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JSJTQX 70-2025 超高性能拌和型半柔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下载地址1
T/JSJTQX 70-2025 超高性能拌和型半柔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名 称:T/JSJTQX 70-2025 超高性能拌和型半柔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超高性能拌和型半柔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目标: 规范使用超高抗车辙路面改性剂(URP)制备的拌和型半柔混合料(MSFC)铺筑路面(MSFP)的施工,以解决重载、高温等易发车辙路段的耐久性问题。
一、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易发生车辙病害的路面,包括:重载路段、交叉口、公交站台、BRT车道、收费站、机场道面、港口码头、电子导向胶轮系统车道、停车场等。
二、 原材料要求 (第5章)
- 一般规定: 材料进场需检验合格,集料选择需调查料源,不同来源、规格集料不得混杂。
- 集料:
- 粗集料为碎石,需有生产许可证。
- 细集料宜用机制砂或石屑,不宜用天然砂。
- 性能指标需符合JTG F40。
- 使用钢渣需进行体积法级配换算修正,浸水膨胀量≤1.5%。
- 填料: 必须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磨细的矿粉,干燥清洁,符合JTG F40。回收粉尘禁用。
- 沥青:
- 推荐: 70号道路石油沥青(非合成沥青),具体要求见规范表1(针入度60-80,软化点≥46℃,60℃粘度≥180 Pa.s,15℃延度≥100cm,蜡含量≤2.2%等)。
- 可选: 改性沥青(需符合JTG F40 I-C或I-D级)。
- URP改性剂:
- 定义:特殊合成树脂、SBS等复合改性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
- 要求:颗粒状/粉状、均匀;密度0.91-0.99 g/cm³;熔融指数≥2.0 g/10min;灰分≤1.0% (见规范表2)。
- 粘结剂 (用于水泥混凝土下承层):
- 推荐: 二阶热熔粘结剂,要求:蒸发残留物≥50%;不透水性(0.3MPa, 30min);断裂伸长率≥800%;粘结强度≥1.0MPa;剪切强度≥1.0MPa;表干≤4h,实干≤8h (见规范表3)。
- 可选: SBS改性乳化沥青 (需符合JTG F40)。
三、 混合料设计 (第6章)
- 设计流程: 遵循JTG F40热拌沥青混合料三阶段设计(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试拌试铺验证),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
- 级配: 宜采用密级配,范围符合JTG F40。
- 室内试验温度: 严格规定矿料、沥青、混合料拌和、试模预热、击实开始及结束温度(见规范表4)。矿料加热温度宜不低于中值。
- 拌和顺序: URP改性剂与热集料干拌90s-120s -> +基质沥青拌和90s -> +矿粉拌和90s。
- 老化: 成型前需在185±5℃烘箱中短期老化2小时。
- 主要混合料类型设计标准:
- URP-AC (连续级配):
- 马歇尔标准:双面75次击实;空隙率(VV) 2-5%;稳定度≥12kN;流值1.5-4mm (见规范表5)。
- VMA及VFA要求:需根据设计空隙率和公称最大粒径按规范表6要求(内插法)确定最小VMA和VFA范围。
- URP-SMA (沥青玛蹄脂碎石):
- 马歇尔标准:双面75次击实;空隙率(VV) 2-4%;VMA≥14.0% (絮状矿物纤维可放宽至16%);VCAmix ≤ VCADRC;VFA 75-90%;稳定度≥10kN;流值2-5mm;析漏损失≤0.1% (絮状矿物纤维可放宽至0.3%);飞散损失≤10% (见规范表7)。
- URP-AC (连续级配):
- 其他类型/钢渣混合料: 遵循JTG F40,空隙率宜采用偏低值。
- 性能指标要求 (见规范表8):
- 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85%
-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 ≥80%
- 动稳定度 (60℃) ≥20000次/mm
- 动稳定度 (70℃) ≥15000次/mm
- 低温弯曲应变 ≥2500 με
- 标准飞散损失 ≤10% (URP-SMA宜进行)
- 注:车辙试验按附录A执行,轮压0.7MPa±0.05MPa (必要时可调至1.0MPa±0.05MPa)
- URP掺量确定:
- 考虑因素:公路等级、交通、气候、路面类型、经验、经济性。
- 优选方法:实测高、中、低掺量下路用性能综合确定。
- 参考范围: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8%~1.2%。
四、 施工工艺 (第7章)
- 施工前准备:
- 设备保养调试,满足连续摊铺。
- 下承层处理: 关键!
