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NGEA 0006-2025 土工样品比热容测试方法
- 文件大小:2.16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0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对《土工样品比热容测试方法》(T/HNGEA 0006-2025)团体标准的详细总结:
一、核心内容概述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原状或扰动的黏性土、砂质土的比热容测定。
- 测定范围:100~8000 J/(kg·℃),检出限为30 J/(kg·℃)。
- 需注明样品状态(天然、干燥、饱和)。
-
方法原理
采用混合量热法:- 将加热后的土样投入恒温水中,在绝热条件下平衡温度。
- 根据能量守恒公式计算比热容:
c = /frac{4.2 /times 1000 /times m_2 /times (T_3 - T_2)}{m_1 /times (T_1 - T_3)}
其中:c:比热容 [J/(kg·℃)]m_1:试样质量 (g)m_2:水的质量 (g)T_1:试样初温 (℃)T_2:水的初温 (℃)T_3:混合后终温 (℃)
二、关键要求与流程
1. 试剂与材料
- 实验用水需符合 GB/T 6682 三级水标准。
2. 仪器设备
- 比热容测试仪:含保温桶(带孔盖)、铜质试样筒、热电偶、恒温箱(结构见图1)。
- 辅助设备:电子台秤(精度0.1g)、烘箱(控温105~110℃)。
3. 样品准备
- 接收与保管:
- 原状土需蜡封,标签信息完整(工程名、深度、定名等)。
- 保存条件:0~4℃避光环境,原状土≤5天,扰动土≤7天。
- 试样制备:
- 原状土:切碎成≤10mm碎块,拌匀后取代表性样品。
- 扰动土:切碎拌匀,保持天然含水率。
- 含水率允许偏差:原状土±2%,扰动土±1%。
4. 实验步骤
- 仪器校准:
- 用水代替土样测试3~5次,相邻结果差<100J/(kg·℃)为合格。
- 计算仪器标定系数(与标准值4200 J/(kg·℃)对比)。
- 样品测试:
- 称取100~200g松散土样装入试样筒。
- 加热土样至高于室温10±2℃并恒温(温差<0.5℃)。
- 将土样快速倒入已知水温的保温桶中,记录初始水温。
- 加盖混合,监测至温度稳定(30分钟内变化<0.5℃)。
- 重复3次,取算术平均值。
5. 结果处理
- 比热容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相对偏差要求:≤10%。
- 数值修约依据 GB/T 8170。
三、精密度验证
- 实验室内精密度(表1):
- 黏土、粉质黏土、粉土重复测试7~8次,相对偏差均≤1.24%。
- 示例:黏土(天然状态)比热容均值≈1.50 kJ/(kg·℃),偏差0.72%。
- 实验室间比对(表2):
- 粉质黏土在3家实验室测试,相对偏差最大1.07%。
四、附录与记录要求
- 附录A:提供标准化《比热容试验记录表》,包含:
- 任务单号、环境温湿度、仪器编号。
- 样品含水率、干/湿土质量、温度数据、比热容计算结果。
五、规范性引用文件
- 核心标准:
GB/T 50279(岩土术语)、GB/T 15406(仪器参数)、GB/T 50123(土工试验方法)、GB/T 6682(实验用水)、GB 3100(单位制)。
总结要点
该标准建立了严谨的土工比热容测试流程,覆盖样品制备、仪器校准、绝热混合量热、结果计算及精度控制,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方法的重复性(偏差≤1.24%)和复现性(偏差≤1.07%),适用于工程地质与生态修复领域的土体热物性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