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EJCCCSE 194-2024 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技术规范 > 下载地址1
    T/EJCCCSE 194-2024 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技术规范
- 名 称:T/EJCCCSE 194-2024 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技术规范 - 下载地址1
- 类 别:综合团体标准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错误报告 目录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ICS 31.060.50
CCS L 11
团体标准
T/EJCCCSE 194—2024
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ated aluminum shells for aluminum electrolyticcapacitors
2024 - 12 - 18 发布2024 - 12 - 31 实施
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品分类和标记...................................................................... 1
5 基本要求............................................................................ 2
6 技术要求............................................................................ 3
7 试验方法............................................................................ 4
8 检验规则............................................................................ 6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
10 质量保证........................................................................... 8
附录A(规范性) 氯离子含量和电导率测试................................................9
T/EJCCCSE 194—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如东联亿机电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如东联亿机电有限公司、立隆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常州华威电子有限公
司、南通开发区太阳电子有限公司、青岛三莹电子有限公司、十堰钰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联亿机
电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毅骏、萧正浩、相小琴、孙巍、李波、王志超、徐立伟、郑林。
T/EJCCCSE 194—2024
1
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标记、基本要求、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文件适用于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以下简称涂膜铝壳)的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9286 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
GB/T 33229 电气元件用涂层铝及铝合金带材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涂膜铝壳coated aluminum shells
其中一面(外表面)涂有本色透明绝缘膜的铝带通过模具拉深所得到的铝壳。
3.2
涂膜内防爆铝壳explosion-proof aluminum shell in the coating film
压力释放装置设在涂膜铝壳底部内侧的涂膜铝壳。
3.3
黑色涂膜铝壳black coated aluminium case
其中一面(外表面)涂有黑色绝缘膜的铝带通过模具拉深所得到的铝壳。
3.4
钛色涂膜铝壳titanium-coated aluminium case
其中一面(外表面)涂有钛色绝缘膜的铝带通过模具拉深所得到的铝壳。
3.5
双膜铝壳double-membrane aluminum shell
两面(内外表面)涂有本色透明绝缘膜的铝带通过模具拉深所得到的铝壳。
4 产品分类和标记
4.1 产品分类
产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a) 涂膜铝壳;
b) 涂膜内防爆铝壳;
c) 黑色涂膜铝壳;
T/EJCCCSE 194—2024
2
d) 钛色涂膜铝壳;
e) 双膜铝壳。
4.2 标记
产品的标记示例如下:
5 基本要求
5.1 原材料
