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T/ZLX 082-2024 绿色食品 设施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1
T/ZLX 082-2024 绿色食品 设施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 名 称:T/ZLX 082-2024 绿色食品 设施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1
- 类 别:食品团体标准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目录|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ICS 65.020.20
CCS B 31
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协会团体标准
T /ZLX 082—2024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Green food—Code of practice for production technical of facilityeggplants
2024-12-23 发布2024-12-30 实施
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协会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浙江农林大学、嘉善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丰瑜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兴
市土肥植保与农村能源站、金华市农业技术推广与种子管理中心、龙泉市土肥植保能源服务站、浦江县
农技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正道、王峰、苏正刚、陆若辉、高敬文、祝彪、杨艳、石艳平、王忠林、张
圆圆、黄其颖。
本文件首次发布。
T/ZLX 082—2024
1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设施茄子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
及采收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绿色高效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和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壤,pH值为6.5~7.0,EC值≤1.5 ms/cm,且环境条件应符
合NY/T 391的规定。
5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好、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应新鲜、饱满、无病虫害、无杂
质、发芽率高,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要求。嫁接用砧木可选用根系发达、综合抗性强的野生茄,
如“托鲁巴姆”等。
6 播种育苗
6.1 育苗时间
T/ZLX 082—2024
2
冬春播一般在2月~3月进行,苗龄30 d~40 d;夏播一般在6月~7月进行,苗龄25 d~30 d;秋播一
般在10月~11月进行,苗龄60 d~70 d。采用“托鲁巴姆”作砧木时,砧木苗具两叶一心时,为接穗播
种适期。
6.2 种子处理
用温水(55 ℃~60 ℃)浸种15 min~20 min,自然冷却后用清水淘净;再用25 ℃的温水持续浸种
4 h~5 h,清水淘净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 ℃~30 ℃的恒温条件下催芽,每4 h~6 h用清水淘洗一次,
当70%以上种子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砧木种子需浸种12 h~24 h后再催芽,催芽时温度控制在
夜温20 ℃,昼温30 ℃为宜,至70%种子露白。
6.3 育苗
6.3.1 苗床准备
先将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湿润至床土深10 cm。水渗下后用营养土薄撒一层,耙
平床面。
6.3.2 播种
每平方米播种15 g左右种子,播后再撒细潮土覆盖(总厚度0.8 cm~1.0 cm),最后在育苗床面盖上
覆盖物保温保湿,如冬春播种覆盖地膜、夏秋播种覆盖遮阳网或稻草,当70%幼苗顶土时撤除床面覆盖
物。
6.3.3 秧苗培育
6.3.3.1 浇水追肥
