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SS 15-2024 铝合金建筑型材一隔热型材
- 文件大小:293.34 KB
- 标准类型:综合团体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3-0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77.150.10
CCS H 61
团体标准
T/FSS 15—2024
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
Wrought aluminium alloy extruded profiles for architecture 一Thermal barrier profiles
2024 - 08 - 28 发布2024 - 08 - 28 实施
佛山市佛山标准和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 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T/FSS 15—2021《佛山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与T/FSS 15—2021 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引言内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佛山市佛山标准和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兴发
铝业有限公司、广亚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厂(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永利坚铝业有限公司、广东伟业铝厂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昌集团有限公司、华昌铝业(香港)有
限公司、广东广源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季华铝业有限公司、广东耀银山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永丰
铝型材有限公司、广东佳华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港信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佛山标准和卓越绩效管理
促进会、佛山市南海区铝型材行业协会、粤山发展有限公司、启鹏发展有限公司。
——2021 年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莫燕妮、陈国成、何国锐、陈宇驹、朱悦夫、孙健威、潘学著、胡小萍、戴悦
星、徐世光、熊启权、梁美婵、郭加林、林耀广、张小亚、陈远珍、欧云才、夏秀群、梁润炳、杜德胜、
唐小丽、梁金鹏、李志劲、蓝爱明、苏天杰、宋镜钊、钟艳、吕昊洋。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T/FSS 15—2024
II
引 言
佛山标准是为推动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制定的系列先进团体标准,佛山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
高于国家、行业标准,倡导“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理念,坚持“国内领先、国际先
进”定位,聚焦佛山重点产业优势产品,瞄准国内、国际新技术和市场新需求,以先进标准提升产品质
量水平,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充分
发挥制造业优势,以高标准引领大湾区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
和世界级城市群。
T/FSS 15—2024
1
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与质量证明书、订货单(或合同)及质量承诺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237.1—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GB/T 5237.2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GB/T 5237.3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GB/T 5237.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喷粉型材
GB/T 5237.5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喷漆型材
GB/T 5237.6—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
GB/T 28289 铝合金隔热型材复合性能试验方法
GB/T 34482 建筑用铝合金隔热型材传热系数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5237.6—2017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要求
4.1 产品分类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1的规定。
4.2 质量保证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2的规定。
4.3 铝合金型材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3的规定。
4.4 隔热材料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4的规定。
T/FSS 15—2024
2
4.5 隔热型材尺寸偏差
隔热型材(除隔热材料壁厚及空腔尺寸外)尺寸偏差应符合GB/T 5237.1—2017 超高精级的规定,
隔热材料视同金属实体。
4.6 隔热型材传热系数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6的规定。
4.7 隔热型材复合性能
4.7.1 穿条型材
4.7.1.1 纵向抗剪特征值
应符合表1的规定(O类隔热型材除外)。
表1 纵向抗剪特征值
性能项目
试验温度
℃
纵向剪切试验结果a
N/mm
室温纵向抗剪特征值23±2 ≥35
低温纵向抗剪特征值—30±2 ≥26
高温纵向抗剪特征值80±2 ≥26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纵向剪切试验,推断纵向抗剪特征值(参见GB/T 5237.6—2017中附