5.1.1 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工艺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 涂膜铝壳材料采用含铝量1100、3003、3004、8011 工业纯铝板。
5.1.3 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3190 的规定。
5.1.4 涂膜铝壳材料的力学性能、尺寸偏差、膜厚等应符合GB/33229 的规定。
5.1.5 产品所用的其余辅料应符合有关文件或相关规定的要求,必要时可进行质量检测和化验。
5.2 原材料牌号、状态、尺寸规格、膜厚、力学性能
原材料牌号、状态、尺寸规格、膜厚、力学性能见表1。
表1 原材料牌号、状态、尺寸规格、膜厚、力学性能
牌号状态
尺寸规格/mm
板材膜厚
/μm
力学性能
材料厚度允许偏差材料宽度允许偏差
抗拉强度
/MPa
断后伸长率
/%
1100 H46
0.21~0.61
±0.01(厚度
0.40~0.60
时,允许偏差
为±0.015)
10~1 250
±0.15~0.70
(具体详见
GB/T 33229)
8~12
120~150 ≥4
3003 H44 140~165
≥6
3004 H42 190~230
8011 H46 120~150 ≥4
5.3 原材料涂层性能
原材料涂层性能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原材料涂层性能
项目指标
膜厚偏差/μm ±1
铅笔硬度≥3H
干附着性/级0
耐沸水性膜层外观,无脱落、起泡、起皱等现象,允许颜色稍有变化
J X X X X * X X X X J J J
透明材料用“T”,黑色材料用“H”,钛色材料用“A”
单面涂膜用“D”,双面涂膜用“S”
外径尺寸
代表涂膜绝缘产品
代表防爆,结构形状有“+”、“Y”
高度尺寸
T/EJCCCSE 194—2024
3
表2 原材料涂层性能(续)
项目指标
耐溶剂性丁酮擦拭≥60 次,应不脱落
耐酸、碱性无黑点、白点、起泡或脱落等现象
耐热性目视涂膜无发黄和变色
表面润湿张力用36 号达因笔划痕无收缩
绝缘性AC 800 V不击穿(耐电压测试不报警)
热粘性目视涂膜无粘连痕迹
抗杯突性涂膜经压陷深度为5 mm的杯突试验后,应无开裂或脱落现象
抗弯曲性目视检查涂膜表面应无裂纹或脱落现象
注1:干附着性测试方法如下:
a) 按GB/T 9286 的规定,在试样上先划11 条平行线,再划11 条垂直这些平行线的截线,平行线和截的间距
为1 mm;
b) 将粘着力大于10 N/25 mm 的粘胶带覆盖在划格的涂膜上,赶去粘胶带下的空气,迅速垂直拉开粘胶带,按GB/T
9286 评级。
注2:其他涂膜性能测试方法按照GB/T 33229 规定进行。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
6.1.1 涂膜铝壳的内外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应有残留的油污、明显的水迹和发黑现象。
6.1.2 涂膜铝壳的内外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陷、压痕、拉丝、皱纹、砂眼及条纹等缺陷。
6.1.3 涂膜铝壳的涂层表面不准有气泡斑、龟裂、泛黄、桔皮、色差、黑条、杂点(颗粒)、杂色、
擦伤、划伤、脱膜等缺陷。
6.1.4 涂膜铝壳的切口应平整,无明显毛刺,切口与基准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图1 的要求。
6.2 结构尺寸及偏差
6.2.1 涂膜铝壳的结构见图1。
说明(防爆形状可根据客户要求):
D1 — 外径; D2 — 内径;
D3 — 防爆直径; h — 高度;
h1 — 涂膜留边量(光亮带长度)0.30±0.10; t1 — 底厚;
t2 — 压力释放装置(防爆槽)最小留底厚; t3 — 壁厚;
Φt— 内外圆同轴度;
R —工艺角,Φ4~Φ10.2 规格0.3±0.02;Φ12.5~Φ18 规格0.5±0.02。
图1 涂膜铝壳结构图
T/EJCCCSE 194—2024
4
6.2.2 涂膜铝壳系列结构尺寸及压力释放装置释放压力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涂膜铝壳系列结构尺寸及压力释放装置释放压力
序号
D1/mm D2/mm h/mm t1/mm t3/mm
内外圆
同轴度
误差
Фt
t2min
释放压力
/MPa
D3/mm
基本
尺寸
极限
偏差
基本
尺寸
极限
偏差
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0.05)
基本尺寸
(±0.03)
基本尺
寸
(±0.2)
1 4 ±0.03 3.55 ±0.05 4~15 ±0.05 0.30 0.22 0.03 — — —
2 5 ±0.03 4.55 ±0.05 4~25 ±0.06 0.30 0.23 0.03 — — —
3 6.3 ±0.03 5.85 ±0.05 4~25 ±0.08 0.30 0.23 0.03 0.06 6.0~8.0 4.8
4 6.5 ±0.03 6.05 ±0.05 4~25 ±0.08 0.30 0.23 0.03 0.06 6.0~8.0 4.8
5 8 ±0.03 7.45 ±0.05 5~26 ±0.08 0.33 0.25 0.03 0.06 5.0~6.5 6.5
6 8.2 ±0.05 7.70 ±0.05 5~26 ±0.08 0.33 0.25 0.03 0.06 5.0~6.5 6.5
7 10 ±0.05 9.45 ±0.08 6~32 ±0.10 0.35 0.26 0.04 0.06 4.0~5.0 6.5
8 10.2 ±0.05 9.65 ±0.08 6~32 ±0.10 0.35 0.26 0.04 0.06 4.0~5.0 6.5
9 12.5 ±0.05 11.90 ±0.08 13~35 ±0.10 0.37 0.29 0.04 0.06 2.5~3.5 9.4
10 16 ±0.05 15.40 ±0.08 16~42 ±0.10 0.42 0.30 0.04 0.07 1.5~2.5 12
