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PMA 029-2025 社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随访管理规范
- 名 称:T/JPMA 029-2025 社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随访管理规范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团体标准T/JPMA 029-2025 社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随访管理规范》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目标: 规范社区层面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随访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质量,降低发病和死亡风险。
适用机构:
-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主要内容详解:
-
范围 (Scope):
- 规定了本标准涵盖的术语定义、基本要求、随访管理流程(高危调查、短期随访、长期随访)、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估。
- 明确适用对象为各级疾控中心、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界定心血管病范围: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
- 引用基础标准:GB/T 1.1-2020(文件结构)、T/JPMA 024-2024(高危人群筛查规范)。
-
规范性引用文件 (Normative References):
- GB/T 38576-2020:人类血液样本采集与处理
- WS/T 424-2013:人群健康监测人体测量方法
- T/JPMA 024-2024:社区人群心血管病风险筛查技术规范(用于界定高危人群)
-
术语和定义 (Terms and Definitions):
- 心血管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心脏和脑血管疾病统称,主要涵盖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High-risk group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依据 T/JPMA 024-2024 标准筛查判定为高危的人群。
- 随访管理 (Follow-up management): 对高危对象进行长期、连续、动态追踪随访和现场干预,收集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发病、死亡、迁移/失访等资料。
-
基本要求 (Basic Requirements):
- 人员要求: 所有参与人员需持有相关专业资格证,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 场所要求: 需设置独立功能区(问卷调查区、身体测量区、实验室检测区、现场干预区),配备必要设施(电源、桌椅、网络等)。
- 设备要求: 详细列出必需设备清单(电子血压仪、身高体重计、快速血糖血脂检测仪、心电图仪、颈动脉超声仪、采血耗材、血生化/尿常规分析仪等)。
- 随访对象: 基线调查评估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 组织管理:
- 省市疾控中心: 制定省级方案,组织培训、技术指导、效果评估。
- 县区疾控中心: 制定区级方案,组织二级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
-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提供技术支持(超声、心电图),参与培训和指导。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具体负责高危对象调查和随访管理工作。
- 信息管理:
- 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含高危调查、短期随访、长期随访模块,具备核查、跳转、留痕功能)。
- 建立质量管理系统(用于过程与质量监督、异常值分析)。
- 建立机构管理系统(管理机构和人员信息、权限)。
- 信息安全与保密: 数据存专用服务器;工作人员需培训并限权;采取安全措施防非授权访问。
-
随访管理流程图 (Follow-up Management Flowchart):
- 清晰描绘了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开始的流程:
- 高危对象调查: 问卷调查、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现场干预。
- 短期随访管理 (高危调查后3个月): 问卷调查、血压体重测量、快速血糖血脂、临床结局收集、现场干预。
- 长期随访管理 (短期随访后3个月起,每年1次): 问卷调查、血压及身体测量(身高、体重、颈围、腰围、臀围)、实验室检测(静脉血10ml 检测20+项生化指标 + 尿液5ml 检测尿常规和生化)、临床辅助检查(心电图、颈动脉超声)、临床结局收集、现场干预。
- 清晰描绘了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开始的流程:
-
高危对象调查 (High-risk Object Investigation):
- 目的: 建立基线信息。
- 内容:
- 问卷调查 (附录A): 基本信息、吸烟饮酒、饮食身体活动、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及用药、女性月经史、健康指数量表(EQ-5D)。
- 心电图检查: 形态、心律失常、起源、传导异常等。
- 颈动脉超声检查: 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狭窄。
- 现场干预 (附录B): 根据对象类型进行差异化干预:
- 一般高危: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
- 患慢病高危: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个体化血压/血糖/血脂治疗指导);疑似心血管病建议转诊。
- 已患心血管病高危: 心血管病二级预防(个体化药物治疗及康复建议)。
-
短期随访管理 (Short-term Follow-up Management):
- 时间: 高危对象调查完成后3个月。
- 内容:
- 问卷调查 (附录C): 基本信息、生存状态、随访方式、住院情况、慢性病患病及用药变化。
- 血压和体重测量: 空腹状态测量(询问是否空腹及服用降压药)。
- 实验室检测: 采集空腹指尖血,快速检测血糖和血脂。
- 临床结局事件: 收集过去3个月内发生的住院或死亡事件及其原因(心血管相关为主)。
- 现场干预: 同高危对象调查的现场干预内容。
-
长期随访管理 (Long-term Follow-up Management):
- 时间: 短期随访完成后3个月开始,之后每年进行1次。
- 内容:
- 问卷调查 (附录D): 比短期随访更全面,包含:基本信息、生存状态、随访方式、住院情况、慢性病患病及用药变化、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饮食身体活动)、女性月经史、健康指数量表(EQ-5D)、睡眠质量评估、经济状况等。
- 血压和身体测量: 空腹状态测量血压(询问空腹及服药情况)、身高、体重、颈围、腰围、臀围。
