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BPMA 12-2024 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基本数据集 > 下载地址2
T/BPMA 12-2024 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基本数据集
- 名 称:T/BPMA 12-2024 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基本数据集 - 下载地址2
- 类 别:综合团体标准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ICS 11.020
CCS C50
北京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
T/BPMA 12—2024
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基本数据集
Basic dataset of Beijing mortality registration and reporting
2024 -07 -30发布2024 -07 -30实施
北京预防医学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数据集元数据属性 .....................................................................3
5 数据元属性 ...........................................................................4
T/BPMA 12—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预防医学会归口。
本文件的起草单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民航总医院。
本文件的主要起草人: 韦再华、刘庆萍、杜婧、苏健婷、李珊、王晶、王苹、张一鸣、孟海英、张燕、吕运秀、李刚、高燕琳、栗圆、史芸萍、丁学利、贾晨宇、崔境夫、朱宁、许妍妍、赵颖琪、冀燃、黄家鑫。
T/BPMA 12—2024
3
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基本数据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基本数据集的数据集元数据属性和数据元属性。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死亡登记报告信息采集、交换、存储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1.1 个人基本信息与分类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
GB/T 2261.2 个人基本信息与分类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
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 3304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 4658 学历代码
GB/T 6565 职业分类与代码
WS 364.3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3部分: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特征
WS 370 卫生健康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
WS 375.9 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第9部分:死亡医学证明
ICD-10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标准编码(第十次修订本)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数据集元数据属性
依据WS 370,数据集元数据见表1。
表1 数据集元数据
元数据子集
元数据项
元数据值
标识信息子集
数据集名称
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
数据集标识符
HDSB2.01
数据集发布方—单位名称
北京预防医学会
关键词
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
数据集语种
中文
数据集分类—类目名称
卫生服务-疾病控制
内容信息子集
数据集摘要
登记居民死亡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死因信息及签证机构信息等。
数据集特征数据元
死亡日期时间、根本死因代码、主要致死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编码,最高诊断依据,是否漏报、是否开具2-4联
T/BPMA 12—2024
4
5 数据元属性
5.1 数据元公用属性
数据元公用属性见表2。
表2 数据元公用属性
属性种类
数据元属性名称
属性值
标识类
版本
V1.0
相关环境
卫生信息
关系类
分类模式
分类法
管理类
注册状态
标准状态
提交机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2 数据元专用属性
数据元专用属性见表3。
表3 数据元专用属性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01
DE02.01.039.00
本人姓名
本人在公安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和名称
S1
A..50
—
HDSB2.01.000.002
DE02.01.031.00
身份证件类别代码
本人身份证件类别的代码
S3
N2
WS 364.3
HDSB2.01.000.003
DE02.01.030.00
身份证件号码
身份证件上唯一的法定标识符
S1
AN..18
—
HDSB2.01.000.004
DE02.01.040.00
性别代码
本人生理性别的代码
S3
N1
GB/T 2261.1
HDSB2.01.000.005
DE02.01.005.01
出生日期
本人出生当天的公元纪年日期
D
D8
—
HDSB2.01.000.006
国家或地区代码
本人所属国籍在特定编码体系中的代码
S3
AN..3
GB/T 2659
HDSB2.01.000.007
DE02.01.025.00
民族代码
本人所属民族的类别代码
S3
N2
GB/T 3304
HDSB2.01.000.008
DE02.01.041.00
学历代码
本人受教育最高程度的类别代码
S3
N2
GB/T 4658
HDSB2.01.000.009
户籍地址编码
标识本人户籍的行政区划代码
S3
N9
—
HDSB2.01.000.010
户籍地址村编码
本人户籍村编码
S3
N2
—
HDSB2.01.000.011
户籍详细地址
本人户籍详细地址中村或城市的街、路、里、弄等名称
S1
AN..1000
—
HDSB2.01.000.012
常住地编码
标识本人常住地的行政区划代码
S3
N9
—
T/BPMA 12—2024
5
表3 (续)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13
常住地村编码
本人常住地村编码
S3
N2
—
HDSB2.01.000.014
常住地详细地址
本人常住地详细地址中村或城市的街、路、里、弄等名称
