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 T/CPRA 3101.3-2025 文化资源数据与文化数字内容重构技术要求 第3部分:针法重构

T/CPRA 3101.3-2025 文化资源数据与文化数字内容重构技术要求 第3部分:针法重构

  • 文件大小:1.26 MB
  • 标准类型:综合团体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3-0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35.240.01
CCS L 70
团体标准
T/CPRA 3101.3—2025
文化资源数据与文化数字内容重构技术要求 第3部分:针法重构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ural resources data and digitalcontent reconstructionPart 3: Embroidery stitches reconstruction
2025-01-09 发布2025-01-09 实施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术语和定义................................................................ 1
3.2 缩略语.................................................................... 2
4 刺绣针法重构流程................................................................ 2
5 重构预处理...................................................................... 3
5.1 针法重构输入数据要求...................................................... 4
5.2 数据预处理................................................................ 4
5.3 预处理结果数据要求........................................................ 4
6 图案元素分解.................................................................... 4
6.1 刺绣图案分解.............................................................. 4
6.2 元素特征提取.............................................................. 4
7 针法重构........................................................................ 5
8 重构结果评价.................................................................... 5
8.1 结果数据模型.............................................................. 5
8.2 针法重构结果质量要求...................................................... 5
8.3 针法重构评价.............................................................. 5
T/CPRA 3101.3-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玖扬科技有限公司、伏羲云(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坤、高凯、赵海英、薛晓鹏、侯小刚、周月、徐鹏举、尹晖、王炳烨、
崔义娜、赵慧智、陈磊、许培、李媛媛。
T/CPRA 3101.3-2025
1
文化资源数据与文化数字内容重构技术要求
第3 部分:针法重构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针法重构的技术要求,包括针法
重构流程、重构预处理、图案元素分解、针法重构、重构结果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对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进行针法重构,形成新的文化
数字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T/CPRA 3100.1 文化资源数据解构技术要求第1 部分:二维图像
T/CPRA 300 文化数字内容分类与代码
T/CPRA 301 文化资源数据分类与代码
T/CPRA 3101.1 文化资源数据与文化数字内容重构技术要求第1 部分:纹样重构
3 术语和定义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文化元素cultural element
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功能单元,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如,一只茶杯、一张弓、一个动作和一个符
号等都是文化元素。由于最小功能单元的确定是相对的,故文化元素亦有可组合性、多样性、不确定性
等特征。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下,文化元素特指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等的最小数字化功能单
元,体现了数字文化作品中组成内容的独特性,一般采用技法将文字、线稿、色彩、形态、声音等文化
要素进行组合的方式存在,且意蕴深远,具有极强的符号性特征,它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文
化精神的凝聚。文化元素不仅能体现文化本体价值,更能展现文化元素发展演化规律。通过对文化数据
重构,可提取这些凝结在文化中共性的、具有很强识别性的、能引起目标群体感知和想象的视觉符号。
各种文化元素之间经过关联、标注、重构等加工,可进一步提升文化元素价值。
[来源: T/CPRA 3100.1 定义3.1.1]
3.1.2 文化资源数据cultural resources data
对人类文化中传承下来并可以传播利用的文化(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进行数字化采集后,所得
T/CPRA 3101.3-2025
2
到的用于识别和展现文化的图像、文字、声音、动画、影片、三维全景、三维模型等数据。国家文化大
数据体系下文化资源数据主要包括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中的数
据。
[来源:T/CPRA 301 定义3.1.1]
3.1.3 文化数字内容cultural digital content
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文化产品,一般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媒体和其他形式表现。通常包括
传统文化产品的数字化以及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文化产品。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下文化数字内容主要涵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文化数字内容作为数字化文化生产线的产出,由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管理与分发,并通过文化体验
设施和设备消费。通常情况下,文化数字内容又称为文化数字产品、文化数字内容产品等。
[来源:T/CPRA 300 定义3.1.1]
3.1.4 重构reconstruction
将不同文化元素、文化要素重新组合、变换生成新的文化资源数据或文化数字内容的过程,主要包
括纹样、色彩、构型、风格、语义等文化元素或文化要素重构。在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中,重构将
实现文化创作生产,汇聚云端,呈现给需求端,并与采集、标注、关联、重构等关键技术共同服务于生
产端。
[来源:T/CPRA 3101.1 定义3.1.5]
3.1.5 刺绣针法重构embroidery stitches reconstruction
对传统刺绣中的运针方法、针法序列、绣线色彩及针脚密度等特征进行提取,通过人机协同方法,
重新生成满足现代审美和功能需求且符合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传承过程的针法。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SNR Signal-Noise Ratio 信噪比
PSNR 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 峰值信噪比
MSE Mean Square Error 均方误差
SSIM Structural Similarity 结构相似性
LPIPS Learned Perceptual Image Patch Similarity 学习感知图像块相似度
FID Frechet Inception Distance Frechet初始距离
4 刺绣针法重构流程
如图1 所示,刺绣针法重构流程包括重构预处理、针法分解、针法重构、重构成果评价四个环节。
各个环节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如下:
T/CPRA 3101.3-2025
3
重构预处理
刺绣重构数据
针法分解
是否符合预
处理要求?


