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AASS 158-2025 有机水稻覆膜机插种植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3.76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T/JAASS 158-2025 有机水稻覆膜机插种植技术规范》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目标: 规范在有机水稻生产中,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结合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实现节水、抑草、减药、增产的目标,并确保有机生产的合规性。
详细内容总结
- 	
范围与适用性:
- 标准规定了有机水稻覆膜机插种植从产地环境、播种育苗到收获储运、残膜处理及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技术要求。
 - 适用于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结合机插秧技术进行有机水稻生产的区域。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了众多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涵盖环境质量、种子、灌溉水、土壤、有机产品、农机、肥料、育秧、病虫草害防治、储运等方面,构成技术规范的基础。关键标准如 GB/T 19630 (有机)、GB/T 35795 (全生物降解地膜)、JB/T 14286 (覆膜插秧机) 等。
 
 - 	
关键术语定义:
- 全生物降解地膜: 以生物降解材料为主,用于覆盖土壤,具有增温保墒、抑草功能并能降解的薄膜。
 - 降解开裂期: 覆膜插秧至地膜出现 3cm~20cm 裂缝的时期 (B阶段)。定义了地膜降解的 A(始裂) 到 E(无膜) 五个阶段。
 -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功能期: 地膜能有效发挥保墒抑草功能的时期 (70d~110d)。
 - 覆膜插秧机: 便携式覆膜设备安装在插秧机上,实现覆膜、打孔、插秧同步精准作业的机械组合。
 
 - 	
产地环境条件:
- 基地选择: 生态环境优良、植被覆盖率高、集中连片、排灌畅通、土壤肥沃深厚有机质丰富。
 - 环境标准: 土壤 (GB 15618 二级)、灌溉水 (GB 5084)、空气 (GB 3095 二级) 必须达标。
 - 转换期与缓冲带: 严格执行 NY/T 1733 (有机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的要求。
 - 耕作制度: 提倡休耕或冬季种植绿肥/豆科作物。基地内所有茬口作物必须按有机方式生产。
 
 - 	
播种:
- 品种选择: 符合 DB32/T 4056 (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品质),使用有机生产、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 种子处理: 用 1%石灰水或酸性氧化电位水浸种消毒 48h,清水洗净。
 - 秧田准备: 地势平坦、肥沃、排灌运输管理方便,秧田:大田 = 1:80~1:100。
 - 塑盘准备: 根据不同盘规格 (58x28cm 或 58x23cm) 和品种 (常规粳稻或杂交稻),明确每 667m² 大田所需盘数。
 - 床土准备:		
- 使用符合有机标准的物质 (GB/T 19630 附录 A/B)。
 - 选用无杂草籽、熟化的旱田/稻田土,粉碎过筛 (底土≤5mm,覆土≤2mm)。
 - 每 667m² 大田备足营养土或专用基质。
 - 营养土配制:细土拌入认证商品有机肥,调 pH 5.5~7.0,含水率≤25%。可进行符合有机要求的消毒。培肥改良物质需符合标准。
 
 - 播种作业:		
- 播期: 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 (依气候、品种、秧龄、机械效率定),秧龄 15d~20d。
 - 播量: 明确常规粳稻和杂交稻每 667m² 大田用种量及不同规格秧盘的每盘播量 (干谷/芽谷)。
 - 机械: 使用育秧播种机 (效率≥500盘/h) 完成铺土、喷水、播种、覆土等工序。
 
 
 - 	
育秧:
- 执行 NY/T 1534 (工厂化育秧)、NY/T 1733 (有机)、NY/T 2410 (有机质控)、NY/T 3838 (无土基质育秧) 的要求。
 - 壮秧标准 (毯苗): 明确秧龄 (15~20d)、叶龄 (3.5~4.0片)、苗高 (14~18cm)、百苗干重 (>1.5g)、根数 (10条/株左右)、根系盘结力 (53.9~73.5N) 的具体指标。
 