S1
AN..1000
—
HDSB2.01.000.015
DE08.10.007.00
生前工作单位
本人工作单位或所在学校的组织机构名称
S1
AN..100
—
HDSB2.01.000.016
人群分类代码
本人人群分类代码
S3
N2
见表4
HDSB2.01.000.017
DE02.01.052.00
职业类别代码
本人主要职业及工种代码
S3
N2
GB/T 6565
HDSB2.01.000.018
DE02.01.018.00
婚姻状况代码
本人当前婚姻状况代码
S3
N2
GB/T 2261.2
HDSB2.01.000.019
DE01.00.006.00
死亡医学证明编号
按照某一特定编码规则赋予本人死亡医学证明的顺序号
S1
AN..20
—
HDSB2.01.000.020
卡片类型代码
区分卡片类型为有证卡、无证卡、无名尸卡
S3
N1
见表5
HDSB2.01.000.021
DE02.01.036.00
死亡日期时间
本人死亡当日的公元纪年日期和时间的完整描述
DT
DT15
—
HDSB2.01.000.022
DE02.01.032.00
实足年龄
本人自出生至当前的实足年龄数值
S1
AN..5
—
HDSB2.01.000.023
实足年龄(单位)代码
计量单位包括岁、月、天
S3
N1
见表6
HDSB2.01.000.024
DE02.01.034.00
死亡地点类别代码
死亡时所在地点类别的代码
S3
N1
见表7
HDSB2.01.000.025
医疗机构院内死亡地点类别代码
死亡地点为住院部、急诊室
S3
N1
见表8
HDSB2.01.000.026
死亡时是否处于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内
标志着死亡时是否处于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内
S3
N2
见表13
HDSB2.01.000.027
DE02.01.039.00
家属姓名
联系人在公安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和名称
S1
A..50
—
HDSB2.01.000.028
DE02.01.010.00
家属联系电话
家人联系电话号码,包括国际,国内区号和分机号
S1
AN..20
—
T/BPMA 12—2024
6
表3 (续)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29
家属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
死者家属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
S1
AN..100
—
HDSB2.01.000.030
(a)直接死亡原因名称
定义补充: 导致死亡的最后的疾病和情况
S1
AN..150
—
HDSB2.01.000.031
DE05.01.061.00
(a)直接死亡原因ICD10
导致死亡的最后的疾病和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32
DE06.00.023.00
(a)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
直接死亡原因a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33
(a)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34
(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
S1
AN..150
—
HDSB2.01.000.035
DE05.01.061.00
(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ICD10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36
DE06.00.023.00
(b)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直接死亡原因b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37
(b)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38
(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
S1
AN..150
—
HDSB2.01.000.039
DE05.01.061.00
(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ICD10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40
DE06.00.023.00
(c)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直接死亡原因c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41
(c)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42
(d)引起(c)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
S1
AN..150
—
T/BPMA 12—2024
7
表3 (续)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43
DE05.01.061.00
(d)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ICD10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44
DE06.00.023.00
(d)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直接死亡原因d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45
(d)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46
其他疾病诊断1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
S1
AN..30
—
HDSB2.01.000.047
DE05.01.032.00
其他疾病诊断1代码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48
其他疾病诊断1时间间隔
其他疾病诊断1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49
其他疾病诊断1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50
其他疾病诊断2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
S1
AN..30
—
HDSB2.01.000.051
DE05.01.032.00
其他疾病诊断2代码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52
其他疾病诊断2时间间隔
其他疾病诊断2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53
其他疾病诊断2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54
其他疾病诊断3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
