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 T/XYTA 0004-2025 信阳10号茶树栽培技术规程

T/XYTA 0004-2025 信阳10号茶树栽培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1.11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T/XYTA 0004-2025 信阳10号茶树栽培技术规程》团体标准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信阳10号”(GS13011-1994)在信阳地区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替代了旧版T/XYTA0004-2022,主要更新了衰老茶树树冠更新的内容。

​详细内容要点:​

  1. ​范围:​

    • 规定了信阳10号茶树栽培的术语定义、茶树种植、茶园管理、树冠培养和病虫害防治。
    • 适用于信阳10号茶树的栽培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了关键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作为依据,包括:
      • GB/T 22737: 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产地环境要求)
      • GB/Z 26576: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环境质量、土壤、灌溉水、空气要求及病虫害防治依据)
      • GB 11767: 茶树种苗(种苗质量要求)
      • DB41/T 1160: 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病虫害防治具体操作依据)
  3. ​术语和定义:​

    • 明确定义了“信阳10号 (Xinyang No.10)”:从信阳群体种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育成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编号GS13011-1994。
  4. ​茶树种植:​

    • ​选址:​​ 要求气候适宜、水源好、植被丰富、土壤有机质高、pH 4.5-6.5的山区/半山区。远离污染源(>1km主干路、林地、农田),有隔离带。环境需符合GB/T 22737和GB/Z 26576要求。
    • ​开垦:​​ 注意水土保持,深度>50cm。缓坡(≤15°)等高线开垦;陡坡(15°~25°)建梯田。
    • ​种植技术:​
      • ​方式:​​ 双行条列式(三角定植)。
      • ​规格:​​ 行距160cm,列距30cm(两列间距),丛距30cm,每穴2株,亩植约5000株。
      • ​底肥:​​ 种植前分层施入大量土杂肥/厩肥等有机肥及磷肥,深度30~40cm。
      • ​配套:​​ 设置道路、水利系统。茶园四周/上风口设防护林(与茶行隔2m+,开隔离沟)。沟渠、路边种林木/果树。幼龄园可间作绿肥/矮秆经济作物。
    • ​苗期管理:​
      • 种苗需符合GB 11767。
      • 及时查苗补苗,确保每丛≥1株成活。
      • 加强除草、灌溉、施肥、遮阴。
      • 做好抗旱、防寒防冻,培育全苗壮苗。
  5. ​茶园管理:​

    • ​耕作与施肥:​
      • ​生产季(中耕/浅锄 + 追肥):​​ 每年3次。
        • 春茶前20~30天:中耕(深10~15cm)提高地温促萌发。
        • 春/夏茶后:浅锄(深约10cm / 8cm)除草保墒。
        • 每次耕锄配合追肥:速效氮肥(尿素、硫酸铵)为主,配施磷钾及微量元素或配方复合肥。
      • ​茶季结束(深耕 + 基肥):​​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 深耕:深15~30cm,宽<40cm,近根处浅(10~15cm)。
        • 基肥:深耕后施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钾肥。推荐混合厩肥、饼肥、复合肥。施肥后覆土。
      • ​施肥量:​​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依据土壤肥力、目标产量、肥料利用率计算。
    • ​除草:​
      • ​人工/机械:​​ 幼龄园人工拔除防伤根;成龄园可人工或机械除草。
      • ​行间铺草:​​ 用山草、秸秆、修剪枝叶覆盖。平地/梯田散铺压土;坡地沿等高线横铺(复瓦状搭盖)并压固。
      • ​防草布覆盖:​​ 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编织布覆盖行间,通过遮光抑制杂草生长。
    • ​灌溉:​
      • ​定植初期:​​ 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采茶期:​​ 保持土壤水分充足。高温强光夏秋季,可在上午9时左右浇水一次。
      • ​日常灌溉:​​ 可选用人工喷灌(移动/固定/半固定式)。干旱时傍晚灌溉。
      • ​沟灌:​​ 灌水至畦高2/3即停,畦面湿润后排干,严禁淹畦或浸水过夜。
  6. ​树冠培养:​

    • ​目标:​​ 培养分枝层次丰富明显、骨干枝粗壮均匀、冠高适中(约80cm)、覆盖度大(约85%)、枝叶茂密的高产优质树冠。
    • ​幼龄茶树修剪(定型修剪):​​ 共3次。
      • 第1次:移栽时,离地12~15cm剪主枝,不剪侧枝。
      • 第2次:翌年,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0~15cm修剪。
      • 第3次:第二次后1年,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约10cm修剪。
      • 之后通过轻采留养扩大树冠、增加分枝密度。
    • ​成龄茶树修剪:​
      • ​轻修剪:​​ 每年一次(春茶前或后)。剪去冠面3~10cm叶层,整平树冠,调节生产枝。机采后5~7天需“掸剪”去突出枝。
      • ​深修剪:​​ 约5年一次(或更短)。剪除冠面密集细弱枝(鸡爪枝),深10~15cm,促发粗壮新枝层。
      • ​边缘修剪:​​ 用修边机或大剪剪除茶行间交叉枝,保持行间约20cm通道。
    • ​衰老茶树树冠更新:​
      • ​重修剪:​​ 针对发芽力弱、芽叶瘦小、对夹叶多、花果量大、产量品质下降但根颈有新枝的衰老树。剪去树高约1/2或更多。
      • ​台刈:​​ 针对树势极度衰老的茶树。离地5~10cm处剪去全部地上枝干,彻底更新树冠。
      • ​更新无效:​​ 若重修剪和台刈均无法恢复树势,则需改种换植。
  7. ​病虫害防治:​

    • 防治方式、指标、适期、推荐药剂及安全间隔期​​必须​​严格按照引用的国家标准GB/Z 26576和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1160的要求执行。强调规范化和安全性。

​总结:​​ 该标准为信阳10号茶树提供了从选址建园、种植定植、茶园土壤管理(耕作、施肥、除草、灌溉)、树冠整形修剪(幼树定型、成树维护、老树更新)到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全过程、系统化的技术规范,旨在实现该品种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栽培。相较于2022版,主要增加了对衰老茶树进行“重修剪”和“台刈”两种更新方式的明确规定。

相关资料

  • 上一篇:T/XYTA 0003-2025 信阳毛尖茶生产场所要求
  • 下一篇:T/ACEF 216-2025 燃煤锅炉尿素脱硝优化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 下载说明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