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SCEFA 001-2025 地理标志产品 雅江松茸 > 下载地址1
T/SCEFA 001-2025 地理标志产品 雅江松茸
- 名 称:T/SCEFA 001-2025 地理标志产品 雅江松茸 - 下载地址1
- 类 别:团体标准规范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以下是《地理标志产品雅江松茸》(T/SCEFA 001-2025)团体标准的主要内容总结,按标准结构详细梳理:
一、基本信息
- 标准号:T/SCEFA 001-2025
- 名称:地理标志产品雅江松茸
- 归口单位:雅江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甘孜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 起草单位:雅江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等
- 实施日期:2025年4月9日
二、适用范围
- 产品类别:
- 鲜品、速冻品(整菇/片块丁状)、干品
- 均为野生采摘松茸,产自雅江县行政区域(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GB/T 191、GB 5009.3、GB/T 23188等12项国家标准(涵盖包装、水分测定、松茸术语等)。
三、核心定义
- 雅江松茸:产地限定于雅江县,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松茸产品。
- 关键术语:
- 菌塘:松茸与寄主植物共生的特定土壤区域(采收时禁止破坏)。
- 子实体长度:菌盖顶端至基部的纵向长度(≥5cm为采收标准)。
- 内菌幕状态:分未外露(一级)、外露未破(二级)、破裂可见菌褶(三级)。
四、采收要求
- 时间:每年7月15日–9月30日。
- 方法:
- 用刀切取菌柄(离地1–2cm),确保基部不沾泥土。
- 禁止破坏菌塘生态系统。
五、加工工艺
- 鲜品:采收后48小时内完成去泥、清洗。
- 速冻品:
- 漂烫:95–100℃水温,3–5秒。
- 速冻:-35至-40℃下≤30分钟,中心温度≤-18℃。
- 干品:
- 热风干燥:≤60℃持续18–22小时,水分≤12%。
- 冻干:-25℃预冻≥6小时。
六、质量分级体系
1. 感官要求
| 产品类型 | 分级依据 | 一级要求 | 二级要求 | 三级要求 |
|---|---|---|---|---|
| 鲜品/速冻整菇 | 形态(菌盖状态) | 菌盖内卷紧贴菌柄,内菌幕未外露 | 菌盖略展开,内菌幕外露未破裂 | 菌盖展开未上翻,内菌幕破裂可见菌褶 |
| 虫孔数(个/单体) | ≤1(无网状虫孔) | ≤3(无网状虫孔) | 不限(无网状虫孔) | |
| 干品 | 菌盖与菌柄相连率(%) | ≥90.0 | ≥80.0 | — |
| 碎片率(%) | ≤1.0 | ≤3.0 | ≤4.0 | |
| 虫蛀菇率(%) | ≤3.0 | ≤10.0 | ≤15.0 | |
| 共性要求 | ||||
| - 色泽:鲜/速冻品为灰白至浅褐色;干品一级切面灰白,三级可淡黄。 | ||||
| - 气味:必须具松茸特有香味,无异味。 | ||||
| - 霉烂菇:所有等级均为0%。 | ||||
| - 杂质:≤1.0%(鲜/速冻/干品统一)。 |
2. 理化指标
| 项目 | 鲜品 | 速冻品 | 干品 |
|---|---|---|---|
| 水分(%) | ≤92.0 | ≤92.0 | ≤12.0 |
| 灰分(干重计%) | ≤8.0 | ≤8.0 | ≤8.0 |
七、检验规则
- 抽样:按GB/T 30642执行,同一批次同等级产品为检验单位。
- 等级判定:
- 感官指标中任一项不达标即降级(如一级虫孔>1个则降为二级)。
- 霉变、异味、杂质超标直接判不合格。
- 复检:允许不合格项加倍抽样复检一次。
八、包装与标识
- 包装材料:瓦楞纸箱(符合GB/T 6543)或防湿耐压泡沫箱,需洁净无毒。
- 标签:
- 强制标注:产品名称、等级、净含量、生产日期、地理标志标识("雅江松茸")。
- 执行标准号:T/SCEFA 001-2025。
- 净含量:按JJF 1070规则检验,不得低于标注值。
九、储运条件
| 产品类型 | 运输温度 | 贮存条件 |
|---|---|---|
| 鲜品 | 1–5℃ | 1–5℃库房,定期检查霉变 |
| 速冻品 | ≤-18℃ | ≤-18℃冷库 |
| 干品 | 常温(干燥) | 1–5℃通风库房,防潮防虫防鼠 |
| 禁止事项:与有毒、异味物品混运混存。 |
十、附录说明
- 主要起草人:张波、田清等25人(涵盖科研、监管、企业代表)。
- 术语来源:引用GB/T 23188-2023《松茸》的12项定义。
总结核心:该标准以地理标志保护为核心,通过严格限定产区(雅江县)、分级质量体系(形态、虫孔、完整性等)、加工时效性(48小时内加工)及储运温控,确保雅江松茸的独特品质。同时,配套检验规则与包装标识要求,构建全链条质量控制框架。
相关推荐
- T/CSRME 018-2021 城市地下空间施工安全自动监控系统技术指南
- T∕CSAE 112-2019 乘用车空气动力学仿真技术规范
- ZJM-001-4314-2014 汽轮机
- T/CI 122-202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机械制动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 T/QGCML 817-2023 高固体份环氧绝缘漆试验方法
- T/ZZB 3018-2022 电机铁芯级进模
- T∕CSAE 232-2021 电动汽车碳化硅电机控制器效率测试方法
- T/ZDL 022-2023 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10kV及以下电力变压器
- T/ZZB 3106-2023 电动滑板车
- T/GWIA 001-2022 定制衣柜人因工效学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