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X 003-2025 鲜食葡萄促早栽培绿色生产安全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4.29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T/YNX 003-2025 鲜食葡萄促早栽培绿色生产安全技术规程》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范围
- 适用于鲜食葡萄促早栽培(利用温室/大棚提前萌芽和成熟),涵盖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控等全流程技术要求。
- 其他产区可参考。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2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包括:
- 环境条件:NY/T 857(葡萄产地环境)、GB 5084(灌溉水质)。
- 设施标准:JB/T 10594(温室大棚结构)、NY/T 610(日光温室质量)。
- 生产技术:NY/T 5088(无公害葡萄生产)、NY/T 1998(葡萄套袋技术)。
- 投入品规范: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NY/T 496(肥料使用通则)。
三、术语与定义
- 日光温室:单坡面结构,以太阳能为主能源,三面保温墙体,覆盖塑料薄膜。
- 塑料大棚:拱形结构,塑料薄膜覆盖。
- 促早栽培:利用设施调控温/光/湿/CO₂,使葡萄早萌芽、早成熟。
- 需冷量:解除休眠所需的低温时数(0-9℃)。
四、建园要求
- 园地选择:
- 土壤pH 6.0-7.5,耕层深厚,避免重茬;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
- 冬季月均日照<100h或最低温>-5℃的区域不宜建日光温室。
- 设施建造:
- 日光温室按JB/T 10594、塑料大棚按NY/T 610建造。
- 品种选择(附录A):
- 原则:需冷量低、耐弱光、早熟(果实发育期短)、丰产稳产。
- 推荐品种:耐弱光型(如瑞都香玉、维多利亚)、不耐弱光型(如夏黑、巨峰,需更新修剪)。
- 苗木定植:
- 苗木质量:符合NY 469,推荐无病毒嫁接苗。
- 定植密度:根据树形调整(表1):
- V形叶幕:0.7-2.0m×2.0-2.5m(134-476株/亩)。
- T/H形水平叶幕:行距3.0-5.0m(44-110株/亩)。
五、栽培模式
- 起垄栽培:垄高40-50cm、宽80-120cm,混施腐熟有机肥8-10m³/亩。
- 限根栽培:挖深50cm、宽100cm定植沟,设排水暗渠,有机肥6-8m³/亩。
六、整形修剪
- 树形选择:
- 日光温室:倾斜龙干+V形叶幕(主干高0.4-1.5m,新梢V形绑缚)。
- 塑料大棚:T形或H形水平叶幕(主干高1.6-2.0m)。
- 修剪技术:
- 冬季修剪:按产量公式计算留芽量:
留芽量 = 计划产量 / (平均穗重 × 萌芽率 × 果枝率 × 穗数/枝 × 成枝率)。 - 夏季修剪:抹芽定梢(间距15-20cm)、主梢摘心(花前7天+长至120-150cm时)、副梢管理(留1叶绝后)。
- 更新修剪:不耐弱光品种采收后重短截(留1-2芽),促新梢萌发。
- 冬季修剪:按产量公式计算留芽量:
七、土肥水管理
- 土壤管理:生长期中耕松土(深10cm),采收后扩穴深翻。
- 施肥要求(NY/T 496):
- 基肥:采后施有机肥3000-4000kg/亩 + 化肥(果肥比1:1-2)。
- 追肥:
- 萌芽前:氮肥+复合肥100kg/亩。
- 膨大期:NPK复合肥50kg/亩。
- 着色期:磷钾肥30kg/亩。
- 根外追肥:喷施中微量元素/氨基酸叶面肥(避开中午高温)。
- 水分管理:
- 关键期土壤湿度:萌芽-花期70-80%,膨大期75-80%,成熟期55-65%。
- 封冻前灌透水。
八、休眠调控
- 物理破眠:三段式温度管理(人工预冷):
- 前期:夜开保温被降温,昼关保温。
- 中期:昼夜保温防冻害。
- 后期:昼升温至7-10℃后覆盖。
- 化学破眠(附录B):
- 石灰氮(10-25%)或单氰胺(0.5-3.0%)涂芽,气温10-20℃时使用。
九、环境调控
- 温湿度调控(表2):
生育阶段 温度(℃) 空气湿度 土壤湿度 休眠解除期 0-9(持续) ≥60% 60-80% 催芽期 昼15-25/夜5-15(分三周渐变) ≥90% 70-80% 花期 昼22-26/夜≥14 50-60% 60-70% 幼果膨大期 昼25-28/夜≥20 60-70% 70% 转色成熟期 昼28-32/夜14-16(温差≥10) 50-60% 55-65% - 提温措施:地膜覆盖、地下火炕、半地下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
- 降温降湿:通风、滴灌、防结露设计。
- 光照调控:优化温室方位、反光膜、人工补光。
- CO₂调控:增施有机肥、固体CO₂气肥、秸秆反应堆。
十、花果管理
- 花序修剪:花前1周至初花期,去副穗,留穗尖7-11cm。
- 疏果疏穗:
- 坐果后疏病虫/畸形/过密果,留松散果穗。
- 壮枝留2穗、中庸枝1穗、弱枝不留(梢果比1:1-1.5:1)。
- 套袋要求:纸袋符合GB 19341,按NY/T 1998操作。
十一、病虫害防控
- 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业/生物/物理优先)。
- 化学防治(附录C):
- 病害:白腐病(醚菌酯)、霜霉病(氰霜唑)、灰霉病(啶酰菌胺)。
- 虫害:蚜虫(苦参碱)、蓟马(鱼藤精)、绿盲蝽(氟啶虫胺腈)。
- 安全间隔期:7-34天(依药剂而定)。
十二、采收
- 时机:生理成熟(品种固有色泽、果肉弹性、糖分达标)。
- 操作:轻拿轻放,保留果粉,避免中午或露水时采收。
附录要点
- 附录A:品种分类(耐弱光型免更新,不耐型需重短截)。
- 附录B:破眠剂石灰氮(pH调至8)、单氰胺(冷藏保存)。
- 附录C:病虫害用药清单及安全间隔期(如霜霉病用氰霜唑,间隔7天)。
总结覆盖标准全文核心内容,包括量化参数(温湿度、施肥量、密度)、关键技术(休眠调控、更新修剪)、规范性引用及附录数据支撑,适用于鲜食葡萄促早绿色生产的全流程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