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T/NAHIEM 147-2025 医院手术部专项建设工程总承包标准

  • 名  称:T/NAHIEM 147-2025 医院手术部专项建设工程总承包标准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T/NAHIEM 147-2025《医院手术部专项建设工程总承包标准》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目标:​​ 规范医院手术部(尤其是洁净手术室)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从启动到竣工移交全过程的管理,明确发包人与承包人的权责,确保项目在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功能和感控等方面达到要求。

​适用范围:​​ 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手术部专项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

​基本要求:​

  1. ​模式推荐:​​ 因专业性和复杂性,手术部建设推荐采用EPC模式。
  2. ​权责明确:​​ 发承包双方需明确责任义务和工作流程。
  3. ​组织保障:​​ 承包人需建立适应手术部EPC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4. ​体系健全:​​ 承包人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
  5. ​遵循规范:​​ 管理组织应符合GB/T 50358,并遵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

​项目策划:​

  1. ​一般规定:​​ 在启动阶段进行,涵盖工程分析、需求论证、设计任务书、功能流程(需符合GB51039, GB50333)、概预算、计划、资源配置、风险评估等。
  2. ​发包人策划:​
    • 提供完整工程资料(工程概况、批文、​​医疗需求论证报告​​、设计任务书、​​发包人要求​​、概算等)。
    • ​医疗需求论证​​是关键:明确手术类型、业务量、洁净等级、设备及辅助房间要求。
    • ​适度超前/预留:​​ 考虑学科发展,在结构荷载、降板、空间、管井、电力、通信等方面预留余量。
    • ​设计任务书:​​ 详细规定设计范围、标准(洁净度、温湿度、平急转换、医用气体、物流、机电、装修)、使用要求(与需求论证一致)、投资限额、成果要求、预留要求等。
    • ​发包人要求:​​ 核心文件,明确工程范围、功能定位、设计标准、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质量要求、特殊需求、材设要求、造价控制、工期、智慧化应用、创优要求等。
    • ​发包时机:​​ 建议初步设计批复后进行,确保发包人要求与初步设计及概算一致。
    • ​智慧化预留:​​ 考虑AI、物联网、BIM在设备、物资、业务管理中的应用需求,预留接口。
  3. ​项目管理策划:​
    • 承包人投标时提初步方案,中标后深化为​​《项目管理策划书》​​(目标、组织、关键节点、风险预控)。
    •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战略层面)和​​项目实施计划书​​(操作层面,针对手术部洁净度、感控、消防等特殊要求制定专项方案)。
    • 计划需经承包人批准并报发包人确认,作为执行和验收基准。
    • 计划需定期复审更新。

​设计管理:​

  1. ​组织与资质:​​ 承包人需设专职设计管理部,资质和人员资格需符合合同要求。设计成果需经内部审核和发包人审查(可外聘专家)。
  2. ​设计成果要求:​
    • ​总体要求:​​ 合规、满足医疗工艺与需求、满足相关系统规划、流程合理洁污分流。
    • ​分阶段要求:​
      • ​方案设计:​​ 说明、平面图(含洁污流线、洁净分区)、流程图、系统示意图、估算;完成一级流程检查、二级流程方案;标示房间信息;大型设备占位图;重要条件示意。
      • ​初步设计:​​ 各专业文件(说明、图纸、原理图、系统图、设备材料表、计算书、概算);完成​​三级流程设计​​(设备家具定位、水电点位);按需设置家具数量;明确特殊用房技术要求。
      • ​施工图设计:​​ 各专业施工图、医疗专项图(医用气体、洁净空调等)、详图;设备材料清单、计算书、预算。​​推荐使用BIM进行管线综合。​
      • ​设计深化:​​ 深化说明、专项系统深化图、管线综合深化图、抗震支架图、施工节点详图、装配式构件图等。​​推荐使用BIM进行管线综合。​
  3. ​设计策划管理:​​ 编制​​《设计策划书》​​,明确职责、进度、范围、深度、限额目标、各阶段配合服务。
  4. ​设计进度管理:​​ 编制计划、跟踪监督、编制周报、落后时调整并采取措施。
  5. ​限额设计管理:​​ 基于目标编制专业任务书;配合成本解读投资要求;贯穿设计、施工、采购、成本控制全过程,减少非业主变更。
  6. ​设计质量管理:​​ 制定考核方案,全过程跟踪,定期出报告;落实工序管理、接口控制、专业协调;通过深化优化提高可施工性、可维护性、控制成本工期;定期协调。
  7. ​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管理部复核技术可行性,项目管理部评估综合影响;非发包人变更需发包人书面同意;发包人变更需书面指令。
  8. ​设计深化管理:​​ 审核确认深化成果;确保满足项目目标、功能、质量、工期、成本。
  9. ​设计服务管理:​​ 制定现场服务制度,考核服务质量;处理现场技术问题,参与图纸会审、交底、验收;及时提供技术文件。
  10. ​设计文件管理:​​ 负责输入输出文件审核归档;编制请购文件(请购单、规格书、图纸等)。

