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 T/HAEPCI 075-2020 典型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管控技术规范

T/HAEPCI 075-2020 典型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管控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4.28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1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典型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管控技术规范》(T/HAEPCI075-2020)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目标:​​ 规范湖南地区典型工业园区(主要涉及 Cd, Cr, Cu, Pb, As, Hg 等重金属污染物)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工作,防止污染扩散,保护土壤环境。

主要内容总结:​

  1.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湖南地区典型工业园区内镉(Cd)、铬(Cr)、铜(Cu)、铅(Pb)、砷(As)、汞(Hg)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
    • 定义“重金属污染土壤”为:按 HJ/T166-2004 方法检测,任何重金属离子浓度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08)二级标准值的土壤。
    • 定义“浸出风险污染土壤”为:按 HJ557 方法浸出,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浓度超过 GB8978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锑参照 GB 30770 限值)的土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了大量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涵盖环境质量标准(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监测技术规范(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固废采样与分析)、工程规范(测量、防水、填埋、防渗)、风险管理和污染地块相关技术导则(HJ25 系列)等。这些文件共同构成了本规范实施的技术基础和法律依据。
  3. 术语和定义:​

    • 明确定义了关键术语,如:
      • 典型工业园区:​​ 湖南地区主要以 Cd, As, Pb, Cu, Zn, Ni, Cr 等为代表性重金属污染物的工业集中区。
      • 重金属污染土壤:​​ (见适用范围)
      • 雨污分流:​​ 用不同管渠系统分别收集输送污水和雨水。
      • 原位阻隔技术:​​ 在污染区设置水平或垂直阻隔层,防止污染物迁移。
      • 水平/垂直阻隔技术:​​ 分别在水平或垂直方向设置阻隔层。
      • 风险评估:​​ 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
      • 浸出风险污染土壤:​​ (见适用范围)
  4. 工作流程:​

    • 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流程图,主要步骤包括:
      • 环境调查:​​ 收集历史资料、现场踏勘、布点监测(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残余废弃物)、样品采集与分析。
      • 风险评估:​
        • 识别污染源、迁移途径、敏感受体。
        • 采用 ​水体危害熵(H)​​ 评估浸出风险:H = C / M
          • C:土壤/固废浸出液到达地表水的浓度(经风险评估模型计算)。
          • M:地表水 III 类标准(或当地相应水质要求)。
          • 判定:​​ H > 1 有浸出风险,需管控;H ≤ 1 无浸出风险。
      • 风险管控技术选择与实施:​​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并应用管控技术。
      • 跟踪监测与信息公开:​​ 对园区土壤/地下水常规点跟踪监测,公示调查报告。
      • 后续管理:​​ 制定监测计划,实施长期环境监测和制度控制。
  5. 环境调查:​

    • 内容:​
      • 污染源调查:历史资料、土地利用、污染记录、危废堆放、生产使用物质、地质水文、污染物空间分布与浓度、污染土壤去向、区域超标情况。
      • 重金属迁移途径分析:分析污染物迁移至受体的可能性,确定主要暴露途径和模型。
      • 污染受体调查:识别可能受体(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区、残余废弃物、受影响的周边区域/敏感目标)。
      • 采样监测:项目依据 GB36600、前期结论确定;危险废物参照 GB5085。
    • 监测点布设:​
      • 土壤:基于调查结论定位布点。
      • 地下水:疑似重污染区、下游,必要时增设汇水区监测井。
      • 地表水:疑似重污染区、下游。
      • 残余废弃物:可疑物质所在区域。
    • 样品采集与保存:​​ 严格遵循引用标准(HJ/T166-土壤, HJ/T164-地下水, HJ/T91 & HJ493-地表水, HJ/T20 & HJ298-残余废弃物)。
    • 样品分析:​​ 土壤参照 GB36600 & HJ/T166;地下水参照 HJ/T164;地表水参照 HJ/T91 & GB14554;残余废弃物参照 GB5085.7 & HJ298。
    • 质量控制与保证:​​ 遵循各项引用标准的要求。
  6. 风险评估:​

    • 核心是计算 ​水体危害熵(H)​​ 以判定土壤是否具有浸出风险(H > 1 需管控)。
    • 评估基于环境调查数据,考虑污染物经地表水和地下水途径的暴露风险。
  7. 重金属风险管控技术:​

