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T/YFSEA 0010-2024 起重机通道、梯子与栏杆安装及安全防护要求

  • 名  称:T/YFSEA 0010-2024 起重机通道、梯子与栏杆安装及安全防护要求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T/YFSEA 00102024 起重机通道、梯子与栏杆安装及安全防护要求》团体标准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目标:​​ 本标准规定了起重机(特别是其高处结构)上通道、梯子、栏杆及护圈的安装、材料选择、安全防护、检查、维护及报废要求,旨在确保人员安全、方便地接近、操作、检查和维护起重机相关部位,防止高空坠落等事故。

​适用范围:​​ 适用于起重机(包括桥式、门式、塔式、门座式等各类起重机)通道、梯子、栏杆的装设、检查、安全使用和安全管理。

​核心内容总结(按标准结构):​

  1. ​范围 (Section 1):​

    • 明确标准规定了起重机通道、梯子、栏杆的术语定义、装设和检查的安全要求。
    • 强调其适用对象和目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Section 2):​

    • 列出构成标准要求基础或提供具体方法的重要国家标准,如:
      • GB/T 3811 (起重机设计)
      • GB 4053.1-3 (固定式钢梯、平台、栏杆安全要求)
      • GB/T 6067.1 (起重机械安全总则)
      • GB 17888.2 (机械安全 接近设施 工作平台和通道)
      • GB/T 24818.1 (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 总则)
      • GB 50057 (防雷)
      • GB 50205 (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
  3. ​术语和定义 (Section 3):​

    • 明确定义了标准中使用的关键术语,包括:
      • ​通道 (Thoroughfare):​​ 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人员安全方便到达操作点、检查/保养点。
      • ​栏杆 (Railing):​​ 重要的防护设备,用于起重机安装、拆卸、试验、维修、保养。
      • ​梯子 (Ladder):​​ 用于高空作业,方便人员安全到达操作点、检查/保养点的装置。
      • ​护圈 (Retainer):​​ 高度≥2m直梯必备的保护攀爬人员的安全部件。
      • ​踏棍 (Rung):​​ 梯子上脚踩踏的构件。
      • ​梯梁/梯框 (Stile/Rail):​​ 梯子侧边安装踏棍的构件。
      • ​扶手 (Handrail):​​ 直梯顶端供手握的构件。
      • ​踢脚板 (Toe-plate):​​ 防止物体从平台/地板坠落的刚性立板。
  4. ​安全防护要求 (Section 4 - 核心部分):​