- 实验室检测:
- 尿液: 5ml,检测尿常规(蛋白、糖、潜血、酮体)+ 尿生化(肌酐、微量白蛋白、钾、钠)。
- 静脉血: 清晨空腹8小时以上采10ml,检测血生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全套、肝功能、肾功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ApoA1/B、肌酸激酶及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等)。
- 临床辅助检查: 重复心电图、颈动脉超声检查。
- 临床结局事件: 收集过去1年内发生的住院或死亡事件及其原因(范围更广)。
- 现场干预: 同高危对象调查的现场干预内容。
-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 过程评估:
- 高危对象调查率: ≥95% (完成调查人数/高危总人数)
- 短期随访率: ≥90% (完成短期随访人数/完成高危调查人数)
- 长期随访率: ≥80% (完成长期随访人数/完成高危调查人数)
- 质量评估:
- 问卷调查完整率: ≥95% (所有问卷无缺漏项)
- 问卷时长合格率: ≥95% (高危调查≥180秒,长期随访≥300秒)
- 问卷逻辑一致率: 100% (性别一致,身高变化≤10cm)
- 过程评估:
-
效果评估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 在完成长期随访管理后进行。
- 评估指标包括:
- 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饮食、运动等)改变情况。
- 身体测量指标(血压、体重、BMI、腰臀比等)改变情况。
- 实验室检测指标(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改变情况。
- 临床辅助检查指标(颈动脉IMT、斑块等)改变情况。
- 心血管病发病率。
- 心血管病并发症发生率。
- 药物使用和依从性变化情况。
- 服务满意度变化情况。
-
附录 (Appendices - 资料性):
- 附录A: 社区心血管病高危对象调查表 - 详尽的基线问卷模板。
- 附录B: 社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现场干预表 - 记录干预措施的表单。
- 附录C: 社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短期随访管理调查表 - 短期随访问卷模板。
- 附录D: 社区心血管病高危对象长期随访管理调查表 - 长期随访问卷模板(内容最全面)。
- (注:附录中表格包含大量编码和填写说明,是实际操作的核心工具)。
-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引用了15篇重要的国内指南、规范和报告(截至2024年),涵盖心血管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管理、风险评估等各个方面,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循证依据。包括: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2023,原版2020)
-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2020)
-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2019)
-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
-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评估研究(2003)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修订版)
-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
-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
-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 中国糖尿病健康管理规范(2020)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原版2023)
- 引用了15篇重要的国内指南、规范和报告(截至2024年),涵盖心血管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管理、风险评估等各个方面,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循证依据。包括:
核心要点总结:
该标准构建了一个层级清晰、分工明确、流程规范、指标量化的社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随访管理体系:
- 明确对象: 基于筛查规范(T/JPMA 024-2024)判定的高危人群。
- 三级随访: 高危调查(基线) → 短期随访(3个月后) → 长期随访(每年1次)。
- 内容递进: 每次随访内容逐步深入和全面,长期随访包含最全面的问卷、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测(静血+尿)和辅助检查。
- 核心干预: 贯穿始终的现场干预,针对不同风险等级进行生活方式管理、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
- 质量保障: 设定严格的随访率、问卷完整率、合格率和逻辑一致率等量化质控指标。
- 效果追踪: 评估行为、生理指标、临床结局等多维度效果。
- 信息支撑: 建立专门的信息系统支持数据采集、质量管理和机构人员管理,并强调信息安全。
- 组织协同: 明确疾控中心(规划、培训、质控、评估)、医疗机构(技术支持)、基层机构(执行)的职责分工。
- 工具完善: 提供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和干预记录表(附录A-D),确保数据收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 循证基础: 广泛引用国内最新权威指南和规范作为支撑。
这份标准的发布旨在提升我国社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的规范化、同质化和科学化水平,是实现心血管病有效防控的重要环节。
相关推荐
- T/CWAN 0099-2023 液化天然气用奥氏体不锈钢管焊接工艺规程
- T/GXAS 550-2023 工业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规范
- T/ZSA 148-2023 产品碳足迹评价种类规则 风力发电机组
- T/ZZB 3150-2023 5G基站信号控制核心器件(环行器、隔离器)用钐钴永磁体
- T/CNTAC 205-2024 T/CWTA 3-2024 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毛针织品
- DZ∕T 0217-2020 石油天然气储量估算规范
- T/EES 005-2023 电机用四极同极性混合磁轴承技术要求
- T∕CFLP 0027-2020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规范
- T/CCUA 016-2021 超级计算数据中心设计要求
- T∕CSTM 00353-2021 化妆品工业用高岭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