 - 	
整地:
- 渠系疏通: 整地前清理排灌渠系,保证畅通。
 - 旱耕水耙:		
- 旋耕 (12~15cm) 或翻耕 (15~18cm),土质不同深度可调。
 - 覆膜插秧前 3d~5d 上水泡田 (高处见墩、低处有水)。
 - 泡田 2d~3d 后带水耙地,田面落差 0~3cm。
 - 耙平后根据土质沉实 1~3d (沙质土1d,壤土1~2d,粘土2~3d)。
 
 
 - 	
覆膜机插秧 (核心技术环节):
- 地膜选择:		
- 类型:黑色或银灰色全生物降解地膜。
 - 参数:厚度 0.008mm~0.01mm,宽度 185cm~250cm (适配插秧机)。
 - 降解特性:开裂期 30d~65d,功能期 70d~110d。
 - 性能要求:符合 GB/T 35795 (拉伸负荷、断裂应变、黑色/银灰膜透光率≤10%),满足机械化作业。
 - 用量:约 6kg~8kg/667m²。
 
 - 机插作业要求:		
- 田面状态: 排出多余积水至“刮皮水”,排水后 12h 内完成作业。
 - 覆膜质量: 膜孔尺寸 (宽2~3cm,长4~6cm),无撕挑膜,膜面平整无气泡,四周压实入泥。
 - 排水沟: 接行两相邻行开宽10cm、深10cm排水沟。
 - 机器要求: 覆膜插秧机需符合 GB/T 20864 和 JB/T 14286 标准。作业参照 NY/T 2192。
 - 栽插时间: 日平均气温 > 12.5℃,5月中旬至6月上旬。
 - 密度与用苗: 行距30cm,株距12~16cm (或宽窄行),每穴3~5株苗,基本苗5~8万株/667m²。
 
 - 作业流程:		
- 压实膜起始端,启动压膜装置压实端头及侧边。
 - 同步进行覆膜、打孔、插秧、开沟。
 - 至田头停止插秧,自动断膜,压实末端膜头,提升部件。
 - 换行/换膜重复操作。
 
 - 栽插质量: 深度 1.5~4cm,深浅一致,行直穴匀,不伤苗不窝根 (参照 NY/T 2192)。
 - 地膜管护:		
- 开裂期前加强管护。
 - 补苗时行走膜间隙,用工具操作防踩踏。
 - 灌溉采用小水慢流防冲刷。
 
 
 - 地膜选择:		
 - 	
施肥 (有机要求严格):
- 一般要求:		
- 培肥改良物质符合 GB/T 19630 附录 A.1。
 - 提倡种植绿肥 (紫云英、苜蓿、苕子、蚕豆、油菜等) 及秸秆还田 (禁烧)。
 - 肥料必须符合 NY/T 525 (有机肥)、NY/T 798 (微生物肥)、NY/T 884 (生物有机肥),且通过有机认证。
 - 禁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
 
 - 施肥方案:		
- 总养分 (每 667m²): N 10~12kg, P₂O₅ 4.5~5.4kg, K₂O 5~6kg。
 - 基肥: 耕翻前或水耙前撒施。商品有机肥 1500~2000kg + 菜籽饼 50~100kg/667m²。全田撒施后旋耕耙平 (寸水不露泥)。
 - 追肥 (促花肥): 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时 (江苏约7月下旬-8月上中旬) 追施认证商品有机肥 (颗粒剂) 17.5~20kg/667m²。抽穗后若脱肥可再追一次。用量根据长势、肥力、养分含量调整。
 
 
 - 一般要求:		
 - 	
水分管理:
- 覆膜移栽至拔节期:		
- 开裂期前: 湿润灌溉。0~10cm 土层持水量 < 75% 时补水。沿膜间隙小水静流,水层深度 ≤ 1cm。
 - 开裂期后: 浅水间歇灌溉。灌水层 3~5cm,自然落干后复水。保证土壤持水量 ≥ 80%。
 
