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T/CTES 1067-2024 外科植入物 部分可吸收补片外科植入物疝修补补片

  • 名  称:T/CTES 1067-2024 外科植入物 部分可吸收补片外科植入物疝修补补片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团体标准 T/CTES 1067-2024《外科植入物 部分可吸收补片 疝修补补片》主要内容总结​

​1. 标准概述​

  • ​标准名称​​:外科植入物部分可吸收补片疝修补补片(Implants for surgery-Partially absorbable mesh-Hernia repair mesh)。
  • ​发布机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 ​实施日期​​:2024年7月1日。
  • ​适用范围​​:适用于以合成纤维材料经纺织加工制成的部分可吸收疝修补补片,植入人体后可吸收纤维会逐步降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引用了多项国内外标准,主要包括:

  • ​物理性能​​:GB/T 3820(厚度)、GB/T 3923.1(拉伸性能)、GB/T 19976(顶破强力)等。
  • ​化学性能​​:GB/T 14233.1(化学分析)、GB/T 16886.7(环氧乙烷残留量)等。
  • ​生物性能​​:GB/T 16886系列(生物学评价)、YY/T 1806.1(体外降解性能)等。
  • ​其他​​:YY/T 0313(包装标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无菌试验)等。

​3. 术语和定义​

  • ​部分可吸收补片​​:由可吸收和不可吸收合成纤维交织制成,植入后部分纤维可降解吸收。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要求​
  • 表面孔径均匀,无污渍、异物、撕痕、磨损或颗粒物。
​4.2 物理性能​​(详见表1)
项目 要求 备注
厚度(mm/层) ≤1  
单位面积质量(g/m²) ≤150  
孔径(mm) ≥0.5 制造商需提供具体值
孔隙率(%) ≥50  
拉伸强力(N/2.5cm) 纵/横向均≥40  
顶破强力(N) ≥40  
撕裂强力(N) 纵/横向均≥16  
缝合强力(N) ≥16  
连接力(N) ≥16 多层补片需说明连接方式
​4.3 化学性能​​(详见表2)
  • ​重金属总量​​(Ni、Sb、Pb等10种):≤1.0 μg/mL。
  • ​单体残留​​:≤2.0%。
  • ​溶剂残留总量​​:≤1000 μg/g。
  • ​环氧乙烷残留​​(若灭菌):≤10 μg/g。
  • ​注​​:若使用特殊添加剂,需提供第三方安全证明。
​4.4 生物性能​
  • ​无菌要求​​: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 ​细菌内毒素​​:<0.5 EU/mL。
  • ​体外降解​​:符合制造商声明的降解范围。
  • ​生物学评价​​:按GB/T 16886.1进行风险评估。
​4.5 临床试验与评价​
  • 符合YY/T 1576对可吸收材料的植入试验要求。

​5. 检验方法​

  • ​物理性能​​:按引用标准执行(如GB/T 3923.1测拉伸强力)。
  • ​化学性能​​:
    • 重金属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ICP-MS(仲裁方法)。
    • 环氧乙烷残留按GB/T 16886.7。
  • ​生物试验​​:
    • 无菌试验按《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按GB/T 14233.2。
    • 体外降解试验按YY/T 1806.1。

​6. 标识、包装与贮存​

  • ​标识​​:符合YY/T 0313,需注明孔径、灭菌方式等关键信息。
  • ​包装与运输​​:防潮、防污染,符合YY/T 0313要求。

​7. 其他​

  • 所有技术要求均符合GB/T 42062-2022(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规定。

​8. 参考文献​

包括ISO 13485(质量管理体系)、YY 1116-2020(可吸收缝线)等国内外相关标准。


​核心要点总结​

  1. ​材料特性​​:部分可吸收补片需兼具可降解与不可降解纤维,确保力学性能(如拉伸、撕裂强力)和生物相容性。
  2. ​安全限值​​:严格规定化学残留(如重金属≤1 μg/mL)和生物风险(无菌、内毒素)。
  3. ​测试方法​​:引用多项国标,确保检测一致性,重金属检测以ICP-MS为仲裁方法。
  4. ​临床应用​​:需通过体外降解试验和临床试验验证性能。
  5. ​全程管控​​:从生产到包装运输均需符合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要求。

该标准为疝修补补片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全面技术依据,重点关注安全性、功能性及临床适用性。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