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 T/SPPHN 002-2025 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稻飞虱技术规程

T/SPPHN 002-2025 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稻飞虱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2.2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对《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稻飞虱技术规程》(T/SPPHN 002-2025)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


​二、核心要求​

  1. ​植保无人机​
    • 需配备农药喷洒系统,支持自动/手动控制模式。
  2. ​作业人员​
    • 飞控手需持专业合格证,具备植保知识、中毒应急处理能力;安全责任人需识别农药风险。
  3. ​气象条件​
    • ​禁止作业情况​​:雷雨、风速>3级、相对湿度<50%、温度>35℃。

​三、防控原则与指标​

  1. ​原则​
    •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依据预测预报在低龄若虫盛期且虫口达标时施药。
  2. ​防治指标​
    • 秧田期:30~40头/m²
    • 分蘖初期:约1000头/百丛
    • 分蘖期后:1000~1500头/百丛

​四、药剂选择与配制​

  1. ​药剂要求​
    • 选用已登记药剂,剂型优先水剂、悬浮剂等适合飞防的类型。
    • 基于抗性水平轮换用药,选择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药剂。
  2. ​配制规范​
    • 现配现用,可添加飞防助剂(如抗飘移剂)。
    • 采用二次稀释法,混配前需测试药液稳定性。

​五、田间作业规范​

  1. ​作业要求​
    • 遵守航空法规,设置警示牌和隔离带;人员需处上风口。
  2. ​飞行参数​
    参数 标准值
    飞行高度 距冠层1.5~2.0 m
    飞行速度 3~6 m/s
    喷幅 分蘖初期4.5~5.0 m;破口期后4.0~4.5 m
    喷液量 30~75 L/hm²(依长势和虫情调整)
  3. ​作业后流程​
    • 清洗维护无人机设备,记录作业档案(附录A)。

​六、防治效果评价​

  1. ​对照设置​
    • 预留≥100 m²空白对照区(不施药)。
  2. ​调查方法​
    • ​时间​​:施药前、施药后3天和7天。
    • ​方式​​:每小区10点取样,每点2丛,白瓷盘盆拍法统计活虫数(附录B)。
  3. ​计算公式​
    • ​虫口减退率​​:
      S = /frac{Q - H}{Q} /times 100/%
      Q:施药前虫量;H:施药后虫量)
    • ​防治效果​​:
      P = /frac{PT - CK}{100 - CK} /times 100/%P = /left(1 - /frac{CK_0 /times PT_1}{CK_1 /times PT_0}/right) /times 100/%
      PT:处理区;CK:对照区)

​七、附录内容​

  • ​附录A​​:作业记录表,涵盖地点、面积、气象、药剂用量、飞行参数等。
  • ​附录B​​:田间调查表,记录施药前后虫量及防效计算结果。

​八、引用标准​

包括农药使用准则(GB/T 8321)、药效试验方法(GB/T 17980.4)、无人机地方规程(如DB43/T 2033)等10项文件。


​核心价值​​:该规程系统规范了无人机防治稻飞虱的技术流程,从设备、药剂到操作和评价,强调科学用药与精准作业,适用于水稻产区规模化防治实践。

相关资料

  • 上一篇:T/SPPHN 001-2025 植保无人车撒施颗粒剂防治草地贪夜蛾技术操作规程
  • 下一篇:T/ACEF 216-2025 燃煤锅炉尿素脱硝优化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 下载说明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