- 污染/夹层:清理/铣刨+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 裂缝(结构强度满足):清缝灌缝+骑缝粘贴超高性能应力吸收贴(幅宽2m±0.05m,卷长≥50m)。
- 水泥混凝土界面: 精铣刨->清浮尘->洒布粘结剂(二阶热熔材料,0.3-0.4kg/m²)。
- 车道维修铣刨侧面:涂粘层油。
- 摊铺机熨平板拼接紧密,无缝隙。
- 沥青层间设置粘层(改性乳化沥青/不粘轮乳化沥青)。
- 环境/下承层温度≥15℃施工,<10℃停止施工。
- 配备合适温度计。
- 铺筑试铺段:
- 开工前必须进行(试拌+试铺)。
- 试拌确定: 拌合量、URP添加方式/时间/温度;验证配合比及混合料性质;确定正式生产级配和油石比。
- 试铺确定: 摊铺温度/速度/找平/振捣;压实组合/顺序/温度/速度/遍数;施工缝处理;松铺系数;开放交通时间;匹配的施工机械;适宜产量/作业段长度(建议≥50m);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 试铺段验收合格纳入正式路面,否则铲除。
- 拌合:
- URP投放:
- 直接投入拌缸。
- 机械投放:标定时间/计量系统(称重式),偏差±3%,时间<10s,建议自动化监控。
- 人工投放:精准计量,石料下料后10s内投完。
- 拌和时间: URP+热集料干拌≥3s -> +沥青+矿粉湿拌≥45s。
- 混合料状态: 均匀,裹覆良好,无花白、结团、冒黑烟。
- 温度控制 (见规范表9):
- 矿料加热:190-210℃ (基质),195-215℃ (改性)
- 沥青加热:150-160℃ (基质),160-170℃ (改性)
- 混合料出料:180-195℃ (废弃温度≤175℃或≥200℃)
- 总量控制 (每天): 校核矿料级配、平均油石比、URP总用量(产量×掺量)、平均厚度。
- URP投放:
- 运输:
- 检测出厂/到场温度(到场≥180℃,损失≤15℃)。温度不符、结团、雨淋料禁用。
- 良好保温覆盖(棉被/双层篷布),卸料时保持覆盖。
- 车辆轮胎清洁。
- 可选用转运车二次拌和供料。卸料倒净,清除余料。
- 摊铺:
- 温度: ≥175℃。
- 速度: 2-4 m/min,缓慢均匀连续。
- 避免踩踏未压实料,人工整修拼缝。
- 熨平板提前预热≥100℃。优化振捣/夯锤参数提高初始压实度。
- 保持设备良好状态,检测松铺厚度。
- 遇雨立即停工,清除未压实料,废弃雨淋料。
- 压实:
- 原则: “高温、紧跟、慢压”。
- 合理组合压路机,初压在高温不推移开裂下尽早进行。
- 配备足够压路机(低温、风大、薄层时增加)。
- 喷水控制: 雾状,量少,避免积水/漫流/水分侵入。
- 碾压方案 (见规范表10、11):
- URP-AC (表10): 初压(170℃+):双钢轮(13-16t)静振结合2-3km/h,1-2遍。复压(165℃+):胶轮(26t+)3-5km/h,3-5遍。终压(130℃+):双钢轮静压3-6km/h,1-2遍。
- URP-SMA: 遵循JTG F40规定。
- 温度 (表11): 初压≥170℃,复压≥165℃,终压开始≥130℃。
- 碾压段长度宜短(30-40m)。
- 未冷却路面上禁停设备车辆,防止杂物污染。
- 胶轮压路机建议加围裙保温。
- 开放交通及其他:
- 自然冷却至表面温度<50℃。
- 雨季施工: 关注预报,衔接工序;备防雨设施;保证排水;雾天、阴雨、雨后湿基层、风力>4级时停工。
- 开放交通前保护路面清洁,禁堆杂物/停设备。
五、 质量控制 (第8章)
- 原材料检查: 沥青、粗细集料、URP改性剂、矿粉、粘结剂。
- URP改性剂按“批”检查(20吨/批),每批1次所有项目。存放防火防晒防雨。
- 生产过程中URP每盘数量控制,每台班总量控制(偏差±2%)。
- 混合料检查 (内容与频率见规范表12):
