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CNAS 41-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 下载地址1
T/CNAS 41-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 名 称:T/CNAS 41-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CNAS 41-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主要内容总结
1. 标准概述
- 标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needlestick injury)
- 发布与实施:2024年10月11日发布,2025年1月1日实施。
-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
- 引用标准:
- GBZ/T 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 WS/T 311-2023《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2. 术语定义
- 针刺伤:由注射针头、缝合针、穿刺针等医疗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 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3. 基本要求
- 增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坚持标准预防原则。
- 遵守防护制度及针刺伤处理和报告流程。
4. 针刺伤预防措施
4.1 环境要求
- 操作环境需光线充足、台面平整,物品有序放置。
- 操作时与周围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4.2 标准预防
- 了解患者血源性传播疾病检测结果。
- 接触体液/分泌物时佩戴手套;手部破损或高危患者需双层手套。
4.3 工具选择
- 优先使用安全型器具(如安全型采血针、留置针、自动回缩注射器等)。
- 采用无针系统(如无针输液接头)。
- 使用防刺穿、带警示标识的利器盒。
4.4 规范操作
- 手术中无接触式传递锐器。
- 避免回套针帽,必须时单手操作。
- 使用工具拾取掉落锐器,躁动患者需他人协助。
4.5 医疗废弃物处理
- 利器盒放置位置需安全、可见,填充量不超过3/4。
- 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禁止徒手分拣。
5.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5.1 伤口处理
- 立即移除锐器,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出血。
-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
5.2 报告与登记
- 24小时内填报《职业暴露发生报告表》(附录A)。
- 因设备/工具导致的针刺伤需反馈相关部门。
5.3 评估与监测
- 根据患者血源性检测结果、暴露者免疫状况评估风险。
- 按GBZ/T 213进行针对性处理(如暴露后预防用药)。
- 追踪监测感染指标(如乙肝抗体、HIV检测等)。
6. 附录A:职业暴露发生报告表
- 内容:
- 暴露者信息(科室、工龄、疫苗接种史)。
- 伤害详情(时间、地点、锐器类型、受伤程度)。
- 紧急处理措施(冲洗、消毒、挤压出血等)。
- 患者血源性疾病状态(乙肝、丙肝、HIV等)。
- 费用记录及后续追踪意见。
7. 起草单位与主要起草人
- 参与单位:涵盖全国顶尖医院及高校(如北京协和医院、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
- 主要起草人:吴欣娟、郑一宁、孙超等25位专家。
核心要点
- 预防为主:通过环境优化、工具改进、操作规范降低风险。
- 应急处理:强调伤口挤压、冲洗、消毒的标准化流程。
- 系统管理:建立报告、评估、监测的全流程机制。
- 责任落实:从个人防护到机构反馈形成闭环管理。
该标准为护理人员提供了科学、全面的针刺伤防护指南,旨在减少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相关推荐
- T/WZSJD 2308-2024 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力电缆
- T/ZSA 148-2023 产品碳足迹评价种类规则 风力发电机组
- T∕CSTM 00353-2021 化妆品工业用高岭土
- T∕CTWPDA 08-2019 木材与木制品供应商管理规范
- T∕CSRME 016-2021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工程技术规范
- T/CESA 1151-2021 智能光伏云平台 系统集成方案
- T/CNTAC 205-2024 T/CWTA 3-2024 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毛针织品
- T/CIECCPA 039-2023 垃圾焚烧电力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方法
- ZJM-005-3475-2021 高速纺尼龙-6用己内酰胺
- T/EES 005-2023 电机用四极同极性混合磁轴承技术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