冬春季浇水宜在晴天上午9时~11时进行,夏秋高温季节清早浇水,做到不干不浇,一次浇透,保
持基质湿润。阴雨天和傍晚不浇水。视苗情需要,可采用0.1%~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6.3.3.2 控温控湿
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8 ℃~30 ℃,夜间以15 ℃~22 ℃为宜;齐苗后白天25 ℃~30 ℃、夜间
10 ℃~15 ℃。棚内相对湿度宜保持70%~80%。
6.3.3.3 假植
当茄子或嫁接用砧木苗具三叶一心时及时假植,选择大小一致的幼苗移入穴盘,轻起苗。假植后浇
足水分,置于棚中控温保湿3 d~5 d。假植期间注意通风,合理调节温度和湿度,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通风时应缓慢打开向阳面薄膜,调节棚温至适宜范围后闭棚。
6.3.4 嫁接育苗
6.3.4.1 嫁接适期
当砧木苗具有5片~6片真叶、接穗苗具有4片~6片真叶、茎粗0.2 cm~0.3 cm时为嫁接适期。
6.3.4.2 嫁接方法
嫁接场所要求遮阴,温度在25 ℃以下。嫁接用工具和盛放器具用75%酒精消毒。可采用贴接法或
劈接法进行嫁接。
T/ZLX 082—2024
3
a)贴接法:先在砧木5 cm处留1片~2片真叶斜切去上部,切面长0.8 cm~1.0 cm,倾角35°~ 45°;
接穗苗保留2片~3片真叶,切除茎下部,削成与砧木相似的斜切面;将砧木与接穗的切面贴合后用透明
的塑料夹固定。
b)劈接法:在距砧木基部5 cm处平切去掉砧木上部,留2片真叶,从砧木茎中心用刀片垂直切入1 cm。
取接穗在半木质化处留2片~3片真叶切去根部,削成楔形,大小与砧木切口吻合,将接穗直插砧木切口
中,对齐后用嫁接夹固定。
6.3.4.3 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3 d内,覆盖遮阳网、薄膜、无纺布等遮光保湿。嫁接后第4天开始早晚给散弱光,中午遮光,
以后逐渐揭除覆盖物。7 d后接穗在中午不再萎蔫时,揭去覆盖物。嫁接后3 d~5 d内,白天温度保持
25 ℃~28 ℃,最高不超过32 ℃;夜间保持16 ℃~18 ℃,不低于14 ℃;4 d~5 d后开始通风,逐渐
降低棚内温度,7 d后正常管理,砧木与接穗共生苗龄达到18 d~20 d、具4片~5片真叶、茎粗0.5 cm左
右、叶色正、无病虫害可作为合格嫁接苗。
7 定植
7.1 整地施基肥与覆盖地膜
清理好大棚,施足基肥,每亩施生物有机肥800 kg~1000 kg,高氮低磷高钾复合肥35 kg~40 kg、
钙镁磷肥35 kg~40 kg,翻耕整平,土壤浇透水后覆盖黑色地膜备用。
注:1亩≈666.7 m2。
7.2 幼苗预处理
用氨基酸类、海藻糖、黄腐酸等促根抗逆功能营养液将幼苗和苗床土喷透,提高壮苗率。
7.3 定植方法
当棚内10 cm深的土壤温度稳定在15 ℃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 ℃以上,凌晨最低气温不低于
5 ℃时即可定植。冬春大棚栽培,亩栽1600株~2000株;采用嫁接苗栽培,亩栽800株~1200株。按株
距在地膜上依次开口挖定植孔,调整苗位至滴孔旁;按茄苗大小带药分批移栽,定植后用细土封严定植
孔,并立即浇定根水。自根苗定植深度以子叶与畦面相平为宜,嫁接苗接口应高出畦面3 cm以上。
8 田间管理
8.1 温光管理
缓苗前白天适温为25 ℃~30 ℃,夜间保持15 ℃~20 ℃。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 ℃~28 ℃,
夜温不低于15 ℃,适当通风增加光照。通过通风、覆盖薄膜或其它保护措施调节温度。
8.2 坐果管理
当门茄开始开花后,及时进行人工坐果;在对茄开花后除人工坐果外,还要及时疏除多余的花及叶
片,确保植株内外通风透光。
8.3 肥水管理
8.3.1 施肥原则
T/ZLX 082—2024
4
使用肥料时,应执行NY/T 496和NY/T 394的相关规定。
8.3.2 追肥
追肥应掌握“二水一肥、少量多次”的原则。定植30 d左右根部进行第1次追肥,亩施尿素7.5 kg~
10.0 kg、硫酸钾5.0 kg~7.5 kg,或亩施尿素5.0 kg~7.5 kg、中氮低磷高钾复合肥7.5 kg~10.0 kg,以后
结合灌溉每隔10 d~15 d追肥1次,亩施中氮低磷高钾复合肥5.0 kg~7.5 kg。有滴灌设施的采用水肥一体
化技术,定植30 d左右进行1次追肥,亩施氮钾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4.0 kg~5.0 kg,滴灌施肥浓度≤
0.5%,每15 d~20 d一次,直到拉秆前20 d停止施肥。整个生育期采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根外追
肥4次~5次。
8.4 整枝
宜采用双干整枝,开花后保留门茄花的上、下各一个枝条,抹除其余枝条。结合整枝,在距主干3 cm
