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TFMJ 3-2024 麻将赛事组织管理规范 > 下载地址2
T/TFMJ 3-2024 麻将赛事组织管理规范
- 名 称:T/TFMJ 3-2024 麻将赛事组织管理规范 - 下载地址2
- 类 别:综合团体标准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ICS 01.040
A 01
团体标准
T/TFMJ 3—2024
麻将赛事组织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hjong Games
2024 - 10 - 09发布2024 - 10 - 10实施
四川天府新区麻将运动协会 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天府新区麻将运动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四川天府新区麻将运动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宏景渡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天府新区麻将运动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雨林、漆麟、刘波宁、张松、成健。
T/TFMJ 3—2024
1
麻将赛事组织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麻将赛事组织管理的一般原则、赛事分级、赛事举办要求、裁判与仲裁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国内外举行的所有正式麻将竞技比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国际级赛事(S 级)
由国际智力运动组织或在中国成立的合法麻将运动协会主办的世界范围内的大型赛事。参赛选手应涵盖各中国以外的麻将选手。决赛阶段至少40人参与,比赛采用中国团体标准竞赛规则(MCR、RCR、SCR),通过对局同步及以上的赛制决出冠军的比赛。该比赛参赛选手由预选赛或组织推荐产生。
3.2
国家级赛事(A 级)
由各会员所在国家(地区)体育主管部门或在中国成立的合法麻将运动协会举办的全国范围的大型赛事。参赛选手应覆盖该国内(地区)大多数地区选手,决赛阶段至少40人参与,比赛采用中国团体标准正式竞赛规则(MCR、RCR、SCR),通过循环赛及以上的赛制决出冠军的比赛。该比赛参赛选手由预选赛或组织推荐产生。
3.3
地区级赛事(B 级)
由省(直辖市)体育主管部门在中国成立的合法麻将运动协会举办的地区性赛事。参赛选手涵盖该地区的大多数麻将选手,决赛阶段至少40人参与,比赛采用中国团体标准竞赛规则(MCR、RCR、SCR),或经竞技化改造的各类地方麻将规则,通过淘汰赛及以上的赛制决出冠军的比赛。该比赛参赛选手由预选赛或组织推荐产生。
3.4
预选级赛事(C 级)
该级别比赛为上级比赛(S、A、B级)的预选赛、海选赛组成,参赛范围根据上级赛事范围决定,多场比赛累计参与人数不少于120人,比赛采用中国团体标准竞赛规则(MCR、RCR、SCR),或经竞技化改造的各类地方麻将规则,通过淘汰赛及以上的赛制决出晋级到上级比赛资格的比赛。
3.5
其他赛事(D 级)
T/TFMJ 3—2024
2
属于群众参与的推广性赛事和麻将运动员的训练赛事(含互联网平台),比赛采用中国团体标准竞赛规则(MCR、RCR、SCR),或经竞技化改造的各类地方麻将规则,该类赛事,是经赛事主办方申请,由协会审核通过的认证赛事,该类型赛事不产生专业技术等级分。
4 一般原则
4.1 竞技化
在比赛规则和赛制中体现竞技性。
4.2 规范化
在选手选拔、赛事组织管理中体现规范性。
4.3 运动化
鼓励社会各界各类麻将赛事的组织者和主办方,积极申请将所属赛事纳入到麻将项目赛事体系中,从而更广泛地实现群众娱乐活动运动化。
5 赛事分级
5.1 麻将项目赛事体系根据办赛规模、选手范围、比赛模式等因素将赛事分为不同级别,分别依次为国际级(S级)、国家级(A级)、地区级(B级)、预选级(C级)、其他认证赛事(D级)。不同级别的赛事,其比赛办赛设置标准不同,赛事分类表见附录A、附录B。
