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JPMA 031-2025 母婴护理场所卫生规范 > 下载地址1

T/JPMA 031-2025 母婴护理场所卫生规范

  • 名  称:T/JPMA 031-2025 母婴护理场所卫生规范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以下是团体标准《T/JPMA 031-2025 母婴护理场所卫生规范》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提供产前指导、产后恢复、婴儿护理等服务的机构,包括:

  • 月子中心、月子会所、母婴会所、母婴护理中心等场所。

​二、基本要求​

​1. 原则​

  • 独立法人或法人授权资质。
  • 固定场所与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 配备具备专业能力的从业人员。

​2. 场所设置​

  • ​选址​​:远离污染源(垃圾站、公厕等)50米以上,无辐射/噪声/粉尘污染。
  • ​功能区​​:必需配置月子居室、婴儿照护室、沐浴室、厨房等;建议配置游泳室、理疗室等。
  • ​布局​​:功能区分区合理,辅助用房(锅炉房、洗衣房)保持距离。
  • ​居室要求​​:
    • 自然采光(禁无窗设计),面积≥25m²(含独立卫生间≥5m²)。
    • 床位面积≥4m²/人。

​3. 人员配备​

  • ​管理人员​​:机构负责人、卫生管理员等。
  • ​专业人员​​:育婴师、母婴护理师、营养师、医护等。
  • ​后勤人员​​:厨师、保洁员、设备维护工等。

​4. 设施设备​

  • ​通风系统​​:恒温恒湿空气净化设备,禁用强光/电磁辐射加热。
  • ​卫生间​​:安全扶手、防滑设施、机械排风。
  • ​厨房​​:连续供水、油烟净化、防四害设备、燃气泄漏报警。
  • ​洗衣房​​:分类清洗设备(清洁/污染分开,成人/婴儿分开)。
  • ​安全设施​​:公共区域监控、紧急呼叫装置。
  • ​垃圾处理​​:密闭式防水/防腐容器。

​5. 物品配置​

  • ​居室​​:床、哺乳椅、应急呼叫设备、冷热水等。
  • ​公共用品​​:床单/毛巾等按床位3倍以上配置。
  • ​医疗物品​​:体温计、血压计、奶瓶消毒器等。
  • ​清洁工具​​:工作车、吸尘器等,管理符合GB 37487。

​三、卫生质量要求​

​1. 室内空气质量​

  • ​物理指标​​:
    • 温度:居室夏季22–26℃、冬季≥20℃;沐浴室≥25℃。
    • 湿度:居室45%–70%;噪声≤40dB;照度10–500lx。
  • ​化学指标​​(居室/婴儿室限值):
    • 甲醛≤0.06mg/m³、PM2.5≤0.035mg/m³、TVOC≤0.50mg/m³等(详见表1)。
  • ​生物指标​​:
    • 细菌总数≤1000 CFU/m³(撞击法),真菌≤500 CFU/m³。

​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 符合WS 10013标准,定期清洗消毒(参照WS/T 10005)。

​3. 水质要求​

  • ​饮用水/原水​​:符合GB 5749。
  • ​泳池/沐浴用水​​:
    • 菌落总数≤100 CFU/mL,大肠菌群/嗜肺军团菌不得检出。
    • 水温:泳池35–38℃,沐浴38–40℃。

​4. 公共用品用具​

  • ​餐(饮)具​​:符合GB 14934。
  • ​棉织品/洁具/拖鞋等​​:
    • 细菌总数≤200 CFU/25cm²(棉织品)、≤300 CFU/25cm²(洁具/拖鞋)。
    • 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详见表3)。

​5. 工作人员手卫生​

  • 细菌总数≤10 CFU/cm²,真菌不得检出。

​6. 检验方法​

  • 引用GB/T 18204、GB/T 18883、GB 15982等标准检测空气/水质/用品。

​四、卫生管理要求​

​1. 管理制度​

  • 法定代表人为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
  • 建立制度:环境清扫、设备维护、用品消毒、传染病应急预案等。
  • ​探视管理​​:限定时间/人数,登记并筛查呼吸道/皮肤传染病。
  • ​产品采购​​:卫生消毒产品符合国家标准,验收记录完整。

​2. 人员管理​

  • ​健康证明​​:全员每年体检,患传染病者离岗。
  • ​日常监测​​:发热/腹泻等症状立即停工。
  • ​个人卫生​​:工作服、口罩、勤洗手。
  • ​培训演练​​:年度卫生应急演练≥1次。

​3. 档案管理​

  • 保存卫生管理制度、健康证明、空调系统资料等。

​4. 室内空气管理​

  • 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15–30分钟)。
  • 装修后需空气检测合格。
  • 每日监测温湿度/CO₂/PM2.5。
  • ​禁烟​​:严格执行公共场所禁烟规定。

​5. 服务管理​

  • ​清洁方式​​:湿式清扫,防扬尘。
  • ​用品更换​​:床单/毛巾等“一客一换一消毒”,污染即换。
  • ​婴儿用品​​:专人专用,单独清洗消毒。
  • ​水质管理​​:饮水设备持卫生许可批件,定期维护。
  • ​泳池/沐浴水​​:单人池“一人一换”,多人池持续消毒换水。
  • ​消毒要求​​:产妇伤口/婴儿脐部护理按WS/T 367灭菌。
  • ​病媒防治​​:物理防制为主,定期检查设施。

​6. 卫生检测​

  • ​频次​​:每年≥1次全面检测(空气/水质/用品/手部等)。
  • ​机构资质​​:检测需由认证机构进行。
  • ​结果公示​​:检测报告在场所醒目位置公示。

​五、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30余项国家标准(如GB 5749、GB/T 18883、GB 37487等),涵盖水质、空气质量、消毒技术等领域。

​核心特点​​:

  1. ​母婴特殊性​​:针对产妇婴儿的敏感群体,制定更严格的温湿度、微生物限值及专用物品管理要求。
  2. ​全过程管控​​:从选址建设到日常运营,覆盖环境、设施、人员、服务的全链条卫生管理。
  3. ​量化指标明确​​:空气质量、水质、用品微生物等均有具体限值及检测方法。
  4. ​应急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探视筛查、疫情响应机制突出公共卫生安全。

此标准为母婴护理机构提供了系统化、可操作的卫生管理框架,确保服务环境的健康安全。

收藏本站 | 热门资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