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 T/CES 145-2022 换流变压器用振动测量仪技术规范

T/CES 145-2022 换流变压器用振动测量仪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16.15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17.160

  CCS F 29

  团体标准

  T/CES 145—2022

  换流变压器用振动测量仪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ibration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converter transformers

  2022-09-26 发布 2022-09-28 实施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发布

  T/CES 145—2022

  I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命名和分类................................................................................................................................................... 3

  4.1 型号命名................................................................................................................................................ 3

  4.2 分类........................................................................................................................................................ 3

  5 总体要求....................................................................................................................................................... 3

  5.1 使用条件................................................................................................................................................ 3

  5.2 测量仪的组成........................................................................................................................................ 4

  5.3 一般要求................................................................................................................................................ 4

  6 技术要求....................................................................................................................................................... 4

  6.1 防护等级................................................................................................................................................ 4

  6.2 外观........................................................................................................................................................ 4

  6.3 绝缘性能................................................................................................................................................ 4

  6.4 传感器性能............................................................................................................................................ 5

  6.5 采集卡.................................................................................................................................................... 5

  6.6 振动记录仪............................................................................................................................................ 5

  6.7 环境条件................................................................................................................................................ 6

  6.8 可靠性.................................................................................................................................................... 6

  6.9 电磁兼容性............................................................................................................................................ 6

  7 试验方法....................................................................................................................................................... 6

  7.1 试验条件................................................................................................................................................ 6

  7.2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6

  7.3 外观和功能检查.................................................................................................................................... 6

  7.4 电源适应性试验.................................................................................................................................... 6

  7.5 绝缘性能试验........................................................................................................................................ 6

  7.6 振动传感器试验.................................................................................................................................... 7

  7.7 动态范围试验........................................................................................................................................ 7

  7.8 输入噪声电压试验................................................................................................................................ 8

  7.9 幅值示值误差试验................................................................................................................................ 8

  7.10 频率示值误差试验............................................................................................................................... 8

  7.11 环境试验.............................................................................................................................................. 8

  7.12 温度试验.............................................................................................................................................. 8

  7.13 湿度试验.............................................................................................................................................. 9

  7.14 振动试验.............................................................................................................................................. 9

  7.15 冲击试验.............................................................................................................................................. 9

  7.16 可靠性试验.......................................................................................................................................... 9

  T/CES 145—2022

  II

  7.17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9

  8 试验项目..................................................................................................................................................... 10

  8.1 试验分类.............................................................................................................................................. 10

  8.2 试验项目.............................................................................................................................................. 10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1

  9.1 标志...................................................................................................................................................... 11

  9.2 包装...................................................................................................................................................... 11

  9.3 运输...................................................................................................................................................... 12

  9.4 贮存...................................................................................................................................................... 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换流变压器振动的特点........................................................................................ 13

  T/CES 145—2022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结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提出。

  本文件由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沈阳变压器研究院

  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大理

  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

  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公司、特变电工

  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

  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

  司梧州局、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中国

  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双博睿思信息科

  技有限公司、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曲靖局、山

  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集团特变电气有限公司、广州西门

  子变压器有限公司、重庆ABB 变压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志城、邓军、马宇华、刘杰、周海滨、张晋寅、谢志成、王鹏飞、刘青松、

  梁晨、邓集瀚、邓然、张占龙、汲胜昌、刘石、黎大健、程佳路、杨贤、陆云才、张榆、钱国超、谢施

  君、谭向宇、孙勇、王粉芍、李英、吕刚、杨家辉、袁耀、鲍连伟、杨毅、齐波、刘彬、李先宁、钱海、

  伍衡、石延辉、王剑坤、刘亚东、严英杰、刘劲松、张启浩、张长虹、肖磊石、陈国颖、张良、吕金壮、

  李毅、刘晋孝、苏钟焕、王涛、池明赫、孙优良。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换流变压器用振动测量仪的命名和分类、总体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试验项目

  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160kV 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特)高压直流输电用换流变压器、110kV 及以上电压等

  级油浸式交流变压器用振动测量仪的设计、制造、试验、选型和安装运维。对于柔直变压器、高压并联

  电抗器用振动测量仪,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298—2010 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 词汇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