5.2 根据赛事类型、办赛模式等因素又可分为锦标赛系列、公开赛系列、积分赛系列和推广赛系列,锦标赛系列实行公益办赛模式,公开赛系列、积分赛系列和推广赛系列可引入商业办赛模式。
6 赛事举办要求
6.1 赛事规则
赛事规则优先级从高到低为:
a)
中国团体标准的竞赛规则:国标麻将竞赛规则(MCR)、立直麻将竞赛规则(RCR)、四川麻将竞赛规则(SCR);
b)
经竞技化改造的各类地方麻将规则:在原始地方规则基础上,经过竞技化修改,并通过协会审批,报协会规则委员会备案;
c)
原始地方麻将规则:目前全国各地区的流行打法,如广东麻将、杭州麻将、内蒙(一口香)麻将、贵州捉鸡麻将、四川血流麻将和四川幺鸡麻将等。
6.2 比赛赛制
赛制优先级从高到低为:
a)
标准复式:在手牌相同基础上,实现同方位(或同队)牌墙一致的赛制;
b)
简单复式:按同方位手牌相同组织的个人基础复式赛制或团体基础复式赛制;
c)
对局同步:最新对局的座次编排依据上一局的实时成绩,例如瑞士移位、蛇形排位等;
d)
循环赛制:赛前根据选手编号编排各轮次对局,以保证选手的相遇次数尽量平均,各轮次编排结果不受此前轮次实时比赛成绩的影响;
e)
淘汰赛制:根据比赛成绩实行择优晋级的赛制,淘汰赛制至少要经过4局以上对局。
T/TFMJ 3—2024
3
6.3 比赛局数
四川麻将(SCR)个人或某支队伍夺冠所需打满的有效局数为8局,每局8副;国标麻将(MCR )为4局,每局16副;立直麻将(RCR)为6个半庄。
6.4 积分方式
6.4.1 赛事赛制记分优先级从高到低为:
a)
国际比赛分(IMP):复式赛制专用,为避免由于一、二副大牌的得失过分影响该场比赛胜负,因而采用每副牌的比赛分折算成国际比赛分(IMP)的措施,《IMP(国际比赛分)折算表》见附录C;
b)
标准分:4210、4321或其它变体,按每局比赛分排名折算标准分;
c)
比赛分:每副得分,每局得分合计为每局比赛分。
6.4.2 赛事类型优先级从高到低为:锦标赛、公开赛、积分赛、推广赛。
6.5 报名门槛
按赛事赛制优先级从高到低为:
a)
全部选拔:所有参赛选手均由选拔赛或地区排名产生;
b)
部分选拔:部分选手由选拔赛或其它选拔机制产生;
c)
技术等级:有技术等级要求的比赛,需获得相应业余或专业等级证书才可报名;
d)
组织推荐:各级麻将运动协会推荐或在册的工作站、俱乐部组织推荐;
e)
自由报名:由公开报名产生。
6.6 麻将比赛组织工作
6.6.1 工作流程:
a)
筹备。组建工作团队,包括组委会、仲裁委员会、竞赛组、宣传组、财务组、场馆物料组、综合保障组等,落实合作机构等;
b)
选手报名、甄选。通过网络报名、资格赛、机构推荐等方式甄选参赛选手,也可以给过往赛事优秀选手特殊参赛名额;
c)
宣传报道。利用网络平台或其他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推广,营造关注度和影响力,为甄选选手和赛事推广创造条件;
d)
招商。公告赞助标准和回报方式,利用现场展位和广告位为赞助商提供销售和宣传回报,设立冠名、协办、特许商品等特殊约定;
e)
比赛场地。要有满足比赛要求的场馆,每桌占地面积不应小于2.8 m×2.8 m,同时要有裁判席和运动员休息区的设置;
f)
赛具。用于比赛的牌桌(麻将机),专用计分卡、工作证件、记分表、方位贴、台号牌(裁判席、抽签台)、裁判证、选手参赛证和电脑成绩统计软件等;
g)
裁判长与裁判员。需要有比赛组织经验的裁判来担任裁判长,比赛前需对裁判员进行培训;
h)
预赛组织。如果报名参赛的选手较多,需要举行预赛,赛制可以适当简化,时间进行压缩;
i)
决赛组织。决赛的参赛人数和赛制必须在赛前确认,管控好因选手退赛对比赛可能造成的影响;
j)
颁奖。提前对奖品设置和颁奖嘉宾进行安排,由裁判长宣布比赛成绩,主办方和赞助商致辞,合影。
6.6.2 筹备工作任务时间表见表1。
T/TFMJ 3—2024
4
表1 筹备工作任务时间表
序号
任务内容
完成时间
负责人
备注
1
第一次筹备会
赛前1~2个月
组委会
组建工作团队
2
赛事合作机构确认
赛前1个月
竞赛组
3
赛事宣传、招商工作启动
赛前30天
招商组
4
选手报名、甄选启动
赛前15天
竞赛组
5
比赛场馆及设备落实到位
赛前10天
场馆组
6
