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GZTA 004-2025 贵州桂花茶 > 下载地址1
T/GZTA 004-2025 贵州桂花茶
- 名 称:T/GZTA 004-2025 贵州桂花茶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贵州桂花茶》团体标准(T/GZTA-004-2025)主要内容总结
1. 标准概述
- 适用范围:适用于以贵州省内产出的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为原料,配以本地新鲜桂花,经特定工艺制成的桂花香型茶。
- 归口与起草:由贵州省茶叶协会归口,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大学茶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起草。
2. 地理范围
- 产区:贵州省境内适宜桂花及茶树种植的区域。
- 核心产区海拔:≥800米。
3. 产品分类与等级
- 分类:按原料茶分为4类——贵州桂花绿茶、贵州桂花红茶、贵州桂花白茶、贵州桂花乌龙茶。
- 等级划分:每类茶按感官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具体指标见感官要求表(表1至表4)。
4. 技术要求
(1)原料要求
- 茶叶原料:需符合相应茶类国家标准(如GB/T 14456.1、GB/T 22291等),且产自贵州。
- 桂花鲜花:新鲜洁净,无霉变、异味,非桂花类夹杂物≤0.5%。
(2)感官品质
- 绿茶:特级要求外形细紧匀齐、香气浓郁持久,汤色嫩黄明亮;二级允许稍含嫩茎。
- 红茶:特级要求乌润匀净,滋味醇爽;二级允许香气尚显、叶底欠软。
- 白茶:特级要求毫心肥壮、滋味清甜;二级允许叶底尚匀整。
- 乌龙茶:特级要求肥壮紧结,香气浓郁回甘;二级允许有嫩幼梗。
(3)理化指标
- 水分≤7.0%,总灰分≤6.5%,水浸出物≥32.0%,粉末≤1.0%。
(4)安全指标
- 污染物限量(如铅、砷)和农药残留需符合GB 2762、GB 2763的规定。
- 净含量需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5. 试验方法
- 感官品质:按GB/T 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 理化指标:水分(GB 5009.3)、灰分(GB 5009.4)、粉末(GB/T 8311)、水浸出物(GB/T 8305)。
- 安全指标:污染物(GB 2762)、农药残留(GB 2763)。
6. 检验规则
- 取样:按GB/T 8302,以“批”为单位。
- 出厂检验:每批需检感官品质、水分、粉末、净含量和标签。
- 型式检验:每年一次,涵盖全部技术要求;原料或工艺重大变更时需加检。
- 判定与复验: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争议时可复验留存样或加倍取样。
7. 包装、运输与贮存
- 标签与标志:符合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和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包装:按GH/T 1070(茶叶包装通则)。
- 运输:工具需清洁防潮,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 贮存:按GB/T 30375,建议阴凉、干燥、避光环境。
8. 引用标准
- 引用国家标准20余项,涵盖茶叶质量(如GB/T 14487)、安全(GB 2762)、工艺(GB 14881)及包装(GH/T 1070)等。
9. 其他
- 标准编号为T/GZTA-004-2025,替代或补充现有桂花茶标准(如GH/T 1117),突出贵州地域特色。
核心特点
- 地域性:强调原料(茶和桂花)必须产自贵州,核心产区高海拔。
- 分类细化:按茶类分4种,每类分3等级,感官指标详细。
- 安全严控:引用食品安全国标,确保无污染、低农残。
- 工艺规范:从原料处理到窨制、干燥均有明确要求。
该标准为贵州桂花茶的生产、检验和贸易提供了技术依据,保障品质统一性和地域特色。
相关推荐
- T/GWIA 001-2022 定制衣柜人因工效学要求
- T∕CPSS 1003-2019 交流输入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的低压直流型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 T/QGCML 2562-2023 企业内部项目管理跟进系统
- T/CSRME 018-2021 城市地下空间施工安全自动监控系统技术指南
- T∕CSAE 112-2019 乘用车空气动力学仿真技术规范
- T/GDPAWS 23-2023 应急救援救助帐篷 撑伞式帐篷
- T/CPQS XF003-2023 灭火器产品维修、更换及售后服务
- T/CWA 211-2022 水性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 T/CNTAC 204-2024 T/CWTA 2-2024 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毛织物
- T/JSLQXH 002-2022 少儿篮球运动等级测试评定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