外扦插高度为80 cm~100 cm的立杆。坐果后摘除基部叶片,随果实采收,逐步摘除老黄叶、病叶及过
密枝叶。嫁接苗及时抹除萌芽。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对象
设施茄子主要病害有黄萎病、褐纹病、灰霉病、青枯病、绵疫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蓟
马、斜纹夜蛾等。
9.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术,注意合理使用
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化学农药,将有害化学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内。
9.3 防治方法
9.3.1 农业防治
应用无病种苗,运用合理轮作、深耕晒垡,深沟高畦、肥水同灌等技术措施;使用优质商品有机肥
或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减少化肥用量;酸性土壤定植前应进行土壤修复处理。大棚休耕期及时翻地暴
晒,使土壤中酸性和有害物质挥发;地膜覆盖降低棚内湿度;及时摘除衰老叶片。
9.3.2 物理防治
利用高温晒种、温汤浸种等方法杀灭或减少种传病虫源。大棚通风口用尼龙纱网封闭,防止棚外蚜
虫、粉虱等进入;采用杀虫灯、昆虫性诱剂诱杀害虫;应用黄板诱杀防治蚜虫、蓝板诱杀防治蓟马等。
9.3.3 生物防治
保护与利用寄生蜂、七星瓢虫、蜘蛛等天敌,采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白僵菌等微生物制剂、芽孢杆
菌等拮抗微生物及其制剂进行防治,或种植诱集植物进行防治。
9.3.4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NY/T 393的相关规定。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优先使用植物源、矿
物源及生物源农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
T/ZLX 082—2024
5
10 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和茄子自然商品成熟度及时分批采收,门茄、对茄等前期果可适当提早采收,茄子应
带果柄采收。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11 生产档案
应建立设施茄子绿色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生产资料使用等情况,以及病虫害
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T/ZLX 082—2024
6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图片防治方法药剂名称安全间隔期(天)
黄萎病
黄萎病发病初期及时选用77%可
杀得湿性粉剂800 倍液~1000 倍
液、50%多菌灵600 倍液~800 倍
液。
可杀得5
多菌灵15
褐纹病
褐纹病发病初期选用10 亿芽孢/克
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倍
液~400 倍液。
枯草芽孢杆菌7
灰霉病
灰霉病发病初期选用500 g/L 的氟
吡菌酰胺·嘧霉胺种衣剂2000 倍
液,或50%的硫磺·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3500 倍液喷雾防治。
氟吡菌酰胺·嘧
霉胺
14
硫磺·多菌灵30
蚜虫
蚜虫发生初期选用3%阿维啶虫脒
微乳剂1000 倍液,或1.5%苦参碱
可溶性液剂1000 倍液~1500 倍液。
阿维啶虫脒7
苦参碱21
红蜘蛛
红蜘蛛发生初期选用43%联苯肼
酯胶悬剂4000 倍液,或240 g/L 虫
螨腈胶悬剂1500 倍液防治。
联苯肼酯7
虫螨腈7
T/ZLX 082—2024
7
附录B
(资料性)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生产技术操作模式图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生产技术操作模式图见图B.1。
产地环
境选择
选择地下水位较低和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壤,pH 值为6.5~7.0,EC 值≤1.5 ms/cm,且
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 的规定。
品种
选择
选择抗逆性好、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应新鲜、饱满、无病虫害、无杂质、发芽率高,种子
