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T/CWAN 0104-2025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接头质量色差评价方法

  • 名  称:T/CWAN 0104-2025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接头质量色差评价方法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接头质量色差评价方法》(T/CWAN 0104-2025)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与适用性​

  • ​适用范围​​:针对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接头的色差和外观质量评价,非管道类焊接接头可参照执行。
  • ​核心内容​​:规定色差评价的方法流程,包括检测条件、标准比色卡使用、结果判定及报告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标准包括:
    • ​GB/T 20878​​(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 ​T/CWAN 0008-0010​​(焊接术语系列标准,涵盖基础、熔化焊、检验等)。

​3. 术语与定义​

  • ​关键术语​​:
    • ​颜色级别​​:将焊接接头氧化程度分为10级(1级为银亮色,10级为黑色),通过标准比色卡或参比接头判定。
    • ​参比焊接接头​​: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颜色比对基准。

​4. 方法概述​

  • ​检测原理​​:在48小时内,通过目视比对标准比色卡或参比接头,评估接头氧化状态。
  • ​核心步骤​​:清洁表面→放置检测→光源下比对→记录级别。

​5. 检测条件​

  • ​光源要求​​:
    • 自然光:色温5000K-6500K的漫射日光。
    • 人造光:D65标准光源或商定光源(照度>600lx),背景为无光泽黑/灰色。
  • ​观察规范​​:
    • 距离0.5m,视线垂直或45°角。
    • 检测人员需视力≥5.0,无色盲/弱视。

​6. 标准比色卡与氧化程度​

标准比色卡共10级,颜色与氧化程度对应关系如下:

 

​级别​ ​颜色​ ​氧化程度与化学机制​
1 银亮色 极低氧化,仅Cr₂O₃极薄膜
2-3 浅黄色 轻微氧化,FeO与Cr₂O₃混合
4-5 金黄色/淡褐色 中度氧化,Fe₂O₃生成,MnO₂少量参与
6-7 蓝色/深蓝色 高度氧化,铁铬氧化物增厚,光干涉效应
8-10 黑色/深褐色带斑点 严重氧化,FeO/Fe₂O₃堆积,Cr₂O₃膜破坏,MnO₂大量生成

​7. 焊接接头要求​

  • ​表面处理​​:需清洁无污渍,可用水或乙醇擦拭。
  • ​检测区域​​:涵盖焊缝区、熔合区、热影响区,内外壁均需检测。

​8. 检测步骤​

  1. ​放置接头​​:置于灰色基底上,与参比接头并排(若使用)。
  2. ​目视比对​​:在标准光源下,按距离和角度观察,比对颜色级别或参比接头。

​9. 结果表示​

  • ​标准比色卡​​:
    • 单一颜色:取最接近级别,中间色取高级别。
    • 多颜色:以最高级别为准。
  • ​参比接头​​:直接判定合格/不合格。

​10. 检测报告内容​

需包含:

  • 接头材料信息、试样状态、检测条件。
  • 参比接头状态(如适用)、检测结果与异常现象。
  • 标准编号、日期及检测人员。

​附录关键信息​

  • ​附录A​​:颜色变化影响因素

    • ​温度​​:高温加剧氧化。
    • ​氧气含量​​:富氧环境加速变色。
    • ​冷却速度​​:慢冷导致深色氧化。
    • ​焊接工艺​​:手工电弧焊氧化更显著。
    • ​材料成分​​:铬/镍含量影响抗氧化性。
  • ​附录B​​:氧化膜对性能影响

    • ​耐腐蚀性​​:致密Cr₂O₃膜增强防护,疏松膜引发点蚀。
    • ​颜色均匀性​​:均匀色为佳,斑块色差提示工艺问题。
  • ​附录C​​:元素氧化对颜色的贡献

    • ​铁(40-60%)​​:FeO/Fe₂O₃主导深色。
    • ​铬(20-40%)​​:Cr₂O₃绿色调影响。
    • ​锰(1-5%)​​:MnO₂加深黑色。
    • ​钼/镍(<10%)​​:影响较小。

​总结​

该标准通过科学分级和严格检测条件,系统评估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氧化状态,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同时附录深入解析了颜色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工艺关联性。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