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JSCMXH 1002-2025 设施草莓捕食螨应用技术规范 > 下载地址1

T/JSCMXH 1002-2025 设施草莓捕食螨应用技术规范

  • 名  称:T/JSCMXH 1002-2025 设施草莓捕食螨应用技术规范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以下是根据江苏省草莓协会团体标准 ​​T/JSCMXH 1002-2025《设施草莓捕食螨应用技术规范》​​ 整理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范围​

  • 适用于设施草莓生产中利用捕食螨(加州新小绥螨、智利小植绥螨、巴氏新小绥螨、胡瓜钝绥螨)防控害螨(主要为 ​​二斑叶螨​​)。
  • 涵盖捕食螨贮存、释放前准备、释放方法、释放后管理及记录等全流程技术要求。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 必须配合 ​​DB 32/T 2816《设施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使用。

​三、术语与定义​

  1. ​捕食螨​​:以二斑叶螨、锈壁虱等为主要食物的益螨。
  2. ​草莓害螨​​:特指危害草莓的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四、捕食螨贮存要求​

  • ​环境​​:通风阴凉(室温约 ​​15℃​​),避免与农药、化肥同贮。
  • ​保存期限​​:
    • 胡瓜钝绥螨:≤ ​​7天​
    • 加州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 ​​5天​
    • 智利小植绥螨:≤ ​​3天​
  • ​操作​​:拆封后摊放降温,避免挤压包装袋。

​五、释放前准备​

  1. ​植株处理​​:清除老叶(尤其重度发生区需每侧芽仅留 ​​3-4片功能叶​​)。
  2. ​药剂防控(可选)​​:
    • 适用于害螨初发期,清除老叶后喷药(需覆盖 ​​85%以上叶背​​)。
    • 药剂参考 ​​附录A​​(如丁氟螨酯、联苯肼酯、乙唑螨腈等9种登记药剂及用量)。

​六、捕食螨释放技术​

​1. 释放时机​

  • 冬季盖棚后(约11月)或 ​​害螨发生初期​​。

​2. 释放种类与数量(核心)​

依据害螨发生程度分级制定(详见表1):

​发生程度​ ​害螨特征​ ​释放种类与数量(头/株)​ ​释放技术​ ​间隔期​
​未发生​ 未见害螨 胡瓜/加州/巴氏螨:各 ​​10头​ 全棚均匀撒施(预防) 20–40天
​轻度​ 点状发生,单叶≤5头,植株率<10% 胡瓜螨:​​50–100头​​;加州螨:​​30头​​;巴氏螨:​​20–50头​ 发生中心重点施,其余区域按预防量撒施 30天
​中度​ 点状发生,单叶≤20头,植株率<30% 胡瓜螨:​​150–200头​​;加州螨:​​30–60头​​;巴氏螨:​​50–100头​​;智利螨:​​2–6头​ 发生区每株撒施,其余按预防量 20–30天
​重度​ 片状发生,单叶>20头,老叶变色,植株率≥30% 胡瓜螨:​​200–300头​​;加州螨:​​60–100头​​;巴氏螨:​​200头​​;智利螨:​​6–10头​ 清除老叶后立即全株均匀撒施 20天
​极重度​ 全棚发生,单叶>100头,老叶结网发红 胡瓜螨:​​200–300头​​;加州螨:​​100头​​;巴氏螨:​​200头​​;智利螨:​​10–16头​ 药剂防控后叶片干透即刻全棚均匀撒施 15天补施,30天后追加1–2次

​注​​:智利小植绥螨仅在中度及以上发生程度使用;极重度需先药剂防控再释放。


​七、释放后管理​

  1. ​灌溉​​:
    • 优先滴灌或膜下灌溉;
    • 非滴灌大棚,释放后 ​​2天内禁止灌溉​​。
  2. ​温湿度调控​​:
    • 温度 ​​≥15℃​​,湿度 ​​40%–80%​​;
    • 选用 ​​PO膜​​ 避免棚顶结露,参照 ​​DB 32/T 2816​​ 执行。

​八、记录要求​

  • 对释放过程(时间、种类、数量、区域等)全程记录;
  • 档案保存 ​​≥2年​​。

​附录A:登记药剂清单(资料性)​

共列出 ​​9种​​ 防治草莓害螨的登记农药,包括:

农药名称 剂型 用量/浓度
丁氟螨酯 20%悬浮剂 40–60毫升/亩
联苯肼酯 43%悬浮剂 10–30毫升/亩(不同厂商)
乙唑螨腈 30%悬浮剂 10–20毫升/亩
藜芦根茎提取物 0.10%可溶液 120–140克/亩
其他(乙螨唑、依维菌素等) 见原文  

​核心要点总结​

  1. ​分级防控​​:按害螨发生程度(5级)精准匹配捕食螨种类、数量及操作。
  2. ​协同管理​​:结合物理(除老叶)、生物(捕食螨)、化学(药剂)手段。
  3. ​操作细节​​:
    • 贮存温度与时限严格控制;
    • 释放前需清除老叶,重度时需药剂预处理;
    • 释放后温湿度、灌溉管理直接影响防控效果。
  4. ​安全追溯​​:全程记录,档案留存2年。

此标准为设施草莓绿色防控提供了系统化、量化指导,强调“预防为主,分级施治”,兼顾生态安全与操作可行性。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