质量应符合GB 16715.3 的要求。嫁接用砧木可选用根系发达、综合抗性强的野生茄,如“托鲁巴姆”等。
播种
育苗
1.育苗时间2.种子处理3.苗床准备与播种4.秧苗培育
冬春播一般在2 月~3 月进行,苗龄30
d~40 d;夏播一般在6 月~7 月进行,
苗龄25 d~30 d;秋播一般在10 月~11
月进行,苗龄60 d~70 d。采用“托鲁巴
姆”作砧木时,砧木苗具两叶一心时,
为接穗播种适期。
用温水(55℃~60℃)浸种15 min~20 min,自然冷却后
用清水淘净;再用25 ℃的温水持续浸种4 h~5 h,清水
淘净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的恒温条件下催芽,
每4 h~6 h 用清水淘洗一次,当70%以上种子破嘴(露
白)时,即可播种。砧木种子需浸种12 h~24 h 后再催
芽,催芽时温度控制在夜温20℃,昼温30℃为宜,至
70%种子露白。
先将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
液湿润至床土深10 cm。水渗下后用营养土
薄撒一层,耙平床面。每平方米播种15 g
左右种子,播后再撒细潮土覆盖(总厚度
0.8 cm~1.0 cm),最后在育苗床面盖上覆
盖物保温保湿,如冬春播种覆盖地膜、夏
秋播种覆盖遮阳网或稻草,当70%幼苗顶
土时撤除床面覆盖物。
当茄子或嫁接用砧木苗具三叶一心时及时假植。假植后浇足水分,置于棚中
控温保湿3 d~5 d。假植期间注意通风,保持苗床土壤湿润。通风时应缓慢
打开向阳面的裙膜,调节棚温至适宜范围后闭棚。
对于嫁接苗,当砧木苗具有5 片~6 片真叶、接穗苗具有4 片~6 片真叶、
茎粗0.2 cm~0.3 cm 时为嫁接适期。嫁接场所要求遮阴,25℃以下可采用贴
接法或劈接法进行嫁接。嫁接后3 d~5 d 内,白天温度保持25℃~28℃,
最高不超过32℃;夜间保持16℃~18℃,不低于14℃;4 d~5 d 后开始通
风,逐渐降低棚内温度,7 d 后正常管理。
整地
定植
1.整地施基肥与覆盖地膜2.幼苗预处理3.定植方法
清理好大棚,施足基肥,每亩施生物有
机肥800 kg~1000 kg,高氮低磷高钾复
合肥35 kg~40 kg、钙镁磷肥35 kg~40
kg,翻耕整平,土壤浇透水后覆盖黑色
地膜备用。
用氨基酸类、海藻糖、黄腐酸等促根抗逆
功能营养液将幼苗和苗床土喷透,提高壮
苗率。
当棚内10 cm 深的土壤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凌晨最低气温不低于5℃时即可定植。冬春大棚栽培,亩栽
1600 株~2000 株;采用嫁接苗栽培,亩栽800 株~1200 株。按株距在地膜上依次开口挖定植孔,调整苗位至滴孔旁;按茄苗大小带药
分批移栽,定植后用细土封严定植孔,并立即浇定根水。自根苗定植深度以子叶与畦面相平为宜,嫁接苗接口应高出畦面3 cm 以上。
田间
管理
1.温光管理2.坐果管理3.肥水管理4.整枝5.采收6.生产档案
缓苗前白天适温
为25℃~30℃,夜
间保持15 ℃ ~
20℃。缓苗后白天
温度控制在
25℃~28℃,夜温
不低于15℃,适当
通风增加光照。
当门茄开始开花
后,及时进行人工
坐果;在对茄开花
后除人工坐果外,
还要及时疏除多余
的花及叶片,确保
植株内外通风透
光。
定植30 d 左右根部进行第1 次追肥,亩施尿素7.5 kg~
10.0 kg、硫酸钾5.0 kg~7.5 kg,以后结合灌溉每隔10 d~
15 d 追肥1 次,亩施中氮低磷高钾复合肥5.0 kg~7.5 kg。
有滴灌设施的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定植30 d 左右进行
1 次追肥,亩施氮钾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4.0 kg~5.0
kg,滴灌施肥浓度≤0.5%,每15 d~20 d 一次,直到拉
秆前20 d 停止施肥。整个生育期采用0.3%~0.5%磷酸二
氢钾液根外追肥4 次~5 次。
采用双干整枝,开花后保留门茄花的上、
下各一个枝条,抹除其余枝条。结合整枝,
在距主干3 cm 外扦插高度为80 cm~100
cm 的立杆。坐果后摘除基部叶片,随果实
采收,逐步摘除老黄叶、病叶及过密枝叶。
嫁接苗及时抹除萌芽。
根据市场需求和茄子自然商品成熟度
及时分批采收,门茄、对茄等前期果可
适当提早采收,茄子应带果柄采收。采
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
染。
建立设施茄子绿色生产档案,详细
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生产资
料使用等情况,以及病虫害防治和
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图B.1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生产技术操作模式图
CCS B 31