 - 搁田: 群体达预期穗数 80% 时断水搁田,多次轻搁,达到田面裂缝、见白根、叶挺色淡。
 - 拔节至灌浆结实期: 间隙湿润灌溉,干湿交替以湿为主。水层 3~5cm → 自然落干至地表无水、脚窝有浅水 → 再灌 3~5cm。循环保证持水量 ≥ 80%。
 - 收获前: 腊熟末期停灌。遇大雨提前排水。
 
 - 覆膜移栽至拔节期:		
 - 	
病虫草害防治 (强调生态、物理、生物优先):
- 病害防治:		
- 生物防治: 木醋液浸种防恶苗病;寡聚糖/链蛋白等防稻瘟病;生长中期喷枯草芽孢杆菌防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 (关键时期:拔节防纹枯,破口前5~7d防曲,破口防瘟)。
 - 药剂防治 (特殊情况下): 优先生物防治。药剂必须符合 GB/T 19630 附录 A.2 和 NY/T 2410 附录 B.1/B.2 (有机允许使用的植保产品清单)。
 
 - 虫害防治:		
- 生态防治: 田埂种显花植物 (大豆、芝麻) 涵养天敌;种香根草诱杀螟虫。
 - 物理防治 (优先): 太阳能杀虫灯 (2~3hm²/台)、性诱剂诱捕器 (二化螟、卷叶螟, 1~3个/667m²)、黄板等。
 - 生物防治:			
- 天敌:螟虫初/盛发期释放赤眼蜂 (10000~12000头/667m²)。
 - 生物农药:鳞翅目害虫 (卷叶螟、螟虫) - Bt、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等;稻飞虱 - 金龟子绿僵菌等。
 
 - 药剂防治 (特殊情况下): 优先生物防治。药剂要求同病害防治。
 
 - 杂草防治:		
- 地膜覆盖是主要抑草手段。
 - 膜间少量杂草人工清除。
 - 插秧前15d翻耕淹水封杀老草;插秧前结合整田再次翻耕灭萌芽杂草。
 
 
 - 病害防治:		
 - 	
收获与储运:
- 收获: 稻谷完熟达90%适时收获。
 - 干燥: 晾晒/烘干,常规粳稻含水量≤14.5%,杂交稻≤13.5%。
 - 贮存:		
- 场所需有防止禁用物质污染及有机/非有机混杂的措施。
 - 有害生物防治符合 GB/T 19630。
 
 - 储运: 符合 GB 22508 (原粮储运卫生规范)。
 
 - 	
田间残膜处理:
- 水稻收获后,结合农事操作,将地表残留薄膜翻耕入土壤掩埋,加速其生物降解进程。
 
 - 	
生产档案管理:
- 建立详细档案,记录内容至少包括:全生物降解地膜信息、品种、有机肥/生物农药使用情况(种类、时间、数量)及各项农事操作(育苗、整地、覆膜插秧、施肥、灌水、病虫草害防治、残膜处理)的技术措施。
 - 档案保存期:3年以上。
 
 - 	
前言与起草信息:
- 标准依据 GB/T 1.1-2020 起草。
 - 可能涉及专利,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
 - 提出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归口单位:江苏省农学会。
 - 详细列出了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核心技术亮点总结
- 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 定义了关键参数(厚度、颜色、宽度、降解期、功能期、性能要求)和使用规范(用量、管护、残膜处理)。
 - 覆膜插秧一体化机械: 明确了机器要求(符合特定标准)和精准同步作业流程(覆膜、打孔、插秧、开沟、压膜、断膜)。
 - 有机种植全程管控: 严格遵循有机标准(GB/T 19630),在产地环境、种子、肥料(禁用化肥,强调有机肥和绿肥)、病虫草害防治(优先生态物理生物方法,严格限定药剂使用)等方面有详细规定。
 - 配套农艺技术: 包括精细的播种育秧(量化指标)、整地要求(沉实时间)、水分管理(针对覆膜特点的分阶段精准灌溉)、施肥方案(有机肥基追结合)、档案管理等。
 - 量化指标明确: 标准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参数范围(如播量、秧龄、密度、施肥量、水层深度、降解时间、地膜用量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这份标准为推广有机水稻覆膜机插技术提供了系统、规范、可操作的指导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