    • 异位管控技术:​
      • 现场管控:​​ 挖掘->筛分破碎->密闭稳定化处理(加入固定剂/修复剂)->处理固体/废液->清洁土回填/他用。关键步骤:筛分(<5mm)、预处理(如风干)、掺加钝化剂(小试配比)、养护(覆盖,1天)、抽样检验(HJ25.2, HJ557),合格后填埋或处置。
      • 场外管控:​​ 挖掘堆放后,交由有资质机构处理处置。
    • 原位阻隔技术:​​ 适用于污染物浓度/风险超限、暴露途径完整但无法彻底去除污染的场景。旨在切断暴露路径,限制污染羽迁移。
      • 水平阻隔:​​ 植被层、土层、雨水系统、隔离层(混凝土、黏土、柔性材料)。
      • 垂直阻隔:​​ 土-膨润土墙、高压喷射灌浆墙、搅拌桩墙、搅喷桩墙、水泥帷幕灌浆墙、土工膜墙、渗透反应墙(PRB)。设计考虑深度、完整性、环境兼容性。
    • 固化/稳定化技术:​
      • 定义:​​ 固定化(封入晶格/覆盖惰性材料限制迁移);稳定化(转化为溶解性/迁移性/毒性更小的形式)。
      • 药剂:​​ 无机、有机、复合药剂。
      • 适用条件:​
        • 土壤:渗透性低、水流慢、质地均一、修复体被包覆/地下水位以上、深度≤20m。
        • 污染物:无机物直接加药;无机+有机物共存(尤其VOCs)需额外添加剂。
        • 位置:浅层(旋耕机/挖掘铲);深层(螺旋钻等深翻装置)。
      • 浸出浓度标准:​
        • 地块2500m内有水环境敏感点(水源地、开采区等):执行 GB3838 III 类标准。
        • 其他:执行 GB3838 IV 类标准。
        • 锰、钒、锑:限值为 GB3838 规定限值的 10%。
        • 总铬:执行 GB5085.7(危险废物鉴别通则)。
      • 药剂使用要求:​​ 选择兼容性、储存安全、人员防护、操作规范、防止二次扩散。
    • 雨污分流技术:​
      • 设计要求:​​ 调查园区污水分类处理、预处理情况。污水需满足纳管或达标排放(GB8978)。鼓励建初期雨水收集池(处理后排放/纳管)。确保独立、完好的污水管网。
      • 设计规定:​​ 清污分流、分质分流处理;一类污染物车间出口处理;重点排污单位雨水/污水口在线监测;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重污染企业(化工、电镀等)工艺污水明管化;有效控制事故排水。
      • 施工参数:​​ 按 GB50014 计算雨水导排参数。
    • 二次污染防治技术:​
      • 粉尘污染控制:​
        • 来源:清挖、转运、暂存、破碎筛分、球磨、混合搅拌。
        • 控制:满足 DB11/T-513;粉尘浓度不超 GB16297 二级限值;4级风以上暂停扬尘作业并洒水;破碎筛分/混合在密闭设施内进行,尾气除尘。
      • 水污染控制:​
        • 来源:收集雨水、基坑降水、水淬剂废水、球磨酸溶废水、堆置渗滤液、淋洗废水、其他废水。
        • 控制:排放前调 pH 至中性;检测项目方法按 HJ/T92;排放标准满足 GB8978;残渣/泥饼按危废处置。
      •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 来源:筛分垃圾、污水净化废弃物、建筑垃圾、人为倾倒垃圾、药剂残渣。
        • 控制:工业固废满足 GB18599 后委托处理;垃圾分类(生活垃圾与危废分开);植物组织(根叶)焚烧/填埋防二次污染。
      • 噪声污染控制:​
        • 来源:工程机械。
        • 控制:满足 GB12523 要求。
  8. 风险管控制度控制:​

    • 工作目标:​
      • 园区土壤/地下水常规点跟踪监测,数据实时更新。
      • 重点企业设重点监测点,监督操作规范,定期检测厂区环境并传网。
      • 超标地块禁止开发;超管控值地块经专业修复和第三方评估达标后可建设。
      • 施工地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信息公开:​
      • 项目地块污染调查报告动工前在环境主管部门官网公示。
      • 施工地块通过公告提供历史使用、污染状况、管控工程、措施等信息。
      • 设置风险标识牌,定期发布监测公告。
    • 后续管理要求:​
      • 制定有针对性的后续监测计划。
      • 实施风险管控地块需进行后期环境监管:​长期环境监测​ + ​制度控制​ (按 HJ25 系列执行)。
      • 长期环境监测:​​ 周期性采集地下水样品(优先高浓度区/受体位置),可利用现有合格井;频率 1~2 年/次(可调)。
      • 制度控制:​​ 限制地块/地下水使用方式、通知公告风险、制定限制进入/使用条例等。环保部门行政处罚违规行为。环保部门/公益组织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总结:​

该规范为湖南省典型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技术指导。其核心流程是“调查 -> 评估(重点浸出风险) -> 管控 -> 监测/制度控制”。管控技术体系以风险管控为核心思想,包括隔离(异位/原位阻隔)、稳定(固化/稳定化)、切断暴露途径(雨污分流)和二次污染防控等多元化手段。规范特别强调全过程管理,包括严格的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程序、详细的管控技术要求、完善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以及长期的监测跟踪与制度控制(信息公开、使用限制、监管执法),旨在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的有效、长期管控。

相关资料

  • 上一篇:T/GZWEA E01-2025 输水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风光互补自供电系统技术要求
  • 下一篇:T/ACEF 216-2025 燃煤锅炉尿素脱硝优化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 下载说明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