.5 外观
5.5.1 伸缩装置外观表面应平整洁净,表面不应有大于0.5mm 的凹坑、麻点、裂纹、结疤、气泡、夹杂
和机械损伤。
5.5.2 跨缝钢板、多向变位铰表面应清除长度大于0.5mm 的毛刺。跨缝钢板前部宜设置与竖向变位量适
应的过渡坡。
5.5.3 焊缝应均匀,不应有气孔、夹渣等缺陷。
5.5.4 涂装表面应平整,不应有脱落、流痕、褶皱等现象。
5.6 材料
5.6.1 伸缩装置使用的钢材性能应符合表3 的要求,当桥梁工程处于氯化物环境时,钢材宜使用Q355NH
级钢和Q235NH 级钢,其力学性能和质量要求应符合GB/T 4171 的规定。
T/CCTAS 208—2025
11
表3 钢材性能要求
钢材类别性能要求
多向变位铰/跨缝钢板/支
撑托板
Ts ≥0℃ Q355B
符合GB/T 1591 的规定
-20℃<Ts ≤ 0℃ Q355C
Ts ≤-20℃ Q355D
Ts ≤-40℃ Q355E
其他钢板、圆钢
方钢、角钢
0℃ < Ts Q235B
符合GB/T 702、GB/T 706、GB/T 3274
的规定-20℃< Ts ≤ 0℃ Q235C
Ts ≤-20℃ Q235D
锚固钢筋HPB300、HRB400 符合GB 1499.1、GB 1499.2 的规定
注:钢材的质量等级选择根据工程所在地累年最低气温平均值确定,Ts —累年日最低气温平均值,单位为摄
氏度(℃)。
5.6.2 用于加工多向变位铰和跨缝钢板的钢材应按GB/T 2970 的规定进行抽样探伤后方可使用。
5.6.3 不锈钢板的性能应符合GB/T 3280 的规定。
5.6.4 普通螺栓的性能应符合GB/T 193 的规定。
5.6.5 伸缩装置锚固螺栓组宜采用高强度螺栓,直径宜不小于20mm,性能等级8.8S 级,其性能应符合
GB/T 1231 的规定;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层处理,热浸镀锌层应符合GB/T 5267.3 的规定。
5.6.6 伸缩装置锚固螺栓组宜采用高强度切边法兰螺母,其性能应符合GB/T 6177.1 的规定;表面采用
热浸镀锌层处理,热浸镀锌层应符合GB/T 5267.3 的规定。
5.6.7 橡胶止水带所使用的橡胶,其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JT/T 327—2016 中6.1.2.2 的规定。
5.6.8 导水装置所使用的橡胶,其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JT/T 327—2016 中6.2.2.2 的规定。
5.6.9 减震滑板使用的滑板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JT/T 901-2023 中5.3 的规定。
5.6.10 高分子弹性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4 的规定。
表4 高分子弹性体材料物理机械性能要求
项目性能要求
拉伸强度(MPa) ≥1.0
断裂伸长率(%) ≥800
与表面经防锈处理钢板的黏结剥离强度(N/mm) ≥8
弹性恢复率(%) ≥70
表干时间(h) ≤6
注:试验温度为23℃±2℃。
T/CCTAS 208—2025
12
5.7 制造工艺
5.7.1 伸缩装置的钢构件宜采用数控、自动、半自动精密切割下料,沿跨缝方向不允许拼接,沿长度方
向平面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0mm/m,全长平面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5.0mm/10m,扭曲应不大于1/1000。
5.7.2 钢构件制造未注公差尺寸的加工件其极限偏差应符合GB/T 1804 中V 级的规定;未注形状和位置
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184 中L 级的规定。
5.7.3 焊缝应采用气体保护焊。跨缝钢板与弧形转轴采用熔透角焊工艺,焊接等级II 级,焊接要求应符
合GB/T 985.1 和JB/T 5943 的规定。焊缝不应出现裂纹、夹渣、未熔合、未填满弧坑、错位和母材烧伤
等缺陷。
5.7.4 伸缩装置涂装体系按所处环境类别、设计使用年限选用,涂装表面处理、涂装要求及涂层质量应
符合JT/T 722 的规定。
5.7.5 伸缩装置上表面应设置防滑槽措施,结合交通标志标线,进行提示或示警,表面摩擦系数应符合
表2 的规定。
5.8 安装
安装质量应符合JTG F80/1-2017 中8.12.7 的规定,伸缩装置的现场安装宜参照附录A。
6 试验方法
6.1 性能检测
6.1.1 伸缩装置的试件宜采用整体装配后的伸缩装置;若受试验设备限制,不能对整体伸缩装置进行试
验时,试件应取不小于两个完整单元且总长不小于2 m 的组装试样。
6.1.2 试件锚固系统应采用定位螺栓或其他有效方法,试验装置应模拟伸缩装置在公路桥梁的实际受力
状态,并进行规定项目试验。
6.1.3 伸缩装置承载性能试验应按JT/T 327—2016 附录D 的规定进行。
6.1.4 伸缩装置变位性能试验应按JT/T 327—2016 附录B 的规定进行。
6.1.5 伸缩装置防水性能试验应按JT/T 327—2016 附录C 的规定进行。
6.2 外观检测
6.2.1 外观质量应采用目测和手感结合方法进行。