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纵向剪切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
4.7.1.2 室温横向抗拉特征值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室温横向抗拉特征值
性能项目
试验温度
℃
横向拉伸试验结果a
N/mm
室温横向抗拉特征值23±2 ≥40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横向拉伸试验,推断室温横向抗拉特征值(参见GB/T 5237.6—2017
中附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室温横向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
4.7.1.3 高温持久荷载性能
应符合表3的规定。
T/FSS 15—2024
3
表3 高温持久荷载性能
高温持久荷载拉伸试验结果a
隔热型材变形量平均值
mm
横向抗拉特征值
N/mm
低温(—30±2) 高温(80±2)
≤0.6 ≥26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高温持久荷载拉伸试验,推断高温持久荷载性能(参见GB/T 5237.6
—2017中附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高温持久荷载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
4.7.1.4 弹性系数
需方对弹性系数有要求时,应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供方应提供实测结果。
4.7.1.5 蠕变系数
需方对蠕变系数(A2)有要求时,应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4.7.1.6 抗弯性能
需方对抗弯性能有要求时,应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供方应提供实测结果。
注:穿条型材的抗弯性能随着聚酰胺型材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4.7.1.7 热循环疲劳性能
需方对热循环疲劳性能有要求时,应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4.7.2 浇注型材
4.7.2.1 纵向抗剪特征值
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纵向抗剪特征值
性能项目
试验温度
℃
纵向剪切试验结果a
N/mm
室温纵向抗剪特征值23±2 ≥35
低温纵向抗剪特征值—30±2 ≥26
高温纵向抗剪特征值70±2 ≥26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纵向剪切试验,推断纵向抗剪特征值(参见GB/T 5237.6—2017中附
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纵向剪切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
4.7.2.2 横向抗拉特征值
应符合表5的规定。
T/FSS 15—2024
4
表5 横向抗拉特征值
性能项目
试验温度
℃
横向拉伸试验结果a
N/mm
室温横向抗拉特征值23±2 ≥40
低温横向抗拉特征值—30±2 ≥26
高温横向抗拉特征值70±2 ≥26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横向拉伸试验,推断横向抗拉特征值(参见GB/T 5237.6—2017中附
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横向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
4.7.2.3 热循环变形性能
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热循环变形性能
热循环试验结果a
隔热型材变形量平均值
mm
室温(23 ℃±2 ℃)纵向抗剪特征值
N/mm
≤0.6 ≥26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高温持久荷载拉伸试验,推断热循环变形性能(参见GB/T 5237.6
—2017中附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热循环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Ⅰ级原胶浇注的隔热型材进行60个循环,
Ⅱ级原胶浇注的隔热型材进行90个循环。
4.7.2.4 抗弯性能
需方对浇注型材的抗弯性能有要求时,应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供方应提
供实测结果。
注:穿条型材的抗弯性能随着聚酰胺隔热胶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4.8 外观质量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8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按表7规定。
表7 试验方法
序号检测项目试验方法
1 化学成分按GB/T 5237.1—2017
2 力学性能按GB/T 5237.1—2017
3 膜层性能按GB/T 5237.2、GB/T 5237.3、GB/T 5237.4、GB/T 5237.5
4 隔热材料性能聚酰胺型材按GB/T 23615.1,聚氨酯隔热胶按GB/T 23615.2
5 隔热型材尺寸偏差按GB/T 5237.1—2017
6 传热系数按GB/T 34482
T/FSS 15—2024
5
表7 试验方法(续)
序号检测项目试验方法
7 纵向抗剪特征值按GB/T 28289,低温试验温度为—30 ℃±2 ℃
8 横向抗拉特征值按GB/T 28289
9 高温持久荷载性能按GB/T 28289,低温试验温度为—30 ℃±2 ℃
10 弹性系数按GB/T 28289,低温试验温度为—30 ℃±2 ℃
11 蠕变系数按GB/T 28289
12 抗弯性能按GB/T 28289,低温试验温度为—30 ℃±2 ℃
13 热循环疲劳性能按GB/T 28289 或供需双方商定的方法进行
14 热循环变形性能按GB/T 28289
15 外观质量
按GB/T 5237.1—2017~GB/T 5237.5,复合部位的外观质量在自然散射
光条件下,以正常视力目视检查
6 检验规则
按GB/T 5237.6—2017中第6章的要求进行。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与质量证明书
按GB/T 5237.6—2017中第7章的要求进行。
8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按GB/T 5237.6—2017中第8章的要求进行。
9 质量承诺
9.1 自产品交付之日起180 天内,因产品质量问题不能正常使用时,提供免费更换服务。