- 指标: 油石比、矿料级配、空隙率、稳定度、流值、残留稳定度。
- 施工参数: 拌和均匀性、出厂温度、到场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终压开始温度。
- 频率:
- 马歇尔试验:1-2次/台班。
- 浸水马歇尔:1次/周。
- 车辙试验 (60℃ & 70℃):1次/3000m²。
- 冻融劈裂、低温弯曲、飞散试验:必要时。
- 路面质量检查: 厚度、平整度、宽度、压实度、构造深度、摩擦系数。符合本规范及JTG F40要求。
六、 规范性附录A:拌和型半柔混合料车辙试验
- 目的: 评价MSFC高温抗车辙能力(配合比设计及现场检验)。
- 条件:
- 温度:60℃ 和 70℃ (分别测试)。
- 轮压:0.7MPa ± 0.05MPa (必要时可调整为1.0MPa ± 0.05MPa)。
- 设备: 专用车辙试验机(可控温、压、采集变形)、试模(300x300x50mm或80mm)、高精度位移传感器(LVDT或非接触式,±0.001mm)、恒温室(±1℃)。
- 试件:
- 按第6章规定温度拌和压实(室内轮碾成型JTG E20 T0703或现场切割)。
- 成型后常温放置≥24小时。
- 步骤:
- 试件+试模在试验温度(60±1℃或70±1℃)下保温5-12h。
- 置于试验台,试验轮方向与碾压/行车方向一致。
- 启动记录仪和试验机,试验轮往返行走1小时(前20s预压)。记录变形曲线和温度。
- 数据处理: 同一混合料至少3个平行试件,变异系数<20%取平均值,否则追加试验。
- 依据: 本附录 + JTG E20 相关标准。
总结:
该规范系统性地规定了超高性能拌和型半柔沥青路面(MSFP)从原材料选择与检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重点是URP-AC和URP-SMA)、施工前准备(尤其下承层处理)、试铺段验证、拌合(关键URP投放与温度控制)、运输、摊铺、压实(严格温度与工艺控制)、到开放交通的全过程技术要求。其核心在于通过掺加URP改性剂(0.8-1.2%)并优化配合比与施工工艺(高温拌和与压实),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60℃动稳定度≥20000次/mm,70℃≥15000次/mm),同时兼顾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以解决重载、高温区域的特殊路面病害。质量控制贯穿整个流程,确保最终路面达到预期的超高性能目标。附录A的车辙试验方法是关键性能验证手段。
相关推荐
- T/CSAE 263-2022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控制器 故障注入测试规范
- ZJM-005-3475-2021 高速纺尼龙-6用己内酰胺
- T∕CSTM 00353-2021 化妆品工业用高岭土
- T/QGCML 4183-2024 产业园项目管理运营平台
- T/CPARK 25-2022 电机转子动平衡试验技术规范
- T/CI 122-202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机械制动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 T/CEA 021-2024 电梯电磁式制动器
- T/QGCML 819-2023 轨道交通车辆表面保护聚脲涂层试验方法
- T/QLCY 001-2022 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采购 食品安全管理规范
- ZJM-001-4314-2014 汽轮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