6.2.2 尺寸量测应采用标定的钢直尺、游标卡尺、平整度仪等量具,取不少于2m 组装试样进行测量,
并取其平均值作为量测值。
6.3 材料性能检测
6.3.1 钢材性能试验应按表5 的要求进行。
表5 钢材性能试验方法
钢材类别试验要求
T/CCTAS 208—2025
13
6.3.2 用于加工跨缝钢板、支撑托板的钢材应进行抽样探伤检测,探测方法和质量评级方法应按GB/T
2970 规定的方法进行。
6.3.3 橡胶密封带所使用的橡胶材料,其物理机械性能试验应按JT/T 327—2016 中7.2.2.2 规定的方法
进行。
6.3.4 导水装置所使用的橡胶材料,其物理机械性能试验应按JT/T 327—2016 中7.3.2.2 规定的方法进行。
6.3.5 减震滑板使用的滑板材料物理机械性能测定应按JT/T 901-2023 规定的方法进行。
6.3.6 高分子弹性体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应按GB/T 1040.2 规定的方法进行;邵氏硬度试验
应按GB/T 2411 规定的方法进行;弹性恢复率应按GB/T 13477.17—2017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件采用A
法处理;容留时间应按GB/T 7123.1 规定的方法进行;表干时间试验应按GB/T 16777—2008 中16 规定
的方法进行。
6.3.7 与表面经防锈处理钢板的黏结剥离强度应按GB/T 7760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样测试前应在测
试环境温度放置24h 以上。
6.4 制造工艺性能检测
6.4.1 尺寸偏差宜采用标定的钢直尺、游标卡尺、平整度仪等测量,应取不少于2m 组装试样进行测量,
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6.4.2 焊接质量检验应按GB/T 11345 和GB/T 3323.2 规定的方法进行。
6.4.3 表面涂装质量检验应按JT/T 722 规定的方法进行。
6.4.4 表面抗滑性能检验应按JTG 3450-2019 中的T0964 规定的方法进行。
6.5 安装质量检测
安装质量的检查方法应按JTG F80/1-2017 中8.12.7 规定的方法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 伸缩装置检验应包含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7.1.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多向变位铰、跨缝钢板、支撑托板按GB/T 1591、GB/T 4171 规定的方法进行
其他钢板、圆钢、方钢、角钢按GB/T 702、GB/T 706、GB/T 3274 规定的方法进行
锚固钢筋按GB/T 1499.1、GB /T 1499.2 规定的方法进行
不锈钢板按GB/T 3280 规定的方法进行
普通螺栓按GB/T 193 规定的方法进行
高强度螺栓、切边法兰螺母
按GB/T 1228、GB/T 1229、GB/T 1231、GB/T6177.1 规定的方法进
行
T/CCTAS 208—2025
14
a) 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常生产后,如结构、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1.3 伸缩装置每批产品交货前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7.2 检验项目及要求
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表6 的要求。
表6 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要求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检验频次
承载性能5.2 6.1.3 + - 每批不少于两件
变位性能5.3 6.1.4 + - 每批不少于两件
防水性能5.4 6.1.5 + - 每批不少于两件
外观5.5 6.2 + + 100%
材料5.6 6.3 + + 按材料检测要求抽样
制造工艺5.7 6.4 + + 每批不少于两件
涂装体系5.7.4 6.4.3 + + 100%
抗滑性能5.7.5 6.4.4 + - 每批不少于两件
注1:表中“+”为必检项目,“-”为非检项目。
注2:表中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序号为本文件的条款序号。
7.3 组批和抽样
7.3.1 伸缩装置检验组批可由同一结构形式产品同一个生产批组成。
7.3.2 出厂检验从每批成品中随机抽取同一型号2~3 件样品。
7.4 判定规则
7.4.1 型式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则该批产品为合格。当检验项目中有不合格项时,应从该批产品中再随
机抽取双倍试样进行复检,复检后若仍有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4.2 出厂检验时,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则该批产品为合格。当检验项目中有不合格项时,应从该批产