11 18 ±0.05 17.30 ±0.08 18~52 ±0.10 0.45 0.32 0.04 0.07 1.5~2.5 13.5
注:外径、高度等尺寸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
6.3 氯离子(Cl-)含量
产品的氯离子(Cl-)含量应不大于1 PPM。
6.4 电导率
产品的电导率应不大于2.5 μS/cm。
6.5 压力释放装置性能
涂膜铝壳压力释放装置的释放压力应符合表3 的规定。
6.6 涂膜性能
产品的涂膜性能应符合表4 的规定。
表4 涂膜性能
项目指标
耐高压性AC 400 V不击穿(耐电压测试仪不报警)
耐印刷性用36 号达因笔划痕无收缩
耐热性经试验后,不脱膜
7 试验方法
7.1 外观
7.1.1 涂膜铝壳的清洁度用目视法进行检查。
7.1.2 涂膜铝壳的表面缺陷用目视法进行检查,有争议时可用大于10 倍的工具显微镜进行测量。
7.1.3 涂膜铝壳的切口毛刺、切口平整度用目视法进行检查,有争议时可用大于10 倍的工具显微镜进
行测量。
7.1.4 涂膜铝壳的底部平整度用目视法进行检查,有争议时可用分度值为≤0.01 mm 的底厚专用测量
T/EJCCCSE 194—2024
5
仪进行测量。
7.1.5 涂膜铝壳的底部R 角为工艺角,用目测法进行检查,当有争议时,可用R 规或投影仪测量。
7.2 结构尺寸
7.2.1 外径D1
涂膜铝壳的外径用分度值≤0.01 mm的壁厚千分尺或分度值≤0.01 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7.2.2 内径D2
涂膜铝壳的内径用精度±0.005 mm的光滑极限量规进行测量。
7.2.3 高度h
涂膜铝壳的高度用分度值≤0.02 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7.2.4 底厚t1
涂膜铝壳底厚用分度值为≤0.01 mm的底厚专用测量仪进行测量。
7.2.5 壁厚t3
涂膜铝壳壁厚用分度值为≤0.01 mm的壁厚千分尺或带百分表的壁厚专用测量仪在产品口部向下4
mm~6 mm处进行测量,测量点不少于四点。
7.2.6 内外圆同轴度Φt
涂膜铝壳的内外圆同轴度用分度值为≤0.01 mm的壁厚千分尺或带百分表的壁厚专用测量仪在同一
横截面上进行测量,测量点不少于四点,其最大壁厚差值应小于或等于同轴度公差Φt。
7.2.7 压力释放装置(防爆槽)最小留底厚t2
涂膜铝壳防爆槽最小留底厚用分度值为≤0.01 mm的槽厚专用测量仪进行测量。
7.2.8 压力释放装置(防爆槽)直径D3、位置度
涂膜铝壳的压力释放装置(防爆槽)直径和位置度用分度值≤0.02 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有争
议时可用影像测量仪测量。
7.2.9 涂膜留边量(光亮带长度) h1
涂膜铝壳的留边量(光亮带长度)用影像测量仪测量。
7.3 氯离子(Cl-)含量
7.3.1 器具
氯离子含量分析所使用的器具如下:
a) 量筒:100 mL,1 只;
b) 烧杯:200 mL,1 只;
c) 电炉:500 W~1 000 W,1 只;
d) 比色管:50 mL,2 支;
e) 比色箱:1 只;
f) 水银温度计:精度0.1 ℃,1 支。
7.3.2 试剂
氯离子含量分析应使用如下试剂:
a) 去离子水(30 ℃±5 ℃时,电导率≤1.0 μS/cm);
b) 浓度10%的硝酸溶液;
c) 溶度2%的硝酸银溶液;
d) 按GB/T 602 的规定配制的氯离子含量为1 PPM 的标准溶液。
T/EJCCCSE 194—2024
6
7.3.3 分析方法
7.3.3.1 按照附录A 的规定,随机抽取样本置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100 mL,在电炉上加热,煮
沸5 min,冷却至室温。添加去离子水,使液面保持原高度,取25 mL 浸出液置于一比色管中。另一
比色管中放置标准溶液5 mL,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25 mL。
7.3.3.2 在上述两比色管中均滴入三滴浓度为10%的硝酸和溶度为2%的硝酸银溶液,摇匀。经3 min
后,将两比色管置于比色箱中进行比色,试液的浑浊度应不大于标准溶液的混浊度。
7.4 电导率
7.4.1 器具
电导率测量所使用的器具如下:
a) 量筒:100 mL,1 只;
b) 烧杯:200 mL,1 只;
c) 电炉:500 W~1 000 W,1 只;
d) 水银温度计:精度0.1 ℃,1 支;
e) 电导率仪:测量范围0 μS/cm~105 μS/cm,精度≥1.5%。
7.4.2 测试方法
按照附录A 的规定,随机抽取样本置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100 mL,在电炉上加热,煮沸5 min,
待冷却至30 ℃±5 ℃时将电导率仪的测量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读出表上的电导率数值,电导率的数
值应不大于2.5 μS/cm。
7.5 压力释放装置性能
7.5.1 仪器
释放压力的测量应使用涂膜铝壳防爆压力专用测试仪。
7.5.2 测量方法
将待测涂膜铝壳固定在测试仪的夹具上,用电动(或手摇)使油泵增压,直至压力释放装置破裂为
止,读取此时测试仪上自动数显(或压力表)的读数值,即为压力释放装置的释放压力,应符合表3 的
规定。
7.6 涂膜性能
7.6.1 耐高压性
将耐电压测试仪打开,击穿电压设为800 V,负极接涂膜铝壳,打开测试开关,正极棒平滑扫过铝
壳表面,如警报断开,则下调50 V继续测试,直到不发警报和断开,即为绝缘强度,AC 400 V不击穿
为标准。
7.6.2 耐印刷性
用达因笔在涂膜铝壳底部均匀用力划痕,从40-38-36# 逐支划试,划后三秒钟不收缩即达该笔的
达因值。
7.6.3 耐热性
