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T/FIQ 001-2024 青海省银行业利用企业电碳账户开展金融业务管理规范

  • 名  称:T/FIQ 001-2024 青海省银行业利用企业电碳账户开展金融业务管理规范 - 下载地址1
  • 类  别:综合团体标准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ICS 03.060
CCS A 11
青海省金融学会团体标准
T/FIQ 001—2024
青海省银行业利用企业电碳账户开展金融业务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Businesses in the Banking Sector inQinghai Province Utilizing Enterprise Electric Carbon Accounts
2024- 9-20 发布2024- 9-20 实施
青海省金融学会 发布

目录
目录
前言..............................................................................................................................................3
1 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4
4 基本要求.........................................................................................................................................5
5 碳账户要素.....................................................................................................................................5
6 碳账户相关数据核算..................................................................................................................... 6
7 碳效评价.........................................................................................................................................8
8 碳账户报告.....................................................................................................................................8
9 碳账户应用.....................................................................................................................................9
附录A.............................................................................................................................................. 10
附录B...............................................................................................................................................13
参考文献...................................................................................................................................... 14
T/FIQ.001-2024
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金融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国家电网青海电力公司、青海绿能数据
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文娟、李亚奇、山成英、余通、范克威、韩良煜、宋继红、郭
树锋、牛雪莹、苗轲、闫越、何琪、张相文。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监督实施。
T/FIQ.001-2024
4
青海省银行业利用企业电碳账户开展金融业务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银行企业碳账户开立、管理、核算、评价和应用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基于电力数据的电能模型、电碳模型和绿电交易
合约统计分析的开展企业碳账户的建设管理工作,利用碳账户数据开展信贷产品和金融服
务创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35273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JR/T 0227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YD/T 3452 互联网用户账户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DB63/T 2329-2024 绿色金融碳汇信用数据接口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银行企业碳账户
以企业在青海省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中心平台(简称“青信融”平台)的注册账户和
银行账户为依托,基于国家电网开发的电力数据的电-能模型、电-碳模型和绿电溯源方法
学,为企业建立的能够持续采集企业在能源消费和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碳排放基础信息,
用于核算、反映、评价企业在统计周期内整体碳排放情况的账户体系。
3.2 “电-能”能耗量
基于电力数据通过电-能模型,测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源使用情况,以标准煤当量的
形式表示。
3.3 “电-碳”碳排放量
基于电力数据通过电-碳模型,测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源使用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环
节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量,以二氧化碳当量的形式表示。
3.4 绿电消费占比
基于电力数据和绿电交易合约(含绿证)数据统计分析,测算企业生产用能过程中绿
电使用占比情况。
T/FIQ.001-2024
5
3.5“电-碳”碳排放监测
基于电-碳模型通过综合规则、数值模型、统计分析等手段,获取企业能源使用和生产
过程中总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等信息。
3.6 绿电消费占比
企业在其总用电量中绿色电力所占的比例。
3.7 绿电交易量
企业从供应商处交易的绿色电力数量。
3.8 绿证交易量
企业通过国家规定的绿证交易平台购买的绿色电力证书的数量。
4 基本要求
4.1 应以倡导、鼓励和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经营方式为目标,利用“电碳”模型建立企