品中再随机抽取双倍试样进行复检,复检后若仍有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 标志
伸缩装置应有明显标志,其内容包括产品商标、生产厂名、批号、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和检验员代
号。
T/CCTAS 208—2025
15
8.2 包装
8.2.1 伸缩装置应根据分类、规格及货运重量规定成套包装,也可采用不同的包装方式。不论采用何种
包装方式都应捆扎包装平整、牢固可靠。包装箱外应注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体积、质量及存储、运输
时注意事项。如有特殊要求,可由厂方与用户协商确定。
8.2.2 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并附有安装注意事项和使用说明书。
8.3 运输和贮存
8.3.1 伸缩装置运输中,应避免阳光直接暴晒、雨淋、雪浸,并保持清洁;注意轻吊、轻放,防止碰撞
或受力变形,且不应与其他有害物质相接触,同时应注意防火。
8.3.2 高分子弹性体材料运输中,应避免阳光直接暴晒、雨淋、雪浸,并应保持清洁,防止碰撞或受力
变形,不应与腐蚀性物质相接触,同时应注意防火、防潮。
8.3.3 贮存伸缩装置的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伸缩装置不应与地面直接接触,应存放整齐、保持清洁,
不应与酸、碱、油类、有机溶剂等相接触,露天堆放时应予以覆盖。
8.3.4 高分子弹性体材料应存放整齐、保持清洁,不应露天堆放;保持库房干燥通风,不应与酸、碱、
油类、有机溶剂等相接触,应距离热源20 m 以上。
T/CCTAS 208—2025
16
附录A
(资料性)
拼宽桥梁纵向缝伸缩装置安装工艺
A.1 一般规定
A.1.1 既有桥梁伸缩装置安装处的悬臂最小厚度和连接钢筋应保证伸缩装置锚固的可靠性,如不足应进
行必要的修复和加固处理。
A.1.2 新建桥梁的伸缩装置预留槽区应符合设计图要求,预埋钢板、锚固钢筋的位置应准确。
A.1.3 伸缩装置的施工应符合JT/T 723-2008、JTG/T 3650、JTG F90 的规定。
A.1.4 伸缩装置安装前应熟悉设计文件和安装操作规程,检查、验收伸缩缝跨缝钢板的平面度、直线度。
A.1.5 伸缩装置安装前应配齐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材料等。
A.1.6 安装过程中的焊接质量应符合GB/T 985.1 的规定。焊缝应均匀、饱满,不应出现裂纹、夹渣、未
熔合、未填满弧坑、错位和母材烧伤等缺陷。
A.2 伸缩装置施工安装流程
伸缩装置施工安装流程宜按照图A1 的步骤进行。
图A1 纵向缝伸缩装置施工安装流程图
A.3 工艺要求
T/CCTAS 208—2025
17
A.3.1 切割开槽、打挖、清理安装槽区
A.3.1.1 根据伸缩装置安装位置标定的尺寸切割、打挖预留槽,并清理干净。
A.3.1.2 打挖时,不应损坏缝区边沿的沥青桥面的平整度;不应将缝区以外的沥青桥面破坏。
A.3.1.3 清理槽区内的破碎混凝土及尘土,检查槽区长、宽、深等多部尺寸是否符合施工图要求。
A.3.1.4 打挖清理后,如发现梁边缘顶死、预埋件不符合要求、没有预埋件、梁体损坏等前期缺陷,应
拍照存档,并及时上报桥梁建设单位,确定相关修复方案。
A.3.1.5 若槽中无预埋件或预埋件位置不正确,则应增设种植钢筋,种植钢筋的位置、规格、数量、种
植深度、抗拔力等均应满足设计及A.2 要求。
A.3.2 支撑托板或多向变位铰焊接安装
A.3.2.1 按伸缩装置设计图纸及安装季节温度确定间距点焊连接锚固螺栓、支撑托板或多向变位铰。
A.3.2.2 通过连接钢筋与预埋件焊接固接,焊接质量应符合GB/T 985.1 的规定。焊缝应均匀、饱满,不
应出现裂纹、夹渣、未熔合、未填满弧坑、错位和母材烧伤等缺陷。
A.3.3 安装橡胶止水带。按实际安装的温度情况确定止水带安装宽度并安装止水带及模板,为保证模板
刚度,模板应使用大于8mm 厚的组合板。
A.3.4 安装跨缝钢板
A.3.4.1 根据现场安装槽口及桥面铺装厚度的实际尺寸,跨缝钢板吊装就位。调整跨缝钢板之间的间隙
后,与预埋件焊接固定,焊接质量应符合GB/T 985.1 的规定。焊缝应均匀、饱满,不应出现裂纹、夹
渣、未熔合、未填满弧坑、错位和母材烧伤等缺陷。
A.3.4.2 以两侧桥面为基准,使跨缝钢板上表面与桥面相平,竖向高差为0mm— -1mm。全部安装好后,
要重新检查一遍,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进行返工处理。
A.3.5 浇注混凝土
按设计图纸后浇注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安装好的模板进行复检。将缝区两侧用塑料薄膜
或其他材料覆盖,防止浇筑填充物时污染桥面。
A.3.6 填充弹性材料
在跨缝钢板与支撑托板之间应填充高分子弹性材料。
A.3.7 安装质量检查
伸缩装置安装质量检查项目应符合JTG F80/1-2017 中要求。
A.3.8 外观质量检查
伸缩装置外观质量检查应无阻塞、渗漏、变形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