S1
AN..30
—
HDSB2.01.000.055
DE05.01.032.00
其他疾病诊断3代码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T/BPMA 12—2024
8
表3 (续)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56
其他疾病诊断3时间间隔
其他疾病诊断3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57
其他疾病诊断3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58
其他疾病诊断备注
关于其他疾病诊断的其他描述性信息
S1
AN..200
—
HDSB2.01.000.059
DE05.01.021.00
根本死因ICD10
导致本人死亡的最根本疾病的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60
DE08.10.049.00
最高诊断单位代码
对死亡主要疾病进行最高效力诊断的机构的级别类别的代码
S3
N1
见表10
HDSB2.01.000.061
DE05.01.043.00
最高诊断依据代码
对根本死因(对主要疾病)诊断的最高依据类别的代码
S3
N1
见表11
HDSB2.01.000.062
DE01.00.014.00
住院/门/急诊号
按照某一特定编码规则赋予住院/门/急诊就诊对象的顺序号
S3
AN..10
—
HDSB2.01.000.063
填卡医生
医师在公安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和名称
S1
A..50
—
HDSB2.01.000.064
医生填卡日期
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时的公元纪年日期的完整描述
DT
DT15
—
HDSB2.01.000.065
民警签名
民警在公安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和名称
S1
A..50
—
HDSB2.01.000.066
备注
S1
AN..2000
—
HDSB2.01.000.067
公安民政来源
死亡信息来源于公安或民政
S3
N1
见表12
HDSB2.01.000.068
是否漏报
死亡信息来源于漏报调查
S3
N1
见表13
HDSB2.01.000.069
是否开具2-4联
医院已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2-4联
S3
N1
见表13
HDSB2.01.000.070
是否个案失访
死亡信息来源于失访个案
S3
N1
见表13
HDSB2.01.000.071
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
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
S1
AN..2000
—
T/BPMA 12—2024
9
5.3 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数据元值域代码分别见表4~ 表13。
表4 人群分类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01
孕产妇
02
5岁以下儿童
09
其他人群
表5 卡片类型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1
正式卡
2
无证卡
无法获取死者证件号码,其他信息填报正常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
3
无名尸卡
个人身份信息无法获取,或无人认领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
表3 (续)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72
被调查者姓名
被调查者姓名
S1
A..50
—
HDSB2.01.000.073
被调查者与死者关系
死者病史陈述人与死者的关系
S1
AN..10
—
HDSB2.01.000.074
被调查者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
可联系到的陈述者地址
S1
AN..100
—
HDSB2.01.000.075
被调查者电话号码
陈述者的电话号码
S1
AN..18
—
HDSB2.01.000.076
死因推断
死因推断
S1
AN..60
—
HDSB2.01.000.077
调查者签名
调查者签名
S1
A..50
—
HDSB2.01.000.078
调查日期
调查当日的公元纪年日期的完整描述
DT
DT8
—
HDSB2.01.000.079
DE02.01.039.00
填报人姓名
填报人在公安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和名称
S1
A..50
—
HDSB2.01.000.080
DE08.10.013.00
填报机构名称
填报机构的组织机构名称
S1
AN..70
—
HDSB2.01.000.081
填报机构编码
填报机构的组织机构编码
S3
N9
—
HDSB2.01.000.082
DE09.00.0S3.00
填报日期时间
填报记录表单时的公元纪年日期和时间的完整描述
DT
DT15
—
注:户籍地址编码、户籍地址村编码、常住地址编码、常住地址村编码、机构编码数据量较大,具体数据可在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下载。
T/BPMA 12—2024
10
表6 实足年龄(单位)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1
岁
2
月
3
天
表7 死亡地点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0
不详
1
医疗卫生机构
2
来院途中
3
家中
4
养老服务机构
9
其他场所
表8 医疗机构院内死亡地点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1
住院部
2
急诊室
9
其他
表9 时间间隔单位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01
分钟
02
小时
03
天
04
月
05
年
表10 最高诊断单位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0
未就诊
1
三级医院
2
二级医院
3
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4
村卫生室
9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T/BPMA 12—2024
11
表11 最高诊断依据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1
尸检
2
病理
3
手术
4
临床+理化
5
临床
6
死后推断
9
不详
表12 公安民政来源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1
公安
2
民政
3
非公安民政
表13 是否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0
否
1
是
CCS C50
北京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
T/BPMA 12—2024
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基本数据集