9.2 客户有诉求时,应在24 h 内作出响应。
9.3 每批产品应有出厂编号或者生产批号,若发生质量问题时,可以追溯到相应的原材料和工序。上一篇:T/FSS 14-2024 铝合金建筑型材—喷漆型材
下一篇:T/ACEF 216-2025 燃煤锅炉尿素脱硝优化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CCS H 61
团体标准
T/FSS 15—2024
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
Wrought aluminium alloy extruded profiles for architecture 一Thermal barrier profiles
2024 - 08 - 28 发布2024 - 08 - 28 实施
佛山市佛山标准和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 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T/FSS 15—2021《佛山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与T/FSS 15—2021 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引言内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佛山市佛山标准和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兴发
铝业有限公司、广亚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厂(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永利坚铝业有限公司、广东伟业铝厂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昌集团有限公司、华昌铝业(香港)有
限公司、广东广源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季华铝业有限公司、广东耀银山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永丰
铝型材有限公司、广东佳华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港信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佛山标准和卓越绩效管理
促进会、佛山市南海区铝型材行业协会、粤山发展有限公司、启鹏发展有限公司。
——2021 年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莫燕妮、陈国成、何国锐、陈宇驹、朱悦夫、孙健威、潘学著、胡小萍、戴悦
星、徐世光、熊启权、梁美婵、郭加林、林耀广、张小亚、陈远珍、欧云才、夏秀群、梁润炳、杜德胜、
唐小丽、梁金鹏、李志劲、蓝爱明、苏天杰、宋镜钊、钟艳、吕昊洋。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T/FSS 15—2024
II
引 言
佛山标准是为推动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制定的系列先进团体标准,佛山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
高于国家、行业标准,倡导“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理念,坚持“国内领先、国际先
进”定位,聚焦佛山重点产业优势产品,瞄准国内、国际新技术和市场新需求,以先进标准提升产品质
量水平,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充分
发挥制造业优势,以高标准引领大湾区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
和世界级城市群。
T/FSS 15—2024
1
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与质量证明书、订货单(或合同)及质量承诺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237.1—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GB/T 5237.2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GB/T 5237.3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GB/T 5237.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喷粉型材
GB/T 5237.5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喷漆型材
GB/T 5237.6—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
GB/T 28289 铝合金隔热型材复合性能试验方法
GB/T 34482 建筑用铝合金隔热型材传热系数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5237.6—2017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要求
4.1 产品分类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1的规定。
4.2 质量保证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2的规定。
4.3 铝合金型材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3的规定。
4.4 隔热材料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4的规定。
T/FSS 15—2024
2
4.5 隔热型材尺寸偏差
隔热型材(除隔热材料壁厚及空腔尺寸外)尺寸偏差应符合GB/T 5237.1—2017 超高精级的规定,
隔热材料视同金属实体。
4.6 隔热型材传热系数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6的规定。
4.7 隔热型材复合性能
4.7.1 穿条型材
4.7.1.1 纵向抗剪特征值
应符合表1的规定(O类隔热型材除外)。
表1 纵向抗剪特征值
性能项目
试验温度
℃
纵向剪切试验结果a
N/mm
室温纵向抗剪特征值23±2 ≥35
低温纵向抗剪特征值—30±2 ≥26
高温纵向抗剪特征值80±2 ≥26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纵向剪切试验,推断纵向抗剪特征值(参见GB/T 5237.6—2017中附
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纵向剪切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
