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 T/GXDSL 005-2024 室内空气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T/GXDSL 005-2024 室内空气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387.67 KB
  • 标准类型:综合团体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3-0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19.040
C3591
团体标准
T/GXDSL 005—2024
室内空气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2024 - 12 - 10 发布2024 - 12 - 12 实施
广西电子商务企业联合会发布

目 次
前 言....................................................................................................................................................................... 2
一、范围....................................................................................................................................................................... 3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3
三、术语和定义........................................................................................................................................................... 3
四、系统组成与分类................................................................................................................................................... 4
1.系统组成...........................................................................................................................................................4
2.系统分类...........................................................................................................................................................4
五、技术要求............................................................................................................................................................... 5
1.空气质量监测...................................................................................................................................................5
2.空气净化...........................................................................................................................................................5
3.通风与新风供应...............................................................................................................................................5
4.温湿度调节.......................................................................................................................................................6
5.控制系统...........................................................................................................................................................6
6.能耗要求...........................................................................................................................................................6
六、试验方法............................................................................................................................................................... 7
1.空气质量监测试验...........................................................................................................................................7
2.空气净化试验...................................................................................................................................................7
3.通风与新风供应试验.......................................................................................................................................7
4.温湿度调节试验...............................................................................................................................................8
5.控制系统试验...................................................................................................................................................8
6.能耗测试...........................................................................................................................................................8
七、检验规则............................................................................................................................................................... 9
1.检验分类...........................................................................................................................................................9
2.抽样方法...........................................................................................................................................................9
3.判定规则...........................................................................................................................................................9
八、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9
1.标志...................................................................................................................................................................9
2.包装.................................................................................................................................................................10
3.运输.................................................................................................................................................................10