Basic dataset of Beijing mortality registration and reporting
2024 -07 -30发布2024 -07 -30实施
北京预防医学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数据集元数据属性 .....................................................................3
5 数据元属性 ...........................................................................4
T/BPMA 12—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预防医学会归口。
本文件的起草单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民航总医院。
本文件的主要起草人: 韦再华、刘庆萍、杜婧、苏健婷、李珊、王晶、王苹、张一鸣、孟海英、张燕、吕运秀、李刚、高燕琳、栗圆、史芸萍、丁学利、贾晨宇、崔境夫、朱宁、许妍妍、赵颖琪、冀燃、黄家鑫。
T/BPMA 12—2024
3
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基本数据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基本数据集的数据集元数据属性和数据元属性。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死亡登记报告信息采集、交换、存储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1.1 个人基本信息与分类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
GB/T 2261.2 个人基本信息与分类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
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 3304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 4658 学历代码
GB/T 6565 职业分类与代码
WS 364.3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3部分: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特征
WS 370 卫生健康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
WS 375.9 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第9部分:死亡医学证明
ICD-10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标准编码(第十次修订本)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数据集元数据属性
依据WS 370,数据集元数据见表1。
表1 数据集元数据
元数据子集
元数据项
元数据值
标识信息子集
数据集名称
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
数据集标识符
HDSB2.01
数据集发布方—单位名称
北京预防医学会
关键词
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
数据集语种
中文
数据集分类—类目名称
卫生服务-疾病控制
内容信息子集
数据集摘要
登记居民死亡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死因信息及签证机构信息等。
数据集特征数据元
死亡日期时间、根本死因代码、主要致死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编码,最高诊断依据,是否漏报、是否开具2-4联
T/BPMA 12—2024
4
5 数据元属性
5.1 数据元公用属性
数据元公用属性见表2。
表2 数据元公用属性
属性种类
数据元属性名称
属性值
标识类
版本
V1.0
相关环境
卫生信息
关系类
分类模式
分类法
管理类
注册状态
标准状态
提交机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2 数据元专用属性
数据元专用属性见表3。
表3 数据元专用属性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01
DE02.01.039.00
本人姓名
本人在公安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和名称
S1
A..50
—
HDSB2.01.000.002
DE02.01.031.00
身份证件类别代码
本人身份证件类别的代码
S3
N2
WS 364.3
HDSB2.01.000.003
DE02.01.030.00
身份证件号码
身份证件上唯一的法定标识符
S1
AN..18
—
HDSB2.01.000.004
DE02.01.040.00
性别代码
本人生理性别的代码
S3
N1
GB/T 2261.1
HDSB2.01.000.005
DE02.01.005.01
出生日期
本人出生当天的公元纪年日期
D
D8
—
HDSB2.01.000.006
国家或地区代码
本人所属国籍在特定编码体系中的代码
S3
AN..3
GB/T 2659
HDSB2.01.000.007
DE02.01.025.00
民族代码
本人所属民族的类别代码
S3
N2
GB/T 3304
HDSB2.01.000.008
DE02.01.041.00
学历代码
本人受教育最高程度的类别代码
S3
N2
GB/T 4658
HDSB2.01.000.009
户籍地址编码
标识本人户籍的行政区划代码
S3
N9
—
HDSB2.01.000.010
户籍地址村编码
本人户籍村编码
S3
N2
—
HDSB2.01.000.011
户籍详细地址
本人户籍详细地址中村或城市的街、路、里、弄等名称
S1
AN..1000
—
HDSB2.01.000.012
常住地编码
标识本人常住地的行政区划代码
S3
N9
—
T/BPMA 12—2024
5
表3 (续)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13
常住地村编码
本人常住地村编码
S3
N2
—
HDSB2.01.000.014
常住地详细地址
本人常住地详细地址中村或城市的街、路、里、弄等名称
S1
AN..1000
—
HDSB2.01.000.015
DE08.10.007.00
生前工作单位
本人工作单位或所在学校的组织机构名称
S1
AN..100
—
HDSB2.01.000.016
人群分类代码
本人人群分类代码
S3
N2
见表4
HDSB2.01.000.017
DE02.01.052.00
职业类别代码
本人主要职业及工种代码
S3
N2
GB/T 6565
HDSB2.01.000.018
DE02.01.018.00
婚姻状况代码
本人当前婚姻状况代码
S3
N2
GB/T 2261.2
HDSB2.01.000.019
DE01.00.006.00
死亡医学证明编号
按照某一特定编码规则赋予本人死亡医学证明的顺序号
S1
AN..20
—
HDSB2.01.000.020
卡片类型代码
区分卡片类型为有证卡、无证卡、无名尸卡
S3
N1
见表5
HDSB2.01.000.021
DE02.01.036.00
死亡日期时间
本人死亡当日的公元纪年日期和时间的完整描述
DT
DT15
—
HDSB2.01.000.022
DE02.01.032.00
