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LPA 01-2025 广东省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给付规范
- 文件大小:43.63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1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广东省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给付规范》(T/GDLPA 01-2025)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与目的
- 适用范围:适用于广东省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的调剂和给付标准化管理,包括术语定义、处方给付规则、饮片信息归纳(如习用名、基原、炮制方法等),并对政府监管、人员培训及公众科普提供参考。
- 核心目标: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行为,确保调剂准确性、安全性,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发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国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年第118号)等国家级标准,以及《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地方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 明确关键术语,如:
- 中药饮片:中药材经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临床或制剂生产的药品。
- 处方习用名:地域性别名(如“阿胶丁”对应“阿胶”)。
- 处方应付饮片名:优先按《中国药典》等标准确定的正名给付,存在多炮制品时需标注区别(如“生附子”与“制附子”)。
4. 应付编排原则
- 排序规则:以汉语拼音为序,易混淆品种例外(如“六神曲”与“建曲”并列)。
- 特殊标注:毒性饮片(如生马钱子)、麻醉药品(罂粟壳)需单独注明。
5. 要求与实现方法
- 饮片筛选与确定:
- 药材来源需符合药典标准,经性状、鉴别、安全性及药效验证。
- 方法包括文献查阅、药材鉴定(性状/显微/理化)、产地考察、专家评审。
- 处方内容修订:正名及习用名依据优先级(药典→国家炮制规范→地方标准→权威著作)。
- 给付规则:
- 毒性饮片必须标注炮制品(如“巴豆”应付“巴豆霜”,写“生巴豆”才付生品)。
- 并开饮片另列表说明(如“焦三仙”应付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6. 通则
- 别名使用:不提倡但需审方时与医师确认。
- 术语统一:“给付”与“应付”、“习用名”与“别名”同义。
- 特殊管理:列出28种毒性中药(如生川乌、生半夏)及麻醉药品(罂粟壳)。
- 并开知识:执业药师需掌握常见并开组合(如“二冬”指天冬、麦冬)。
7. 附录A:中药饮片标准名称与药材信息
- 表格形式:包含1350种饮片信息,每项含序号、处方名、习用名、应付名称、标准出处、基原、备注(毒性/炮制差异等)。
- 示例:
序号 处方名 习用名 应付 标准出处 基原(示例) 备注 1 阿胶 阿胶丁 阿胶 《中国药典》2020 驴皮加工品 36 生白附子 生禹白附 生白附子 《中国药典》2020 天南星科独角莲块茎 有毒 112 补骨脂 破故纸 补骨脂 《中国药典》2020 豆科补骨脂成熟果实 盐炙品另列
- 示例:
8. 附录B:并开给付内容
- 定义:医师将协同作用的饮片合并书写(如“二冬”表示天冬+麦冬)。
- 列表:共34组常用并开组合,注明各组合应付的具体饮片及剂量分配规则。
- 示例:
- 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0g若写“焦三仙30g”,各30g若写“各30g”)。
- 知柏:知母、黄柏(盐炙或酒炙需明确)。
- 示例:
9. 参考文献
- 引用药典、国家标准(如GB/T 1.1-2020)、地方规范(如广东、安徽炮制规范)及专业著作(《中药大辞典》)等52项文献。
10. 特色内容
- 地域性体现:收录广东特色饮片(如“广东海风藤”“广藿香”)。
- 毒性管理:严格区分生品与炮制品,强调审方复核(如钩吻、斑蝥等有大毒)。
- 实用性:提供并开剂量换算示例,避免调剂歧义。
11. 起草单位与参与方
- 主导单位:广东省药师协会。
- 协作机构: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企业及医疗机构。
- 专家团队:张茜、覃军等30余位药学与炮制专家参与制定。
总结
该标准系统构建了广东省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给付的全流程规范,覆盖术语、炮制、配伍、毒性管理及地域特色,兼具权威性与操作性,为中医药标准化及用药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