涂膜铝壳在(230±10)℃烘箱中烘烤6 min,不脱膜。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分为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
8.2 逐批检验
T/EJCCCSE 194—2024
7
8.2.1 检验批的构成
以相同材料,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同一规格,并一次提交检验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以产品
的只数为计量单位。
8.2.2 逐批检验的抽样按GB/T 2828.1,采用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取。检验项目,检查水平(IL),
合格质量水平(AQL)见表5。
8.2.3 产品检验部门按表5 的规定进行检验,全部合格后方可出厂。每批出厂的产品均应附有产品质
量合格证。
表5 逐批检验的抽样
检验项目要求条款试验方法条款IL AQL
外观6.1 7.1 I 0.1
结构尺寸6.2 7.2 S-2 1.0
氯离子含量6.3 7.3
按附录A 规定件数随机取样
电导率6.4 7.4
释放压力6.5 7.5
S-1 2.5
涂膜性能6.6 7.6
8.3 周期检验
8.3.1 周期检验代表产品的确定
涂膜铝壳选取外径D1 为5 mm、10 mm、16 mm,高度(h)自定的铝壳为其代表产品。
8.3.2 抽样
周期检验按GB/T 2829,采用判别水平为Ⅲ 的一次抽样方案,在每种代表产品中各抽取10 件样
品,按不合格质量水平(RQL)为20,进行检验判断。
8.3.3 检验条件
8.3.3.1 周期检验按第7 章规定进行,检验结果应符合第6 章相应条款的规定。
8.3.3.2 在正常情况下,每半年进行一次周期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周期检验:
a) 产品的结构、工艺、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产品停产1 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周期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 国家监管部门提出要求时。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 标志
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有清晰、耐久的产品标志:
a) 产品名称;
b) 型号及规格;
c) 产品数量;
d) 制造日期及批号;
e) 发货日期;
f) 生产单位;
g) 产品标准及代号。
9.2 包装
9.2.1 内包装
T/EJCCCSE 194—2024
8
产品按相同型号、规格尺寸,并按照规定数量用聚乙烯透明塑料袋包装,每包装塑料袋应附有产品
合格证,并用热合机封口,封口应严密牢固。
9.2.2 外包装
经内包装的产品装入瓦楞纸箱中,外包装上应有按照GB/T 191 规定的“向上”、“怕湿、防晒、
防碎”、“小心轻放”、“堆码极限”、“重复使用”等贮运图示标志,并在外箱上有“RoHS 2.0”、
“HF”标识及用条码识别。
9.3 运输
经包装好的产品,必须用用栈板加缠绕膜包装严密或汽车运输送达,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避免
日晒、雨雪侵袭和重压损坏。
9.4 贮存
9.4.1 包装好的产品应贮存在环境温度-10 ℃~45 ℃,相对湿度不大于75%,周围环境没有酸性、碱
性及其他有害气体的库房中,产品没有装箱密封前不能阳光直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堆码极限。
9.4.2 产品贮存期为一年。当贮存期超过一年时,应按6.1、6.3、6.4、6.5、6.6 的规定重新检验,
符合要求后方可出厂。
10 质量保证
10.1 从购买之日起两年内,用户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氧化、腐蚀质量问题的,
进行免费更换。
10.2 客户有诉求时,应在12 h 内作出响应,为用户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
T/EJCCCSE 194—2024
9
附录A
(规范性)
氯离子含量和电导率测试
氯离子含量和电导率测试抽样见表A.1。
表A.1 氯离子含量和电导率测试抽样
序号
规格(D1×h)
/mm
抽样数
/件
序号
规格(D1×h)
/mm
抽样数
/件
1 4×5 152 21 10×8 34
2 4×7 101 22 10×13 22
3 4×11 66 23 10×17 19
4 5×5 122 24 10×21 14
5 5×7 81 25 10×27 11
6 5×11 53 26 10.2×8 33
7 6.3×5 90 27 10.2×13 22
8 6.3×7 60 28 10.2×17 19
9 6.3×11 42 29 10.2×21 14
10 6.3×15 30 30 10.2×27 11
11 6.5×5 87 31 12.5×13 19
12 6.5×7 56 32 12.5×21 12
13 6.5×11 40 33 12.5×26 10
14 6.5×15 28 34 16×16 11
15 8×6 63 35 16×21 8
16 8×11 31 36 16×27 7
17 8×15 25 37 18×18 8
18 8.2×6 61 38 18×21 7
19 8.2×11 30 39 18×27 6
20 8.2×15 24 40 18×52 3
注:规格尺寸根据客户要求可定制,遇外径、高度不同时按比例计算抽样数。
	  CCS L 11
团体标准
T/EJCCCSE 194—2024
