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NY/T 4708-2025 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2

NY/T 4708-2025 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规程

  • 名  称:NY/T 4708-2025 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农牧渔类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以下是对《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规程》(NY/T 4708-2025)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


一、标准框架与适用范围

  1. 标准性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归口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4)。
  2. 适用范围
    • 适用于规模猪场的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涵盖生产规划、同步化技术、记录追溯等全流程。

二、关键术语定义

  1. 定时输精(FTAI)​
    • 通过繁殖调控手段(激素处理)实现母猪性周期同步化,在特定时间点输精的技术。
  2. 批次分娩率
    • 批次分娩母猪数占该批次应配母猪数的百分比(基准值为80%)。
  3. 同期分娩
    • 利用外源激素(如氯前列醇钠+卡贝缩宫素)使同批次母猪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分娩。

三、批次化生产流程
graph LR

  1. A[母猪分群] --> B[同步化处理]B --> C[集中配种]C --> D[集中妊检]D --> E[集中分娩]E --> F[断奶后重新分群]

    母猪分群

    同步化处理

    集中配种

    集中妊检

    集中分娩

    断奶后重新分群

    • 关键环节​:按固定时间间隔分批次组织生产,实现配种、妊娠诊断、分娩的集中化。

四、生产规划参数

1. 生产模式选择(表1)​

生产模式 批次间隔(天) 哺乳期(天) 母猪分批数 繁殖周期(天)
1周批A 7 21 20 140
1周批B 7 28 21 147
3周批 21 28 7 147
5周批 35 21 4 140
​:繁殖周期 = 妊娠期114天 + 哺乳期 + 断奶配种期5天        

2. 产房周转(表2)​

  • 周转期​ = 提前进产房时间(3-9天) + 哺乳期(21-28天) + 洗消时间(4-5天)。
  • 产房单元数​ = 产房周转期 ÷ 批次间隔天数。
  • 总产床数​ = 批次分娩目标数(N) × 产房单元数。

3. 配怀舍周转(表3)​

  • 周转期​ = 断奶配种期(5天) + 妊娠饲养期(108-111天) + 洗消空置期(3-27天)。
  • 单元定位栏数​ = 批次分娩目标数(N) ÷ 批次分娩率(F,建议80%)。
  • 配怀舍单元数​ = 母猪分批数 - 产房单元数 + 1。

五、定时输精技术规程

1. 后备母猪

  • 性周期同步化​:
    • 投喂烯丙孕素口服液(15-20mg/头/天),连续14-18天。
  • 输精方案​(四选一):
    • 简式​:停喂烯丙孕素后48小时查情,发情后8-40小时内分两次输精。
    • 免查情​:停喂后42小时注射PMSG(800-1000单位),80小时后注射GnRH(100-200μg),24小时后首次输精,间隔16小时第二次输精。
    • 两点查情​:在免查情基础上增加两次发情鉴定,对发情母猪即时补输精。
    • 诱导发情促排​:PMSG注射后每日查情,发情时注射GnRH,8-40小时内输精。

2. 断奶母猪

  • 同步化​:同批次母猪同日断奶转入配怀舍。
  • 输精方案​:
    • 流程与后备母猪类似,但PMSG注射时间为断奶后24小时,GnRH注射时间为PMSG后72小时。

3. 首配未孕母猪

  • 处理流程与后备母猪相同,需重新投喂烯丙孕素14-18天。

六、配套技术与管理

  1. 妊娠诊断
    • 配种后25-30天使用B超检测,记录结果并筛选未孕母猪。
  2. 同期分娩
    • 预产期前1天注射氯前列醇钠(0.1-0.2mg/头),12-24小时后注射卡贝缩宫素(35μg/头)。
  3. 批次淘汰原则
    • 淘汰对象:病弱母猪、繁殖障碍母猪、胎次偏高(>7胎)、产仔数少、哺乳成活率低、恶癖母猪及两次配种未孕/返情母猪。

七、记录要求(附录A)​

  1. 记录表类型​:
    • 后备母猪定时输精表(含背膘厚P2、激素使用时间、输精时间/状态)
    • 断奶母猪定时输精表
    • 首配未孕母猪定时输精表
    • 母猪产仔记录表(产仔数、活仔数、死胎/木乃伊数、初生窝重等)
  2. 关键字段​:
    • 母猪号、品种、操作时间、激素剂量、输精员、妊检结果、预产期。

八、实施要点总结

  1. 批次化核心​:通过激素调控实现群体同步化,集中化管理关键繁殖环节。
  2. 模式选择​:需根据猪场规模、栏位数量、哺乳期设计(21天或28天)匹配生产模式。
  3. 技术关键​:
    • 烯丙孕素用于周期同步,PMSG促卵泡发育,GnRH诱导排卵。
    • 输精时间精确到小时级(如发情后8h/32h)。
  4. 效益保障​:
    • 通过集中分娩提高产房利用率,通过淘汰机制优化群体繁殖性能。

该标准系统化规范了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技术路径、操作参数和管理要求,为规模化猪场实现高效、标准化生产提供权威指导。

相关推荐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