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JES 009-2025 配用电边缘智能体功能规范 > 下载地址2

T/JES 009-2025 配用电边缘智能体功能规范

  • 名  称:T/JES 009-2025 配用电边缘智能体功能规范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以下是团体标准《T/JES 009-2025 配用电边缘智能体功能规范》的详细内容总结:


​1. 标准定位与背景​

  • ​目的​​:规范配用电边缘智能体的功能定义、技术框架和应用场景,推动配电网智能化升级。
  • ​背景​​:依托智能配电物联网建设,融合物理电网与信息网,利用边缘计算、5G、云平台等技术解决配电网数据互通与业务协同问题。
  • ​核心创新​​:提出“配用电边缘智能体”作为软件定义配电网的智能实体,实现业务模型驱动的统一数据建模与决策。

​2. 核心概念定义​

​2.1 配用电边缘智能体​

  • ​定义​​: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实体,通过感知环境、学习决策、执行动作实现配电网业务目标。
  • ​功能核心​​:基于​​业务模型​​(含数据、逻辑、协同关系)运作,以​​状态服务​​响应事件。
  • ​物理范围​​:管理电气距离紧密的​​馈线簇​​,边界为配电网常开联络开关。

​2.2 关键术语​

  • ​配电网边缘​​:配电系统中局部区域(如一条馈线或台区)。
  • ​业务模型​​:描述业务逻辑、数据联动关系的模型(区别于传统数据模型)。
  • ​智能体状态​​:时空属性下支撑业务目标的信息集合(如功率平衡状态)。

​3. 功能定位与价值​

  • ​核心作用​​:
    • 软件定义源网荷储新型配电网,统一建模物理信息融合层。
    • 实时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提升电网可靠性、经济性。
  • ​意义​​:
    • 实现电网业务与IT技术互接,增强感知、互动与运行效率。
    • 支撑配电网运行、企业管理与社会服务一体化。

​4. 功能描述​

​4.1 状态服务机制​

  • 以状态模型为基础,事件触发服务(如电力失衡、设备过载)。
  • 示例:功率平衡状态触发调控指令生成。

​4.2 电力电量平衡调控​

  • ​目标​​:保障电源、负荷、储能的动态平衡。
  • ​子场景与事件响应​​:
    ​场景​ ​触发条件​ ​响应策略​
    计划跟踪偏离 实际功率与计划偏差超阈值 构建电力电量平衡模型,优化源网荷储时序安排;越限时上报上级协调。
    配变过载 负载>额定容量且持续≥2小时 增加“负载偏差最小”目标,调节发电、网架、需求响应资源。
    线路过载 电流>额定值且持续≥2小时 同配变过载策略,优化潮流分布。
    电压越限 电压偏离标称值±7% 调节分布式电源、无功补偿设备,优化电压水平。

​4.3 运行方式优化​

  • ​目标​​:提升系统经济性与安全性。
  • ​子场景与响应​​:
    • ​网损优化​​:系统网损超阈值 → 构建网损模型,调节分布式电源、OLTC、无功补偿设备。
    • ​电压安全优化​​:电压安全指标超阈值 → 调节电源、储能、电容器组优化潮流。
    • ​供电能力优化​​:供电能力<阈值 → 优化网络重构(如开关调整),提升供电容量。

​4.4 故障恢复​

  • ​目标​​:最小化停电影响,快速恢复供电。
  • ​子场景与策略​​:
    ​场景​ ​供电能力条件​ ​恢复策略​
    足供电能力场景 最大供电能力>失电负荷总功率 以恢复成本最小为目标,调度资源全恢复供电。
    足复电能力场景 供电能力<负荷功率但恢复能力>负荷功率 以切除可中断/转移负荷最小为目标,优先保重要负荷。
    弱复电能力场景 最大恢复能力<失电负荷总功率 以失电代价最小为目标,最大化恢复负荷(如分级恢复)。

​5. 技术支撑与标准引用​

  • ​关键技术​​:边缘计算、实时数据处理、数学规划模型(如优化求解器)。
  • ​引用标准​​:
    • 安全规范:GB/T 22239-2019(网络安全)、GB/T 38755-2019(电力系统稳定)。
    • 电网设计:Q/GDW 10370-2016(配电网技术)、Q/GDW 10738-2020(规划设计)。

​6. 实施主体与适用范围​

  • ​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电力、浙江大学等。
  • ​适用范围​​:江苏电网及同类智能配用电系统,首次发布填补标准空白。

​总结​

该标准系统定义了配用电边缘智能体的​​业务驱动架构​​、​​事件响应机制​​及​​三大核心功能​​(平衡调控、运行优化、故障恢复),强调通过数学模型实现本地化智能决策,为构建“源网荷储”协同的智能配电网提供标准化路径。其创新点在于将传统配电网升级为业务模型驱动的自治系统,推动电力物联网落地应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