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ated aluminum shells for aluminum electrolyticcapacitors
2024 - 12 - 18 发布2024 - 12 - 31 实施
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品分类和标记...................................................................... 1
5 基本要求............................................................................ 2
6 技术要求............................................................................ 3
7 试验方法............................................................................ 4
8 检验规则............................................................................ 6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
10 质量保证........................................................................... 8
附录A(规范性) 氯离子含量和电导率测试................................................9
T/EJCCCSE 194—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如东联亿机电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如东联亿机电有限公司、立隆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常州华威电子有限公
司、南通开发区太阳电子有限公司、青岛三莹电子有限公司、十堰钰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联亿机
电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毅骏、萧正浩、相小琴、孙巍、李波、王志超、徐立伟、郑林。
T/EJCCCSE 194—2024
1
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标记、基本要求、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文件适用于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以下简称涂膜铝壳)的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9286 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
GB/T 33229 电气元件用涂层铝及铝合金带材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涂膜铝壳coated aluminum shells
其中一面(外表面)涂有本色透明绝缘膜的铝带通过模具拉深所得到的铝壳。
3.2
涂膜内防爆铝壳explosion-proof aluminum shell in the coating film
压力释放装置设在涂膜铝壳底部内侧的涂膜铝壳。
3.3
黑色涂膜铝壳black coated aluminium case
其中一面(外表面)涂有黑色绝缘膜的铝带通过模具拉深所得到的铝壳。
3.4
钛色涂膜铝壳titanium-coated aluminium case
其中一面(外表面)涂有钛色绝缘膜的铝带通过模具拉深所得到的铝壳。
3.5
双膜铝壳double-membrane aluminum shell
两面(内外表面)涂有本色透明绝缘膜的铝带通过模具拉深所得到的铝壳。
4 产品分类和标记
4.1 产品分类
产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a) 涂膜铝壳;
b) 涂膜内防爆铝壳;
c) 黑色涂膜铝壳;
T/EJCCCSE 194—2024
2
d) 钛色涂膜铝壳;
e) 双膜铝壳。
4.2 标记
产品的标记示例如下:
5 基本要求
5.1 原材料
5.1.1 铝电解电容器用涂膜铝壳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工艺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 涂膜铝壳材料采用含铝量1100、3003、3004、8011 工业纯铝板。
5.1.3 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3190 的规定。
5.1.4 涂膜铝壳材料的力学性能、尺寸偏差、膜厚等应符合GB/33229 的规定。
5.1.5 产品所用的其余辅料应符合有关文件或相关规定的要求,必要时可进行质量检测和化验。
5.2 原材料牌号、状态、尺寸规格、膜厚、力学性能
原材料牌号、状态、尺寸规格、膜厚、力学性能见表1。
表1 原材料牌号、状态、尺寸规格、膜厚、力学性能
牌号状态
尺寸规格/mm
板材膜厚
/μm
力学性能
材料厚度允许偏差材料宽度允许偏差
抗拉强度
/MPa
断后伸长率
/%
1100 H46
0.21~0.61
±0.01(厚度
0.40~0.60
时,允许偏差
为±0.015)
10~1 250
±0.15~0.70
(具体详见
GB/T 33229)
8~12