​招标与采购管理:​

  1. ​一般规定:​​ 发包人招标活动需合法合规、公平公正;明确材料设备规格、验收标准;审核投标资格;采购计划需符整体进度;优先采购先进、可靠、节能产品(尤其净化、医用气体设备);承包人采购计划/样板/资料需发包人确认。
  2. ​发包人招标:​​ 在指定平台进行;提供详细招标内容、范围、标准、要求、设计任务书、控制价、技术文件;起草合同文件;重点审核图纸规范完整性、清单主要材设符合性、清单/控制价完整性(界面、漏项、重大影响项);进行招标文件汇编评审。
  3. ​采购计划:​​ 采购部根据合同、设计、进度、成本计划编制详细计划(种类、数量、规格、交货期)和采购预算;根据请购文件、清单、变更动态调整。
  4. ​采购控制:​​ 设专门仓库专人管理;进场验收按设计规范执行并记录;抽样检验比例达标,不合格品及时处理;医用气体设备管材需符GB50751;空气/高效过滤器需符GB/T14295/13554,进场前全面检验。
  5. ​采购变更管理:​​ 变更需项目经理批准书面通知供应商;数量/规格变更需签补充协议;跟踪市场行情调整策略。

​施工管理:​

  1. ​一般规定:​​ 承包人需具备资质能力;设施工项目经理;建立管理制度;发承包双方共同制定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发包人及时审核变更申请。
  2. ​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人负责总包或分阶段编制(含工程概况、部署/方案、进度计划、平面图、指标);分包人据此编制分包施工组织设计;按批准的设计施工,重大修改需发包人批准。
  3. ​施工协调:​
    • 承包人统一管理现场,监督分包。
    • 可受托协调发包人直接发包单位。
    • 配合发包人管理(报送计划、解决场地资源问题、资金报告、变更费用报送、考察进场计划、进度劳动力材料计划报送、见证取样制度)。
    • 项目部与设计部协调(图纸审查交底、施工方案提交、材料样品确认、复核设备荷载)。
    • 与医护人员/设备供应商协调(预留预埋、通道、专业设备厂家指导、专用设备用房合规)。
    • 书面指示分包。
    • ​推荐使用BIM​​(设计协同碰撞检查、施工模拟进度优化安装协调)。
  4. ​施工质量管理:​​ 建立针对手术部的质量标准体系;全过程控制(组织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样板引路、技术交底、材料设备管理、过程控制巡检、验收方案)。
  5. ​施工费用管理:​​ 项目部编制费用实施计划控预算;严格执行变更签证流程;及时审查变更估算费用;定期分析费用执行情况编报告。
  6. ​进度控制:​​ 明确各专业进度目标分解到班组动态调整;编制分阶段网络计划;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经济、合同措施;动态调整人材机等资源;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动态跟踪;​​推荐使用项目管理软件​​。
  7. ​职业健康安全环保:​​ 符GB/T 50326和GB/T 50358;承包人负总责,分包配合;承包人职责(定目标、定计划、建责任制、培训、检查安全例会消隐患);开展安全文化;建立环保制度控污染。
  8. ​调试管理:​​ 施工安装完成后进行;编制详细调试方案(含净化空调、电气、控制、医用气体系统联动)经发包人确认;做好记录形成报告。

