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CNAS 41-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 下载地址1

T/CNAS 41-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 名  称:T/CNAS 41-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CNAS 41-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主要内容总结​

​1. 标准概述​

  • ​标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needlestick injury)
  • ​发布与实施​​:2024年10月11日发布,2025年1月1日实施。
  •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
  • ​引用标准​​:
    • GBZ/T 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 WS/T 311-2023《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2. 术语定义​

  • ​针刺伤​​:由注射针头、缝合针、穿刺针等医疗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 ​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3. 基本要求​

  • 增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坚持标准预防原则。
  • 遵守防护制度及针刺伤处理和报告流程。

​4. 针刺伤预防措施​

​4.1 环境要求​
  • 操作环境需光线充足、台面平整,物品有序放置。
  • 操作时与周围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4.2 标准预防​
  • 了解患者血源性传播疾病检测结果。
  • 接触体液/分泌物时佩戴手套;手部破损或高危患者需双层手套。
​4.3 工具选择​
  • 优先使用安全型器具(如安全型采血针、留置针、自动回缩注射器等)。
  • 采用无针系统(如无针输液接头)。
  • 使用防刺穿、带警示标识的利器盒。
​4.4 规范操作​
  • 手术中无接触式传递锐器。
  • 避免回套针帽,必须时单手操作。
  • 使用工具拾取掉落锐器,躁动患者需他人协助。
​4.5 医疗废弃物处理​
  • 利器盒放置位置需安全、可见,填充量不超过3/4。
  • 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禁止徒手分拣。

​5.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5.1 伤口处理​
  • 立即移除锐器,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出血。
  •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
​5.2 报告与登记​
  • 24小时内填报《职业暴露发生报告表》(附录A)。
  • 因设备/工具导致的针刺伤需反馈相关部门。
​5.3 评估与监测​
  • 根据患者血源性检测结果、暴露者免疫状况评估风险。
  • 按GBZ/T 213进行针对性处理(如暴露后预防用药)。
  • 追踪监测感染指标(如乙肝抗体、HIV检测等)。

​6. 附录A:职业暴露发生报告表​

  • ​内容​​:
    • 暴露者信息(科室、工龄、疫苗接种史)。
    • 伤害详情(时间、地点、锐器类型、受伤程度)。
    • 紧急处理措施(冲洗、消毒、挤压出血等)。
    • 患者血源性疾病状态(乙肝、丙肝、HIV等)。
    • 费用记录及后续追踪意见。

​7. 起草单位与主要起草人​

  • ​参与单位​​:涵盖全国顶尖医院及高校(如北京协和医院、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
  • ​主要起草人​​:吴欣娟、郑一宁、孙超等25位专家。

​核心要点​

  • ​预防为主​​:通过环境优化、工具改进、操作规范降低风险。
  • ​应急处理​​:强调伤口挤压、冲洗、消毒的标准化流程。
  • ​系统管理​​:建立报告、评估、监测的全流程机制。
  • ​责任落实​​:从个人防护到机构反馈形成闭环管理。

该标准为护理人员提供了科学、全面的针刺伤防护指南,旨在减少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