  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 7665—2005 传感器通用术语

  GB/T 1180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 术语

  GB/T 18494.2 变流变压器 第2 部分:高压直流输电用换流变压器

  GB/T 18268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

  GB/T 20838 高压直流输电用油浸式换流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DL/T 1540 油浸式交流电抗器(变压器)运行振动测量方法

  JJG 676—2003 工作测振仪

  JJB 233—2008 压电加速度计

  3 术语和定义

  GB/T 11804、GB/T 18494.2、GB/T 20838、DL/T 154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振动 vibration

  围绕某一平衡点的机械振荡。此振荡可以是周期性的或随机的。

  [来源:GB/T 2298—2010,3.1]

  3.2

  周期振动 periodic vibration

  振动参量随时间自变量在经过某一相同增量后能重复出现的振动。

  [来源:GB/T 2298—2010,3.2]

  3.3

  法向振动 normal vibration

  T/CES 145—2022

  2

  振动方向垂直于物体或器壁表面。

  3.4

  振动位移 vibration displacement

  机械系统发生振动时相对于平衡位置的距离。

  注:一般情况下换流变压器结构的振动位移很小,通常采用的振动位移,单位为(μm)。本文件仅讨论相对于测

  点平面的法向振动位移。

  3.5

  振动速度 vibration velocity

  振动位移的变化率

  结构振动时的运动速度,等于位移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注:通常采用的振动速度,单位为(mm/s)。本文件仅讨论相对于测点平面的法向振动速度。

  3.6

  振动加速度 vibration acceleration

  速度的变化率

  结构振动时的运动加速度,等于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注:通常采用的振动加速度,单位为(m/s2)。

  3.7

  (振动的)峰值 peak value of a vibration

  给定时间区间内振动最大值。

  注:振动峰值通常取为该振动量相对其平均值的最大偏移。正峰值为最大正偏移,负峰值为最大负偏移。

  [来源:GB/T 2298—2010,3.44]

  3.8

  (振动的)峰-峰值 peak-to-peak value of a vibration

  围绕某一平衡点的机械振荡。此振荡可以是周期性的或随机的。

  [来源:GB/T 2298—2010,3.45]

  3.9

  振动位移传感器 vibration displacement sensor

  用于机械振动位移测量,利用电感式、电容或电阻量等参数的变化将机械振动的位移量转变成电压、

  电流或电荷的变化量,用来测量振动位移的传感器。

  [来源:JJG 644—2003,概述]

  3.10

  振动速度传感器 vibration velocity sensor

  用于机械振动位移测量,利用电磁感应等原理将机械振动的速度量转变为电压、电流或电荷的变化

  量,用来测量振动速度的传感器。

  3.11

  振动加速度传感器 vibration acceleration sensor

  用于机械振动加速度测量,利用压电效应等原理将机械振动的加速度量转变为电荷或电压的变化

  量,用来测量振动加速度的传感器。

  3.12

  频率响应 frequency response

  在规定的被测量频率范围内,对加在传感器上的正弦变化的被测量来说,输出量与被测量振幅之比

  及输出量和被测量之间相差随频率的变化。

  [来源:GB/T 7665—2005,3.5.19]

  T/CES 145—2022

  3

  3.13

  非线性度 non-linearity

  校准曲线与某一规定直线偏离的程度。

  4 命名和分类

  4.1 型号命名

  型号用换流变振动的拼音第一个字母HLBZD 作首位,产品型号采用数字表示,传感器类型、使

  用/安装位置、传感器安装形式参考4.2 分类进行表示。

  HLBZD

  传感器安装形式

  使用/安装位置

  传感器类型

  产品型号

  示例1:

  HLBZD1—W-HW-C 表示第1 个型号、配置位移传感器、户外使用、磁力座安装形式的换流变压器振动测量仪。

  示例2:

  HLBZD3—J-HN-C 表示第3 个型号、配置加速度传感器、户内使用、磁力座安装形式的换流变压器振动测量仪。

  4.2 分类

  仪器装置按照传感器类型、使用/安装位置、传感器安装形式等分为以下几类,见表1。

  表1 振动测量仪分类

  序号 分类形式 分类代码 分类名称

  1 W 基于振动位移传感器的振动测量仪

  2 S 基于振动速度传感器的振动测量仪

  3

  传感器类型

  J 基于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振动测量仪

  4 HN 在户内环境使用/安装的振动测量仪

  5

  使用/安装位置

  HW 在户外环境使用/安装的振动测量仪

  6 C 传感器采用磁力座形式安装至测量位置的振动测量仪

  7

  传感器安装形式

  Z 传感器采用粘贴形式安装至测量位置的振动测量仪

  5 总体要求

  5.1 使用条件

  使用条件如下:

  a) 电源电压:220V(1±10%)V;

  b) 电源频率:50(1±5%)Hz;

  T/CES 145—2022

  4

  c) 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0%;

  d) 环境温度:

  ——对于户内环境使用/安装的振动测量仪:

  环境温度:−25℃~+40℃,传感器适用温度范围:−25℃~+120℃;

  ——对于户外环境使用/安装的振动测量仪:

  环境温度:−40℃~+40℃,传感器适用温度范围:−40℃~+120℃。

  5.2 测量仪的组成

  测量仪一般由传感器、采集卡机箱、测量记录仪或监视仪组成。也可采用传感器、集成采集功能的

  带有显示或记录功能的便携式振动计组成测量仪。传感器包括振动位移传感器、振动速度传感器和振动

  加速度传感器。

  5.3 一般要求

  5.3.1 传感器的安装方式宜采用磁力座安装,可实现传感器稳定贴合至换流变压器油箱表面、套管升

  高座、潜油泵、风机等位置。

  5.3.2 传感器信号传输宜采用屏蔽电缆;在换流站现场的环境条件下,应能可靠传输信号;屏蔽电缆

  的接口宜采用BNC 类型。屏蔽电缆应能耐高温,阻燃等级为A 级。

  5.3.3 采集卡应安装在机箱内。

  5.3.4 采集卡宜配置电池供电,无电源供电时可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4h,可在充电过程中正常工作。

  5.3.5 采集卡宜配置通信接口,宜采用以太网、无线WiFi 或蓝牙传输形式。

  5.3.6 采集卡输入方式应具备电压输出型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类型IEPE(ICP)、单端直流SIN_DC、差

  分直流DIF_DC、交流AC、接地GND。

  5.3.7 采集卡机箱信号通道宜具备独立的不低于24 位A/D 实时信号处理。

  5.3.8 振动测量满度值档位应至少包括最大量程100%,50%,20%,10%,5%,1%。

  5.3.9 当输入信号大于一定值时,具备输入保护功能。

  5.3.10 采集卡宜配置多通道并行采集。

  5.3.11 离线测量仪存储容量宜大于128GB,在线测量仪存储容量宜大于512GB。

  6 技术要求

  6.1 防护等级

  传感器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对于户内环境使用/安装的振动测量仪,采集卡机箱、测量记录仪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43;对于户

  外环境使用/安装的振动测量仪,采集卡机箱、测量记录仪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6.2 外观

  测量仪表面无明显划痕、裂纹和变形,金属件无锈蚀;按键操作灵活无卡涩;各连接端口和按键应

  有明确、清晰的标注;测量仪应有明显的接地点。

  6.3 绝缘性能

  6.3.1 绝缘电阻

  电源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MΩ。

  T/CES 145—2022

  5

  6.3.2 绝缘强度

  测量仪电源输入端对机壳应能耐受1 500V、1min 的工频耐压,无击穿和电压突降现象。

  6.4 传感器性能

  6.4.1 传感器性能总体要求

  传感器性能总体要求如下:

  a) 传感器的外观应满足JJG 233 中5.1 的规定;

  b) 传感器频率响应范围应在5Hz~5 000Hz 之间;

  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变压器25 次以上的电压、电流特征谐波基本可以忽略,25 次电压、电流特征谐波

  对应的振动主频为2 500Hz,因此现场换流变压器振动测试用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范围应在5Hz~5 000Hz 之间。