4.贮存.................................................................................................................................................................10
九、附则..................................................................................................................................................................... 10
T/GXDSL 005—2024
第2 页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产学研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广西电子商务企业联合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研科院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广西蓝脑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产学研科学研究院,
广西研科院传媒有限公司,中科科基空气环境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佛山市元粒宝智能电器科技有
限公司,广州珍澳臭氧设备有限公司,美东汇成生命科技(昆山)有限公司,上海轲璟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子鸿环保科技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庄文斌,梁映,周伯韬,韦新,陈世卿,周景丰,刘子贤,刘子成,周广,周
涛,赖桂华,谢品,赵西超,黄保养,韦树成,苏彩玉,王钊锦。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GXDSL 005—2024
第3 页
室内空气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一、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室内空气管理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与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以及特殊场所(如
医院、实验室、数据中心等)所使用的室内空气管理系统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T 14295 空气过滤器
- GB/T 18801 空气净化器
-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GB 21551.3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
-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GB 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 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
1. 室内空气管理系统是指能够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新风量、污染物浓度等参数进
行监测、调节和控制,以实现室内空气环境舒适、健康、安全且节能的综合性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设备、
通风设备、温湿度调节设备、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以及相关的控制系统和软件平台等。
2. 空气净化效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室内空气管理系统去除某种空气污染物的能力,通常以
百分比表示,即净化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与净化前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净化前污染物浓度的比值。
3. 新风量:单位时间内引入室内的新鲜空气量,以立方米每小时(m³/h)为单位,用于改善室内
T/GXDSL 005—2024
第4 页
空气质量,稀释和排除室内的污染物。
四、系统组成与分类
1.系统组成
空气质量监测模块:包括各类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M2.5 传感器、PM10 传感器、
甲醛传感器、TVOC 传感器、CO₂ 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空气的各项参数。
空气处理模块:由空气过滤器、空气净化器、加湿器、除湿器、空调等设备组成,根据空气质量监
测模块反馈的数据,对空气进行净化、温湿度调节等处理。
通风模块:包括新风系统、排风扇等设备,负责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保证室内
空气的流通和置换。
控制系统:是室内空气管理系统的核心,接收空气质量监测模块的数据,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自
动控制空气处理模块和通风模块的运行,同时可实现远程监控和手动操作功能。
数据传输与存储模块:将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并可将数据存储在本地或云端服务器,
以便后续分析和查询。
用户交互界面:提供给用户操作和查看室内空气管理系统状态的界面,可以是触摸屏、手机APP、
电脑软件等形式。
2.系统分类
按应用场所分类:可分为住宅室内空气管理系统、商业建筑室内空气管理系统、工业建筑室内空气
管理系统、特殊场所室内空气管理系统等。
按功能侧重分类:分为以空气净化为主的系统、以温湿度调节为主的系统、以新风供应为主的系统
以及综合功能系统等。
T/GXDSL 005—2024
第5 页
五、技术要求
1.空气质量监测
监测精度:各类传感器的监测精度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例如,PM2.5 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误
差应在±10%以内,甲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误差应在±5%以内等。
监测范围:应能覆盖室内常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范围,如PM2.5 监测范围为0 - 999μg/m³,甲
醛监测范围为0 - 5mg/m³等。
响应时间:传感器对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响应时间应较短,一般要求在60 秒以内能够达到稳定
测量值的90%。
数据更新频率: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更新频率应不低于1 次/分钟,以便及时反映室内空气质量的
变化情况。
2.空气净化
净化效率:对于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如PM2.5、PM10),净化效率应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例如,
PM2.5 净化效率在高效空气过滤器作用下应不低于95%;对于甲醛、TVOC 等气态污染物,净化效率应
根据产品标称值进行考核,且在规定时间内(如1 小时)的净化效率应不低于80%。
净化容量:空气净化设备应具有一定的净化容量,即在达到饱和状态前能够处理的空气污染物总量,
净化容量应根据产品的使用场所和预期使用寿命进行设计,例如,家用空气净化器的甲醛净化容量应不
低于100mg。
滤网寿命:空气过滤器的滤网寿命应根据使用环境和过滤效率的衰减情况进行合理标注,一般要求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初效滤网的更换周期不低于3 个月,中效滤网的更换周期不低于6 个月,高效滤
网的更换周期不低于12 个月。
3.通风与新风供应
新风量供应:根据不同场所的人员密度和空间大小,应提供足够的新风量。如住宅建筑中人均新风
量应不低于30m³/(h·人),办公建筑中人均新风量应不低于30m³/(h·人),学校教室中人均新风量应
不低于30m³/(h·人)等。
通风换气效率:室内空气管理系统的通风换气效率应较高,一般要求在1 小时内能够将室内空气
T/GXDSL 005—2024
第6 页
置换一遍,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通风设备噪音:通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住宅室内白天通风设备
噪音应不高于45dB(A),夜间应不高于35dB(A);商业建筑室内通风设备噪音应不高于55dB(A)等。
4.温湿度调节
温度调节范围:室内空气管理系统应能够将室内温度调节在适宜的范围内,如夏季温度调节范围为
24℃ - 28℃,冬季温度调节范围为18℃ - 22℃。
湿度调节范围:湿度调节范围一般为40% - 60%,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舒适度,防止过于干燥或潮湿
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物品造成影响。
温湿度控制精度:温度控制精度应在±1℃以内,湿度控制精度应在±5%以内。
5.控制系统
自动化程度:控制系统应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根据预设的空气质量标准和控制策略,自动
控制空气处理模块、通风模块的运行,无需人工频繁干预。
远程监控功能:应支持远程监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 或电脑软件远程查看室内空气质量