实足年龄
本人自出生至当前的实足年龄数值
S1
AN..5
—
HDSB2.01.000.023
实足年龄(单位)代码
计量单位包括岁、月、天
S3
N1
见表6
HDSB2.01.000.024
DE02.01.034.00
死亡地点类别代码
死亡时所在地点类别的代码
S3
N1
见表7
HDSB2.01.000.025
医疗机构院内死亡地点类别代码
死亡地点为住院部、急诊室
S3
N1
见表8
HDSB2.01.000.026
死亡时是否处于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内
标志着死亡时是否处于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内
S3
N2
见表13
HDSB2.01.000.027
DE02.01.039.00
家属姓名
联系人在公安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和名称
S1
A..50
—
HDSB2.01.000.028
DE02.01.010.00
家属联系电话
家人联系电话号码,包括国际,国内区号和分机号
S1
AN..20
—
T/BPMA 12—2024
6
表3 (续)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29
家属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
死者家属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
S1
AN..100
—
HDSB2.01.000.030
(a)直接死亡原因名称
定义补充: 导致死亡的最后的疾病和情况
S1
AN..150
—
HDSB2.01.000.031
DE05.01.061.00
(a)直接死亡原因ICD10
导致死亡的最后的疾病和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32
DE06.00.023.00
(a)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
直接死亡原因a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33
(a)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34
(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
S1
AN..150
—
HDSB2.01.000.035
DE05.01.061.00
(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ICD10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36
DE06.00.023.00
(b)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直接死亡原因b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37
(b)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38
(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
S1
AN..150
—
HDSB2.01.000.039
DE05.01.061.00
(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ICD10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40
DE06.00.023.00
(c)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直接死亡原因c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41
(c)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42
(d)引起(c)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
S1
AN..150
—
T/BPMA 12—2024
7
表3 (续)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43
DE05.01.061.00
(d)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ICD10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44
DE06.00.023.00
(d)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直接死亡原因d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45
(d)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46
其他疾病诊断1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
S1
AN..30
—
HDSB2.01.000.047
DE05.01.032.00
其他疾病诊断1代码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48
其他疾病诊断1时间间隔
其他疾病诊断1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49
其他疾病诊断1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50
其他疾病诊断2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
S1
AN..30
—
HDSB2.01.000.051
DE05.01.032.00
其他疾病诊断2代码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52
其他疾病诊断2时间间隔
其他疾病诊断2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53
其他疾病诊断2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54
其他疾病诊断3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
S1
AN..30
—
HDSB2.01.000.055
DE05.01.032.00
其他疾病诊断3代码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ICD10
S3
AN..5
ICD-10
T/BPMA 12—2024
8
表3 (续)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56
其他疾病诊断3时间间隔
其他疾病诊断3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
N
N..5
—
HDSB2.01.000.057
其他疾病诊断3时间间隔单位
计量单位包括年、月、天、小时、分钟
S3
N2
见表9
HDSB2.01.000.058
其他疾病诊断备注
关于其他疾病诊断的其他描述性信息
S1
AN..200
—
HDSB2.01.000.059
DE05.01.021.00
根本死因ICD10
导致本人死亡的最根本疾病的ICD10
S3
AN..5
ICD-10
