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ZCX 001-2024 日照白茶加工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192.42 KB
- 标准类型:食品团体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2-26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65.020.20
CCS B 05 T
日照市茶叶协会团体标准
T/RZCX 001-2024
日照白茶加工技术规程
2024 - 12 - 10 发布2025 - 01 - 10 实施
日照市茶叶协会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日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日照市茶叶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日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日照山茶人家茶叶有限公司、日照南湖马陵
春茶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会、丁仕波、宋大鹏、房峰祥、李纪艳、王梦琪、王文彬、张娜、
王延稳、李峰、申加金。
日照白茶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日照白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工艺参数及标志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及档案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日照市行政区域内白茶的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日照白茶
在日照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以本地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白
茶产品。
4 基本要求
4.1 加工场所、加工设备及加工人员等应符合GB 14881等现行相关法规规定的要求。
4.2 设备清洗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5 加工工艺流程
自然萎凋工艺流程:鲜叶→自然萎凋→拣剔→干燥
复式萎凋工艺流程:鲜叶→复式萎凋→拣剔→干燥
恒温恒湿萎凋工艺流程:鲜叶→恒温恒湿萎凋→拣剔→干燥
6 加工工艺参数
6.1 鲜叶
6.1.1 鲜叶原料要求
白毫银针原料为单芽,白牡丹原料为一芽一至二叶,贡眉原料为一芽二至三叶,寿眉原
料为一至三叶带驻芽嫩梢或叶片。
鲜叶应符合GB 2762、GB 2763的要求。
6.1.2 鲜叶验收
鲜叶进场应分级验收,分别摊放,不同等级、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的鲜叶、雨水叶
与晴天叶应分开。
6.2 萎凋
6.2.1 室内自然萎凋
晴天,日平均气温20 ℃左右,平均相对湿度70 %左右。鲜叶均匀摊放,摊晾过程不翻
拌鲜叶,萎凋至7成干时进行并筛,鲜叶含水量在18 %左右,即可下筛。
6.2.2 复式萎凋
晴天,日平均气温20 ℃左右,平均相对湿度70 %左右。鲜叶置于室外,避免阳光直射,
萎凋不超过25 min,移入室内降温,反复操作,直至芽叶萎软、失去光泽,后一直在室内
萎凋,7成干时进行并筛,鲜叶连续萎凋至含水量18 %左右,即可下筛。
6.2.3 恒温恒湿萎凋
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0 %左右,温度设置24 ℃左右,鲜叶均匀摊放,达7成干时进行并
筛;鲜叶连续萎凋约36 h,含水量在18 %左右,即可下筛。
6.3 拣剔
下筛后拣剔鲜叶,拣去黄片、老叶茶梗等其它杂物。
6.4 干燥
萎凋结束后,单芽、一芽一叶初展原料直接用60 ℃文火足干;一芽二叶原料先用90 ℃
毛火烘干5 min,下机摊凉30 min,再用60 ℃文火足干。
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标签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产品运输包装上的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
定。
7.2 包装
应符合GB 23350 和GH/T 1070 的规定。
7.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暴晒措施,不与
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7.4 贮存
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
8 档案管理
详细记录鲜叶采摘时间、地点、品种,白茶加工温湿度等信息,便于查对。所有基础资
料,鲜叶采摘及白茶加工、贮存等资料均应整理存档,并妥善保管,保存期3 年以上。上一篇:T/QSX 0019-2024 无废餐厅评价规范
下一篇:T/ACEF 216-2025 燃煤锅炉尿素脱硝优化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CCS B 05 T
日照市茶叶协会团体标准
T/RZCX 001-2024
日照白茶加工技术规程
2024 - 12 - 10 发布2025 - 01 - 10 实施
日照市茶叶协会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日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日照市茶叶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日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日照山茶人家茶叶有限公司、日照南湖马陵
春茶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会、丁仕波、宋大鹏、房峰祥、李纪艳、王梦琪、王文彬、张娜、
王延稳、李峰、申加金。
日照白茶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日照白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工艺参数及标志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及档案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日照市行政区域内白茶的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日照白茶
在日照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以本地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白
茶产品。
4 基本要求
4.1 加工场所、加工设备及加工人员等应符合GB 14881等现行相关法规规定的要求。
4.2 设备清洗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5 加工工艺流程
自然萎凋工艺流程:鲜叶→自然萎凋→拣剔→干燥
复式萎凋工艺流程:鲜叶→复式萎凋→拣剔→干燥
恒温恒湿萎凋工艺流程:鲜叶→恒温恒湿萎凋→拣剔→干燥
6 加工工艺参数
6.1 鲜叶
6.1.1 鲜叶原料要求
白毫银针原料为单芽,白牡丹原料为一芽一至二叶,贡眉原料为一芽二至三叶,寿眉原
料为一至三叶带驻芽嫩梢或叶片。
鲜叶应符合GB 2762、GB 2763的要求。
6.1.2 鲜叶验收
鲜叶进场应分级验收,分别摊放,不同等级、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的鲜叶、雨水叶
与晴天叶应分开。
6.2 萎凋
6.2.1 室内自然萎凋
晴天,日平均气温20 ℃左右,平均相对湿度70 %左右。鲜叶均匀摊放,摊晾过程不翻
拌鲜叶,萎凋至7成干时进行并筛,鲜叶含水量在18 %左右,即可下筛。
6.2.2 复式萎凋
晴天,日平均气温20 ℃左右,平均相对湿度70 %左右。鲜叶置于室外,避免阳光直射,
萎凋不超过25 min,移入室内降温,反复操作,直至芽叶萎软、失去光泽,后一直在室内
萎凋,7成干时进行并筛,鲜叶连续萎凋至含水量18 %左右,即可下筛。
6.2.3 恒温恒湿萎凋
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0 %左右,温度设置24 ℃左右,鲜叶均匀摊放,达7成干时进行并
筛;鲜叶连续萎凋约36 h,含水量在18 %左右,即可下筛。
6.3 拣剔
下筛后拣剔鲜叶,拣去黄片、老叶茶梗等其它杂物。
6.4 干燥
萎凋结束后,单芽、一芽一叶初展原料直接用60 ℃文火足干;一芽二叶原料先用90 ℃
毛火烘干5 min,下机摊凉30 min,再用60 ℃文火足干。
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标签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产品运输包装上的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
定。
7.2 包装
应符合GB 23350 和GH/T 1070 的规定。
7.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暴晒措施,不与
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7.4 贮存
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
8 档案管理
详细记录鲜叶采摘时间、地点、品种,白茶加工温湿度等信息,便于查对。所有基础资
料,鲜叶采摘及白茶加工、贮存等资料均应整理存档,并妥善保管,保存期3 年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