开始广告宣传的制作
赛前10天
招商组
财务组汇报招商成果
7
参赛选手(代表队)确认
赛前8天
竞赛组
8
第二次筹备会
赛前7天
组委会
检查前期筹备工作
9
发布赛事《秩序册》
赛前5天
竞赛组
10
奖品、卡牌、记分表到位
赛前3天
竞赛组
11
裁判培训、裁判组到位
赛前2天
裁判长
12
综合保障工作落实
赛前2天
保障组
13
比赛场馆布展完成
赛前1天
场馆组
赛事海报、赞助商广告
14
比赛组织工作流程彩排
赛前1天
组委会
7 裁判与仲裁
7.1 裁判员着装要求
裁判员着装要求如下:
a)
上装:黑色(深蓝色)西服,白色毛衣或浅蓝色衬衣,男士深色领带,或专门的裁判员服装;
b)
下装:白色(米白色)西裤,禁止穿紧身弹力裤,或深色运动裤;
c)
鞋:黑色皮鞋,禁止穿运动休闲鞋或运动鞋;
d)
徽章:裁判员徽章佩戴于左胸前;
e)
发型:男性不允许留长发,女性长发需束发带,不允许长发披肩;
f)
面容:保持面部整洁,女性化淡妆,男性不允许留胡须;
g)
指甲:不允许留长指甲,以及在指甲上绘制图画。
7.2 裁判员站位要求
除裁判长和记分员外,1~4桌设一个裁判员位,一般情况下,裁判员不应随意离开站位,比赛时可以坐或站立,尽量不影响选手的比赛,违规判罚时裁判应站立。
7.3 裁判员手势要求
T/TFMJ 3—2024
5
7.3.1 手心向上置于牌桌中间,表示比赛开始,手心向下置于牌桌中间表示比赛暂停或终止,五指并拢向上举起表示邀请裁判长。
7.3.2 罚分手势采用单手表示,由食指到小指个数表示“1~4”,五指打开表示“5”,拇指表示“6”,食指弯曲表示“7”,拇指+食指表示“8”,小指弯曲表示“9”,拳头表示“10”。
7.4 邀请裁判长
邀请裁判长的几种情况:
a)
对比赛规则的理解出现异议;
b)
出现判罚争议;
c)
超出比赛规则范畴的选手争执;
d)
设备故障或比赛物料损失;
e)
选手身体不适;
f)
相邻桌台选手对比赛造成干扰;
g)
其它需要裁判长出面解决的问题。
7.5 每局赛前工作
7.5.1 裁判员应在开赛前准备好下列物品:
a)
台号牌;
b)
记分表;
c)
签字笔;
d)
定缺卡;
e)
和牌卡;
f)
停和卡等。
7.5.2 裁判员应在赛前认真清点麻将机的牌张是否有误,并确认麻将机能正常运行。将两副牌都放入机器内,保持桌面整洁,台号牌放在中间。
7.5.3 选手凭座次表(或抽签卡)就位后,裁判员应将抽签卡收回交到比赛记录台(裁判长席),或根据裁判组公告的选手座位引导选手就位。在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后,移除台号牌,第一副牌由“东”方位开牌。
7.6 仲裁
7.6.1 一般情况下,裁判长的判罚为技术终极判罚,仲裁委员会主要针对体育道德和赛场纪律申述进行仲裁。
7.6.2 仲裁申述应在赛后30分钟以内,由申诉人(参赛队负责人)书面向赛事组委会提交。
7.6.3 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述后15日之内做出裁决,并发出《仲裁公告》。
7.7 其他要求
7.7.1 裁判员团队在工作中应相互支持,团结协作。
7.7.2 严格禁止利用竞技比赛进行赌博的行为。
8 应急保障
8.1 应急预案
8.1.1 应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T/TFMJ 3—2024
6
8.1.2 应及时有效处置比赛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保证选手及观众人身安全和社会影响。
8.1.3 应按要求制定应急预案。
8.2 组织落实
8.2.1 应在有关部门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落实应急处置工作的各项事项。
8.2.2 应根据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健全相应的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确保做到快速反应,科学应对。
8.2.3 应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
