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CNAS 39-2023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 > 下载地址2

T/CNAS 39-2023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

  • 名  称:T/CNAS 39-2023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CNAS 39-2023《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注册护士,规范成人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时机、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 涵盖术后急性疼痛(躯体痛和内脏痛),从手术结束至出院期间的疼痛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T/CNAS 01—2019《成人癌性疼痛护理》相关内容(如疼痛部位体表图评估)。

​3. 术语与缩略语​

  • ​手术后疼痛​​:术后急性伤害性疼痛,分躯体痛和内脏痛。
  • ​患者自控镇痛(PCA)​​:患者通过预设装置自行给药的技术。
  • ​评估工具缩略语​​:NRS(数字评分量表)、FPS-R(修订版面部表情量表)、VRS(语言评分量表)、CPOT(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FAS(功能活动评分法)。

​4. 基本要求​

  • ​全员评估​​:所有术后患者均需疼痛评估。
  • ​流程遵循​​:按附录A的评估与处理流程执行。
  • ​多模式镇痛​​:预防为主,结合药物与非药物措施。
  • ​患者参与​​:鼓励患者及照护者参与疼痛管理并接受教育。
  • ​效果监测​​:评估镇痛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附录B)。

​5. 评估方法与内容​

  • ​疼痛存在与部位​​:询问疼痛、使用体表图定位。
  • ​疼痛程度工具​​:
    • ​能交流患者​​:NRS(首选)、FPS-R(老年/认知障碍者宜用)、VRS(视觉障碍者宜用)。
    • ​不能交流患者​​:成人疼痛行为评估量表或CPOT(重症患者)。
  • ​其他评估​​:
    • 疼痛性质(胀痛、刀割样痛等)、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心率增快、呕吐等)。
    • 疼痛对功能活动的影响(FAS分级:A级未限制、B级轻度限制、C级重度限制)。
    • 加重/缓解疼痛的因素。

​6. 评估时机​

  • ​必评时机​​:术后转运交接时、主诉疼痛时、出院时。
  • ​频率​​:
    • 无痛/轻度疼痛:每日至少1次;使用PCA者每班1次。
    • 中/重度疼痛:镇痛后复评(静脉5~15分钟,肌注/皮下30分钟,口服/直肠1小时)。

​7. 护理措施​

​7.1 疼痛预防措施​
  • ​体位指导​​:
    • 头部手术:床头抬高15°~30°。
    • 胸腹手术:半卧位。
    • 四肢手术:患肢高于心脏平面。
  • ​药物预防​​:按时给药,指导功能活动(如咳嗽、下床)。
  • ​PCA护理​​:
    • 检查泵运行、管路固定,班班交接。
    • 评估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如肢体麻木、肌力下降)。
    • 指导患者活动前5~10分钟按压自控键。
​7.2 分级护理​
  • ​轻度疼痛​​:
    • 非药物措施(按摩、冷热疗、分散注意力)。
    • 非甾体抗炎药(监测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
    • FAS分级指导:A/B级鼓励锻炼,C级调整镇痛方案。
  • ​中度疼痛​​:
    • 弱阿片类药物(监测便秘、谵妄等)。
    • 睡眠干预(心理支持、辅助药物)。
  • ​重度疼痛​​:
    • 强阿片类药物(监测呼吸抑制、胃肠道反应)。
    • 突发剧痛时立即评估生命体征,排查并发症(如大出血)。

​8. 健康教育​

  • 鼓励主动报告疼痛,指导正确使用评估工具。
  • 告知镇痛方法(药物/非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附录内容​

  • ​附录A​​:术后疼痛评估与处理流程图(规范性)。
  • ​附录B​​: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如恶心、便秘、呼吸抑制的处理)。
  • ​附录C​​:疼痛评估工具(NRS、FPS-R、VRS、FAS)的详细说明及适用人群。
  • ​附录D​​:重症患者CPOT评分表(面部表情、肌张力、通气顺应性等指标,总分0~8分)。

​核心要点​

  1. ​标准化评估​​:根据患者交流能力选择工具,动态复评。
  2. ​个体化镇痛​​:结合药物与非药物措施,分级处理。
  3. ​安全监测​​:重点防范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
  4. ​多学科协作​​:护士主导,患者参与,医生配合调整方案。

该标准为术后疼痛管理提供了系统化、循证化的护理框架,强调早期干预、精准评估和全程管理。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