    • ​4.1 基本要求:​
      • 使用单位应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结合本标准、安装单位意见、行业特点)。
      • 高风险区域作业需加强安全培训和管理。
      • 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维护设备。
      • 根据环境进行防锈防腐涂装。
      • 编制操作规程(外观检查、安装、使用、维护、检测)。
    • ​4.2 安装材料选材要求:​
      • 材料:碳钢(需碳含量合格保证及出厂合格证)或不锈钢等金属。
      • 表面:平直防滑,无裂纹、分层、压痕、划道、硬弯。
    • ​4.3 安装要求 (详细规定):​
      • ​4.3.1 通道:​
        • ​可达性要求:​​ 离跌落面≥2000mm的操作点、检查点必须能通过斜梯/直梯/平台/通道到达(特定情况如臂架可放至地面检查的除外)。任何位置都应有安全入口。
        • ​设计与建造要求:​​ 考虑刚性、稳定性、耐环境(防腐)、排水、人体尺寸、防物体坠落、避免拆卸时移除防护屏障。
        • ​安全使用要求:​​ 避免伤害接触、持久防滑行走面、防坠落、扶手设计直观、孔隙限制(Ø20mm球体不能过;长≥200mm时宽≤12mm)。
        • ​尺寸要求:​​ 净空高≥1800mm(很少用通道可≥1300mm,但宽度需增至700mm);运动件附近通道净宽≥500mm(有扶手且高度≤600mm处可减至400mm);固定件间通道净宽≥400mm。
        • ​电气安全:​​ 通道下方裸露动力线高度<500mm时需实体地板;靠近动力线需保护。
      • ​4.3.2 斜梯与直梯:​
        • ​总体要求:​​ 高度差≥500mm的路径需设斜梯或直梯(≤2000mm的垂直面可设带扶手的踏脚板)。
        • ​斜梯:​
          • 倾斜角≤65°(特殊情况≤75°,超过按直梯)。
          • 设计载荷:5倍预定活载 ≥ 4.4kN点载荷;水平投影面均布活载≥3.5kN/m²;踏板中点集中载≥1.5kN;内侧均布载≥2.2kN/m。
          • 扶手载荷:除向上方向外≥890N集中载,挠度≤跨度/250;中间栏杆≥700N水平载,挠度≤75mm;端柱≥890N任意方向载。
          • 扶手设置:两侧设栏杆/扶手,间距:主斜梯≥600mm,其他≥500mm;靠墙单侧设,高≥1.1m。
          • 梯级:净宽≥320mm;高度180-250mm;进深≥高度;表面防滑。
        • ​直梯:​
          • 无基础梯至少焊两对支撑,间距根据梯梁尺寸等确定(如60x10mm扁钢/400mm净宽时,≤3000mm)。
          • 梯级间距一致:230-300mm。
          • 梯梁载荷:上端承受2kN垂直集中活载,挠度≤2mm。
          • 踏棍载荷:中点承受1kN垂直集中活载,挠度≤长度/250。
          • 高出梯级:扶手/撑杆高出最上梯级≥1100mm(受限时≥800mm)。
          • 护圈要求:高度≥2m必须设护圈(从2m起)。
          • 休息平台:每10m至少设一个(可设于连续梯旁)。
          • 梯终端:宜与平台平齐,踏棍/踏板不应超出平台面。
          • 梯在平台不中断:护圈不中断,侧面开500x1400mm洞口供出入。
      • ​4.3.3 栏杆:​
        • ​设置要求:​
          • 结构:顶部扶手高≥1100mm;底部踢脚板高≥100mm;扶手与踢脚板间至少一根中间横杆(间距≤500mm)。
          • 载荷:扶手任一点任意方向≥1000N力,无永久变形。
          • 开口:允许,但需有防跌落措施。
          • 替代:沿墙通道可用扶手替代栏杆,中断长度≤1000mm。
        • ​材料尺寸建议:​
          • 立柱/扶手:Φ30-50mm钢管 或 ≥50x50x4mm角钢。
          • 踢脚板:≥100x2mm扁钢。
          • 横杆:≥20x4mm扁钢 或 Ø16mm圆钢。
        • ​立柱间距:​​ ≤1000mm。
        • ​固定件要求(如用膨胀螺丝/管):​​ 高强度材料(碳钢/不锈钢/合金钢),有合格证,表面光滑、耐腐蚀。
      • ​4.3.4 护圈:​
        • ​形式:​​ 推荐圆形。
        • ​表面处理:​​ 热浸镀锌(光滑平整,无漏镀、锌粒、气泡、裂纹),附着力强。
        • ​安装:​​ 从2m高度起设。底部宜呈喇叭形(底笼箍与上一笼箍圆周间距≥100mm)。
        • ​材料尺寸:​
          • 水平笼箍:≥50x6mm扁钢(固定在梯梁上)。
          • 立杆:≥40x5mm扁钢(在笼箍内侧均匀分布并牢固连接)。
        • ​尺寸要求:​
          • 内侧深度(梯中心起):650-800mm。
          • 直径(圆形):630-800mm;其他形式宽度:650-800mm。
          • 内侧无突出物。
        • ​立杆与笼箍间距:​
          • 5根立杆:水平笼箍垂直间距≤1500mm;立杆间距≤300mm。
          • 3根立杆:水平笼箍垂直间距≤900mm;立杆间距≤400mm。
    • ​4.4 焊接要求:​
      • 符合GB 50205。
      • 焊缝强度满足要求(梯梁与踏板连续焊,焊高4-6mm,焊缝质量≥主体结构焊缝一级以上)。
      • 栏杆/护圈焊接同要求。
      • 圆钢/钢管衔接需开相贯线。
    • ​4.5 接地:​
      • 室外安装的梯子(含护圈)及连接部分宜做接地保护。
      • 接地附件符合GB 50057(防雷)。
    • ​4.6 安装效果要求:​
      • 所有构件及连接表面光滑,无锐边、尖角、毛刺等伤害或妨碍缺陷。
      • 安装后无歪斜、扭曲、变形等缺陷。
    • ​4.7 修复与报废:​
      • ​报废条件:​
        • 失去整体稳定性。
        • 结构件断面腐蚀达原厚度10%。
      • ​修复条件:​
        • 产生塑性变形、裂纹等缺陷时,根据缺陷状况修复。
        • 修复后结构件必须满足使用要求。

​总结:​​ 该标准为起重机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单位提供了关于起重机高处通行设施(通道、梯子)及防护设施(栏杆、护圈)的全面、详细的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它严格规定了设计参数(尺寸、载荷、角度、间距)、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焊接)、安装质量、防护性能(防滑、防坠落、防腐蚀)、接地保护以及检查维护与报废标准,旨在最大程度地保障工作人员在接近、操作和维护起重机过程中的安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