  出厂试验过程,换流变压器振动频率在2 000Hz 以下,因此出厂试验中换流变压器振动测试用传感器的频率响

  应范围应在5Hz~4 000Hz 之间。

  c) 幅值非线性度应不大于±2%;

  d) 传感器应能承受100g 的冲击极限。

  6.4.2 振动位移传感器

  振动位移传感器要求如下:

  a) 最大量程(峰值)应不小于200μm;

  b) 分辨率应不大于0.5μm;

  c) 法向振动灵敏度应不小于10mV/10μm;最大横向灵敏度应小于5%。

  6.4.3 振动速度传感器

  振动速度传感器要求如下:

  a) 最大量程(峰值)应不小于100mm/s;

  b) 分辨率应不大于0.1mm/s;

  c) 法向振动灵敏度应不小于10mV/(5mm/s);最大横向灵敏度应小于5%。

  6.4.4 振动加速度传感器

  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要求如下:

  a) 最大量程(峰值)应不小于200m/s2;

  b) 分辨率应不大于0.01m/s2;

  c) 法向振动灵敏度应不小于10mV/(1m/s2);最大横向灵敏度应小于5%。

  6.5 采集卡

  6.5.1 采集卡最大采样频率宜大于100kHz,采样频率多档可调。

  6.5.2 动态范围应大于100dB。

  6.5.3 采集卡噪声电压宜不大于10μV。

  6.5.4 幅值示差误差不大于±1.0%。

  6.5.5 频率示值误差不大于±0.5%。

  6.6 振动记录仪

  6.6.1 振动记录仪应包括参数设置、功能控制、数据管理、原始信号数据输出、报告输出等功能。

  T/CES 145—2022

  6

  6.6.2 振动记录仪应包括时域信号显示和分析,应能准确显示振动信号的最大值、最小值、峰-峰值、

  平均值,幅值示值误差应小于1%。

  6.6.3 振动记录仪应包括频域FFT 分析功能,应能准确显示振动信号各频率分量下的振幅,频率示值

  误差应小于0.5%。

  6.6.4 振动记录仪应具有实时显示采集数据、连续显示、数据存储功能。

  6.6.5 振动记录仪应具有历史数据分析功能,可显示采集数据的时域波形,可分析历史数据的频谱、

  功率谱。

  6.6.6 振动记录仪应具有测量限定值报警功能。

  6.7 环境条件

  应满足GB/T 6587 中4.7 第Ⅲ组要求,温度应符合本标准5.1 的要求。

  6.8 可靠性

  测量仪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应不小于1 500h。

  6.9 电磁兼容性

  仪器应符合GB/T 18268.1—2010 的规定。仪器的抗扰度要求应符合GB/T 17262.2、GB/T 17262.3、

  GB/T 17262.4、GB/T 17262.5、GB/T 17262.6、GB/T 17262.8、GB/T 17262.9、GB/T 17262.10、GB/T 17262.11

  的规定。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20℃±5)℃;

  b)环境相对湿度:≤90%;

  c)电源频率:50×(1±5%)Hz;

  d)电源电压:220×(1±10%)V。

  7.2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按GB 4208—1993 中的要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6.1 的要求。

  7.3 外观和功能检查

  7.3.1 用目测及手触摸的方式对仪器外观进行检查,检查应符合6.2 要求。

  7.3.2 用目测及操作的方式对振动记录仪功能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6.5.1~6.5.6 的要求。

  7.4 电源适应性试验

  按GB/T 6587—2012 中5.12 的要求进行试验,试验过程施加的极限电源频率和电压符合本标准7.1

  的要求。

  7.5 绝缘性能试验

  7.5.1 绝缘电阻试验

  测量电源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试验结果应符合6.3.1 的要求。

  T/CES 145—2022

  7

  7.5.2 绝缘强度试验

  在电源输入端对机壳施加1 500V 电压、历时1min,试验结果应符合6.3.2 的要求。

  7.6 振动传感器试验

  7.6.1 传感器外观检查

  检查传感器壳体、安装表面、表面粗糙度、平面度以及安装螺孔等,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6.4.1 的

