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GBC 46-2025 桉树生态营林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1
T/GBC 46-2025 桉树生态营林技术规程
- 名 称:T/GBC 46-2025 桉树生态营林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桉桉树生态营林技术规程》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述
该标准由广西科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起草,规定了桉桉树生态营林的技术要求,旨在解决传统桉桉树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地力衰退等问题。标准适用于桉桉树适生区域内的人工林生态营林。
二、核心概念与原则
1. 关键术语定义
- 生态营林:遵循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理论,以绿色、低碳、生态、高效和可持续为目标的新型人工林培育技术体系
- 珍贵树种:材质优良、用途广泛、资源稀有或市场紧缺、生长周期较长的树种
- 经营周期:林分从种植到砍伐利用的时间长短
- 生态成熟:森林立地(土壤质量)恢复到造林前的状态
2. 经营原则
- "三低三高"原则:低干扰、低投入、低污染和高产量、高价值、高效益
- 混交和结构优化原则:珍贵树种与桉桉树混交
- 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地力维持原则
- 木材生产与生态系统服务协同原则
- 科学合理经营周期原则
三、生态营林技术要点
1. 林地选择
- 海拔低于600m
- 年降雨量>1000mm
- 年平均温度17-23℃
- 土层厚度>80cm
- 石砾含量<30%
- pH值4.0-6.0
2. 树种与苗木选择
- 桉桉树品种:巨尾桉桉、尾叶桉桉、尾巨桉桉等
- 混交树种:51种珍贵或乡土树种(详见附录A)
- 苗木标准:
- 桉桉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苗高15-35cm,地径>0.13cm
- 珍贵树种:2年生以上容器大苗
3. 混交配置
- 混交方式:带状或行带状混交
- 配置模式:宽窄行相间
- 宽行4-8m(种植珍贵树种)
- 窄行2m(种植桉桉树)
- 株距2m

- 混交比例:2:1、3:1或3:2
4. 林地准备
- 林地清理:免炼山,分种植带和保留带清理
- 整地方式:
- 坡度≤15°:机械带垦或深耕裂土
- 坡度>15°:机械带状或深挖小穴整地
- 种植穴规格:50cm×50cm×40cm
- 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每穴300-500g
5. 种植与抚育
- 种植时间:春季或雨季土壤湿润时
- 成活率要求:90%以上
- 抚育管理:
- 种植带:连续三年除草松土
- 保留带:造林后第一年和第三年砍除杂草
- 禁止使用除草剂
- 林下植被保育:保留木本植物(密度≤1500株/公顷)
- 清除物管理:覆盖在幼树周围
- 追肥:连续三年每年5-6月追肥
6. 其他管理措施
- 有害生物防治:参照相关标准执行
- 修枝:
- 珍贵树种修枝2-3次
- 桉桉树自然整枝
- 目标树管理:
- 15年左右选择目标树(100-150株/公顷)
- 伐除干扰树
7. 采伐与更新
- 经营周期:
- 桉桉树:植苗林8-12年,第一代萌芽林6-8年,第二代萌芽林5-7年
- 珍贵树种:25年以上
- 采伐方式:
- 桉桉树:定向采伐
- 珍贵树种:择伐
- 萌芽更新:采伐后3-5个月定株(每伐桩保留1株)
四、配套管理要求
- 档案管理:建立生态营林技术和管理档案
- 引用标准:包括造林技术规程、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等
五、附录内容
附录A详细列出了51种适宜与桉桉树混交的珍贵或乡土树种,包括:
- 江南油杉、台湾杉、降香黄檀等珍贵树种
- 马尾松、杉木等非珍贵树种
- 每种树种的学名、生态习性、适宜海拔和适生区域
该标准通过科学的混交配置和生态管理措施,实现了桉桉树人工林木材生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提升,为桉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规范。
相关推荐
- T/QGCML 2562-2023 企业内部项目管理跟进系统
- T/EES 005-2023 电机用四极同极性混合磁轴承技术要求
- T/QGCML 4183-2024 产业园项目管理运营平台
- T∕CSTM 00353-2021 化妆品工业用高岭土
- T/WLJC 52-2017 机床装备企业风险控制指南 业务外包
- T/CIECCPA 039-2023 垃圾焚烧电力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方法
- T/QGCML 817-2023 高固体份环氧绝缘漆试验方法
- T∕CPSS 1003-2019 交流输入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的低压直流型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 T/CSAE 263-2022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控制器 故障注入测试规范
- T/CWAN 0099-2023 液化天然气用奥氏体不锈钢管焊接工艺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