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协会团体标准
T /ZLX 082—2024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Green food—Code of practice for production technical of facilityeggplants
2024-12-23 发布2024-12-30 实施
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协会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浙江农林大学、嘉善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丰瑜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兴
市土肥植保与农村能源站、金华市农业技术推广与种子管理中心、龙泉市土肥植保能源服务站、浦江县
农技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正道、王峰、苏正刚、陆若辉、高敬文、祝彪、杨艳、石艳平、王忠林、张
圆圆、黄其颖。
本文件首次发布。
T/ZLX 082—2024
1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设施茄子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
及采收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绿色高效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和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壤,pH值为6.5~7.0,EC值≤1.5 ms/cm,且环境条件应符
合NY/T 391的规定。
5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好、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应新鲜、饱满、无病虫害、无杂
质、发芽率高,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要求。嫁接用砧木可选用根系发达、综合抗性强的野生茄,
如“托鲁巴姆”等。
6 播种育苗
6.1 育苗时间
T/ZLX 082—2024
2
冬春播一般在2月~3月进行,苗龄30 d~40 d;夏播一般在6月~7月进行,苗龄25 d~30 d;秋播一
般在10月~11月进行,苗龄60 d~70 d。采用“托鲁巴姆”作砧木时,砧木苗具两叶一心时,为接穗播
种适期。
6.2 种子处理
用温水(55 ℃~60 ℃)浸种15 min~20 min,自然冷却后用清水淘净;再用25 ℃的温水持续浸种
4 h~5 h,清水淘净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 ℃~30 ℃的恒温条件下催芽,每4 h~6 h用清水淘洗一次,
当70%以上种子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砧木种子需浸种12 h~24 h后再催芽,催芽时温度控制在
夜温20 ℃,昼温30 ℃为宜,至70%种子露白。
6.3 育苗
6.3.1 苗床准备
先将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湿润至床土深10 cm。水渗下后用营养土薄撒一层,耙
平床面。
6.3.2 播种
每平方米播种15 g左右种子,播后再撒细潮土覆盖(总厚度0.8 cm~1.0 cm),最后在育苗床面盖上
覆盖物保温保湿,如冬春播种覆盖地膜、夏秋播种覆盖遮阳网或稻草,当70%幼苗顶土时撤除床面覆盖
物。
6.3.3 秧苗培育
6.3.3.1 浇水追肥
冬春季浇水宜在晴天上午9时~11时进行,夏秋高温季节清早浇水,做到不干不浇,一次浇透,保
持基质湿润。阴雨天和傍晚不浇水。视苗情需要,可采用0.1%~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6.3.3.2 控温控湿
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8 ℃~30 ℃,夜间以15 ℃~22 ℃为宜;齐苗后白天25 ℃~30 ℃、夜间
10 ℃~15 ℃。棚内相对湿度宜保持70%~80%。
6.3.3.3 假植
当茄子或嫁接用砧木苗具三叶一心时及时假植,选择大小一致的幼苗移入穴盘,轻起苗。假植后浇
足水分,置于棚中控温保湿3 d~5 d。假植期间注意通风,合理调节温度和湿度,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通风时应缓慢打开向阳面薄膜,调节棚温至适宜范围后闭棚。
6.3.4 嫁接育苗