8.2.4 应充分依靠和利用各相关部门应急指挥机构、人员、设备、物资、信息等资源的协助作用。
8.3 保障配置
8.3.1 S级赛事应根据赛事规模和参与选手人数,配置专业应急救援消防车、移动通讯车。
8.3.2 S级、A级赛事,应根据赛事规模和参与选手人数,配置专业医疗机构救护车、医护人员为赛事提供应急保障服务。
8.3.3 A级以下赛事均应配置医药箱(急救药品)、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
T/TFMJ 3—2024
7
附 录 A (规范性) 赛事分类表(公开赛系列赛事)
公开赛系列赛事分类表见表A.1。
表A.1 赛事分类表(公开赛系列赛事)
级别
比赛名称
国际级(S级)
世界麻将精英巡回赛总决赛
国际麻将公开赛
四川麻将国际邀请赛
亚洲麻将公开赛
东盟麻将国际邀请赛
国家级(A级)
中国麻将公开赛
中国城市麻将联赛
全国麻将智力运动会
四川麻将全国邀请赛
四川麻将大师赛总决赛
地区级(B级)
X省/市麻将公开赛
X省/市麻将运动会
四川麻将大师赛(城市)分站赛
业余麻将雀圣争霸赛
预选级(C级)
四川麻将大师赛分站赛常规赛
S、A、B级赛事预选赛
其他赛事(D级 )
四川麻将推广赛
其他认证实施
T/TFMJ 3—2024
8
附 录 B (规范性) 赛事分类表(锦标赛系列赛事)
赛事分类表(竞标赛系列赛事)见表B.1。
表B.1 赛事分类表(锦标赛系列赛事)
级别
比赛名称
国际级(S级)
世界智力运动会
世界麻将运动会会
麻将世界杯
麻将东盟杯
国家级(A级)
全国麻将锦标赛
全国智力运动会
全国麻将运动会
四川麻将冠军杯
四川麻将联赛总决赛
地区级(B级)
X省智力运动会
X省麻将锦标赛
X省麻将运动会
四川麻将联赛常规赛
预选级(C级)
上述赛事预选赛
其他赛事(D级)
经认证的公益赛事
T/TFMJ 3—2024
9
(资料性)
IMP(国际比赛分)折算表
复式赛IMP(国际比赛分)折算表见表C.1。
表C.1 IMP(国际比赛分)折算表
比赛分
IMP
比赛分
IMP
比赛分
IMP
1-5
6-10
11-15
16-20
21-25
1
2
3
4
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6
7
8
9
10
51-65
66-80
81-95
96-110
110以上
11
12
13
14
15
A 01
团体标准
T/TFMJ 3—2024
麻将赛事组织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hjong Games
2024 - 10 - 09发布2024 - 10 - 10实施
四川天府新区麻将运动协会 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天府新区麻将运动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四川天府新区麻将运动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宏景渡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天府新区麻将运动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雨林、漆麟、刘波宁、张松、成健。
T/TFMJ 3—2024
1
麻将赛事组织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麻将赛事组织管理的一般原则、赛事分级、赛事举办要求、裁判与仲裁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国内外举行的所有正式麻将竞技比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国际级赛事(S 级)
由国际智力运动组织或在中国成立的合法麻将运动协会主办的世界范围内的大型赛事。参赛选手应涵盖各中国以外的麻将选手。决赛阶段至少40人参与,比赛采用中国团体标准竞赛规则(MCR、RCR、SCR),通过对局同步及以上的赛制决出冠军的比赛。该比赛参赛选手由预选赛或组织推荐产生。
3.2
国家级赛事(A 级)
