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T/HJX 018-2025 “龙江品质”特色产品技术规范 黑木耳

  • 名  称:T/HJX 018-2025 “龙江品质”特色产品技术规范 黑木耳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ICS
67.060
CCS HJX
B 22
黑龙江省计量协会团体标准
T/HJX 018-2025
“龙江品质”特色产品技术规范 黑木耳
"Longjiang Quality" Featured produ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lack fungus
2025 - 03 - 07发布
2025 - 03 - 07实施
黑龙江省计量协会 发布

T/HJX 018-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环境条件 .............................................................................1
5 品种选择 .............................................................................1
6 菌包质量要求 .........................................................................1
7 种植过程 .............................................................................2
8 病虫害防治 ...........................................................................3
9 干制 .................................................................................3
10 质量要求 ............................................................................3
11 检验规则 ............................................................................3
12 检验方法 ............................................................................4
13 包装 ................................................................................4
14 贮藏和运输 ..........................................................................4
T/HJX 018-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计量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特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方圆标志检验检测(山东)有限公司、东宁山友食用菌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丽晖、柳怡冲、龙科、栗锋、康春生、王雅君、潘雪、佟晓芳、金铭铭、姜珊、桑宇、邵楠、郭丽娜、代敏、刘洋、王林童、关德辉、付杰。
本文件首次制定。
T/HJX 018-2025
1
"龙江品质" 特色产品技术规范 黑木耳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龙江品质”黑木耳种植的环境条件、品质选择、菌包质量要求、种植过程、病虫害防治、干制、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检验方法、包装、贮藏和运输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龙江品质”黑木耳生产经营者的内部自我评价和外部第三方认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T 5009.10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GB 5009.1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192 黑木耳
GB/T 12533 食用菌杂质测定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5672 食用菌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GB 19169 黑木耳菌种
GB/T 30642 食品抽样检验通用导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LY/T 1207 黑木耳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用水水质
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栽培环境应符合NY/T 2375的规定。
5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通过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且适应当地气候并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的黑木耳品种。黑木耳菌种应符合GB 19169的规定。
6 菌包质量要求
T/HJX 018-2025
2
应符合NY/T 1742的规定。
7 种植过程 露地种植
7.1.1 菌包入棚
菌包应在最低温度稳定在 0℃以上时入棚。菌包码垛堆放 5 d~10 d,覆盖草帘或塑料布。
7.1.2 打孔复壮
应根据作物形状,确定打孔方式及数量。刺孔的孔径应在 0.3 cm~0.5 cm,孔深应 0.5 cm~0.7 cm,孔间距应 1.0 cm~1.2 cm。复壮需将打孔后的菌包继续堆放 5 d~7 d。
7.1.3 分床催耳
7.1.3.1 复壮后的菌包应直立摆放在菌床上。菌包间隔宜 10 cm~15 cm,每平方米放置菌包 25 个~30 个。
7.1.3.2 应将温度控制在 18℃~2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80%~85%。
7.1.4 出耳管理
耳芽期应少量多次喷水,每天喷 4 次~6 次,每次 5 min~10 min;耳片生长期应加大喷水,每天早晚各喷水 2 次~3 次,每次 30 min以上。
7.1.5 采收管理
应在耳片长到八分熟时停止浇水。停水 1 d后开始采收。 棚内立体栽培
7.2.1 菌包入棚
7.2.1.1 应挑选外表无破损、无污染的菌包入棚。
7.2.1.2 入棚温度应控制在夜间棚内 0℃以上,白天棚内温度高于 15℃。
7.2.2 打孔
应根据菌包大小和形状,开“1”或“Y”或“0”或“V”等形小口,开口数量 180 个/袋~250 个/袋。
7.2.3 催耳
7.2.3.1 温度应控制在 18℃~20℃、相对湿度 70%~75%、光照度 300lux~500lux。
7.2.3.2 宜纵向卧式码垛 4 层~5 层,码垛覆盖遮阳网。
7.2.3.3 白天应通风,夜间应保温。湿度低时应向地面喷水,至划口处出现褐色耳线。
7.2.4 吊袋
7.2.4.1 应在每隔 20 cm~25 cm处,系紧 2 根尼龙绳一组的挂绳。挂绳底端距地面大于 30 cm,每组应挂 6 袋~8 袋。
7.2.4.2 宜选择从下向上的吊袋方式,挂绳避开划口处,每挂一袋放置一个回形挂钩并向下压紧。挂袋完成后,棚内每组挂绳底部纵向串联。
7.2.5 出耳管理
7.2.5.1 出耳前期,应适当通风,形成干湿交替环境,温度宜控制在 20℃~25℃,湿度 75%~85%。光照度 500 lux~1000 lux。
7.2.5.2 出耳后期,应在温度制住 18℃~22℃时浇水,耳片展开后且棚内相对湿度 85%~95%时停止浇水,待耳片干缩后,重复浇水操作,光照度 1000 lux~2000 lux。
T/HJX 018-2025
3
7.2.6 采收管理
耳片直径长至 3 cm~6 cm,耳片边缘变薄,耳根收缩变细,停止浇水,即可采收,应采大留小,不留
耳基。
8 病虫害防治 应加强病虫害监测,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
9 干制 采收的黑木耳应及时晒干或烘干。 晒干时,宜使用晾晒架进行晒干。 烘干时,烘烤温度不应超 50℃。 干制加工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应符合GB 14881及其他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10 质量要求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1 感官要求
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
最大直径/cm
0.8 - 2.5
见 12.1
耳片厚度/mm
≥ 1.0
形态
耳片完整均匀,耳片舒展或自然卷曲
见 12.2
色泽
耳正面黑褐色,有光泽,耳背面略呈灰白色,正背面分明
气味
具有黑木耳应有的和气味,无异味
见 12.3
霉烂耳
不允许
GB/T 6192 黑木耳
虫蛀耳
不允许
杂质
≤ 0.3
GB/T 12533
不应出现毛发、金属碎屑、玻璃 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

2 理化要求
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
干湿比
1:11 以上
LY/T 1207
水分/%
≤ 12.0
GB 5009.3
灰分/(以干质量计)%
≤ 6.0
GB 5009.4
总糖/(以转化糖计)%
≥ 22.0
GB/T 15672
蛋白质/ %
≥ 7.0
GB 5009.5
脂肪/ %
≥ 0.4
GB 5009.6
粗纤维/ %
3.0 ~ 6.0
GB/T 5009.10
总氨基酸%
≥ 5
GB 5009.124
11 检验规则 组批规则
T/HJX 018-2025
4
检验批为同种类、同产地、同收获年度、同收获期、同运输单元、同贮藏单元的黑木耳。 抽样
应符合GB/T 30642的规定。 检验分类
11.3.1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标准全项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必须做型式检验:
a)
国家质量监将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b)
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时;
c)
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11.3.2 交收检验
应在每批产品交收前,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应包括质量要求、贮藏规定等。
11.3.3 判定原则
感官指标中,气味、霉烂耳、虫蛀耳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的,即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其他指标如有不合格项时,应加倍抽样复验,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12 检验方法 黑木耳最大直径、耳片厚度应使用分度值精确到 0.1 mm的称量用具测量。 黑木耳形态、色泽等,用目测法进行检验。 气味采用鼻嗅方法进行检验。
13 包装
内外包装应符合GB 4806.7和GB/T 6543的规定。
14 贮藏和运输 应将黑木耳放置在通风、阴凉、干燥、洁净的库房贮藏。 运输中应避免重物挤压、撞击,在常温条件下运输。不应与有毒害、有异味物品混装混运。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防止潮湿、曝晒。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