120~150 ≥4
3003 H44 140~165
≥6
3004 H42 190~230
8011 H46 120~150 ≥4
5.3 原材料涂层性能
原材料涂层性能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原材料涂层性能
项目指标
膜厚偏差/μm ±1
铅笔硬度≥3H
干附着性/级0
耐沸水性膜层外观,无脱落、起泡、起皱等现象,允许颜色稍有变化
J X X X X * X X X X J J J
透明材料用“T”,黑色材料用“H”,钛色材料用“A”
单面涂膜用“D”,双面涂膜用“S”
外径尺寸
代表涂膜绝缘产品
代表防爆,结构形状有“+”、“Y”
高度尺寸
T/EJCCCSE 194—2024
3
表2 原材料涂层性能(续)
项目指标
耐溶剂性丁酮擦拭≥60 次,应不脱落
耐酸、碱性无黑点、白点、起泡或脱落等现象
耐热性目视涂膜无发黄和变色
表面润湿张力用36 号达因笔划痕无收缩
绝缘性AC 800 V不击穿(耐电压测试不报警)
热粘性目视涂膜无粘连痕迹
抗杯突性涂膜经压陷深度为5 mm的杯突试验后,应无开裂或脱落现象
抗弯曲性目视检查涂膜表面应无裂纹或脱落现象
注1:干附着性测试方法如下:
a) 按GB/T 9286 的规定,在试样上先划11 条平行线,再划11 条垂直这些平行线的截线,平行线和截的间距
为1 mm;
b) 将粘着力大于10 N/25 mm 的粘胶带覆盖在划格的涂膜上,赶去粘胶带下的空气,迅速垂直拉开粘胶带,按GB/T
9286 评级。
注2:其他涂膜性能测试方法按照GB/T 33229 规定进行。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
6.1.1 涂膜铝壳的内外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应有残留的油污、明显的水迹和发黑现象。
6.1.2 涂膜铝壳的内外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陷、压痕、拉丝、皱纹、砂眼及条纹等缺陷。
6.1.3 涂膜铝壳的涂层表面不准有气泡斑、龟裂、泛黄、桔皮、色差、黑条、杂点(颗粒)、杂色、
擦伤、划伤、脱膜等缺陷。
6.1.4 涂膜铝壳的切口应平整,无明显毛刺,切口与基准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图1 的要求。
6.2 结构尺寸及偏差
6.2.1 涂膜铝壳的结构见图1。
说明(防爆形状可根据客户要求):
D1 — 外径; D2 — 内径;
D3 — 防爆直径; h — 高度;
h1 — 涂膜留边量(光亮带长度)0.30±0.10; t1 — 底厚;
t2 — 压力释放装置(防爆槽)最小留底厚; t3 — 壁厚;
Φt— 内外圆同轴度;
R —工艺角,Φ4~Φ10.2 规格0.3±0.02;Φ12.5~Φ18 规格0.5±0.02。
图1 涂膜铝壳结构图
T/EJCCCSE 194—2024
4
6.2.2 涂膜铝壳系列结构尺寸及压力释放装置释放压力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涂膜铝壳系列结构尺寸及压力释放装置释放压力
序号
D1/mm D2/mm h/mm t1/mm t3/mm
内外圆
同轴度
误差
Фt
t2min
释放压力
/MPa
D3/mm
基本
尺寸
极限
偏差
基本
尺寸
极限
偏差
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0.05)
基本尺寸
(±0.03)
基本尺
寸
(±0.2)
1 4 ±0.03 3.55 ±0.05 4~15 ±0.05 0.30 0.22 0.03 — — —
2 5 ±0.03 4.55 ±0.05 4~25 ±0.06 0.30 0.23 0.03 — — —
3 6.3 ±0.03 5.85 ±0.05 4~25 ±0.08 0.30 0.23 0.03 0.06 6.0~8.0 4.8
4 6.5 ±0.03 6.05 ±0.05 4~25 ±0.08 0.30 0.23 0.03 0.06 6.0~8.0 4.8
5 8 ±0.03 7.45 ±0.05 5~26 ±0.08 0.33 0.25 0.03 0.06 5.0~6.5 6.5
6 8.2 ±0.05 7.70 ±0.05 5~26 ±0.08 0.33 0.25 0.03 0.06 5.0~6.5 6.5
7 10 ±0.05 9.45 ±0.08 6~32 ±0.10 0.35 0.26 0.04 0.06 4.0~5.0 6.5
8 10.2 ±0.05 9.65 ±0.08 6~32 ±0.10 0.35 0.26 0.04 0.06 4.0~5.0 6.5
9 12.5 ±0.05 11.90 ±0.08 13~35 ±0.10 0.37 0.29 0.04 0.06 2.5~3.5 9.4
10 16 ±0.05 15.40 ±0.08 16~42 ±0.10 0.42 0.30 0.04 0.07 1.5~2.5 12
11 18 ±0.05 17.30 ±0.08 18~52 ±0.10 0.45 0.32 0.04 0.07 1.5~2.5 13.5
注:外径、高度等尺寸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
6.3 氯离子(Cl-)含量
产品的氯离子(Cl-)含量应不大于1 PPM。
6.4 电导率
产品的电导率应不大于2.5 μS/cm。
6.5 压力释放装置性能
涂膜铝壳压力释放装置的释放压力应符合表3 的规定。
6.6 涂膜性能
产品的涂膜性能应符合表4 的规定。
表4 涂膜性能
项目指标
耐高压性AC 400 V不击穿(耐电压测试仪不报警)
耐印刷性用36 号达因笔划痕无收缩
耐热性经试验后,不脱膜
7 试验方法
7.1 外观
7.1.1 涂膜铝壳的清洁度用目视法进行检查。
7.1.2 涂膜铝壳的表面缺陷用目视法进行检查,有争议时可用大于10 倍的工具显微镜进行测量。
