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HCA 031-2024 化妆品舒缓功效测试 淋洗类化妆品温和性评价 重建表皮模型组织活力法
- 文件大小:2.41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淋洗类化妆品温和性评价 重建表皮模型组织活力法》(T/ZHCA 031—2024)标准文件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标准基本信息
- 发布机构:浙江省健康产品化妆品行业协会(ZHCA)
 - 起草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 适用范围:淋洗类化妆品(如洗发水、沐浴露等使用后需清洗的产品)的温和性功效评价。
 - 核心原理:通过测量化妆品对重建人表皮模型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评估其温和性(即是否引起皮肤异常反应)。
 
二、关键术语定义
- 淋洗类化妆品:人体表面使用后需及时清洗的产品(皮肤、毛发、甲、口唇等)。
 - 温和性:产品在合理使用条件下不引起皮肤异常反应的特性。
 - 重建表皮模型:人表皮细胞体外培养形成的三维结构模型(如EpiKutis™ RHE、SkinEthic™ RHE),需符合特定质检标准。
 
三、试验核心流程
1. MTT干扰因素排查
- 与MTT反应排查:若样品使MTT溶液变蓝紫色,需增加死亡组织模型组(-20℃冷冻24小时以上)。
 - 有色样品干扰:若样品溶于异丙醇且OD₅₇₀ ≥ 0.15,需增加死亡模型组校正背景干扰。
 
2. 测试方法(分两种模型)
| 项目 | 方法一(EpiKutis™ RHE) | 方法二(SkinEthic™ RHE) | 
|---|---|---|
| 样品浓度 | 1.0% 样品液 | 7.5% 样品液 | 
| 暴露时间 | 24小时 | 18小时 | 
| 模型数量 | 3个平行模型/组 | 2个平行模型/组 | 
| 加样方式 | 80μL均匀涂抹 | 30μL涂抹后加盖尼龙膜 | 
| 培养板规格 | 6孔板 → 24孔板(MTT) | 12孔板 → 24孔板(MTT) | 
3. 通用步骤
- 模型复苏:培养过夜,确保模型与培养基无气泡。
 - 分组:	
- 阴性对照组(水或空白)
 - 阳性对照组(1.0% Triton X-100或0.1% SDS)
 - 受试样品组(±死亡组织模型组)
 
 - 暴露后处理:
① DPBS冲洗至无残留;
② MTT染色3小时(37°C);
③ 异丙醇提取甲臢(振荡2小时或4°C过夜);
④ 测定OD₅₇₀(酶标仪,570nm)。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1. 存活率计算
- 无干扰时:
/text{存活率} = /frac{/text{样品OD} - /text{溶剂OD}}{/text{阴性对照OD} - /text{溶剂OD}} /times 100/% - 有干扰时(死亡模型校正):
/text{存活率} = /frac{(/text{样品OD} - /text{溶剂OD}) - (/text{死亡样品OD} - /text{死亡阴性OD})}{/text{阴性对照OD} - /text{溶剂OD}} /times 100/% 
2. 试验有效性条件
- 阴性对照组OD₅₇₀ 1.0–2.5;
 - 阳性对照组存活率 <15%;
 - 复孔间标准偏差(SD)<18%。
 
3. 温和性评价
- 温和:存活率 ≥50%;
 - 需进一步验证:存活率 <50%(结合其他试验确认)。
 
五、关键试剂与仪器
- 试剂:	
- MTT溶液(1 mg/mL,现配现用)、Triton X-100(1.0%)、SDS(0.1%)、异丙醇、DPBS(无钙镁离子)。
 - 重建表皮模型试剂盒(需提供质检报告)。
 
 - 仪器:	
- CO₂培养箱(37±1°C, 5% CO₂, ≥95%湿度)、酶标仪(570nm)、移液器、微孔板振荡器。
 
 
六、试验报告要求
报告需包含:
- 检验依据、样品理化性状;
 - 表皮模型来源及质检信息;
 - 试验步骤细节(分组、暴露条件);
 - 数据处理方法、结果评价;
 - 试验日期、结论、检验人签字及单位公章。
 
七、参考文献
- OECD TG 439(体外皮肤刺激性测试)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 GB 3101—1993(量、单位与符号规范)
 
总结:该标准通过标准化体外重建表皮模型测试,以细胞存活率为核心指标,为淋洗类化妆品的温和性评价提供了可量化、可重复的科学方法,同时严格规范了试验有效性条件与干扰校正流程,确保结果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