  要求。

  7.6.2 传感器频率响应检定

  振动传感器频率响应的检定按JJG 676—2000 中5.2.5 的要求进行,检定结果应符合本标准6.4.1 的

  要求。

  7.6.3 传感器幅值非线性度检定

  振动传感器幅值非线性度的检定按JJG 676—2000 中5.2.6 的要求进行,检定结果应符合本标准6.4.1

  的要求。

  7.6.4 传感器量程检定

  振动标准装置应满足JJG 676—2000 中5.1.2 的要求,传感器的安装按JJG 676—2000 中5.2.3 的规

  定执行,调节振动标准装置的频率和幅值;输出信号频率5Hz~5kHz,振动幅值200μm、100mm/s、200m/s2

  的正弦波振动,观察振动记录仪的显示,显示的振动波形无失真和畸变,量程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

  6.4.2~6.4.4 的要求。

  7.6.5 传感器灵敏度检定

  振动传感器参考灵敏度的检定按JJG 233—2000 中6.3.2 的要求进行,法向灵敏度和横向灵敏度应

  符合本标准6.4.2~6.4.4 的要求。

  7.7 动态范围试验

  动态范围的测试框图如图1 所示,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信号,幅值为采集卡量程内不过载最大

  值V1 和一个最小分辨幅值V2(即2 倍输入噪声电压),按公式(1)计算采集卡的动态范围,试验结果

  应符合6.5.2 的要求。

  图1 采集卡动态范围、幅值示值误差、频率示值误差试验框图

  T/CES 145—2022

  8

  1

  2

  D 20lg V

  V

  = …………………………………………………(1)

  式中:

  D ——动态范围;

  V1 ——采集卡量程内不过载最大测量电压幅值;

  V2 ——采集卡最小分辨率幅值。

  7.8 输入噪声电压试验

  将采集卡输入端短路,采集后读取振动记录仪的电压幅值,即为输入端噪声电压,试验结果应满足

  6.5.3 的要求。

  7.9 幅值示值误差试验

  幅值示值误差的测试框图如图1 所示,在参考频率点f0,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值为V0,V0 的大小应

  为采集卡输入量程的90%,采集卡的采样频率设定位nf0(n 为不小于10 的整数),振动记录仪的测量

  幅值为V1,按公式(2)计算幅值示值误差。

  1 0

  v

  0

  V V

  V

  ε

  −

  = ………………………………………………(2)

  式中:

  εv

  ——幅值示值误差;

  V1——振动记录仪的测量幅值;

  V0——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值。

  按上次方法测量其他频率点的幅值示值误差,取其最大值为采集卡和振动记录仪的幅值示值误差,

  试验结果应满足6.5.4、6.6.2 的要求。

  7.10 频率示值误差试验

  频率示值误差的测试框图如图1 所示,在参考频率点f0,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幅值不小于100mVp-p,

  采集卡的采样频率设定位nf0(n 为不小于10 的整数),振动记录仪对测试的每个频率点显示频域波形,

  读取其测量频率值f1,按公式(3)计算频率示值误差。

  1 0

  f

  0

  f f

  f

  ε

  −

  = ………………………………………………(3)

  式中:

  εf ——幅值示值误差;

  f1 ——振动记录仪的测量幅值;

  f0 ——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值。

  按上次方法测量其他频率点的频率示值误差,取其最大值为采集卡和振动记录仪的频率示值误差,

  试验结果应满足6.5.5、6.6.3 的要求。

  7.11 环境试验

  环境试验按GB/T 6587—2012 中4.7 第Ⅱ组要求开展。

  7.12 温度试验

  按GB/T 6587—2012 中5.9.1 的要求进行温度试验,温度应符合本标准5.1 的要求。

  T/CES 145—2022

  9

  7.13 湿度试验

  按GB/T 6587—2012 中5.9.2 的要求进行湿度试验。

  7.14 振动试验

  按GB/T 6587—2012 中5.9.3 的要求进行振动试验。

  7.15 冲击试验

  按GB/T 6587—2012 中5.9.4 的要求进行冲击试验,试验结果满足本标准6.4.1 的要求。

  7.16 可靠性试验

  按GB/T 6587—2012 中4.7 第Ⅱ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标准6.8 的要求。

  7.17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7.17.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2 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接触放电或空气放电;

  ——在外壳和工作人员经常可能触及的部位;

  ——试验电压:接触放电8kV,空气放电15kV;

  ——正负极性放电各10 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1s。

  7.17.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3 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频率范围:80MHz~3000MHz;