业碳排放辅助核算机制,助力经济低碳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
4.2 遵循安全保密原则, 建立和应用银行企业碳账户相关数据应取得企业授权,加强
信息安全管理。
4.3 应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识别码,确保“电碳”模型企业碳账户的唯一性、
可识别性。
4.4 应依托“青信融”平台,建立健全银行企业碳账户管理机制,保证碳账户数据在
归集、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安全,对银行取用数据进行合规有效性管理。
4.5 应聚焦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融资需求,运用碳账户金融、碳信用、碳评价等形式,
实现碳账户数据的有效应用。
4.6 应加强与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国网青海
电力公司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对以电力数据为基础,通过电能模型测算、电碳模型测算
和企业绿电交易合约(含绿证)统计分析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校准,不断优化模型。
5 基本流程
意愿开立碳账户的企业可向银行发起申请,填写碳排放测算数据需求表(附录A.5),
并在“青信融”平台注册登录,向目标银行发起贷款申请,授权银行测算和查询企业碳账
户信息。目标银行对接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和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利用“电-碳”模型
对企业碳账户数据进行测算,并将结果推送至“青信融”平台,银行通过企业“360”信用
报告查询碳账户具体指标数据。
6 碳账户要素
6.1 账户主体信息
6.1.1 公司名称
公司的标准全称。
T/FIQ.001-2024
6
6.1.2 行业类别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划分。
6.2 碳账户数据
6.2.1 用电量
企业在固定时期内所使用的电能总量。
6.2.2 能源消耗碳排放量
企业在一定周期内,因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
放。
6.2.3 生产过程碳排放量
企业在一定周期内生产商品的过程中,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之外的其他化学反应过
程或物理变化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
6.2.3 碳排放总量
企业在固定周期内利用电力数据通过电-碳模型测算的碳排放总量,包含能源消耗碳排
放量和生产过程碳排放量。
6.2.4 碳排放强度
企业在固定周期内,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二氧化碳排
放量通过电-碳模型进行测算。
6.2.5 绿电交易碳减排量
综合企业绿电消费量、绿电交易量、绿证交易量,通过提高电力消耗中可再生能源比
例,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从而测算企业因为使用非化石能源所减少的碳减排量。
7 碳账户相关数据核算
7.1 电-能模型
7.1.1 模型建立过程
基于地区或行业历史电力消费和能源消费数据,辅以历史电能替代、地区经济、行业
经济、行业经营等数据,通过训练得到“电-能分析模型”,具备地区和行业能源消费测算
能力。以当期电力消费、电能替代以及地区经济、行业经济、行业经营等数据为输入,模
型可测算出全口径地区或行业能源消费量,三项扣除后得到扣除后能源消费量。以电算能
的核心是建立电力消费与能源消费间的相关关系,通过选择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
作为建模框架,核心是基于能源消费驱动变量回归测算当期能源消费,进一步明确每个变
量的系数及求和阶数。再针对行业能源消费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讨论,明确
补充变量、变量系数、变量求和阶数。
7.1.2 模型测算过程
T/FIQ.001-2024
7
“电-能分析模型”在模型训练及能源消费量测算前,需将各种能源消费量按折标系数
折算成标准煤,其中电量向标准煤折算涉及发电煤耗法和电热当量法两种折算方法:分别
是发电煤耗法按当年平均火力发电煤耗折算成标准煤,电热当量法按热功当量折算成标准
煤。将所有能源消费数据转换成标准能耗数据后,测算能源消费量包括四个步骤:一是根
据地区及行业特征明确可选补充变量并获取其当期及历史数据;二是获取能源消费历史数
据及电力消费、电能替代当期和历史数据;三是通过模型训练明确各变量系数;四是通过
模型训练明确各变量求和阶数,最后基于公式测算能源消费量。
7.2 电-碳模型
7.2.1 模型建立过程
按照先整体后部分以及恒等原则,构建自动调参、自适应的“电-碳分析模型”,通过
挖掘用电量与碳排放之间的内在规律与趋势,结合企业微观用能数据和产量数据,建立企
业专属电碳模型。
通过采用数据清洗、缺失值插补、序列拆分、聚类分组等技术完成数据预处理,按照
分布滞后、非线性回归、有监督机器学习等算法,挖掘碳排放总量与电力数据长期均衡关
系,确定碳排放因子,构建企业电碳测算模型。数据经过插补、季节调整、频度转换等预
处理,得“电-碳”模型到所需用到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Litterman高频数据序列的计算
为:
7.2.2 模型测算过程
利用所得到的重点企业的能源消费量月度数据、产品产量月度数据以及给自对应的用
电量数据,构建企业电-碳混频MIDAS模型:
7.2.2.1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测算
由于不同行业的生产过程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企业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测算时,基
于IPCC(2019)清单编制法的思想,同时借助模型推断法,来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
放测算。首先,借助频度转换模型,将企业的年度产品产量数据转换为月度的产品产量数
据;其次,借助长期均衡模型,实现对企业产品产量的模型预测;最后借助IPCC(2019)
的工业产品排放系数,计算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即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工业品产品产量*
工业品排放系数。
针对只有用电量数据,而缺少产品产量数据的企业,基于企业电碳模型,来推算该企
业所在行业的产品产量与用电量的平均水平关系。利用该模型关系,近似得到该企业的产
品产量,最后借助IPCC的排放参数,实现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测算。
7.2.2.2 企业能源使用中的碳排放测算
企业能源使用的碳排放测算,在微观数据基础较好时,可以直接采用IPCC的清单编制
法,借助各类投入能源品种的排放系数,来进行碳排放的测算。即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碳排
放=能源消费总量*对应能源碳排放系数。
针对只有用电量数据,而缺少其他能源品种消费数据的企业,基于企业电碳模型,来
推算该企业其他能源品种与用电量的平均水平关系。利用该模型关系,近似得到该企业的
T/FIQ.001-2024
8
各类能源品种消费量,最后借助各类投入能源品种的排放系数,实现对企业能源使用过程
的碳排放测算。
7.2.3 碳排放总量核算
碳排放总量主要包括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生产过程碳排放两部分。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