4.7.1.2 室温横向抗拉特征值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室温横向抗拉特征值
性能项目
试验温度
℃
横向拉伸试验结果a
N/mm
室温横向抗拉特征值23±2 ≥40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横向拉伸试验,推断室温横向抗拉特征值(参见GB/T 5237.6—2017
中附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室温横向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
4.7.1.3 高温持久荷载性能
应符合表3的规定。
T/FSS 15—2024
3
表3 高温持久荷载性能
高温持久荷载拉伸试验结果a
隔热型材变形量平均值
mm
横向抗拉特征值
N/mm
低温(—30±2) 高温(80±2)
≤0.6 ≥26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高温持久荷载拉伸试验,推断高温持久荷载性能(参见GB/T 5237.6
—2017中附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高温持久荷载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
4.7.1.4 弹性系数
需方对弹性系数有要求时,应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供方应提供实测结果。
4.7.1.5 蠕变系数
需方对蠕变系数(A2)有要求时,应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4.7.1.6 抗弯性能
需方对抗弯性能有要求时,应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供方应提供实测结果。
注:穿条型材的抗弯性能随着聚酰胺型材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4.7.1.7 热循环疲劳性能
需方对热循环疲劳性能有要求时,应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4.7.2 浇注型材
4.7.2.1 纵向抗剪特征值
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纵向抗剪特征值
性能项目
试验温度
℃
纵向剪切试验结果a
N/mm
室温纵向抗剪特征值23±2 ≥35
低温纵向抗剪特征值—30±2 ≥26
高温纵向抗剪特征值70±2 ≥26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纵向剪切试验,推断纵向抗剪特征值(参见GB/T 5237.6—2017中附
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纵向剪切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
4.7.2.2 横向抗拉特征值
应符合表5的规定。
T/FSS 15—2024
4
表5 横向抗拉特征值
性能项目
试验温度
℃
横向拉伸试验结果a
N/mm
室温横向抗拉特征值23±2 ≥40
低温横向抗拉特征值—30±2 ≥26
高温横向抗拉特征值70±2 ≥26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横向拉伸试验,推断横向抗拉特征值(参见GB/T 5237.6—2017中附
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横向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
4.7.2.3 热循环变形性能
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热循环变形性能
热循环试验结果a
隔热型材变形量平均值
mm
室温(23 ℃±2 ℃)纵向抗剪特征值
N/mm
≤0.6 ≥26
a 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采用相似隔热型材进行高温持久荷载拉伸试验,推断热循环变形性能(参见GB/T 5237.6
—2017中附录B),但相似隔热型材的热循环试验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Ⅰ级原胶浇注的隔热型材进行60个循环,
Ⅱ级原胶浇注的隔热型材进行90个循环。
4.7.2.4 抗弯性能
需方对浇注型材的抗弯性能有要求时,应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供方应提
供实测结果。
注:穿条型材的抗弯性能随着聚酰胺隔热胶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4.8 外观质量
应符合GB/T 5237.6—2017中4.8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按表7规定。
表7 试验方法
序号检测项目试验方法
1 化学成分按GB/T 5237.1—2017
2 力学性能按GB/T 5237.1—2017
3 膜层性能按GB/T 5237.2、GB/T 5237.3、GB/T 5237.4、GB/T 5237.5
4 隔热材料性能聚酰胺型材按GB/T 23615.1,聚氨酯隔热胶按GB/T 23615.2
5 隔热型材尺寸偏差按GB/T 5237.1—2017
6 传热系数按GB/T 34482
T/FSS 15—2024
5
表7 试验方法(续)
序号检测项目试验方法
7 纵向抗剪特征值按GB/T 28289,低温试验温度为—30 ℃±2 ℃
8 横向抗拉特征值按GB/T 28289
9 高温持久荷载性能按GB/T 28289,低温试验温度为—30 ℃±2 ℃
10 弹性系数按GB/T 28289,低温试验温度为—30 ℃±2 ℃
11 蠕变系数按GB/T 28289
12 抗弯性能按GB/T 28289,低温试验温度为—30 ℃±2 ℃
13 热循环疲劳性能按GB/T 28289 或供需双方商定的方法进行
14 热循环变形性能按GB/T 28289
15 外观质量
按GB/T 5237.1—2017~GB/T 5237.5,复合部位的外观质量在自然散射
光条件下,以正常视力目视检查
6 检验规则
按GB/T 5237.6—2017中第6章的要求进行。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与质量证明书
按GB/T 5237.6—2017中第7章的要求进行。
8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按GB/T 5237.6—2017中第8章的要求进行。
9 质量承诺
9.1 自产品交付之日起180 天内,因产品质量问题不能正常使用时,提供免费更换服务。
9.2 客户有诉求时,应在24 h 内作出响应。
9.3 每批产品应有出厂编号或者生产批号,若发生质量问题时,可以追溯到相应的原材料和工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