针法重构
重构结果评价
图1 针法重构流程
a) 重构预处理:该环节采用噪声去除、光照平衡等方法对二维刺绣图像进行预处理,改善并增强
图像的视觉效果,使刺绣图像达到数据输入的要求;
b) 图案元素分解:该环节采用图像分割、特征检测及提取等方法对刺绣图像进行进一步处理,将
复杂图案分解成语义独立且可单独分析的图案元素。此过程旨在精确捕捉每个图案元素的独特
属性,为后续基于这些特征重构针法提供可靠依据;
c) 针法重构:选择针法重构方法,用户可通过一定的计算机交互对待重构图像进行针法重构,或
者通过生成算法让计算机自动根据图案元素特征对图像中不同的文化元素、文化要素进行针法
重构;
d) 针法重构结果评价:对已标注的重构刺绣图像结果,采用主观评价、客观评价方法对其质量进
行定性、定量分析,并输出满足评价要求的成果。
5 重构预处理
T/CPRA 3101.3-2025
4
5.1 针法重构输入数据要求
输入刺绣图像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宜使用tif、jpg、png、bmp、gif 等格式图片;
b) 图像分辨率应大于256*256;
c) 应使用RGB 色彩模式存储的数据;
d) 应大于8 位或16 位色彩存储;
e) 图像应完整记录图案元素完整面貌、造型、结构,图像清晰,色彩均衡,文化元素透视无畸变,
准确、清晰;
f) 应具备基本的元数据。
5.2 数据预处理
5.2.1 数据噪声去除
刺绣图像噪声去除的技术要求如下:
a) 分析二维图像噪声源;
b) 支持各种类型的图像进行噪声去除;
c) 在图像噪声去除中原始图像的结构和色彩不应有变化。
5.2.2 二维图像光照平衡
a) 支持各种类型的图像缩放,并且尽可能不对原始图像内容做任何改变;
b) 尽可能从原图中消除光照不均匀的影响;
c) 光照均衡后图像满足各类测评。
5.3 预处理结果数据要求
图像预处理后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a) 图像干净,应使用相应的去噪算法对图像的噪点进行合理处理;
b) 信噪比SNR > 20;
c) 峰值信噪比PSNR > 30;
d) 均方误差MSE < 400,均方误差MSE < 400。
6 图案元素分解
6.1 刺绣图案分解
刺绣图案分解的技术要求如下:
a) 应分解为最小的刺绣图案元素;
b) 保护图案边缘性信息;
c) 分解后图案元素应有完整的语义。
6.2 元素特征提取
图案元素特征提取的技术要求如下:
T/CPRA 3101.3-2025
5
a) 应包含图案元素多层次特征;
b) 对图像质量波动保持鲁棒性;
c) 提取特征应涵盖刺绣图像整体风格。
7 针法重构
在针法重构过程中应满足的技术要求如下:
a) 应支持人机交互和自动化两种方式进行特定针法类型重构;
b) 应保证重构针法完全体现图案元素特征,重构结果应在预期的位置,颜色值不飘移;
c) 应确保重构后不同元素针法风格统一,过渡自然,体现集中式的和谐特征;
d) 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重构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应具有应对措施,防止出现针法消失等情况。
8 重构结果评价
8.1 结果数据模型
针法重构数据模型,描述二维图像基础相关信息,具有的属性,如表1 所示:
表1 针法重构信息表
属性编号必选/可选属性名数据类型长度(字节) 解释
1 必选KeyId 字符串64 唯一标识符
2 必选Source 字符串64 来源
3 可选Type 枚举1 针法类型
4 可选DownloadURL 字符串1024 下载链接
5 可选PosterName 字符串256 发布者名称
7 可选PosterURL 字符串1024 发布者链接
8 可选ViewCount 整型4 浏览次数
9 可选DownloadCount 整型4 下载次数
10 可选VectorDisplay 整型4 重构浏览链接
11 可选FileSize 长整型8 重构大小(单位字节)
12 可选Description 字符串1024 描述信息
13 必选StoragePath 字符串1024 重构存储路径
8.2 针法重构结果质量要求
针法重构后所生成的图像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主观评价分数> 90;
b) 信噪比SNR > 20;
c) 峰值信噪比PSNR > 30;
d) 均方误差MSE < 400;
e) 学习感知图像块相似度LPIPS < 0.35;
f) Frechet 起始点距离FID < 150。
8.3 针法重构评价
T/CPRA 3101.3-2025
6
8.3.1 主观评价
邀请大于等于15 位评价员,从以下角度对针法重构结果进行评价:
a) 针法合理性:生成刺绣图像针法与图案元素的符合程度;
b) 交互一致性:相同的语义,在不同的生成场景下,其生成的内容是否能保证是同一类;
c) 颜色一致性:生成的针法颜色与刺绣图像颜色相差不大,没有生成所采集彩色图像中不存在的
色彩;
d) 视觉真实性:生成图像的整体视觉感官是否一致,针法的纹理是否清晰,线迹方向是否真实;
e) 复杂程度:用户使用该重构方法生成图像时的交互量与生成难度;
f) 形式美法则:从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这四个方面对生成图像的
艺术特色进行解读,判断生成图像的质量。
随后,评价员给出0 至100 分的评分分数,分值越高,代表重构结果越好。在所有评价员给出分
数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将剩余分数取平均值,得到主观评价分数。
8.3.2 客观评价
客观评估使用数学模型给出针法重构的量化值,客观评价作为评判主要指标,方法分别如下:
a) 信噪比SNR:表示图像中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值越大则表示噪声越少,图像的质量越高。
如公式(1)所示,M和N分别是图像长度和宽度上的像素个数,g(i, j)和f(i, j)分别是原始图像和
去噪后的图像在点(i, j)处的灰度值。
SNR = 10 log10

相关资料

  • 上一篇:T/CPRA 2102.2-2024 中华文化素材库技术要求 第2部分:图片类书籍数据质量要求
  • 下一篇:T/ACEF 216-2025 燃煤锅炉尿素脱硝优化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 下载说明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