参数、系统运行状态,并可以远程控制系统的开关、调节温湿度等参数。
兼容性:控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空气处理设备、通风设备、空气
质量监测设备等进行无缝对接和协同工作。
故障报警与自诊断: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控制系统应能够及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并能够进行自诊
断,确定故障部位和原因,以便维修人员快速维修。
6.能耗要求
系统能耗:室内空气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应符合国家相关节能标准的要求,如公共建筑室
内空气管理系统的单位面积能耗应不高于GB 50189 规定的限值,民用建筑室内空气管理系统的能耗应
在合理范围内,可根据系统的规模和功能进行具体评估。
能效比:空气处理设备(如空调、空气净化器等)的能效比应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例如,
空调的能效比(EER)应不低于3.0,空气净化器的能效比(CADR/W)应不低于2.0 等。
T/GXDSL 005—2024
第7 页
六、试验方法
1.空气质量监测试验
精度测试:采用标准气体发生装置或已知浓度的校准样品,对各类传感器进行精度测试,将传感器
测量值与标准值进行对比,计算测量精度误差。
监测范围测试:使用不同浓度的空气污染物样品,逐步增加或降低污染物浓度,测试传感器的监测
范围,确定其能够准确测量的最低和最高浓度值。
响应时间测试: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快速改变空气污染物浓度,使用高精度计时器记录传感器从
浓度变化开始到达到稳定测量值的90%所需的时间。
数据更新频率测试:通过数据采集设备记录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更新时间间隔,连续测试24 小时,
计算数据更新频率。
2.空气净化试验
净化效率测试:按照GB/T 18801 规定的试验方法,使用特定粒径的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标准样品,
在规定的试验舱内进行空气净化效率测试,分别测定净化前和净化后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净化效率。
净化容量测试:在试验舱内持续注入空气污染物,直至空气净化设备达到饱和状态,通过测量注入
的污染物总量和设备净化后的污染物残留量,计算净化容量。
滤网寿命测试:在模拟实际使用环境的条件下,连续运行空气过滤器,定期检测其过滤效率,当过
滤效率衰减到初始值的70%时,记录运行时间,确定滤网寿命。
3.通风与新风供应试验
新风量测试:采用风量罩或热线风速仪等设备,在新风系统的出风口或进风口处测量新风量,计算
单位时间内的新风供应量。
通风换气效率测试:使用示踪气体法,在室内释放一定量的示踪气体(如SF6),通过监测示踪气
体浓度的变化,计算通风换气效率。
通风设备噪音测试:使用声级计在通风设备周围不同位置测量噪音水平,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确定噪
音值。
T/GXDSL 005—2024
第8 页
4.温湿度调节试验
温度调节范围测试: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设置室内空气管理系统的温度目标值,使用温度计
测量室内实际温度,观察系统是否能够将温度调节到目标范围内。
湿度调节范围测试:在不同的环境湿度条件下,设置室内空气管理系统的湿度目标值,使用湿度计
测量室内实际湿度,观察系统是否能够将湿度调节到目标范围内。
温湿度控制精度测试: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设置室内空气管理系统的温湿度目标值,使用高精度
温度计和湿度计测量室内实际温湿度,计算温湿度控制精度。
5.控制系统试验
自动化程度测试:模拟不同的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观察控制系统是否能够自动启动和停止空气处理
模块、通风模块的运行,是否能够根据空气质量变化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参数。
远程监控功能测试:通过手机APP 或电脑软件远程操作室内空气管理系统,检查是否能够正常查
看空气质量参数、系统运行状态,是否能够远程控制系统的开关、温湿度调节等功能。
兼容性测试:连接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空气处理设备、通风设备、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等,检查控制系
统是否能够正常识别和控制这些设备,是否存在兼容性问题。
故障报警与自诊断测试:人为设置系统故障(如断开传感器连线、关闭通风设备电源等),检查控
制系统是否能够及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并能够准确诊断故障部位和原因。
6.能耗测试
系统能耗测试:使用功率分析仪等设备,在室内空气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测量系统的总功率消耗,
连续测试24 小时,计算平均能耗。
能效比测试: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分别测量空气处理设备的制冷量(或制热量)和
功率消耗,计算能效比。
T/GXDSL 005—2024
第9 页
七、检验规则
1.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每台室内空气管理系统在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基本功能检
查、空气质量监测精度检查、空气净化效率检查、通风设备运行检查等,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定型鉴定;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
要求时。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规范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项目。
2.抽样方法
出厂检验:采用全数检验方法,对每台产品进行检验。
型式检验:从批量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不少于3 台样品进行检验。
3.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要求时,判定产品合格;如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对不合
格项目进行返工或返修后重新检验,若重新检验合格,则判定产品合格,若仍不合格,则判定产品不合
格。
型式检验: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要求时,判定产品型式检验合格;如有不超过两项不符合要求,允
许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整改后重新抽样检验,若重新检验合格,则判定产品型式检验合格,若仍不合格,
则判定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
八、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标志
产品应在明显位置标注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名称、生产日期、产品编号、执行标准号等信息。
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应标注传感器的类型、测量范围、精度等参数;空气处理设备应标注净化效率、
滤网更换周期、功率等参数;通风设备应标注新风量、噪音等参数;控制系统应标注远程监控方式、操
T/GXDSL 005—2024
第10 页
作说明等信息。
2.包装
产品应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受到损坏。包装材料应符合GB/T
191 的要求,包装应牢固、防潮、防震。
包装内应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等文件。
3.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碰撞、雨淋、日晒等,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不得与有
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品混装。
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内,不得与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物品混存。贮存
温度应在-20℃ - 50℃之间,相对湿度应在20% - 80%之间。
九、附则
1.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在制定本规范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空气质量标准、空气净化设备标准、通风空调标准等资
料,结合广西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环境以及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需求,确保了规范的科学性、实用
性和可操作性,旨在为广西地区室内空气管理系统的设计、生产、安装、运行和维护提供统一的技术指
导,提高室内空气管理水平,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相关资料

  • 上一篇:T/GXDSL 004-2024 技能评定与评价技术规范
  • 下一篇:T/ACEF 216-2025 燃煤锅炉尿素脱硝优化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 下载说明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