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BSF 023-2024 核桃炭疽病无公害防控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3.31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1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核桃炭疽病无公害防控技术规程》(T/HBSF 023-2024)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核桃炭疽病的病情调查方法、防治原则、具体防治措施及效果检查要求,适用于湖北省核桃炭疽病的无公害防治,强调生态安全和食品质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GB/T 8321(农药使用准则)、LY/T 1681(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LY/T 3004(核桃栽培标准)、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标准)等作为技术依据。
3. 术语和定义
- 核桃炭疽病:由胶孢炭疽菌引起,主要危害果实(病斑黑褐色、凹陷)、叶片、芽及嫩梢,导致落果、落叶甚至整株死亡。
- 无公害防治: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环保技术,确保对非靶标生物安全。
4. 病情调查
- 踏查:初步确定病害分布范围及危害部位(果实、叶片、枝梢)。
- 标准地调查:每0.13~0.20 hm²设样地,随机选10株调查感病率(果实抽样5%)。
- 分级标准:分5级(I级无病至V级重度成灾),按果实、叶片、枝梢的感病比例划分(表1)。
5. 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核心,结合抗病品种、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等,优先选用无公害技术,科学使用化学药剂。
6. 防治措施
- 6.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品种,禁用带菌苗木。
- 6.2 合理密植:按LY/T 3004标准控制密度,改善通风透光。
- 6.3 营林措施:
- 修剪:剪除病虫枝、交叉枝。
-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减少氮肥。
- 6.4 物理防治:
- 清除病果、病叶并集中销毁。
- 树干涂白(石硫合剂+生石灰)杀灭越冬病菌。
- 6.5 生物防治:
- 使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发病初期连喷2~3次(间隔7~10天)。
- 6.6 药剂防治:
- 药剂类型:矿物源(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和化学药剂(咪鲜胺、吡唑醚菌酯等,附录C)。
- 关键时期:
- 萌芽前(3月):石硫合剂预防。
- 发病期(4~5月):波尔多液或生物药剂。
- 高峰期(6~9月):化学药剂。
- 休眠期(12月):石硫合剂清园。
- 注意事项:符合农药安全标准(GB/T 8321),操作时佩戴防护装备。
7. 防治效果检查
- 检查方法:施药前后调查发病率,计算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公式1~3)。
- 评价标准:对照病情指数下降比例≥70%为有效。
附录(资料性)
- 附录A:病害症状(果实黑斑、叶片褐枯)、分布(湖北十堰、宜昌等)及发生规律(雨季高发,虫害加重病情)。
- 附录B:石硫合剂(石灰:硫磺:水=1:2:10熬制)和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现配现用)的配制方法。
- 附录C:推荐药剂及用法(如咪鲜胺800倍液、枯草芽孢杆菌60~100克/亩)。
- 附录D:田间调查记录表示例,用于统计病果分级数据。
实施与反馈
由湖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疑问可咨询湖北省林学会(电话027-87698180,邮箱hbsf2023@126.com)。
核心目标:通过综合技术体系降低炭疽病危害,保障核桃产量与品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