6.3.4.1 嫁接适期
当砧木苗具有5片~6片真叶、接穗苗具有4片~6片真叶、茎粗0.2 cm~0.3 cm时为嫁接适期。
6.3.4.2 嫁接方法
嫁接场所要求遮阴,温度在25 ℃以下。嫁接用工具和盛放器具用75%酒精消毒。可采用贴接法或
劈接法进行嫁接。
T/ZLX 082—2024
3
a)贴接法:先在砧木5 cm处留1片~2片真叶斜切去上部,切面长0.8 cm~1.0 cm,倾角35°~ 45°;
接穗苗保留2片~3片真叶,切除茎下部,削成与砧木相似的斜切面;将砧木与接穗的切面贴合后用透明
的塑料夹固定。
b)劈接法:在距砧木基部5 cm处平切去掉砧木上部,留2片真叶,从砧木茎中心用刀片垂直切入1 cm。
取接穗在半木质化处留2片~3片真叶切去根部,削成楔形,大小与砧木切口吻合,将接穗直插砧木切口
中,对齐后用嫁接夹固定。
6.3.4.3 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3 d内,覆盖遮阳网、薄膜、无纺布等遮光保湿。嫁接后第4天开始早晚给散弱光,中午遮光,
以后逐渐揭除覆盖物。7 d后接穗在中午不再萎蔫时,揭去覆盖物。嫁接后3 d~5 d内,白天温度保持
25 ℃~28 ℃,最高不超过32 ℃;夜间保持16 ℃~18 ℃,不低于14 ℃;4 d~5 d后开始通风,逐渐
降低棚内温度,7 d后正常管理,砧木与接穗共生苗龄达到18 d~20 d、具4片~5片真叶、茎粗0.5 cm左
右、叶色正、无病虫害可作为合格嫁接苗。
7 定植
7.1 整地施基肥与覆盖地膜
清理好大棚,施足基肥,每亩施生物有机肥800 kg~1000 kg,高氮低磷高钾复合肥35 kg~40 kg、
钙镁磷肥35 kg~40 kg,翻耕整平,土壤浇透水后覆盖黑色地膜备用。
注:1亩≈666.7 m2。
7.2 幼苗预处理
用氨基酸类、海藻糖、黄腐酸等促根抗逆功能营养液将幼苗和苗床土喷透,提高壮苗率。
7.3 定植方法
当棚内10 cm深的土壤温度稳定在15 ℃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 ℃以上,凌晨最低气温不低于
5 ℃时即可定植。冬春大棚栽培,亩栽1600株~2000株;采用嫁接苗栽培,亩栽800株~1200株。按株
距在地膜上依次开口挖定植孔,调整苗位至滴孔旁;按茄苗大小带药分批移栽,定植后用细土封严定植
孔,并立即浇定根水。自根苗定植深度以子叶与畦面相平为宜,嫁接苗接口应高出畦面3 cm以上。
8 田间管理
8.1 温光管理
缓苗前白天适温为25 ℃~30 ℃,夜间保持15 ℃~20 ℃。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 ℃~28 ℃,
夜温不低于15 ℃,适当通风增加光照。通过通风、覆盖薄膜或其它保护措施调节温度。
8.2 坐果管理
当门茄开始开花后,及时进行人工坐果;在对茄开花后除人工坐果外,还要及时疏除多余的花及叶
片,确保植株内外通风透光。
8.3 肥水管理
8.3.1 施肥原则
T/ZLX 082—2024
4
使用肥料时,应执行NY/T 496和NY/T 394的相关规定。
8.3.2 追肥
追肥应掌握“二水一肥、少量多次”的原则。定植30 d左右根部进行第1次追肥,亩施尿素7.5 kg~
10.0 kg、硫酸钾5.0 kg~7.5 kg,或亩施尿素5.0 kg~7.5 kg、中氮低磷高钾复合肥7.5 kg~10.0 kg,以后
结合灌溉每隔10 d~15 d追肥1次,亩施中氮低磷高钾复合肥5.0 kg~7.5 kg。有滴灌设施的采用水肥一体
化技术,定植30 d左右进行1次追肥,亩施氮钾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4.0 kg~5.0 kg,滴灌施肥浓度≤
0.5%,每15 d~20 d一次,直到拉秆前20 d停止施肥。整个生育期采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根外追
肥4次~5次。
8.4 整枝
宜采用双干整枝,开花后保留门茄花的上、下各一个枝条,抹除其余枝条。结合整枝,在距主干3 cm
外扦插高度为80 cm~100 cm的立杆。坐果后摘除基部叶片,随果实采收,逐步摘除老黄叶、病叶及过
密枝叶。嫁接苗及时抹除萌芽。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对象
设施茄子主要病害有黄萎病、褐纹病、灰霉病、青枯病、绵疫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蓟
马、斜纹夜蛾等。
9.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术,注意合理使用
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化学农药,将有害化学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内。
9.3 防治方法
9.3.1 农业防治
应用无病种苗,运用合理轮作、深耕晒垡,深沟高畦、肥水同灌等技术措施;使用优质商品有机肥