由各会员所在国家(地区)体育主管部门或在中国成立的合法麻将运动协会举办的全国范围的大型赛事。参赛选手应覆盖该国内(地区)大多数地区选手,决赛阶段至少40人参与,比赛采用中国团体标准正式竞赛规则(MCR、RCR、SCR),通过循环赛及以上的赛制决出冠军的比赛。该比赛参赛选手由预选赛或组织推荐产生。
3.3
地区级赛事(B 级)
由省(直辖市)体育主管部门在中国成立的合法麻将运动协会举办的地区性赛事。参赛选手涵盖该地区的大多数麻将选手,决赛阶段至少40人参与,比赛采用中国团体标准竞赛规则(MCR、RCR、SCR),或经竞技化改造的各类地方麻将规则,通过淘汰赛及以上的赛制决出冠军的比赛。该比赛参赛选手由预选赛或组织推荐产生。
3.4
预选级赛事(C 级)
该级别比赛为上级比赛(S、A、B级)的预选赛、海选赛组成,参赛范围根据上级赛事范围决定,多场比赛累计参与人数不少于120人,比赛采用中国团体标准竞赛规则(MCR、RCR、SCR),或经竞技化改造的各类地方麻将规则,通过淘汰赛及以上的赛制决出晋级到上级比赛资格的比赛。
3.5
其他赛事(D 级)
T/TFMJ 3—2024
2
属于群众参与的推广性赛事和麻将运动员的训练赛事(含互联网平台),比赛采用中国团体标准竞赛规则(MCR、RCR、SCR),或经竞技化改造的各类地方麻将规则,该类赛事,是经赛事主办方申请,由协会审核通过的认证赛事,该类型赛事不产生专业技术等级分。
4 一般原则
4.1 竞技化
在比赛规则和赛制中体现竞技性。
4.2 规范化
在选手选拔、赛事组织管理中体现规范性。
4.3 运动化
鼓励社会各界各类麻将赛事的组织者和主办方,积极申请将所属赛事纳入到麻将项目赛事体系中,从而更广泛地实现群众娱乐活动运动化。
5 赛事分级
5.1 麻将项目赛事体系根据办赛规模、选手范围、比赛模式等因素将赛事分为不同级别,分别依次为国际级(S级)、国家级(A级)、地区级(B级)、预选级(C级)、其他认证赛事(D级)。不同级别的赛事,其比赛办赛设置标准不同,赛事分类表见附录A、附录B。
5.2 根据赛事类型、办赛模式等因素又可分为锦标赛系列、公开赛系列、积分赛系列和推广赛系列,锦标赛系列实行公益办赛模式,公开赛系列、积分赛系列和推广赛系列可引入商业办赛模式。
6 赛事举办要求
6.1 赛事规则
赛事规则优先级从高到低为:
a)
中国团体标准的竞赛规则:国标麻将竞赛规则(MCR)、立直麻将竞赛规则(RCR)、四川麻将竞赛规则(SCR);
b)
经竞技化改造的各类地方麻将规则:在原始地方规则基础上,经过竞技化修改,并通过协会审批,报协会规则委员会备案;
c)
原始地方麻将规则:目前全国各地区的流行打法,如广东麻将、杭州麻将、内蒙(一口香)麻将、贵州捉鸡麻将、四川血流麻将和四川幺鸡麻将等。
6.2 比赛赛制
赛制优先级从高到低为:
a)
标准复式:在手牌相同基础上,实现同方位(或同队)牌墙一致的赛制;
b)
简单复式:按同方位手牌相同组织的个人基础复式赛制或团体基础复式赛制;
c)
对局同步:最新对局的座次编排依据上一局的实时成绩,例如瑞士移位、蛇形排位等;
d)
循环赛制:赛前根据选手编号编排各轮次对局,以保证选手的相遇次数尽量平均,各轮次编排结果不受此前轮次实时比赛成绩的影响;
e)
淘汰赛制:根据比赛成绩实行择优晋级的赛制,淘汰赛制至少要经过4局以上对局。
T/TFMJ 3—2024
3
6.3 比赛局数
四川麻将(SCR)个人或某支队伍夺冠所需打满的有效局数为8局,每局8副;国标麻将(MCR )为4局,每局16副;立直麻将(RCR)为6个半庄。
6.4 积分方式
6.4.1 赛事赛制记分优先级从高到低为:
a)
国际比赛分(IMP):复式赛制专用,为避免由于一、二副大牌的得失过分影响该场比赛胜负,因而采用每副牌的比赛分折算成国际比赛分(IMP)的措施,《IMP(国际比赛分)折算表》见附录C;
b)
标准分:4210、4321或其它变体,按每局比赛分排名折算标准分;
c)
比赛分:每副得分,每局得分合计为每局比赛分。
6.4.2 赛事类型优先级从高到低为:锦标赛、公开赛、积分赛、推广赛。
6.5 报名门槛
按赛事赛制优先级从高到低为:
a)
全部选拔:所有参赛选手均由选拔赛或地区排名产生;
b)
部分选拔:部分选手由选拔赛或其它选拔机制产生;
c)
技术等级:有技术等级要求的比赛,需获得相应业余或专业等级证书才可报名;
d)
组织推荐:各级麻将运动协会推荐或在册的工作站、俱乐部组织推荐;
e)
自由报名:由公开报名产生。
