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 T/CAV 016-2025 T/CAS 1049-2025 二代测序法在灭活疫苗候选株筛选应用的技术要求

T/CAV 016-2025 T/CAS 1049-2025 二代测序法在灭活疫苗候选株筛选应用的技术要求

  • 文件大小:2.81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8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T/CAV 0162025 T/CAS 10492025 二代测序法在灭活疫苗候选株筛选应用的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核心目标:​​ 规范二代测序技术(NGS)在筛选灭活疫苗候选株及其种子批系统过程中的应用,主要针对​​外源因子污染检测​​和​​全基因组遗传稳定性评估​​两个方面。

​适用范围:​

  • 适用于​​从病人样本中分离的天然灭活疫苗候选株​​的筛选。
  • ​不适用​​于经生物工程改造的疫苗候选株。

​主要内容分章节详解:​

  1. ​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检测外源因子污染 (第4章):​

    • ​流程:​
      • ​核酸提取:​​ 按试剂盒操作,需设置阴性对照(病毒:细胞基质;细菌:培养基)。
      • ​文库构建:​​ RNA需逆转录合成双链DNA,与DNA合并建库。
      • ​宏基因组测序:​​ 在NGS平台上测序。
      • ​数据分析:​​ 去低质序列后,比对数据库识别物种组成,评估污染。
      • ​丰度分析:​​ 获取物种丰度值。
    • ​质量指标:​
      • 接头污染比例 ≤ 1%
      • 序列有效长度 ≥ 50 bp
      • 有效比对率 ≥ 70%
    • ​数据库要求:​
      • 需包含宿主、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
      • 需评估数据库精准性并持续更新(来源:公共/商业/自建)。
    • ​污染评估标准:​
      • 除目标病原微生物外,任何外源因子(如支原体)的​​丰度值超过阴性对照相应丰度值一个数量级​​,判定为存在污染,候选株应排除。在同一个数量级可保留。
    • ​补充要求:​​ 其他无菌和外源因子检测仍需符合《中国药典》三部。
  2. ​利用NGS评估全基因组遗传稳定性 (第5章):​

    • ​流程:​
      • ​核酸提取:​​ 按试剂盒操作。
      • ​文库构建:​​ RNA需逆转录合成双链DNA再建库;DNA直接建库。
      • ​全基因组测序:​​ 在NGS平台上测序。
      • ​数据分析:​​ 去低质序列后,比对目标病原微生物参考基因组,得到BAM文件,经去重、排序、拼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
      • ​稳定性评估:​​ 基于序列特征评估。
    • ​质量指标:​
      • 碱基识别质量 Q30 ≥ 85%
      • 序列有效长度 ≥ 100 bp
      • 测序覆盖度 ≥ 98%
      • 测序深度:病毒候选株 ≥ 1000X;细菌候选株 ≥ 100X
    • ​稳定性评估标准:​
      • 筛选获得的候选株的全基因组分子遗传特征​​必须与目标病原微生物标准参考基因组序列一致​​。
    • ​补充要求:​​ 其他遗传稳定性检测仍需符合《中国药典》三部。
  3. ​种子批系统的特殊要求 (第6、7章):​

    • ​外源因子污染检测 (宏基因组,第6章):​
      • ​质量指标:​​ 同候选株宏基因组要求(接头≤1%,长度≥50bp,比对率≥70%)。
      • ​数据库要求:​​ 同候选株宏基因组要求(全面、评估、更新)。
      • ​污染评估标准:​​ 同候选株宏基因组要求(外源因子丰度超阴性对照一个数量级即污染,应排除)。
      • ​补充要求:​​ 其他无菌和外源因子检测仍需符合《中国药典》三部。
    • ​遗传稳定性评估 (NGS全基因组,第7章):​
      • ​质量指标 (更严格):​
        • 碱基识别质量 Q30 ≥ 90%
        • 序列有效长度 ≥ 100 bp
        • 测序覆盖度 ≥ 99%
        • 测序深度:病毒种子批各代次 ≥ 5000X;细菌种子批各代次 ≥ 500X
      • ​稳定性评估标准 (更综合):​
        • ​传代要求:​​ 候选株基因组稳定后,主种子批起需​​连续传代至少5代以上​​。
        • ​序列一致性:​​ 种子批系统内各代次间全基因组序列​​一致性 ≥ 99%​​。
        • ​变异频率稳定性:​​ 与生物学功能相关基因位点的变异频率在各代次间需​​保持一致​​(统计检验p值 > 0.05)。

​其他关键点:​

  •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了GB/T(国标)、WS/T(卫生行标)等关于高通量测序数据格式、规程、菌毒种评价的标准,以及《中国药典》三部。
  • ​术语定义:​​ 明确定义了疫苗候选株、种子批系统、测序深度、测序覆盖度、全基因组、宏基因组、碱基识别质量、有效序列长度等关键术语。
  • ​首次制定:​​ 标准为首次制定,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标准空白。
  • ​起草单位:​​ 由疾控中心、研究所、大学及多家知名疫苗企业(如科兴系、艾美、兴盟等)共同起草。
  • ​参考文献:​​ 列出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专家共识及药典。

​总结:​
该标准为利用二代测序技术高效、精准地筛选安全(无外源污染)且稳定(遗传稳定)的灭活疫苗候选株及其种子批系统,提供了一套详细、可操作的技术规范。它详细规定了从样本处理(核酸提取、建库)、测序操作、数据分析到结果判定的全流程要求,特别是针对宏基因组污染检测和全基因组稳定性评估的核心环节,设定了明确的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估判定标准,并对疫苗种子批系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该标准的实施将提升灭活疫苗研发的质量和效率。

相关资料

  • 上一篇:T/CAV 017-2025 T/CAS 1050-2025 疫苗临床试验现场不良事件评价医学协作工作规范
  • 下一篇:T/ACEF 216-2025 燃煤锅炉尿素脱硝优化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 下载说明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