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EPIA 002-2025 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物治理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4.7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T/JEPIA 002-2025 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物治理技术规范》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
适用对象:
- 非恒定转速机械:工程机械(挖掘机、叉车等)、农业机械(拖拉机等)、林业机械、机场地勤设备等。
- 恒定转速机械:发电机组、空气压缩机、水泵等。
- 排放标准:国四及以下标准的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含车载柴油机设备)。
-
核心目标:
- 规范排气污染物(CO、NOx、HC、PM)超标治理流程,确保排放达标(符合GB 36886等标准)。
二、基本要求
-
前置条件:
- 机械需完成编码登记,禁止篡改排放控制装置或破坏车载诊断系统(OBD)。
- 禁用假冒伪劣配件,治理单位需具备维修资质及流动服务车(配置见4.10)。
-
质量保证:
- 治理后排放持续达标时间需≥2年或3000工作小时,且不引起动力下降、油耗升高或排气堵塞。
-
监控功能:
- 机械需具备定位、工作时间监控、排放实时监测功能(参考HJ 1322),数据云端存储并接入政府平台。
-
使用者责任:
- 使用符合标准的柴油(GB 19147)和车用尿素(GB 29518),定期更换滤清器,及时处理故障报警。
三、超标治理流程(图1)
- 信息登记:
- 逐台建档(附录B),电子化管理并上传监管部门。
- 技术状况检查:
- 目视检查:排放控制装置完整性(缺失/损坏需处理)。
- 系统检查:进排气、冷却、润滑、燃油系统泄漏情况。
- 性能测试:
- OBD读取故障码及数据流;
- 气缸压力、漏气量、机油压力测量;
- 按GB 36886检测初始烟度值。
四、超标治理技术措施
(一)维护治理(5.4)
-
关键排放件维护:
- 后处理系统(DOC/DPF/SCR/ASC):
- 拆解检查载体封装状态,无异常则按流程清洁(图2):
- DOC:无油渍→气枪清洁;有油渍→高温炉处理。
- DPF:反吹颗粒物→白色颗粒物需彻底清除;黑色颗粒物需700℃以下高温处理。
- SCR/ASC:无结晶→气枪清洁;有结晶→专用防护剂或高温处理。
- 维护后复测排放,不达标则脱硫消毒或更换载体。
- 拆解检查载体封装状态,无异常则按流程清洁(图2):
- 其他部件:清洗EGR阀及管路、更换尿素滤网、校准高压油泵/喷油器等。
- 后处理系统(DOC/DPF/SCR/ASC):
-
排放相关维护:
- 内窥镜检查气缸积碳/拉伤,调整气门间隙、配气相位,规范使用排放化学品。
-
无关排放维护:
- 清洗散热器/油箱,检修起动机/发电机等。
(二)前处理装置治理(5.5)
- 技术手段:
- 更换高效空气/机油滤清器;
- 添加柴油燃烧促进剂;
- 加装清洁能源装置、空气活性增强装置或燃油分子团转化装置。
- 装置要求:
- 需提供环保认证、技术文件(图纸/说明书);
- 不得破坏原机械结构,不影响安全性。
(三)后处理装置治理(5.6)
- 技术手段:
- 烟度超标:加装DPF、DOC+DPF等颗粒捕集器;
- NOx超标:加装SCR+ASC系统。
- 装置要求:
- 具备驻车再生功能(≤30分钟),无直接排污设计;
- 满足HJ 451(后处理装置)和HJ 1014(排放控制)标准。
五、验收与记录
- 验收内容:
- 文件审查(合同/图纸/检测报告)、实机检查(管路/电路安全性)。
- 技术档案(附录A):
- 记录机械信息、原始排放数据、维修项目、更换部件(前/后处理装置型号/厂商)、复测结果等。
- 排放复测:
- 按GB 36886(烟度)和GB 3847(NOx)检测,结果填入档案。
六、责任与监督
- 治理单位:建立电子档案,培训考核维修人员,提供质保承诺。
- 监管部门:通过档案上传实现治理过程监管。
总结:该规范系统规定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超标的诊断、维护、技术改造及验收全流程,强调源头治理(前处理)、后处理技术升级及全过程记录,旨在推动机械设备绿色化运行和污染减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