  ——试验场强:10V/m。

  7.17.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4 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试验电压:电源端口4kV,数据端口2kV。

  7.17.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5 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试验电压:4kV。

  7.17.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6 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频率范围:150kHz~80MHz;

  ——试验场强:10V。

  7.17.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8 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磁场强度:100A/m。

  T/CES 145—2022

  10

  7.17.7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9 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磁场强度:1 000A/m。

  7.17.8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10 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磁场强度:100A/m。

  7.17.9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11 中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暂降电压:60%UT;

  ——持续时间:10 个周波。

  8 试验项目

  8.1 试验分类

  仪器的试验分为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常规试验。

  8.1.1 型式试验

  型式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在本技术条件下适应性。下述情况应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定型鉴定前;

  b) 产品转厂生产定型鉴定前;

  c) 正式生产时,定期或累计一定产量后;

  d) 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e) 产品停产1 年以上又重新恢复生产时;

  f) 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技术检验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g)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批产品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8.1.2 例行试验

  每台仪器出厂前在正常试验条件下逐个按规定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附有合格证,方可允许

  出厂。

  8.1.3 常规试验

  仪器在使用过程中每年应开展的试验。

  8.2 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见表2。

  表2 试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试验 例行试验 常规试验

  1 外观和功能检查 ● ● ●

  2 电源适应性试验 ● ● ○

  T/CES 145—2022

  11

  表2 试验项目(续)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试验 例行试验 常规试验

  3 绝缘电阻试验 ● ● ○

  4 绝缘强度试验 ● ● ○

  5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 ○ ○

  6 传感器外观检查 ● ● ●

  7 传感器频率响应检定 ● ● ●

  8 传感器幅值非线性度检 ● ● ●

  9 传感器量程检定 ● ● ○

  10 传感器灵敏度检定 ● ● ●

  11 动态范围试验 ● ○ ○

  12 输入噪声电压试验 ● ○ ○

  13 幅值示值误差试验 ● ○ ○

  14 频率示值误差试验 ● ○ ○

  15 温度试验 ● ○ ○

  16 湿度试验 ● ○ ○

  17 振动试验 ● ○ ○

  18 冲击试验 ● ○ ○

  19 可靠性试验 ● ○ ○

  20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 ○

  21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 ○ ○

  2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 ○

  23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 ○

  2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 ○ ○

  25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 ○ ○

  26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 ○ ○

  27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 ○ ○

  28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 ● ○ ○

  注:●表示规定必须检验的项目;○表示不进行检验的项目。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9.1.1 出厂的仪器应有质量合格证,质量合格证应标明制造单位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型号(或代号)、

  产品规格、生产日期及检验员章。

  9.1.2 包装箱外部标志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产品规格、生产日期及商标。

  9.2 包装

  仪器应用木箱、纸箱或按用户要求包装。包装应牢靠,且应有适当的填装,以保证运输中不被损坏。

  包装应符合GB 191 的有关标志的规定,并标明“小心轻放”、“向上”、“防雨”等标志。

  T/CES 145—2022

  12

  9.3 运输

  9.3.1 仪器应适于陆运、空运、水运(海运),运输装卸按包装箱上的标志进行操作。

  9.3.2 仪器运输过程中,严禁雨淋受潮。

  9.4 贮存

  包装完好的测量仪应满足GB 191 中的条款规定的贮存要求,长期不用的测量仪应保留原包装,在

  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库房内贮存,室内无酸、碱、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和灰尘以及雨、雪的侵

  害。

  T/CES 145—2022

  1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换流变压器振动的特点

  换流变压器振动为周期振动信号,频域范围主要在2 000Hz 以下,振动幅值可超过2g。交流电力

  变压器振动的频域范围主要在1 000Hz 以下,且振动幅值一般不超过0.5g。下图给出了换流变压器振动

  的时域、频域波形。

  图A.1 某换流站HY 换流变压器的振动实测波形(时域)

  图A.2 某换流站HY 换流变压器的振动实测波形(频域)

相关资料

  • 上一篇:T/CES 146-2022 低压断路器健康管理
  • 下一篇:T/ACEF 216-2025 燃煤锅炉尿素脱硝优化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 下载说明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