或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减少化肥用量;酸性土壤定植前应进行土壤修复处理。大棚休耕期及时翻地暴
晒,使土壤中酸性和有害物质挥发;地膜覆盖降低棚内湿度;及时摘除衰老叶片。
9.3.2 物理防治
利用高温晒种、温汤浸种等方法杀灭或减少种传病虫源。大棚通风口用尼龙纱网封闭,防止棚外蚜
虫、粉虱等进入;采用杀虫灯、昆虫性诱剂诱杀害虫;应用黄板诱杀防治蚜虫、蓝板诱杀防治蓟马等。
9.3.3 生物防治
保护与利用寄生蜂、七星瓢虫、蜘蛛等天敌,采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白僵菌等微生物制剂、芽孢杆
菌等拮抗微生物及其制剂进行防治,或种植诱集植物进行防治。
9.3.4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NY/T 393的相关规定。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优先使用植物源、矿
物源及生物源农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
T/ZLX 082—2024
5
10 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和茄子自然商品成熟度及时分批采收,门茄、对茄等前期果可适当提早采收,茄子应
带果柄采收。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11 生产档案
应建立设施茄子绿色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生产资料使用等情况,以及病虫害
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T/ZLX 082—2024
6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图片防治方法药剂名称安全间隔期(天)
黄萎病
黄萎病发病初期及时选用77%可
杀得湿性粉剂800 倍液~1000 倍
液、50%多菌灵600 倍液~800 倍
液。
可杀得5
多菌灵15
褐纹病
褐纹病发病初期选用10 亿芽孢/克
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倍
液~400 倍液。
枯草芽孢杆菌7
灰霉病
灰霉病发病初期选用500 g/L 的氟
吡菌酰胺·嘧霉胺种衣剂2000 倍
液,或50%的硫磺·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3500 倍液喷雾防治。
氟吡菌酰胺·嘧
霉胺
14
硫磺·多菌灵30
蚜虫
蚜虫发生初期选用3%阿维啶虫脒
微乳剂1000 倍液,或1.5%苦参碱
可溶性液剂1000 倍液~1500 倍液。
阿维啶虫脒7
苦参碱21
红蜘蛛
红蜘蛛发生初期选用43%联苯肼
酯胶悬剂4000 倍液,或240 g/L 虫
螨腈胶悬剂1500 倍液防治。
联苯肼酯7
虫螨腈7
T/ZLX 082—2024
7
附录B
(资料性)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生产技术操作模式图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生产技术操作模式图见图B.1。
产地环
境选择
选择地下水位较低和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壤,pH 值为6.5~7.0,EC 值≤1.5 ms/cm,且
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 的规定。
品种
选择
选择抗逆性好、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应新鲜、饱满、无病虫害、无杂质、发芽率高,种子
质量应符合GB 16715.3 的要求。嫁接用砧木可选用根系发达、综合抗性强的野生茄,如“托鲁巴姆”等。
播种
育苗
1.育苗时间2.种子处理3.苗床准备与播种4.秧苗培育
冬春播一般在2 月~3 月进行,苗龄30
d~40 d;夏播一般在6 月~7 月进行,
苗龄25 d~30 d;秋播一般在10 月~11
月进行,苗龄60 d~70 d。采用“托鲁巴
姆”作砧木时,砧木苗具两叶一心时,
为接穗播种适期。
用温水(55℃~60℃)浸种15 min~20 min,自然冷却后
用清水淘净;再用25 ℃的温水持续浸种4 h~5 h,清水
淘净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的恒温条件下催芽,
每4 h~6 h 用清水淘洗一次,当70%以上种子破嘴(露
白)时,即可播种。砧木种子需浸种12 h~24 h 后再催
芽,催芽时温度控制在夜温20℃,昼温30℃为宜,至
70%种子露白。
