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GXHS 001.1-2025 公路工程施工原始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据采集 > 下载地址1
T/GXHS 001.1-2025 公路工程施工原始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据采集
- 名 称:T/GXHS 001.1-2025 公路工程施工原始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规程 第1部分:数据采集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公路工程施工原始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规程》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述
该标准是广西公路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T/GXHS 001.1-2025,全称为《公路工程施工原始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据采集》。标准旨在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为公路建设项目电子档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标准由广西公路学会提出并归口,由多家高速公路公司和相关单位共同起草,于2025年首次发布。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养护施工期所产生的各类施工原始数据采集与管理。
二、主要内容框架
标准包含以下主要部分:
- 前言和引言
- 1-8章正文内容
- 5个附录(A-E)
- 参考文献
三、核心内容详解
1. 术语与定义
标准明确了几个关键术语:
- 施工原始数据:施工期通过不同采集方式现场获取的真实的各类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数据信息,包括试验检测、测量、几何尺寸、声像等多种类型。
- 施工原始记录:采用纸质文件或电子文件作为记录载体,记录施工原始数据信息的记录。
- 业务系统:组织机构采集公路工程施工原始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 数据采集: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采集人通过仪器、设备、目测、外观、传输等方式获取数据信息的过程。
2. 数据采集工作流程
标准规定了施工原始数据采集的基本流程,包括:
- 采集准备
- 采集方案制定
- 数据信息采集
- 数据整理
3. 采集准备要求
- 资源配置:开工前应配置相应的人员、经费、设施、设备、网络、业务系统等资源
- 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
- 分类方案:需制定符合项目实际的施工原始数据分类方案、采集范围和保管期限
- 电子签名:应使用安全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满足特定条件
4. 施工原始数据来源与分类
数据来源
包括试验检测、几何尺寸测量、现场施工记录、日记、巡视记录、旁站记录、生产管理记录、会议记录、技术交底、工程变更、声像采集、气象信息、自然灾害信息、安全生产记录、业务系统原生电子文件等。
数据分类
- 按采集方式:照片/录音/录像类、仪器设备采集类、移动终端采集类、手工记录纸质载体类、业务系统或专业软件传输类
- 按数据性质:测量类、试验检测类、业务系统导入类、管理类、项目数据信息、专业应用软件类
5. 数据采集具体要求
一般规定
- 优先采用仪器设备自动采集能形成电子文件的数据
- 移动终端采集适用于不能自动采集的试验检测、水准测量等
- 手工纸质记录适用于不具备智能采集的现场场景
测量数据采集
- 全站仪、RTK数据应及时导入存储设备
- 水准测量可选择手工记录或移动终端记录
- 遥感测量数据直接传输到计算机
试验检测数据采集
- 确保溯源性、真实性、准确性
- 仪器设备能直接采集的以原始格式传输
- 简单仪器检测可采用纸质或移动终端记录
- 图像识别技术获取的数据需存储原始格式
声像文件采集
- 照片像素不低于1000万,视频分辨率1K以上
- 结构物拍摄要求:垂直角度,距离5-10m
- 重要结构物采用多机位、多视角拍摄
- 录音内容需转换为文字并校对
建设项目信息采集
- 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参建单位信息等
-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作为数据分类依据
- 业务系统需符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6. 数据整理要求
采集人应及时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签认,推行电子档案的项目应将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管理。
四、重要附录内容
附录B:施工原始记录分类方案、采集范围及保管期限
详细列出了各类施工原始数据的采集范围、方式、责任单位及保管期限,包括:
- 测量数据(全站仪、RTK、水准测量等)
- 室内试验检测数据(水泥、混凝土、沥青、钢材等)
- 现场测试类(几何尺寸、压实度、承载能力等)
- 委托试验类
- 现场施工记录
- 安全文明施工记录
- 业务系统类数据
- 管理类数据
- 费用类数据
附录C:声像文件分类方案、采集范围及保管期限
规定了施工期声像文件的分类、采集场景、数量要求和保管期限,包括:
- 会议活动
- 原地形地貌
- 征地拆迁
- 工程进度
- 施工准备
- 试验过程
- 各类工程施工(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
- 特种设备
- 爆破作业
- 环保水保
- 科研活动等
附录D:施工原始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案编写提纲
提供了编制施工原始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案的框架,包括:
- 概述(目的、依据、工程概况)
- 组织部署
- 各类数据采集方案(测量、试验、移动终端等)
- 业务系统数据共享
- 数据管理方案
附录E:可靠的电子签章要求
规定了安全可靠的电子签名应满足的四个条件:
- 属于签名人专有
- 仅由签名人控制
- 签名改动可被发现
- 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改动可被发现
五、标准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
- 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
- 确保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程序规范
- 解决当前施工原始数据采集手段和路径问题
- 实现档案数据可追溯
- 推动公路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
标准取材于广西近年来的电子档案管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明确了不同结构、不同时机、不同要求的施工原始记录应采用不同的采集手段和方法。
相关推荐
- T/ZSA 148-2023 产品碳足迹评价种类规则 风力发电机组
- T/CPQS XF003-2023 灭火器产品维修、更换及售后服务
- T∕CSRME 016-2021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工程技术规范
- T/CI 122-202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机械制动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 T/CEA 021-2024 电梯电磁式制动器
- T/QGCML 832-2023 高固体份聚酰亚胺漆
- T/GDPAWS 23-2023 应急救援救助帐篷 撑伞式帐篷
- T/WZBF 023-2022 流量分配调节阀
- T/WZSJD 2308-2024 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力电缆
- T∕ZAS 4015-2022 幸福乡村建设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