6.6 麻将比赛组织工作
6.6.1 工作流程:
a)
筹备。组建工作团队,包括组委会、仲裁委员会、竞赛组、宣传组、财务组、场馆物料组、综合保障组等,落实合作机构等;
b)
选手报名、甄选。通过网络报名、资格赛、机构推荐等方式甄选参赛选手,也可以给过往赛事优秀选手特殊参赛名额;
c)
宣传报道。利用网络平台或其他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推广,营造关注度和影响力,为甄选选手和赛事推广创造条件;
d)
招商。公告赞助标准和回报方式,利用现场展位和广告位为赞助商提供销售和宣传回报,设立冠名、协办、特许商品等特殊约定;
e)
比赛场地。要有满足比赛要求的场馆,每桌占地面积不应小于2.8 m×2.8 m,同时要有裁判席和运动员休息区的设置;
f)
赛具。用于比赛的牌桌(麻将机),专用计分卡、工作证件、记分表、方位贴、台号牌(裁判席、抽签台)、裁判证、选手参赛证和电脑成绩统计软件等;
g)
裁判长与裁判员。需要有比赛组织经验的裁判来担任裁判长,比赛前需对裁判员进行培训;
h)
预赛组织。如果报名参赛的选手较多,需要举行预赛,赛制可以适当简化,时间进行压缩;
i)
决赛组织。决赛的参赛人数和赛制必须在赛前确认,管控好因选手退赛对比赛可能造成的影响;
j)
颁奖。提前对奖品设置和颁奖嘉宾进行安排,由裁判长宣布比赛成绩,主办方和赞助商致辞,合影。
6.6.2 筹备工作任务时间表见表1。
T/TFMJ 3—2024
4
表1 筹备工作任务时间表
序号
任务内容
完成时间
负责人
备注
1
第一次筹备会
赛前1~2个月
组委会
组建工作团队
2
赛事合作机构确认
赛前1个月
竞赛组
3
赛事宣传、招商工作启动
赛前30天
招商组
4
选手报名、甄选启动
赛前15天
竞赛组
5
比赛场馆及设备落实到位
赛前10天
场馆组
6
开始广告宣传的制作
赛前10天
招商组
财务组汇报招商成果
7
参赛选手(代表队)确认
赛前8天
竞赛组
8
第二次筹备会
赛前7天
组委会
检查前期筹备工作
9
发布赛事《秩序册》
赛前5天
竞赛组
10
奖品、卡牌、记分表到位
赛前3天
竞赛组
11
裁判培训、裁判组到位
赛前2天
裁判长
12
综合保障工作落实
赛前2天
保障组
13
比赛场馆布展完成
赛前1天
场馆组
赛事海报、赞助商广告
14
比赛组织工作流程彩排
赛前1天
组委会
7 裁判与仲裁
7.1 裁判员着装要求
裁判员着装要求如下:
a)
上装:黑色(深蓝色)西服,白色毛衣或浅蓝色衬衣,男士深色领带,或专门的裁判员服装;
b)
下装:白色(米白色)西裤,禁止穿紧身弹力裤,或深色运动裤;
c)
鞋:黑色皮鞋,禁止穿运动休闲鞋或运动鞋;
d)
徽章:裁判员徽章佩戴于左胸前;
e)
发型:男性不允许留长发,女性长发需束发带,不允许长发披肩;
f)
面容:保持面部整洁,女性化淡妆,男性不允许留胡须;
g)
指甲:不允许留长指甲,以及在指甲上绘制图画。
7.2 裁判员站位要求
除裁判长和记分员外,1~4桌设一个裁判员位,一般情况下,裁判员不应随意离开站位,比赛时可以坐或站立,尽量不影响选手的比赛,违规判罚时裁判应站立。
7.3 裁判员手势要求
T/TFMJ 3—2024
5
7.3.1 手心向上置于牌桌中间,表示比赛开始,手心向下置于牌桌中间表示比赛暂停或终止,五指并拢向上举起表示邀请裁判长。
7.3.2 罚分手势采用单手表示,由食指到小指个数表示“1~4”,五指打开表示“5”,拇指表示“6”,食指弯曲表示“7”,拇指+食指表示“8”,小指弯曲表示“9”,拳头表示“10”。
7.4 邀请裁判长
邀请裁判长的几种情况:
a)
对比赛规则的理解出现异议;
b)
出现判罚争议;
c)
超出比赛规则范畴的选手争执;
d)
设备故障或比赛物料损失;
e)
选手身体不适;
f)
相邻桌台选手对比赛造成干扰;
g)
其它需要裁判长出面解决的问题。
7.5 每局赛前工作
7.5.1 裁判员应在开赛前准备好下列物品:
a)
台号牌;
b)
记分表;
c)
签字笔;
d)
定缺卡;
e)
和牌卡;
f)
停和卡等。
7.5.2 裁判员应在赛前认真清点麻将机的牌张是否有误,并确认麻将机能正常运行。将两副牌都放入机器内,保持桌面整洁,台号牌放在中间。
7.5.3 选手凭座次表(或抽签卡)就位后,裁判员应将抽签卡收回交到比赛记录台(裁判长席),或根据裁判组公告的选手座位引导选手就位。在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后,移除台号牌,第一副牌由“东”方位开牌。