7.1.3 涂膜铝壳的切口毛刺、切口平整度用目视法进行检查,有争议时可用大于10 倍的工具显微镜进
行测量。
7.1.4 涂膜铝壳的底部平整度用目视法进行检查,有争议时可用分度值为≤0.01 mm 的底厚专用测量
T/EJCCCSE 194—2024
5
仪进行测量。
7.1.5 涂膜铝壳的底部R 角为工艺角,用目测法进行检查,当有争议时,可用R 规或投影仪测量。
7.2 结构尺寸
7.2.1 外径D1
涂膜铝壳的外径用分度值≤0.01 mm的壁厚千分尺或分度值≤0.01 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7.2.2 内径D2
涂膜铝壳的内径用精度±0.005 mm的光滑极限量规进行测量。
7.2.3 高度h
涂膜铝壳的高度用分度值≤0.02 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7.2.4 底厚t1
涂膜铝壳底厚用分度值为≤0.01 mm的底厚专用测量仪进行测量。
7.2.5 壁厚t3
涂膜铝壳壁厚用分度值为≤0.01 mm的壁厚千分尺或带百分表的壁厚专用测量仪在产品口部向下4
mm~6 mm处进行测量,测量点不少于四点。
7.2.6 内外圆同轴度Φt
涂膜铝壳的内外圆同轴度用分度值为≤0.01 mm的壁厚千分尺或带百分表的壁厚专用测量仪在同一
横截面上进行测量,测量点不少于四点,其最大壁厚差值应小于或等于同轴度公差Φt。
7.2.7 压力释放装置(防爆槽)最小留底厚t2
涂膜铝壳防爆槽最小留底厚用分度值为≤0.01 mm的槽厚专用测量仪进行测量。
7.2.8 压力释放装置(防爆槽)直径D3、位置度
涂膜铝壳的压力释放装置(防爆槽)直径和位置度用分度值≤0.02 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有争
议时可用影像测量仪测量。
7.2.9 涂膜留边量(光亮带长度) h1
涂膜铝壳的留边量(光亮带长度)用影像测量仪测量。
7.3 氯离子(Cl-)含量
7.3.1 器具
氯离子含量分析所使用的器具如下:
a) 量筒:100 mL,1 只;
b) 烧杯:200 mL,1 只;
c) 电炉:500 W~1 000 W,1 只;
d) 比色管:50 mL,2 支;
e) 比色箱:1 只;
f) 水银温度计:精度0.1 ℃,1 支。
7.3.2 试剂
氯离子含量分析应使用如下试剂:
a) 去离子水(30 ℃±5 ℃时,电导率≤1.0 μS/cm);
b) 浓度10%的硝酸溶液;
c) 溶度2%的硝酸银溶液;
d) 按GB/T 602 的规定配制的氯离子含量为1 PPM 的标准溶液。
T/EJCCCSE 194—2024
6
7.3.3 分析方法
7.3.3.1 按照附录A 的规定,随机抽取样本置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100 mL,在电炉上加热,煮
沸5 min,冷却至室温。添加去离子水,使液面保持原高度,取25 mL 浸出液置于一比色管中。另一
比色管中放置标准溶液5 mL,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25 mL。
7.3.3.2 在上述两比色管中均滴入三滴浓度为10%的硝酸和溶度为2%的硝酸银溶液,摇匀。经3 min
后,将两比色管置于比色箱中进行比色,试液的浑浊度应不大于标准溶液的混浊度。
7.4 电导率
7.4.1 器具
电导率测量所使用的器具如下:
a) 量筒:100 mL,1 只;
b) 烧杯:200 mL,1 只;
c) 电炉:500 W~1 000 W,1 只;
d) 水银温度计:精度0.1 ℃,1 支;
e) 电导率仪:测量范围0 μS/cm~105 μS/cm,精度≥1.5%。
7.4.2 测试方法
按照附录A 的规定,随机抽取样本置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100 mL,在电炉上加热,煮沸5 min,
待冷却至30 ℃±5 ℃时将电导率仪的测量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读出表上的电导率数值,电导率的数
值应不大于2.5 μS/cm。
7.5 压力释放装置性能
7.5.1 仪器
释放压力的测量应使用涂膜铝壳防爆压力专用测试仪。
7.5.2 测量方法
将待测涂膜铝壳固定在测试仪的夹具上,用电动(或手摇)使油泵增压,直至压力释放装置破裂为
止,读取此时测试仪上自动数显(或压力表)的读数值,即为压力释放装置的释放压力,应符合表3 的
规定。
7.6 涂膜性能
7.6.1 耐高压性
将耐电压测试仪打开,击穿电压设为800 V,负极接涂膜铝壳,打开测试开关,正极棒平滑扫过铝
壳表面,如警报断开,则下调50 V继续测试,直到不发警报和断开,即为绝缘强度,AC 400 V不击穿
为标准。
7.6.2 耐印刷性
用达因笔在涂膜铝壳底部均匀用力划痕,从40-38-36# 逐支划试,划后三秒钟不收缩即达该笔的
达因值。
7.6.3 耐热性
涂膜铝壳在(230±10)℃烘箱中烘烤6 min,不脱膜。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分为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
8.2 逐批检验
T/EJCCCSE 194—2024
7
8.2.1 检验批的构成
以相同材料,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同一规格,并一次提交检验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以产品
的只数为计量单位。
8.2.2 逐批检验的抽样按GB/T 2828.1,采用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取。检验项目,检查水平(IL),
合格质量水平(AQL)见表5。
8.2.3 产品检验部门按表5 的规定进行检验,全部合格后方可出厂。每批出厂的产品均应附有产品质
量合格证。
表5 逐批检验的抽样