​成本管理:​

  1. ​一般规定:​​ 发包人按合同总价结合资料交底,按程序管变更控投资,实行工程保险;承包人建体系制度配人员;项目部负责预算、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贯穿各阶段;采取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措施。
  2. ​成本目标:​​ 承包人根据合同价、发包人要求、管理水平风险能力确定总目标;进行分解。
  3. ​预算编制:​​ 人员需经验资格;依据合同、计价依据、设计文件、法规等;详细列出费用;成果需准确完整;考虑变动风险;审核后及时报发包人。
  4. ​成本计划:​​ 根据合同、成本目标、预算、设计文件、实施规划编制;按成本组成、项目结构、实施阶段编制;具指导性,经批准后实施。
  5. ​成本控制:​​ 根据合同、计划、进度报告、市场信息、变更等控制,建立动态机制;程序:收集监测数据、比较目标与实际、分析偏差原因、采取措施;进行交底,监控合同履行防成本失控连带风险;按约定处理变更调价;严控分包及采购成本;​​鼓励提合理化建议降成本​​。
  6. ​成本核算:​​ 健全核算台账;遵循形象进度、产值统计、成本归集同步原则。
  7. ​成本分析:​​ 依据计划、核算、会计等;选用适宜方法(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原因、确定结果);检查目标完成、挖降本途径、分析目标可行性;分析实际成本对进度质量安全影响;分析无效成本;编写总结报告。

​风险管理:​

  1. ​一般规定:​​ 发承包双方合理分担风险,避免“无限风险”等不公平条款;保密、索赔、预警、知识产权等权责对等;发包人定期组织风险评估会议落实措施。
  2. ​风险承担:​
    • ​发包人承担:​​ 法规政策变化;提供文件不严谨/不全/不清(环境、医疗条件、结构等);初步设计等前期文件不准/延误/界面不清造成费用工期增加赔偿;发包人原因(新增内容、调整功能标准、工期调整、前期延误)引起的费用工期变化;主材设备人工价超约定波动;不可抗力。
    • ​承包人承担:​​ 自身原因的设计变更、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变化;未按已批前期文件设计施工;未充分理解招标文件要求;未充分认识现场环境影响;投标文件问题;转包、违法分包、挂靠造成的处罚、亏损、纠纷、安全风险。
  3. ​风险识别:​​ 发包人组织相关方收集分析干扰因素,识别技术、合同、费用、管理、外部环境等风险。过程:识别不确定性、编初步清单、定事件评后果、分类、建摘要。
  4. ​风险评估:​​ 发包人组织相关方评估影响及概率;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估对费用、工期、质量、声誉的损失;分关键、一般、轻微三级;报告含背景、标准、风险概率原因后果(潜在损失表)、整体风险结果、预防控制措施。
  5. ​风险控制:​​ 发包人协同承包人监测管理(定期检查报告反馈),及时识别应对(尤其手术室净化故障、气体中断等制定应急预案);制定风险应对计划(风险描述、承担人、分析处理安排、应对措施行动计划、残留风险监控、费用时间预算、退却计划)。

​合同管理:​

  1. ​一般规定:​​ 发承包双方合同管理部门协同多部门负责全流程管理;内容含缔结筹备、磋商签署、执行监控、履行评估、变更解除、争议解决、归档;​​推荐使用《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GF0216​​;发包人中标前审查投标文件实质内容,必要时澄清;签约前磋商确定条款权责风险;书面订立,依法合规条款完整风险合理权责平衡。
  2. ​发包人合同管理:​
    • ​编制要求:​​ 全面系统清晰明确的“发包人要求”。
    • ​策划与编制:​​ 规划节点明确管理规划;明确承包模式资格能力;定价格形式;编入招标文件;与中标人磋商谈判。
    • ​执行监控:​​ 审查施工图确认合同价;识别风险建台账(风险、投资控制节点);全过程监控安全质量进度投资(事前中后);动态监控承包人索赔。
    • ​履行评估:​​ 定期评估工期投资效果;分析事故提意见评风险;监控评估合同事件;评估大变更启动调概/立项;按结果调工期、索赔、解约。
    • ​变更管理:​​ 按约定程序发变更指示;接收承包人合理化建议按权限申报/批复。
  3. ​工程总承包合同管理 (承包人):​
    • ​合同编制:​​ 研究招标格式合同;制定管理规划策划方案;与发包人磋商谈判缔结。
    • ​合同监控:​​ 按“要求”和合同设计,提交图纸预算确定价格;识别风险建台账(合同风险、成本控制);依据台账全过程监控进度安全质量成本;监控设计交付、采购供应、分包交付、施工质量HSE、竣工试验、付款、变更造价限额、工期、违约索赔等风险;识别评价后实施控制措施检查结果;受损时及时主张索赔防反索赔。
    • ​履行评估:​​ 定期评估进度收款成本控制;分析事故提意见评风险;全过程监控事件评估成本盈利;遇大变更及时告知预估结算价;形成评估报告。
    • ​变更管理:​​ 按合同接受发包人变更指示,编实施方案费用估算报批后实施;​​利用价值工程原则,通过深化优化合理化建议提效益​​。
  4. ​分包合同管理:​​ 承包人依法依约分包选合格单位;承担管理职责要求同总包;提供必要条件;监控分包履行;评估分包合同;根据评估调整资源组织保障分包完成;分包变更引起总包变更时按总包合同约定管理,利益按约定分享。