7.6 仲裁
7.6.1 一般情况下,裁判长的判罚为技术终极判罚,仲裁委员会主要针对体育道德和赛场纪律申述进行仲裁。
7.6.2 仲裁申述应在赛后30分钟以内,由申诉人(参赛队负责人)书面向赛事组委会提交。
7.6.3 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述后15日之内做出裁决,并发出《仲裁公告》。
7.7 其他要求
7.7.1 裁判员团队在工作中应相互支持,团结协作。
7.7.2 严格禁止利用竞技比赛进行赌博的行为。
8 应急保障
8.1 应急预案
8.1.1 应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T/TFMJ 3—2024
6
8.1.2 应及时有效处置比赛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保证选手及观众人身安全和社会影响。
8.1.3 应按要求制定应急预案。
8.2 组织落实
8.2.1 应在有关部门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落实应急处置工作的各项事项。
8.2.2 应根据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健全相应的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确保做到快速反应,科学应对。
8.2.3 应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
8.2.4 应充分依靠和利用各相关部门应急指挥机构、人员、设备、物资、信息等资源的协助作用。
8.3 保障配置
8.3.1 S级赛事应根据赛事规模和参与选手人数,配置专业应急救援消防车、移动通讯车。
8.3.2 S级、A级赛事,应根据赛事规模和参与选手人数,配置专业医疗机构救护车、医护人员为赛事提供应急保障服务。
8.3.3 A级以下赛事均应配置医药箱(急救药品)、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
T/TFMJ 3—2024
7
附 录 A (规范性) 赛事分类表(公开赛系列赛事)
公开赛系列赛事分类表见表A.1。
表A.1 赛事分类表(公开赛系列赛事)
级别
比赛名称
国际级(S级)
世界麻将精英巡回赛总决赛
国际麻将公开赛
四川麻将国际邀请赛
亚洲麻将公开赛
东盟麻将国际邀请赛
国家级(A级)
中国麻将公开赛
中国城市麻将联赛
全国麻将智力运动会
四川麻将全国邀请赛
四川麻将大师赛总决赛
地区级(B级)
X省/市麻将公开赛
X省/市麻将运动会
四川麻将大师赛(城市)分站赛
业余麻将雀圣争霸赛
预选级(C级)
四川麻将大师赛分站赛常规赛
S、A、B级赛事预选赛
其他赛事(D级 )
四川麻将推广赛
其他认证实施
T/TFMJ 3—2024
8
附 录 B (规范性) 赛事分类表(锦标赛系列赛事)
赛事分类表(竞标赛系列赛事)见表B.1。
表B.1 赛事分类表(锦标赛系列赛事)
级别
比赛名称
国际级(S级)
世界智力运动会
世界麻将运动会会
麻将世界杯
麻将东盟杯
国家级(A级)
全国麻将锦标赛
全国智力运动会
全国麻将运动会
四川麻将冠军杯
四川麻将联赛总决赛
地区级(B级)
X省智力运动会
X省麻将锦标赛
X省麻将运动会
四川麻将联赛常规赛
预选级(C级)
上述赛事预选赛
其他赛事(D级)
经认证的公益赛事
T/TFMJ 3—2024
9
(资料性)
IMP(国际比赛分)折算表
复式赛IMP(国际比赛分)折算表见表C.1。
表C.1 IMP(国际比赛分)折算表
比赛分
IMP
比赛分
IMP
比赛分
IMP
1-5
6-10
11-15
16-20
21-25
1
2
3
4
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6
7
8
9
10
51-65
66-80
81-95
96-110
110以上
11
12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