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GXSES 0001-2025 广西生态质量遥感监测野外核查技术规范 > 下载地址1
T/GXSES 0001-2025 广西生态质量遥感监测野外核查技术规范
- 名 称:T/GXSES 0001-2025 广西生态质量遥感监测野外核查技术规范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以下是《T/GXSES 0001-2025 广西生态质量遥感监测野外核查技术规范》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述
-
标准属性
- 团体标准,归口单位为广西环境科学学会,由广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4家单位联合起草。
- 依据GB/T 1.1-2020编写,可能涉及专利但发布机构不承担专利识别责任。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广西生态质量遥感监测中地物类型、变化图斑、自然灾害的野外核查,涵盖核查流程、内容、方法及报告编制等。
二、核心内容
1. 术语定义
- 生态质量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生态系统地物类型以评价生态质量。
- 地物类型: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属性(如耕地、林地等)。
- 变化图斑:两期遥感影像中地物类型发生变化的区域。
- 生态问题图斑:因人类活动或自然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图斑。
2. 核查流程
完整流程包括:
核查内容确定→点位选取→前期准备→现场核查→内业整理→报告编制。

3. 核查内容
- 地物类型核查:验证遥感解译的地物分类准确性。
- 变化图斑核查:对无法室内判定的变化区域进行现场验证。
- 自然灾害核查:对气象、地质等灾害区域进行核实。
4. 点位选取规则
- 地物类型:按15km×15km网格布设,每年随机抽10%网格,五年内不重复;难解译图斑必查。
- 变化图斑:无法判定的需全查;同县域相同类型≥20时抽20%~50%。
- 自然灾害:疑似区域全查。
5. 现场核查方法
-
人工核查
- 照片要求:近照、全景、典型地物各1张,分辨率≥96DPI,命名规则为17位编码(如
M450103230608005G)。
- 记录表:包括经纬度、地貌类型、地物类型、判读正误等(附录A表A.1-A.2)。
- 照片要求:近照、全景、典型地物各1张,分辨率≥96DPI,命名规则为17位编码(如
-
无人机核查
- 拍摄方式:垂直视角(小面积)或倾斜视角(大范围单一地物)。
- 照片命名:22位编码(如
UAV450103230608005_005)。
- 记录表:记录飞行时间、天气、机组信息等(附录A表A.3)。
6. 内业整理
- 资料整理:核查路线、照片、记录表等。
- 更新遥感解译标志:建立或完善地物类型与影像特征的对应关系(附录A表A.4)。
7. 报告编制
- 提纲:包括区域概况、核查工作(区域、点位、人员设备、方法)、结果分析(精度、误判原因)、结论与建议(附录B)。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 核心标准:
- HJ 1166-2021(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 GB/T 44060-2024(地貌类型分类)
- GB/T 28921-2012(自然灾害分类)
- 无人机管理相关法规(国务院令第761号、交通运输部令2024年第1号)。
四、附录工具
- 附录A:提供4类核查表格模板(地物类型、自然灾害、无人机、遥感解译标志表)。
- 附录B:野外核查报告详细提纲。
总结特点
- 操作性强:明确网格布点、照片命名规则等细节,便于执行。
- 技术融合:结合人工与无人机核查,适应复杂场景。
- 标准化高:引用多项国标,确保数据可比性。
- 安全规范:强调无人机操作需持证上岗,符合法规要求。
相关推荐
- T/CI 155-2023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智慧交通出行技术规范
- T/ZZB 3032-2023 锂电池用阻燃聚丙烯麦拉膜
- T/WLJC 52-2017 机床装备企业风险控制指南 业务外包
- T/ZDL 022-2023 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10kV及以下电力变压器
- T/ZZB 3018-2022 电机铁芯级进模
- T/CNTAC 205-2024 T/CWTA 3-2024 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毛针织品
- T/CEA 021-2024 电梯电磁式制动器
- T/CSRME 014-2021 城市网络化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技术规范
- T/CI 122-202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机械制动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 T/WZSJD 2308-2024 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力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