HDSB2.01.000.060
DE08.10.049.00
最高诊断单位代码
对死亡主要疾病进行最高效力诊断的机构的级别类别的代码
S3
N1
见表10
HDSB2.01.000.061
DE05.01.043.00
最高诊断依据代码
对根本死因(对主要疾病)诊断的最高依据类别的代码
S3
N1
见表11
HDSB2.01.000.062
DE01.00.014.00
住院/门/急诊号
按照某一特定编码规则赋予住院/门/急诊就诊对象的顺序号
S3
AN..10
—
HDSB2.01.000.063
填卡医生
医师在公安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和名称
S1
A..50
—
HDSB2.01.000.064
医生填卡日期
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时的公元纪年日期的完整描述
DT
DT15
—
HDSB2.01.000.065
民警签名
民警在公安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和名称
S1
A..50
—
HDSB2.01.000.066
备注
S1
AN..2000
—
HDSB2.01.000.067
公安民政来源
死亡信息来源于公安或民政
S3
N1
见表12
HDSB2.01.000.068
是否漏报
死亡信息来源于漏报调查
S3
N1
见表13
HDSB2.01.000.069
是否开具2-4联
医院已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2-4联
S3
N1
见表13
HDSB2.01.000.070
是否个案失访
死亡信息来源于失访个案
S3
N1
见表13
HDSB2.01.000.071
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
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
S1
AN..2000
—
T/BPMA 12—2024
9
5.3 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数据元值域代码分别见表4~ 表13。
表4 人群分类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01
孕产妇
02
5岁以下儿童
09
其他人群
表5 卡片类型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1
正式卡
2
无证卡
无法获取死者证件号码,其他信息填报正常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
3
无名尸卡
个人身份信息无法获取,或无人认领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
表3 (续)
内容标识符
数据元标识符(DE)
数据元
名称
定义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
表示格式
数据元
允许值
HDSB2.01.000.072
被调查者姓名
被调查者姓名
S1
A..50
—
HDSB2.01.000.073
被调查者与死者关系
死者病史陈述人与死者的关系
S1
AN..10
—
HDSB2.01.000.074
被调查者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
可联系到的陈述者地址
S1
AN..100
—
HDSB2.01.000.075
被调查者电话号码
陈述者的电话号码
S1
AN..18
—
HDSB2.01.000.076
死因推断
死因推断
S1
AN..60
—
HDSB2.01.000.077
调查者签名
调查者签名
S1
A..50
—
HDSB2.01.000.078
调查日期
调查当日的公元纪年日期的完整描述
DT
DT8
—
HDSB2.01.000.079
DE02.01.039.00
填报人姓名
填报人在公安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和名称
S1
A..50
—
HDSB2.01.000.080
DE08.10.013.00
填报机构名称
填报机构的组织机构名称
S1
AN..70
—
HDSB2.01.000.081
填报机构编码
填报机构的组织机构编码
S3
N9
—
HDSB2.01.000.082
DE09.00.0S3.00
填报日期时间
填报记录表单时的公元纪年日期和时间的完整描述
DT
DT15
—
注:户籍地址编码、户籍地址村编码、常住地址编码、常住地址村编码、机构编码数据量较大,具体数据可在北京市人口死亡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下载。
T/BPMA 12—2024
10
表6 实足年龄(单位)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1
岁
2
月
3
天
表7 死亡地点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0
不详
1
医疗卫生机构
2
来院途中
3
家中
4
养老服务机构
9
其他场所
表8 医疗机构院内死亡地点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1
住院部
2
急诊室
9
其他
表9 时间间隔单位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01
分钟
02
小时
03
天
04
月
05
年
表10 最高诊断单位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0
未就诊
1
三级医院
2
二级医院
3
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4
村卫生室
9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T/BPMA 12—2024
11
表11 最高诊断依据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1
尸检
2
病理
3
手术
4
临床+理化
5
临床
6
死后推断
9
不详
表12 公安民政来源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1
公安
2
民政
3
非公安民政
表13 是否代码表
值
值含义
说明
0
否
1
是
相关推荐
- T/DZJN 84-2022 饮用水处理装置用隔膜增压泵
- T∕CFA 0202044-2021 熔模铸造用煅烧高岭土砂、粉
- T/QGCML 311-2022 用于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的蒸发结晶制盐设备
- T/CPQS XF003-2023 灭火器产品维修、更换及售后服务
- T/GWIA 001-2022 定制衣柜人因工效学要求
- T/CNTAC 205-2024 T/CWTA 3-2024 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毛针织品
- T/QLCY 001-2022 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采购 食品安全管理规范
- T/CWA 211-2022 水性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 T/CPSS 1004-2022 电压暂降敏感用户接入电网风险评估导则
- T/ZZB 3032-2023 锂电池用阻燃聚丙烯麦拉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