先将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
液湿润至床土深10 cm。水渗下后用营养土
薄撒一层,耙平床面。每平方米播种15 g
左右种子,播后再撒细潮土覆盖(总厚度
0.8 cm~1.0 cm),最后在育苗床面盖上覆
盖物保温保湿,如冬春播种覆盖地膜、夏
秋播种覆盖遮阳网或稻草,当70%幼苗顶
土时撤除床面覆盖物。
当茄子或嫁接用砧木苗具三叶一心时及时假植。假植后浇足水分,置于棚中
控温保湿3 d~5 d。假植期间注意通风,保持苗床土壤湿润。通风时应缓慢
打开向阳面的裙膜,调节棚温至适宜范围后闭棚。
对于嫁接苗,当砧木苗具有5 片~6 片真叶、接穗苗具有4 片~6 片真叶、
茎粗0.2 cm~0.3 cm 时为嫁接适期。嫁接场所要求遮阴,25℃以下可采用贴
接法或劈接法进行嫁接。嫁接后3 d~5 d 内,白天温度保持25℃~28℃,
最高不超过32℃;夜间保持16℃~18℃,不低于14℃;4 d~5 d 后开始通
风,逐渐降低棚内温度,7 d 后正常管理。
整地
定植
1.整地施基肥与覆盖地膜2.幼苗预处理3.定植方法
清理好大棚,施足基肥,每亩施生物有
机肥800 kg~1000 kg,高氮低磷高钾复
合肥35 kg~40 kg、钙镁磷肥35 kg~40
kg,翻耕整平,土壤浇透水后覆盖黑色
地膜备用。
用氨基酸类、海藻糖、黄腐酸等促根抗逆
功能营养液将幼苗和苗床土喷透,提高壮
苗率。
当棚内10 cm 深的土壤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凌晨最低气温不低于5℃时即可定植。冬春大棚栽培,亩栽
1600 株~2000 株;采用嫁接苗栽培,亩栽800 株~1200 株。按株距在地膜上依次开口挖定植孔,调整苗位至滴孔旁;按茄苗大小带药
分批移栽,定植后用细土封严定植孔,并立即浇定根水。自根苗定植深度以子叶与畦面相平为宜,嫁接苗接口应高出畦面3 cm 以上。
田间
管理
1.温光管理2.坐果管理3.肥水管理4.整枝5.采收6.生产档案
缓苗前白天适温
为25℃~30℃,夜
间保持15 ℃ ~
20℃。缓苗后白天
温度控制在
25℃~28℃,夜温
不低于15℃,适当
通风增加光照。
当门茄开始开花
后,及时进行人工
坐果;在对茄开花
后除人工坐果外,
还要及时疏除多余
的花及叶片,确保
植株内外通风透
光。
定植30 d 左右根部进行第1 次追肥,亩施尿素7.5 kg~
10.0 kg、硫酸钾5.0 kg~7.5 kg,以后结合灌溉每隔10 d~
15 d 追肥1 次,亩施中氮低磷高钾复合肥5.0 kg~7.5 kg。
有滴灌设施的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定植30 d 左右进行
1 次追肥,亩施氮钾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4.0 kg~5.0
kg,滴灌施肥浓度≤0.5%,每15 d~20 d 一次,直到拉
秆前20 d 停止施肥。整个生育期采用0.3%~0.5%磷酸二
氢钾液根外追肥4 次~5 次。
采用双干整枝,开花后保留门茄花的上、
下各一个枝条,抹除其余枝条。结合整枝,
在距主干3 cm 外扦插高度为80 cm~100
cm 的立杆。坐果后摘除基部叶片,随果实
采收,逐步摘除老黄叶、病叶及过密枝叶。
嫁接苗及时抹除萌芽。
根据市场需求和茄子自然商品成熟度
及时分批采收,门茄、对茄等前期果可
适当提早采收,茄子应带果柄采收。采
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
染。
建立设施茄子绿色生产档案,详细
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生产资
料使用等情况,以及病虫害防治和
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图B.1 绿色食品设施茄子生产技术操作模式图
相关推荐
- T/ZZB 3150-2023 5G基站信号控制核心器件(环行器、隔离器)用钐钴永磁体
- T∕CPSS 1003-2019 交流输入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的低压直流型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 T∕ZZB 2189-2021 电主轴用电机
- T/CIECCPA 055-2023 燃煤发电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方法
- T/GWIA 001-2022 定制衣柜人因工效学要求
- T/ZZB 3596-2023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性能测试台
- T/ZSA 148-2023 产品碳足迹评价种类规则 风力发电机组
- T/ZZB 3106-2023 电动滑板车
- T∕ZZB 2255-2021 AMT重型商用车离合器总成
- T/WLJC 49-2017 机床装备企业风险控制指南 固定资产