​试运行管理:​

  1. ​一般规定:​​ 发包人明确试运行目标和验收标准;承包人提供指导服务;成立试运行工作组(试运行经理负责);准备工作含人力、机具、物资、能源、组织、许可证、HSE、净化系统测试、无菌准备、文件资料(操作/维修/安全手册、联动调试说明、委托事项、问题说明);内容含计划编制、准备、培训、指导服务。发包人审核计划及应急预案,抽查培训记录。
  2. ​试运行执行计划:​​ 试运行经理组织编制,项目经理批发包人确认;明确各方责任义务;依据项目特点安排内容步骤周期。
  3. ​试运行实施:​
    • 试运行经理编制方案(含净化空调、电气、控制、医用气体系统联动)报发包人审核。
    • 依据:规范标准、设计图、供应商要求、验收标准、质量报告。
    • 原则:覆盖所有系统;明确流程;确保安全可靠;明确检验标准方法。
    • 前提:所有系统完成施工安装调试并符合要求。
    • 目标考核期:确保设备、净化系统、无菌环境运行符合医疗标准。
  4. ​试运行风险管理:​​ 承包人编制风险管理计划识别难点定措施;编制应急预案(手术环境、医废处理、气体供应、设备故障等)定处置流程。
  5. ​培训:​​ 人员需具备能力水平;培训计划按合同及项目特点编(操作维护理论、模拟操作、实际操作);发包人批准后实施。

​项目验收与移交:​

  1. ​一般规定:​​ 验收范围涵盖合同所有要求(医疗工艺、建筑装饰、净化空调、医用气体、电气、给排水、智能化、信息化、消防等);发包人组建专业验收工作组(明确职责)负责组织竣工验收、性能验收、使用验收;编制完整验收计划;发包人宜参加分项验收,涉及医疗功能/感控的应通知使用单位和疾控部门;发包人委托有资质第三方检测手术部环境(符GB50325);洁净手术部验收流程符GB50333,工程检验符GB50591,必测项目数不少于GB50333规定且结果达标;检测机构出具报告。
  2. ​验收程序:​
    • 分​​工程验收​​(含分项、竣工、性能验收)和​​使用验收​​(符GB/T 42392)。
    • ​竣工验收:​​ 含设计符合性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程序:承包人自复专检→监理预验收→提交申请→发包人组织正式验收(监理、承包人、感控、质监参与)。
    • ​性能验收:​​ 发包人委托第三方评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工程验收报告:​​ 完成以上验收后由工作组出具。
    • ​使用验收:​​ 发包人组织在静态条件下评定综合性能是否满足实际使用和标准(标准验收前协商确定)。
  3. ​项目交付:​
    • 验收合格后,项目部整理技术资料和文件分类编号。
    • 承包人审核小组全面审核确保规范准确。
    • 按约定方式移交档案、技术资料、竣工图。双方核对清单、清点设备设施,接收方签确认文件。
    • 承包人完成整改、培训、移交后,发包人方可交付使用。
    • 承包人按约提供质保服务。
  4. ​项目回访:​
    • 质保期内承包人定期回访(设备运行、质量问题、合同履行、服务计划、用户反馈),形成报告。
    • 回访人员应实地检查手术室净化设备(外观、运行状态、控制系统)。
    • 发包人建质量检测体系定期检测/抽检,发现问题通知承包人整改。

​总结:​​ 该标准为医院手术部采用EPC模式建设提供了全面的管理框架和技术规范。它特别强调了医疗需求论证、发包人要求、限额设计、医疗工艺流程(尤其三级流程)、洁净与感控要求(引用大量相关国标)、专业设备与系统(如医用气体、净化空调)、风险管理分配、BIM技术应用、以及严格的验收程序(工程验收+使用验收)。标准明确了发承包双方在全过程各环节(策划、设计、采购、施工、成本、风险、合同、试运行、验收)的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是确保医院手术部EPC项目成功交付的重要依据。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