检验项目要求条款试验方法条款IL AQL
外观6.1 7.1 I 0.1
结构尺寸6.2 7.2 S-2 1.0
氯离子含量6.3 7.3
按附录A 规定件数随机取样
电导率6.4 7.4
释放压力6.5 7.5
S-1 2.5
涂膜性能6.6 7.6
8.3 周期检验
8.3.1 周期检验代表产品的确定
涂膜铝壳选取外径D1 为5 mm、10 mm、16 mm,高度(h)自定的铝壳为其代表产品。
8.3.2 抽样
周期检验按GB/T 2829,采用判别水平为Ⅲ 的一次抽样方案,在每种代表产品中各抽取10 件样
品,按不合格质量水平(RQL)为20,进行检验判断。
8.3.3 检验条件
8.3.3.1 周期检验按第7 章规定进行,检验结果应符合第6 章相应条款的规定。
8.3.3.2 在正常情况下,每半年进行一次周期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周期检验:
a) 产品的结构、工艺、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产品停产1 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周期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 国家监管部门提出要求时。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 标志
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有清晰、耐久的产品标志:
a) 产品名称;
b) 型号及规格;
c) 产品数量;
d) 制造日期及批号;
e) 发货日期;
f) 生产单位;
g) 产品标准及代号。
9.2 包装
9.2.1 内包装
T/EJCCCSE 194—2024
8
产品按相同型号、规格尺寸,并按照规定数量用聚乙烯透明塑料袋包装,每包装塑料袋应附有产品
合格证,并用热合机封口,封口应严密牢固。
9.2.2 外包装
经内包装的产品装入瓦楞纸箱中,外包装上应有按照GB/T 191 规定的“向上”、“怕湿、防晒、
防碎”、“小心轻放”、“堆码极限”、“重复使用”等贮运图示标志,并在外箱上有“RoHS 2.0”、
“HF”标识及用条码识别。
9.3 运输
经包装好的产品,必须用用栈板加缠绕膜包装严密或汽车运输送达,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避免
日晒、雨雪侵袭和重压损坏。
9.4 贮存
9.4.1 包装好的产品应贮存在环境温度-10 ℃~45 ℃,相对湿度不大于75%,周围环境没有酸性、碱
性及其他有害气体的库房中,产品没有装箱密封前不能阳光直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堆码极限。
9.4.2 产品贮存期为一年。当贮存期超过一年时,应按6.1、6.3、6.4、6.5、6.6 的规定重新检验,
符合要求后方可出厂。
10 质量保证
10.1 从购买之日起两年内,用户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氧化、腐蚀质量问题的,
进行免费更换。
10.2 客户有诉求时,应在12 h 内作出响应,为用户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
T/EJCCCSE 194—2024
9
附录A
(规范性)
氯离子含量和电导率测试
氯离子含量和电导率测试抽样见表A.1。
表A.1 氯离子含量和电导率测试抽样
序号
规格(D1×h)
/mm
抽样数
/件
序号
规格(D1×h)
/mm
抽样数
/件
1 4×5 152 21 10×8 34
2 4×7 101 22 10×13 22
3 4×11 66 23 10×17 19
4 5×5 122 24 10×21 14
5 5×7 81 25 10×27 11
6 5×11 53 26 10.2×8 33
7 6.3×5 90 27 10.2×13 22
8 6.3×7 60 28 10.2×17 19
9 6.3×11 42 29 10.2×21 14
10 6.3×15 30 30 10.2×27 11
11 6.5×5 87 31 12.5×13 19
12 6.5×7 56 32 12.5×21 12
13 6.5×11 40 33 12.5×26 10
14 6.5×15 28 34 16×16 11
15 8×6 63 35 16×21 8
16 8×11 31 36 16×27 7
17 8×15 25 37 18×18 8
18 8.2×6 61 38 18×21 7
19 8.2×11 30 39 18×27 6
20 8.2×15 24 40 18×52 3
注:规格尺寸根据客户要求可定制,遇外径、高度不同时按比例计算抽样数。
相关推荐
- T/DZJN 84-2022 饮用水处理装置用隔膜增压泵
- T/WZBF 023-2022 流量分配调节阀
- T/CIECCPA 039-2023 垃圾焚烧电力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方法
- T/CCUA 016-2021 超级计算数据中心设计要求
- T/EES 005-2023 电机用四极同极性混合磁轴承技术要求
- T/QGCML 4183-2024 产业园项目管理运营平台
- ZJM-001-4314-2014 汽轮机
- T∕ZZB 2189-2021 电主轴用电机
- T/CNCIA 02012-2022 地坪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通用技术条件
- T/CNTAC 203-2024 T/CWTA 1-2024 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毛纱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